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理学名家

上传人:lis****211 文档编号:97536331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兰溪理学名家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兰溪理学名家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兰溪理学名家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兰溪理学名家宋崇宁元年(1102),卒于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在北宋和南宋各生活了二十四年。他自幼笃志求道,潜心理学,及长关心民瘼,宏济时艰,晚岁设帐授徒至数百人,播扬理学思想。朱熹传承了范浚理学思想。朱熹之学,初无常师,甚至“不名一师”。他于18岁和20岁时,两次专程到兰溪拜访范浚,登门求学,可惜均未见面。其中第二次拜访时,“因录屏书心箴而去”。范浚殁,朱熹又专程凭吊,并且写下一段情真意切的话:“香溪范先生者,实兰之望族。祖父昆季皆居显宦,先生独辞征辟,隐居于宝惠山泉之阳,著书立说,乐道安贫。余尝三谒未遇。厥后再至,而先生已逝。其从子右史蒙斋延余于先生讲学处,观其言论文章,悉本洙泗渊源,而心箴一篇尤得千圣不传之秘。惜入其室而未获亲见其人。瞻仰门墙,留连不忍去。因书此以誌慕焉”(香溪范氏族谱卷首)。几十年后,朱熹将心箴原文注入孟子集注。淳熙九年(1182),亲作香溪范子小传,尊称范浚为“子”,极为谦恭。准确地说,朱熹完全是以“私淑弟子”的身份地位来评价和推崇范浚的。其时范浚去世已历32年了。这不能不说是一段历史佳话。小传对范浚的学问、著作和人生作了全面评价:“初不知从谁学,其学甚正”,“多本诸经而参诸子史,其考易、书、春秋皆有传注,以发前儒之所未发”,“授徒至数百人,吾乡也有从其游者”,“熹尝屡造其门而不获见”,“近始得学行之详于先友吕伯恭,庸述小传以闻四方学者”。(以上均据光绪兰溪县志?卷五)。范浚除了高举理学大旗,传播理学思想以外,还走出书斋,关心民瘼,忧患国是;以史为鉴,评点时弊;建言献策,宏济时艰。从而在他的理学思想中,融入了忧国爱民,经世致用的实践精神和进取精神,而这正是儒家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所在。它开启了浙东理学,包括永嘉学派,永康学派以及婺学所共同拥有的全新理念:强调“有体有用”,“经世致用”,强调“事功”。明嘉靖十九年(1540),敕建范香溪祠于兰溪城南仓岭,给帑春秋二祭。清乾隆十九年(1754),浙江督学使雷鋐题“婺学开宗”四字额于祠,“以明婺之道学由于先生,婺学之开宗,浙学之托始也”(光绪兰溪县志?卷三)。张润之(12121283),字伯诚,号思诚子,石阜岭村人。何基入室弟子,研习30多年,尽得所学。金履祥为何基续编近思录发挥,一一质之而后定。履祥赞其为朱门嫡孙行,端平淳祐,文献灵光。值乱处约,布衣蔬食,薪水或不继,处之裕如。冰雪孤松,端操凛凛。许谦称赞其笃诚清介,问学专力于经,天才骏利,襟度融朗,有浴沂咏归气象。宋末避乱,居金华山中,遂有桃源之志,採其幽胜为洞山十咏,微言奥旨,高风雅韵,犹可概见。曾于石阜岭创立湓东书院,设帐授徒,播扬理学思想。范端臣范端臣,绍兴二十四年甲戌(1154)登张孝祥榜进士第二人,这是兰溪历史上第一位“榜眼”。卒葬钓鱼台,并继范仲淹之后,配享严子陵先生“高风亮节”祠。著有诗集三卷,文集二十余卷。金履祥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号次农,兰溪人。因家居兰溪仁山之下,学者称为仁山先生。