新教学框架第九册语文备课14课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98068021 上传时间:2022-05-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学框架第九册语文备课14课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学框架第九册语文备课14课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学框架第九册语文备课14课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第1课 课题名:在天晴了的时候课时数:2教材解读:这首诗歌是现代著名诗人戴望舒的作品,整首诗勇拟人的手法,形象的语言生动的描写了雨过天晴后的景色,给我们勾画了一副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教学目标:A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会认5个生字,1个多音字,会写4个生字,查阅字典、了解上下文理解词语。自主积累词语。B类:通过有感情朗读,逐层次理解重点字词。C类:体会这首诗所包含的思想感情。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预习作业:1、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一、复习1.听写词语。2.朗读全诗,说说文中描写了哪些雨过天晴的景物?(教师板书)四、朗读、背诵全诗小路小草小白菊凤蝶第二板块-交待目标这首诗描画了一幅清新的雨过天晴图,让我们继续欣赏这幅图,来品味诗中的语言,感受诗中的美景,记住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评议(字准、情感、停顿等方面)第三板块-、品味诗句、练习背诵(一)引导学生品读诗句。(二)自学课文再交流讨论。你喜欢哪句诗,说说为什么喜欢?(在讨论中引导学生结合重点的词句来说)进一步体会诗句的美好,想象画面练习背诵。(三)你还看到了哪些雨后的景象?说一说。1.指名读描写小路的诗句。2.为什么小路会是凉爽又温柔?学生讨论汇报交流。3.引导学生想象画面。4.背诵诗句。5.小结学法:(1)朗读诗句,理解词语。(2)展开想象,再现画面。(3)了解积累,丰富画面。(4)有感情地朗读,练习背诵。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第1课 课题名:相当一棵树课时数:2教材解读:这是一首篇幅短小但意蕴深刻的现代诗。诗歌通过对大树“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特点的概括描述,抒写了整理对人生的思考。诗歌语言洗练,节奏抑扬鲜明。在教学时,要以读为主,读思、读议结合。教学目标:A类:主要通过自学认识“炙、丫”,掌握会写字“雅、炙、丫、幽”。注意积累词语。B类: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幽默”分别描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体会“心里想着树,天天向上,长高长大”的含义。C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树的特点以及诗歌所蕴涵的做人的道理。预习作业:1、学习本课生字词2、理解“沉默、姿态、雅量、幽默”,想想课文分别描述了树和人的哪些品质?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诵读导入(目标2,5分钟)1、 有感情地读诗歌2、 师生评议读诗歌并评议第二板块:理解感悟诗歌(目标2,25分钟)1、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描写了树的哪些特征,再把有关的词语画出来。2、 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板书:沉默姿态雅量幽默3、 我们该怎样学习树的沉默、姿态、雅量和幽默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小节读一读,说说自己的理解。4、 结合学生的反馈学习。第一小节:(1) 怎样学习树的沉默?(2) 引导学生说对生活中的“少说大话,少闲聊,少哇哇叫”的理解。(3) 教师小结。(4)指导朗读。读出坚定、赞赏的语气。第二小节(1) 树的姿态是怎样的呢?(2) 出示树木直立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3) 教师创设语言情境,激活学生思维:同学们,树就这样直挺挺的立着,不管干旱还是洪水,不管风沙还是雨雪,树总是这样立着。这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哪些人?(4) 教师小结。(5) 指导朗读。第三、四小节(1)教师:树的沉默象征的是默默无闻、脚踏实地;树直挺挺的姿势,象征的是刚直不阿、顽强不屈。那么,树的雅量、幽默象征什么呢?(2)教师小结:同学们,一棵树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要我们学习的也太多太多,难怪诗人会相当一棵树想着一棵树呢。(3)指导朗读。学习第五小节(1)教师师范读最后一小节。(2)教师指名说。(3)出示句子:心里想着树,自己就会象树。1、学生边默读边思考、划记。2学生反馈。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朗读并思考。4、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谈谈想法(1)少说大话,少闲聊,少哇哇叫(2)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想法。(3)学生个别读、评价、齐读。1直挺挺的立着,抬起下巴。2学生结合图片谈自己的感受。3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4女生齐读。(1)树的雅量象征无私奉献,幽默象征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平常心。(2)小组比赛读。第三板块:读诗文,听音乐,想画面(目标2,5分钟)1、放音乐。2、指导背诵。(1)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2)学生反馈。(3)学生谈自己的理解。1、学生配乐朗读课文。2、有感情的背诵诗文。第四板块:课后练笔(目标3,5分钟)练习:相当一棵树想当一棵树,还要( )( )认真完成作业。作业设计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学会树的沉默,就要做到( );学会树的姿态就是要做到( );学会树的雅量,就是要做到( );学会树的幽默,就是要做到(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第2课 课题名:美丽的“三潭印月”课时数:2教材解读:写景的文章一般都要交代景物的位置,描绘景物样子,介绍景物的由来,比如这篇文章共有五个自然段。