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东师社会心理学专升本练习题参考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97358317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东师社会心理学专升本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奥鹏东师社会心理学专升本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奥鹏东师社会心理学专升本练习题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练习题一参考答案练习题第1套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情绪感染个人不自觉地、不由自主地对别人的情绪影响,是情绪从人群中的一个参加者蔓延到另一个参加者。2. 模仿是对别人的言论、行动的复制,是重复别人的行为。3. 社会惰化当所努力达成的目标是共的而不是个别负责的时,人们在团体中付出的努力减少、有意偷懒的倾向。4. 助人行为也叫利他行为,是指以任何形式实现的不指望报答的、有益于他人的行为。5. 个体的社会化是个体接受社会文化影响,掌握社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过程。6. 态度是对某事物或某人的一种喜欢与不喜欢的评价性反应,它在人们的信念、情感和倾向性行为中表现出来。二、填空题1. mv认同和内化是社会化的基本历程。2. 社会抑制:由于他人在场或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也叫社会干扰。3 .根据组织原则不同,可以将小团体分为正式团体和非正式团体。4. 在临时性大团体中,人们之间的相互刺激、相互影响主要是通过暗示、感染和模仿实现的。5. 勒温(1939)的经典研究将领导类型分为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 6. 从众的原因包括社会规范压力和信息压力。三、简答题1. 团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 团体成员在文化背景、价值观和态度方面的一致性;(2) 共同活动的机会;(3) 团体是否受到损害、面临威胁或竞争;(4) 团体人数的多少。2. 简述Asch的从众实验及其结果Asch想了解人们为什么倾向于遵从多数人的观点。其中的一个实验包括7个人,其中6个人是他的同盟。实验任务是让他们看 18套卡片,每套2张,分为标准线段与比较线段。要求判断 a、b、c三条线段中哪条与标 准线段等长。真正的被试在倒数第2个回答问题。前6套卡片中真被试做出正确的回答,而其他 12次,助手均一致做出错误的判断。Asch:从众实验的结果:控制组 100%正确判断;实验组大约 35%同意了错误的答案(从众);123名大学生中大多数(7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至少有一次从众。3. 什么样的人容易离婚Newcomb( 1981)研究了影响离婚的有关因素,指出以下几种人容易离婚:过早结婚者;因怀孕结婚者;短 时间相识而结婚者;有离异的父母者;和不像自己的人结婚者;婚前有性生活经验者;性生活不满意者;男女角 色不平等者。赵子祥(1985)研究表明增加离婚倾向的因素:城市背景(来自“现代”);早婚(19 23岁);婚前结识时间较短;订婚期短或未订婚;婚前同居或有性生活经验; 父母婚姻生活不幸福或有生活作风问题; 亲友反对的亲事; 夫妻分担家务劳动不均;双方家庭背景悬殊;双方对工作、生活态度消极。(以上两项研究答其中一种即可)4. 影响性别角色形成的因素有哪些?(1) 文化背景的影响(2) 大众传媒的影响(3) 家庭、学校教育的影响5. 根据实验说明竞争心理优势竞争心理优势:即与合作相比较,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合作与竞争的实验研究:(下列实验介绍其中一个即可)道奇的实验;敏茨的实验;明南斯的实验;“囚犯困境”四、论述题1. 论述侵犯行为的理论和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1) 侵犯行为的理论主要有三个:本能论、挫折-侵犯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本能论根据本能论的观点,侵犯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本能,人类在基因里就被预先设置了这些行为的程序。本能论的代表人物有弗洛伊德、麦独孤、劳伦兹。挫折一侵犯理论 最初的理论观点1939年,美国耶鲁大学的多拉德 (J.Dollard )等五位心理学家在其专著 挫折与侵犯一书中提出了 “侵 犯永远是挫折的一种后果”的观点。他们认为,“侵犯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条件;反之,挫折的存在 也总是导致某种形式的侵犯”。 挫折-侵犯理论的修正:线索唤起伯克威茨认为挫折只是引起侵犯行为的众多负面刺激中的一个,这些负面刺激并不是直接引起侵犯行为,而是,创造了一种侵犯行为的“准备状态”。