18岁考中待补太学生,其后转向理学。23岁受业于王柏,从登何基之门。宋末,诏授迪功郎,史馆编校,坚辞不就。入元不仕。曾执教严陵钓台书院,兰溪齐芳书院,重乐书院,并创办仁山书院,以讲学著述终其生。金履祥同王柏一样怀有强烈爱国思想。元史金履祥传有多处记载。元军攻襄樊,宋最高统治集团束手无策。金履祥目睹国难将至,于咸淳七年(1271)亲赴临安,以布衣向朝廷进“牵制捣虚”之策,请求派重兵由海道直趋燕蓟,以解襄樊之危。“海舶所经,凡州郡县邑,下至远洋别隖,难易远近,历历可据以行”(据元史本传)。后人为海运之利,曾照此路线图复核,与实际情形咫尺不误,无不折服。金履祥治学,由博返约,不为性理之空谈,于经史皆有撰述。金深受何、王影响,但更接近王柏。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他继承了王柏注重现实的精神,不采何基与世隔绝的态度;在学术上,他继承王柏的疑经精神,然而治学较为笃实。对此,宋元学案?卷八十二也有一段肯定的评论:“仁山有论孟考证,发朱子之所未发,多所牴牾。其所以牴牾朱子者,非立异以为高,其明道之心,亦欲如朱子耳。朱子岂好同而恶异者哉?世为科举之学者,于朱子之言未尝不锱铢以求合也,乃学术之传,在此而不在彼,可以憬然悟矣”(黄宗羲全集第六册227228页)。在“金华四先生”中。他对于经学和史学的研究成绩最著。柳贯柳贯(12701342),字道传,兰溪人。师从金履祥学习理学,又与粤、豫、苏等地名家交游学问。大德四年(1300)察举江山县教谕,8年后升昌国州(今舟山市)学正。考满到京,名声大噪。后特升为湖广等省儒学副提举,6年后任国子助教,旋升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当时天下稍定,稽古礼文之事,一以柳贯所论为准。泰定三年(1326),出任江西等处儒学提举,他积极说服当地行政长官建新校舍,延聘名师,学风大振。他还带头革除州府学官每年支领办学经费为工资补贴的弊端,确保教师薪金,带头交涉收回被道士非法侵占的学田220亩。至顺二年,任期届满,带着两袖清风回归故里,过着“饘粥或不继”的贫困生活。但他著书育人,处之裕如。10年后诏“翰林待制承务郎兼国史院编修官”起用于家,赴任7个月卒。柳贯一生文才出众,品行端庄,学问渊博,为官清廉,平生以奖进人才为己任,谆谆劝诱,至老不倦。培养了宋濂等一批非常优秀的学生。元史?文学为他列传。吴师道吴师道(12831344),字正传,兰溪人。幼而颖悟,长而不群,师从金履祥学习理学,心志益广。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初为高邮县丞,赴任即遇运河决堤,水泄高邮湖。师道躬亲率作,潴水入湖,运河复通,民咸颂之。调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录事,遇大旱,师道亲自动员捐谷37600石,平价售谷1万石,动用官储和罚银38400余锭赈济灾民,使全县33万人免于饥荒。气魄宏大,令人扼腕。任建德县尹,新建学宫,收回学田,减免茶税,三年“桴鼓不鸣”。召任国子助教,旋升博士,以朱子之学教诲不倦,人皆以为得师。吴师道一生以理学自任,晚年治学益精,剖析益严。其于理学大抵以发义理而辟异端为先务,持论精当,经说明辨。至顺三年(1332),再刊香溪集,师道为之作后序。其中说:“子朱子集注孟子,全载范浚心箴,由是天下莫不闻其名,且与天壤俱弊也其学多本于经,贯穿精覈,诸文皆崭绝矫健,凿凿明整,卓然名家”(中华书局,香溪集?卷首)。一生著作很多。著敬乡录、敬乡后录,共23卷,战国策校注10卷。四库提要称:“古来注是书者,当以师道为最善矣。”元史?儒学列传。范祖干范祖干,字景先,号柏轩,范浚八世诸孙。性至孝,金华知府王宗显立纯孝坊以褒,郡人又为建二贤道学坊以昭祖干及范浚理学之功德。受业于许谦门下,研究慎独之学。