教学时,应该要注意朗读,通过读体会景物的美,意境的美。二要注意调动学生关于其他风景名胜的阅历积累。教学目标:A类: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学习本课生字新词,自主积累词句。B类: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自学、感悟,理解课文内容。3、以读为主,通过读体会景物的美、意境的美,体会课文中设问、反问句的作用,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C类:4、教育学生热爱自然和文化景观,愿意了解景观中的文化故事,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预习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出描写“三潭印月”美丽景色的句子。2、 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3、课前准备自己游览过的风景名胜的照片以及相关资料。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谈话导入:1、9月12日,湖南旅游节的开幕式在哪里举行?你们知道那里有什么迷人之处吗?2、今天,我们跟随整理一起欣赏一处风景名胜。那就是杭州西湖美景之一“三潭印月”。(板书课题)1、学生举手发言,知道开幕式在南岳坡洞庭湖畔举行。通过语言的描述、经典诗句等表达洞庭湖的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2、去过西湖的同学谈谈自己所了解的西湖美景“三潭印月”。第二板块:自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1、出示阅读要求:读准字音,思考课文围绕“三潭印月”这一景点介绍了些什么?2、出示相关图片:(教师相机板书)1、学生自读课文,自主识字。2、理清课文主要内容:(1)西湖中央有一个人间仙境般的小岛。(2)相传是苏轼带领百姓挖湖堆泥筑成的,并在湖中立了三个石塔。(3)石塔的别致造型,成了西湖的标志。(4)“三潭印月”的来历。3、简单介绍这些景物。4、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画出西湖景物,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介绍相关景物。第三板块:品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意境美。1、默读课文,思考:“三潭印月”美在何处?从哪些句子可以感受得到?2、根据学生找出的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句子的表达方法。3、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词句。1、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记相关句子。(1)远远望去,绿树依依,繁华似锦,绿荫中隐隐约约露出亭台楼阁,真像个人间仙境。(2)这三个石塔造型优美别致,上头尖,中间镂成一个空心的球,像三只宝葫芦。(3)每当此时,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2、指名读。小组赛读。齐读。第 二 课 时第一板块:复习导入:1、听写生字新词:繁华似锦、亭台楼阁、绿树依依、月色溶溶、灯影朦胧、波光闪闪、光辉朗照、储存、浇灌2、抽背课文。3、小结。1、指名上台听写,其余学生在本上听写,集体评价。1、 指名背相关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三潭印月” 的美丽。第二板块:再读课文,品读设问、反问的妙用。1、默读2、4、5自然段,说说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1)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2)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3)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2、引读课文, 体会表达效果。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并用符号标出三个句子:2、回顾设问和反问。3、引导读2、4段,体会设问句的作用。4、出示练习2中两个句子,体会反问句的作用。第三板块:学会表达:1、尝试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景物。2、尝试运用设问、反问的表达方式再次介绍景物。为什么叫“三潭印月”呢?因为这不就是人间天堂吗?1、把你喜欢的地方介绍给大家?注意找出描绘景物样子的词语,突出景物特点。要求:尽量运用合适的修饰词语,如“月色融融”“波光闪闪”“欢歌笑语”“绿树依依”“繁花似锦”等,介绍自己喜欢的景物或者故事。2、比较问句的不同和各自的作用。湖心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小岛呢?相传 第四板块:拓展:暑假期间,你都去过哪些风景名胜? 1、学生举手发言,谈自己去过的风景名胜。2、尽量用上我们学习的表达方法。第五板块:作业设计片段练习: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介绍一处景物。1、记写生字。注意“繁”字是上下结构,下面的“系”字少一撇。“浇灌”的“灌”是左右结构,不是上下结构,部首是三点水旁。2、自由朗读背诵课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选读一 课题名:“天涯”踏浪课时数:教材解读:这是一篇选读文章,写了整理来到“天涯海角”见到美景,欣喜之中捡拾贝壳的美好体验,以及面对“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的感怀,抒发了整理对自然山川的喜爱。教学目标:A类:1、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并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学习整理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4、了解“天涯海角”的特点,想象其美景。B类:1、引导学生体会“眼花缭乱、爱不释手”等词语的妙用。2、引导学生赏析这篇游记,体会整理由所见到所思、所感的情怀。C类:1、感受“天涯海角”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2、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预习作业:1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有关词语,并积累词汇。