这种“准备状态”可以由个体以往的侵犯习惯引起,也可以由他人的攻击引起。“准备状态”为侵犯行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但不是必然性。只有当个体所处的情境中有激发侵犯行 为的“侵犯线索”时,这种“准备状态”才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表现。侵犯行为形成的社会学习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侵犯行为作为一种社会行为,是学习而来的。(2) 侵犯行为的减少本能论者的方法本能论者认为人有侵犯的本能, 这种侵犯性驱力可以通过宣泄而减小。 宣泄的基本假设是,侵犯的能量是一 定的,它可以通过实际的侵犯行为或在想象中实施侵犯行为而得到释放,从而减少侵犯行为的冲动,达到减少侵犯行为的目的。宣泄的方式:侵犯行为、体育活动、观看暴力节目。非本能论者的方法 通过减少社会上的不公正来减少挫折,进而减少侵犯发生的可能性; 给挫折一个合理的理由; 控制暴力电视,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 惩罚侵犯行为; 奖励合作的、非侵犯性行为; 说服教育。2. 论述性别角色的形成(1) 性别角色形成的生理基础遗传基因性激素大脑组织男女在下丘脑的作用方面有差异。女性下丘脑控制着垂体周期性地释放激素;男性下丘脑控制着相对稳定的垂体激素分泌。(2) 性别角色形成的社会环境因素家庭父母亲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能够直接地体现在对子女的抚养方式上。儿童一出生,父母就会按照自己对性别角色的理解对不同性别的儿童给予不同的抚养方式:取名;服饰打扮;玩具和游戏。父母对不同性别的孩子要求和期望也不相同:性格;独立性;学业。学校教师的性别比例:幼儿园都是女性;小学女性多于男性。教材:张德以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1982年出版的全日制学校小学语文课本为例,从插图、故事性课文的主角和人物个性塑造三个方面考查了课文中是怎样塑造男女性别角色的。结果表明:插图上男多于女,男性主角多于女性主角,且主角中中外革命领袖、中外文学家、艺术家没有一个是女的,古今中外科学家,工程技 术专家也没有一个是女的。在人物塑造上女性的能力、知识不如男性的很多,在性格上课文中往往着重突出女性 的不良性格。从总体上看,语文教材倾向于重男轻女。文化背景的影响处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儿童,形成的性别角色也不尽相同。米德(M. Mead)曾详尽考察了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两性所认同的人格问题:生活在湖边的赞布里部族,标准的性别角色是男柔女刚。生活在河岸的曼都古玛部族,不论男女,都是刚毅、凶悍的性格。生活在山地的阿米什部族,则男女均表现出和平、温柔的性格。大众传媒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广告等大众传播工具在性别角色分化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练习题第2套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非正式团体凭借人们之间兴趣、需要的相近、情感方面的彼此喜欢而自发形成的。2. 暗示一个人对于别人或对于团体有目的的,却又不加以说明论证的影响方式。3. 团体凝聚力使团体成员聚集在一个团体里的愿望、情感与合力。4. 登门槛技术首先提出一个有关的较小的要求,等较小的要求被照办后,再提出较大的要求,这时较大的要求被接受的可能性增加了。5. 竞争是指不同的个体或群体为同一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有利于自己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是倾向。6. 社会角色是指社会对于占有某一社会地位的人提出的行为模式。二、填空题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伦理原则问题涉及实验性欺骗、伤害和个人隐 2. 合群和建立友谊的四个主要目的是:获得社会支持、获得信息、获得地位和交换物质利益。3. 头脑风暴法和虚设团体术是团体决策的两种技术。4. 社会促进包括共同活动效应和观众效应两种情况。5. Zimbardo 认为去个性化有两个重要特征:团体成员的匿名性和责任分散。6. 亲密距离是围绕身体的最私密的空间;为特殊的人或特殊的环境而保留的距离。个人距离是与朋友之间保持 的距离。三、简答题1. 简述米勒格拉姆的服从实验及其结果?1963年,米氏在报纸上登载了一则广告,公开征求被试。结果有 40人应征,都是男性,年龄在 20 50 岁,有工人、职员、工程师、教师、商人等各种职业,一次实验付给$4.5作为酬金。实验分组进行,每组两人,其中一人是主试的助手。指导语为,“我们要做一个关于学习的实验,研究两个问题,一是观察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另一个是观察惩罚学生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影响?