元至正十八年(1358),朱元璋下婺州,驻跸金华,祖干受召,以大学进讲。上命剖析其义。祖干说,帝王之道,自修身齐家以至于治国平天下,必上下四旁均齐方正,使万物各得其所,而后可以言治。上喜曰,圣人之道,所以为万世法。朕自起兵以来,号令赏罚,一有不平,何以服众?夫武定祸乱,文致太平,类此道也。甚加礼敬,寻辟谘议,以亲老辞。徐原徐原,字均善,兰溪人。宋元学案?卷八十二载:“少从吴礼部游,与礼部子沉童稚为友。博览群书,以诗文名世。所著有五经讲义、强学斋文集数卷。明太祖取婺州,与沉同命为训导。历主福建。江西考试。或云太祖改婺州为宁越府,命知府王宗显开郡学,延儒士叶仪、宋濂为五经师,戴良为学正,吴沉、徐原为训导。时丧乱之余,学校久废,至是始闻絃诵之声”(黄宗羲全集第六册)。吴沉吴沉,字浚仲,兰溪人,吴师道次子,以学行闻。宋元学案?卷八十二这样记载:“太祖下婺州,召先生及同郡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信、徐孳、童冀、戴良、吴履、孙履、张起敬会食省中,日令二人进讲经史。已命先生为郡学训导。洪武初,郡以儒士举,误上其名曰信仲,授翰林院待制。先生谓修撰王釐曰:名误不更,是欺罔也。将白于朝,釐言恐触上怒,先生不从,牒请改正。帝喜曰:诚悫人也。召侍左右。以事降编修寻以奏对失旨,降翰林院典籍。已,擢东阁大学士。初,帝谓先生曰:圣贤立教有三:曰敬天,曰忠君,曰孝亲。散在经卷,未易会其要领,尔等以三事编辑。至是成书,赐名精诚录,命先生撰序。后改国子博士,以老归。先生尝著辩,言孔子封王为非礼。后布政使夏宣、祭酒邱浚皆沿其说。至嘉靖九年更定祀典,改称至圣先师,实自先生发之也”(黄宗羲全集第六册)。明史有传。诸葛伯衡诸葛伯衡,字阡,兰溪人。初授北平织染杂造局大使,不带家眷赴任,出入不乘车马,遇雨辄草履行走于泥塗中。朱元璋召问治国之道,对曰:“纲纪正而法度修,民皆安业,但廉耻之道轻耳。”上大悦,擢陕西参议,后改广东,卒于任。称“清修直谅之士”。章懋章懋,字德懋,兰溪人。成化丙戌会试第一。选庶吉士,授编修。与同官黄仲昭、庄谏上元烟火,杖阙下,谪知临武。历南京大理事评,福建按察司佥事。考绩赴吏部,乞休。冢宰尹旻曰:不罢软,不贪酷,不老疾,何名而退?先生曰:古人正色立朝,某罢软多矣;古人一介不取,视民如伤,某贪酷多矣;年虽未艾,须发早白,亦可谓老疾矣。遂致仕。林居二十年,弟子日进,讲学枫木庵中,学者因曰枫山先生。弘治中,起为南京祭酒,会父丧,力辞。廷议必欲其出,添设司业,虚位以待之。终制就官,六馆之士,人人自以为得师。正德初致仕。转南京太常,礼部侍郎,皆不起。嘉靖初,以南京礼部尚书致仕。是岁辛巳除夕卒,年八十六。赠太子太保,谥文懿。他继承并实践了宋濂倡导的“理学不仅修身,而且用世,立事功,著之于民用”的思想,使“金华学派”的内涵更加明确,更富于务实精神和“事功”精神。章懋多年的讲学活动,为金华地区培养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其中在兰溪,他的学生就有9人崇祀乡贤,7人成进士,3人明史列传。他曾对他的学生黄傅说,“吾婺有三巨担:自东莱何王金许后,道学无人担;自宗忠简、潘默成后,功业无人担;自吴黄柳宋后,文章无人担。后学可加勉也”(见光绪兰溪县志卷五)。现今兰溪一中的前身叫“担三中学”,校名即取其意。徐用检徐用检,字克贤,号鲁源,兰溪人。作详尽介绍:“嘉靖壬戌进士,除刑部主事,调兵部、礼部,至郎中。出为山东副使,左迁江西参议,升陕西提学副使、苏松参政。坐失囚,降副使。丁忧。起补福建城福宁转漕储参政、广东按察使,河南左布政。迁南太仆寺卿,复寺马三分之一,召入为太常寺卿。两载而回籍。万历辛亥十一月卒,年八十四。明儒学案录徐用检友声编和兰游录语(见黄宗羲全集第七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