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王瑞阳

上传人:hjk****65 文档编号:97358400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王瑞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王瑞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王瑞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及消除方法 (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 一个老师告诉我,他实在拿他们六年级的学生没办法了。男孩子个头比较高,平时不爱学习,调皮惹事,逆反心理较重;女孩子自尊心较强,智力发展平平。班里学生成绩参差不齐,让他很是头疼。这样的问题,我相信不只是这个老师一个人遇到过。许多老师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都会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我所听说的,一般都是比较严厉的,比如利用强制的手法让学生改正其错误行为,但是结果往往适得其反。那么是什么让孩子们成为了老师心中的“钉子户”呢?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怎么样对待这些问题呢?下面就个人的观点来做一个阐述。有些教师包括我,在批评教育小学高年级(以下简称“高年级)学生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学生不听话甚至一些男孩子尤其产生一些逆反心理的现象。而这种逆反心理可以说是目前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常见病”。如果学生的逆反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或改善,那么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它会导致高年级学生冷漠、多疑、自暴自弃的性格,会让他们对一切都失去兴趣,有的学生甚至还可能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所以研究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寻求解决这个问题的好办法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形成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1. 学生处于过渡时期,独立思想与意识逐步增强高年级尤其是五六年级的学生正在逐渐进入青春期,正处于小学和初中阶段的过渡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逐渐提高。我们能观察到,他们做事喜欢自作主张而不希望家人或者老师的干涉;他们渴望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独立,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的听父母或者老师的话了;他们不喜欢父母或者老师还把自己当作小孩子一样的对待 。为了展现出自己独特的一面,他们就对任何事情都反对、或者批判,这样就能认为与别人不同了。但是,对于许多做父母的来说,在孩子永远是孩子,所以,他们给予孩子一切东西,尤其是物质上的。因此可能在有意无意当中忽视了对孩子的应有的尊重,并且他们并不是真的对自己的孩子了如指掌。而当孩子感到外界无视自己的独立存在,自我表现欲望受到妨碍时,就有可能产生逆反心理并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来确立自我与外界对立的情感。 2.“潘多拉效应”小学生的好奇心强,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情绪失控,道德观念和社会化发展不成熟。他们不迷信、不盲从,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和实践意识。但家长或教师在教育孩子时,为了让孩子不走弯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经验阻碍或打击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听不进大人们忠告,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这样,孩子不听劝告的逆反行为就形成了。心理学把这种“不禁不为、愈禁愈为”的现象,叫“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潘多拉效应的心理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3.学校或家庭教育不当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是造成高年级学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一部分教师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来教学,存在着应付差事的想法,不认真备课,上课,使得课堂氛围不好,呆板乏味,学习意志较差的学生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而家庭尤其是父母的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应在孩子小的时候加以思想上正确的引导。进入学校以后再接受学校的教育,孩子就会积极、向上。二、如何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 如何克服和消除高年级学生的“逆反”心理,引导和教育好有“逆反”心理的学生?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学生的思想脉搏,用尊重和理解去打开学生的心扉。 1.教师要尊重学生,真心爱护学生。由于教育机会不均等,一些基层的教师抱着只要完成教学任务的态度来教学,这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且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注重学生的学业,学生有问题了,也只是说说,敷衍了事。在我看来,不管是在教学之内还是之外,教师都应该积极主动地去了解高年级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的合理要求,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教师也要经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想一想:“假如我是学生,我希望老师对某个问题如何处理?”学生与教师的隔阂往往是因为互向不理解造成的,如果教师能够经常做到“心理换位”,就能理解学生,就能永远保持一颗“童心”,一颗理解学生的心,就能体会学生的苦恼,更深刻地了解学生的需要。教师只有与学生同乐、同忧、同悲,学生才会感到教师是“自己人”,乐意与其亲近,乐意听从教导,这样教育效果就会倍增。一般来说,师生之间思想上的反差越大越容易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你的调儿越高,我越不理你那套”是学生们常有的心理。因此,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再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减少反差,以提高教育效果。 2. 用心倾听,及时有效的沟通我清楚的记得,那是我代班主任的时候。一天,上早读课的时候,以为男同学来的很迟。我在班级门口看到他,可是他还是走路慢吞吞的,当他走到班级门口的时候,我大声训斥:怎么来的这么晚。只见他低着头,眼圈红红的,老师我发烧了,早上起好早去吊水,已经最快赶回来了。我听了之后真是后悔啊,这么早给学生下定论,都没能耐心的询问他为什么来的晚的原因。教学中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比如,某学生因家庭父母亲不和,早饭没人煮,早上第一节课连续迟到几次,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怎么回事?为什么老是迟到!罚扫地三天。”该生不服,逆反心理于是产生,干脆来一个破罐子一摔到底,地板一天没扫,迟到天天依旧。在这件事上, 师生之间就存在着“沟通障碍。”如果我和这位教师能换一种做法,课后找这位学生进行个别谈话,倾听这位学生的心理话,问明原因,讲清道理,并及时和家长联系沟通,就会取得不同的教育效果。一般情况下,不及时的沟通,或者教师一方错误的沟通方式都会产生偏见、成见、误解或观点立场的分歧,例如,教师认为同学间应该坦率地提出缺点错误,而许多学生却不这么看,他们认为这是“不义气”,是“出卖朋友”;当教师要求某生帮助同学认识错误,改正错误时,这个学生必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教师要多与学生沟通,从学习、生活、内心的需求等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对方的意见,才能有的放失,得心应手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疏导工作,缩短心理沟通的距离。 3.注意方法,把握教育时机。要消除青少年学生的逆反心理,教育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对于个别高年级学生要采取耐心说服的方式,采用谈话、谈心的方法,尽量减少严厉批评的次数。谈话、谈心也尽量不在办公室,找个僻静之处,师生坐下来谈心交换思想,这样,既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又能消除师升间的敌对心理,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可根据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留下空间,让出余地,给学生时间反省。当学生遇到违反纪律或与教师“顶牛”时,教师要适当地使用短暂的沉默,自己既有了理清思路,选择措辞和观察学生反应的机会,又可让学生有思考反省自己的机会。这样的“冷处理”,能够缓和气氛,使学生冷静理智,从而接受老师的教育。有时候,用沉默可替代对学生的直接批评。另外,教师在与学生谈心解决思想问题的时候,要认真观察,选择学生心情最好的时侯,这样才容易切入主题,学生才能欣然接受老师的教育。 4.学校、家庭密切合作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两大场所,只有两者相互配合,才能使学生更好、更健康的发展。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开家长会的方式,让家长对孩子一个阶段的成长有所了解。也可以定期对家长进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培训,使其能够更好的配合学校。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小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小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 总之,只要学校与家庭之间密切合作,教师和家长共同付出爱心、耐心,就一定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共同培养一个健康,合格,快乐的少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