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整理观察和表达的方法。4、理解整理对“天涯海角”“南天一柱”的感怀。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谈话导入,明确目标谁不想寄情山水?谁不喜欢游览风景名胜?美丽的西湖让我们流连忘返,如诗的“三潭印月”让我们向往。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进海南三亚的“天涯海角”,了解那里的美丽,体验“天涯”踏浪的乐趣。请大家读课文,一会准备向大家介绍“天涯海角”,并说说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第二板块-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1、学生自读课文。2、提问:“天涯海角”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2)学生说说整理笔下的“天涯海角”哪些地方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第三板块-以整理或游客的身份介绍“天涯海角”1、教师提示:(1)抓住“天涯海角”给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也就是课文的几个要点,想好介绍的先后顺序。(2)介绍要自然大方,使用普通话,就像介绍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样,使人听起来有亲切感,不要像读书、回答问题一样。(3)尽量使用课文中的优美词语。(4)听的同学注意两点:一是看这位同学什么地方介绍得好;二是自己还有什么问题要问,还有什么建议。学生先分小组介绍,然后每组推荐一人在全班介绍,评出优胜小组。第四板块-作业设计:1、参观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2、搜集整理有关长沙的风景名胜资料。3、完成一个风景名胜的小练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语文乐园一 课时数:2教材解读:词语的读写积累一直不可忽视,在一个单元的语文教学中,应该进行基本词语的归类复习与巩固。本单元的“金钥匙”告诉我们,要运用比喻的手法能把事物描写生动。教学目标:A类:1、巩固复习本单元学过的生字新词,积累词语。B类:1学习并掌握比喻的修辞手法,并能够在平时说话和写作中加以运用。2、 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C类: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预习作业:1、 让学生找一些比喻句,进行一下分析。2、 搜集一些风景名胜的趣味故事。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词语超市1小黑板出示词语。2指名读词,强调部分汉字发音要点:“姿”、“似”、“存”是平舌音,“炙”、“枝”、“州”、“储”是翘舌音,“量”、“亭”是后鼻音。3强调形近字的区别。4提示书写要点。1 自由读词语。2 个别学生读词,集体正音。3 齐读。4 区别字形,练习书写。第二板块-二金钥匙。1出示句子2提问:这些句子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1学生读句子。2思考,发现。3练习说这样的句子。第三板块-语文故事。1读故事。2出示词语,检查自读情况3这个故事讲了意见什么事情呢?1学生自由读故事。2学生认读词语。3再读故事,画出题联。4读联,说说此联表达的意思。第四板块-自主阅读。1同学们,学了课文想当一棵树,我们知道树是无私的,它默默地奉献,秋天,它又给大家带去了什么呢?2出示导读提纲:(1)秋天,树分别把落叶送给了谁?它们分别用落叶做什么?(2)文中的“一群宝贝”指的是什么?(3)“他们有了新的生命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3指导朗读。 1 学生按要求自读短文。2 思考讨论,集体反馈。3练习朗读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语文乐园一 (作文指导)课时数:2教学目标:A类: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B类:体会比喻这一修辞的表达效果,并在实际中运用。描写景物能够抓住特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C类:注意详略的安排。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复习本单元写景的文章。1整理在描写这些景物时都运用了一些什么修辞手法?2是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呢?学生思考回答。第二板块-审题,了解本次习作要求。1读题。2指名反馈,教师归纳小结。写作对象:我喜欢的一处风景写作要求:有一定的顺序,突出景物特点,印象深刻的地方具体写,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1指名读题目,其他同学思考这次作文的内容和要求。2反馈:第三板块-交流。1每个同学都到过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你最喜欢的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2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语句和条理方面的指导。 注意:认真听,评价时注意语言,边欣赏边指出不足。1学生小组交流:说说景物的主要特点及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2请一位学生试讲,学生点评第四板块-成文。1你们都愿意把自己的欣赏到的美景讲出来给大家听吗?但这样的话太浪费时间了,那么,我们就把自己想说的都写下来,待会儿让大家共同来欣赏,好吗?自己怎么说的,怎么想的就怎么写,把你自己所看到的、想到的都写下来。2我们的世界在你们笔下都变得如此美丽,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1学生写作,教师巡视。2平台展示,交流习作。3学生点评,师再点评。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语文乐园一(作文讲评)课时数:2教学目标:A类:通过阅读短文,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能力。能够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B类:体会比喻这一修辞的表达效果,并在实际中运用。描写景物能够抓住特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具体C类:注意详略的安排。预习作业:读作文书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明确这节课的目的:作文讲评。第二板块-复习写景作文的要求。写景作文该注意写什么?(1)抓住景物的特征,有动有静地写。(2)要有一定的顺序,写出层次。(3)展开合理的想象,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4)还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1个别学生回答,其余补充;第三板块-三指导修改习作。1出示几篇典型习作(优、差)2教师小结。3指导修改。1整理读习作,其他同学根据习作要求进行评价。2同桌交换习作阅读,互相提出修改建议。3修改习作。教学反思:第 二 课 时教学板块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导入。同学们,通过以前的学习,我们已经基本上掌握了毛笔字的壁画书写要点,还学习了不同结构的字的书写要点。这学期,我们继续学习毛笔字,争取人人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毛笔字。第二板块-读帖,掌握要点。1出示书写要点,引导学生注意红色的笔画。2引导:虽然都有钩,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书写的要点确不一样。3指导书写。4展示优秀作品。1 读字帖,观察例字。反馈共同点:红色笔画都有钩。2学生将字帖和书写要点对照,读一读。观察字帖,掌握书写要点。3练习书写。4欣赏优秀作品,集体评议。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年级(语文) 教师: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第3课 课题名:古诗二首 课时数:2教材解读:第一首七绝以极精炼的笔触,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而第二首是刘禹锡月夜遥望洞庭湖写下的。他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明白如话却意味隽永。教学目标:A类:学习古诗宿石邑山中和望洞庭,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B类: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C类:想象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预习作业:1掌握诗中的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想象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一、 第一板块-揭示课题,介绍整理1、 教师板书课题,指导学生读“邑”。2、 通过预习,你们知道“宿”在题目中的意思吗?3、 展示资料,了解韩翃。4、师:韩翃夜宿石邑山中,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我们一起学习这首古诗。1、学生边读边书空。2、学生反馈:夜宿、留宿、住宿3、韩翃:字君平,南阳人。天宝末进士。曾两度为节度使幕僚,官至中书舍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第二板块-借助注释,读懂诗意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全班齐读。3、读懂诗意:请默读诗,借助注释,读懂诗的意思。4、集体反馈。1、按要求自读古诗。2、反馈读书情况。3、按要求默读古诗。4、集体反馈第三板块-展开想象,体会意境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2、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意。 “浮云不共此山齐”,“山霭苍苍望转迷”, 三四行“晓月暂飞高树里,秋河隔在数峰西”,是这首七绝精妙传神之笔。 3、体会诗情。 表面看,这首诗似乎单纯写景,实际上景中寓情。 4、配乐朗诵。 1、这首诗描绘了石邑山变幻多姿的迷人景色。前两句写傍晚投宿所见山之景,后两句写晓行山中所见天之色。2、学生理解:这行写仰望所见,诗句运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描写了这种直插云天的气势:那高空飘忽浮动的白云也飞升不到山的顶端,敢去与它比个高低。这行则是写远眺情景:摩天的山峦连绵不断,飘荡的晚霞忽淡忽浓,忽明忽暗,给重峦叠嶂的山增添了迷人的色彩。学生体会“暂”“飞”的妙用。3、 一二句初入山之景,流露整理对石邑山雄伟高峻的惊愕与赞叹;三四句晓行幽静清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羁旅辛苦,孤独凄清的况味。 4、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展开想象,随诗人一同走进夜色中幽深神秘的石邑山。5、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第四板块-总结古诗学习方法 。初读古诗了解诗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古诗第 二 课 时 教学板块个体学生清单第一板块:复习旧知1、背诵宿石邑山中。2、学生总结古诗学习方法:初读古诗了解诗人理解诗意体会诗情熟读成诵第二板块:学习望洞庭1、学生根据古诗学习方法自学古诗。2、小组交流体会。3、集体交流,不够具体的地方互相进行补充。补充:1、整理,刘禹锡,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白居易尊称他为“诗豪”。2、全诗大意: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湖上没有一点风,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过的铜镜,远远望去,那君山就像一个放在白银盘里的青螺。第三板块:感悟诗境。1、出示三、四句古诗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2、思考:诗中是怎样描绘这幅画面的?3、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4、反馈:这两行诗句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5、教师追问:诗中还把洞庭湖比作什么?6、教师小结。1、生看图说话。(翠绿的君山和洞庭湖。)2、引用古诗进行描绘: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3、学生有感情地读一读。4、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5、还把洞庭湖比作未磨的镜子。6、生齐读古诗。第四板块、课堂练习。1、师范读,指导学生注意诗歌的节奏和高低起伏。2、练习说话:3、写字指导,强调“螺”的结构。1、生采用多种形式诵读直至熟读成诵。2、学生结合插图,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第五板块:布置作业。1、背诵两首古诗。2、课后搜集整理描写山水景色的古诗进行阅读,开展古诗阅读交流会。板书设计3、古诗二首 宿石邑山中 傍晚浮云、山霭 拂晓 晓月、秋河望洞庭 君山青螺 洞庭湖白银盘、未磨的镜教学反思:新教育实验构建理想课堂有效教学框架五年级(语文) 教师:易彩辉授课时间 第 周 星期 第 节 累计 节课 题:第4课 课题名:中秋节课时数:2教材解读:这是一篇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课文。课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勾画了中秋月圆的美景,介绍了中秋节风俗的由来以及这一节日所蕴藏的情感因素。教学时,要以读为主,读思,读议结合,要根据课文特点,将知识学习,情感与审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学目标:A类: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收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B类: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4、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C类:5、体会人们对美好生活、家人团圆的向往。预习作业: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收集并积累描写月亮的词语和诗句。2理解课文内容,3了解中秋节的习俗、由来以及和中秋节有关的神话传说。4、收集当地近年时兴的中秋节新风俗 教 学 板 块(注明各板块解决目标序号及所用时间)个体学习清单第一板块-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发现超市的商品中现在新增加了一个什么热销的商品吗?师:吃月饼是为了庆祝中秋节,那么,哪一天是中秋节?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为什么要吃月饼?中秋节又有哪些习俗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中秋节看看整理是怎样给我们介绍中秋节的。学生回答:月饼。学生交流有关月饼的知识。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掌握生字,了解习俗。1、学生自学课文。要求:(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读一读,把课文读准,读通顺。(2)想一想课文中为我们介绍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2、检查自学情况。(1)认读生字、新词。重点指导:霜、俗、饶、逢、祈等生字的读音。指导:载、拜、殿、霜等生字的书写。3、指导读长句,检查学生读文的情况。小黑板出示句子:(1)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2)大人往往会给孩子们讲一些有关月亮的故事,也饶有趣味。(3)传说在月亮中陪伴嫦娥的还有一只玉兔。4、指名反馈:读了课文,你们了解了中秋节的哪些习俗?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笔画一画。2、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交流生字、新词的认识、记忆情况。3、指名说说这几个难写的字怎么记?4、指名读句子,其他同学评价指导读句子。5、学生回答:赏月、家人团聚、品尝月饼。6、学生展示资料,了解中秋节的其他习俗。灯谜、燃灯、月谜、玩兔儿爷、祭月、舞草龙等。第 二 课 时第三板块-复习导入第四板块-精读课文1、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课文中重点介绍了哪几种?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3、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自然段内容提问。教师归纳。4、指名反馈:读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5、教师小结: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唐朝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6、师:月亮美丽而神奇,在月亮的背后还藏着许多动人的故事呢,课文给我们介绍了一个什么故事呢?7、师:关于月亮的神州很多,有喜有悲,充满神话色彩。你们还知道哪些呢?8、指导朗读这个美丽的传说故事。9、学习第五自然段。师:月饼不仅好吃,而且蕴含着人们美好的祝愿。它代表什么美好的祝愿呢?指导朗读课文。10、学习课文第六自然段。师:月饼代表了祝愿,月亮更是寄托了诗人们无限的思念。读一读一些诗句吧。(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明月人尽望,不知愁思落谁家。露是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共看明月庆垂泪,一夜心乡五处同。)1、学生齐读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概述中秋节习俗的段落。3、学生理解词语:其乐融融4、学生提问:(1)为什么赏月?(2)为什么要品尝月饼?(3)关于月亮的故事有哪些?(4)家人为什么要团聚?学生交流查找的资料。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诗句。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讲故事。指名同学讲故事。学生交流资料学生读课文,并回答问题。学生读课文第六自然段。交流自己记住的诗句。说一说还有哪些诗句也是借月亮表达思乡、思亲之情的。第五板块课堂小结:1、学生自由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2、再读刚才反馈的诗句。教师小结:同学们,中秋节有它悠久的历史文化,它象征着人们对全家团圆、生活美满的向往,寄托着人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第六板块:作业设计1、删除加横线字不正确的读音。传统(chun zhun)正是( zhng zhng)仿佛(f f)2、照样子,写词语。例:又亮又圆 3、照样子,写句子。晚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一边聊天赏月,一边品尝月饼,其乐融融。一边一边学生练习板书设计赏月 团聚 表达了全家团圆、生活美好的愿望吃月饼教学反思: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17 /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