你们两个人一人当“教师”,一人做“学生”,由抽签方式决定。由于事先的安排,真正的被试抽的签总是当教师,助手则总是抽到当学生的签。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学习一组有联系的配对词,教完之后,要检查学生是否学会。检查方式是“教师”读刺 激词,学生用选择的方式从四个可供选择的答案中挑出一个词。如果学生答对,就继续学,答错了,就以电击的 方式惩罚,错误越多,惩罚越重。电击强度共分三十级,从 15伏、30伏、45伏直到450伏。为了使被试确信不 疑,主试按了一个45伏的电击,使被试接受一次体验。 然后主试和被试一起把 “学生”捆绑在椅子上,说是“以 防他逃走”,并把电极缚在他的手腕上。然后,当教师的被试到隔壁房间,通过话筒进行教授。在教授的过程中, 假被试学生经常故意学不会。在受到假电击时做出痛苦的反应,甚至求饶,说自己有心脏病等。当学生装作痛得已经发不出叫喊声,只能用脚敲打墙壁,这时当“教师”的被试问实验者怎么办,要不要继续教学生。实验者 用很淡漠而严厉的表情说,“他不回答就作错误处理”,于是,教师惩罚学生后又继续教下去。结果,有62%勺人把实验贯彻到底,实际使用了450伏的电击。但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只有大约1/3的人拒绝使用450电击。但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无一人从一开始就拒绝电击,也无一人在300伏以下就拒绝电击。2. 影响人际关系的条件有哪些?(1) 容貌(2)邻近(3)相似(4)互补(5)良好的个性品质(6)相互喜欢或者按照教材答亦可:(1)仪表;(2)时空距离的邻近;(3)相似;(4)互补;(5)人格品性;(6)能力。3. 根据非本能论者的观点应该如何减少侵犯行为?(1) 通过减少社会上的不公正来减少挫折,进而减少侵犯发生的可能性;(2) 给挫折一个合理的理由;(3) 控制暴力电视,减少接触侵犯行为模式的机会;(4) 惩罚侵犯行为;(5) 奖励合作的、非侵犯性行为;(6) 说服教育。4. 紧急情境下助人行为的决策过程如何?拉特内和达利认为,在紧急情境中人们做出干预事件的决定,即助人决定,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五个步骤:-知觉、注意到事件的发生-断定是紧急事件-确认自己有援助的责任-选择完成助人行为的方法-执行决定首先,旁观者必须注意到有突发事件发生并观察到有人需要帮助,否则是不可能提供帮助的;其次,在注意到突发事件后,旁观者尚需对该情境进行判断以决定其是否属于紧急情况;第三,在注意到事件并确定为紧急情况后,旁观者还要决定自己是否有责任提供帮助,这是一个关键环节;第四,当旁观者认为自己有责任帮助有困 难的人时,一般还会考虑自己有无能力提供帮助、提供何种形式的帮助,如直接介入还是间接介入(报警或找其 他人帮忙);最后执行帮助行为。)5. 简述人际知觉的规律性?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定势效应四、论述题1. 论述影响从众的因素(1) 团体方面的因素:1团体的规模2团体的凝聚力3团体意见的一致性 4团体的权威性(2) 情境方面的因素:1刺激的模糊性2反应的匿名性3况否承诺(3) 个人方面的因素:1性别2年龄3地位(4) 文化差异2. 论述态度的理论社会态度形成与转变的理论最主要的有两类:一是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一是认知派的一致性理论(平衡理论)。行为主义强化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霍弗兰。行为主义把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看作是个体对环境刺激的反应,认为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按条件发射的模式进行的,强调在态度的形成与改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联想、强化以及模仿,其中强化是基本条件, 起着决定性作用。 所以行为主义关于态度形成与变化的理论就被称为强化 理论。认知派的一致性理论虽然都强调不一致,不平衡产生的压力导致了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但是,他们的理论见解又各不相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型:(1) 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提出了社会认知中的一致概念。他认为,人们的认知系统中,几种评价态度或感情之间存在着一种趋向于平衡状态的运动。当认知处于平衡状态时,能引起一种满意的状态,而认知处于不平衡时就力求趋向于平衡。 由此他提出了 P-O-X模型其中P是认知者,。是与P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人,X是与P及。发生联系的另一个任意对象。三者的关系状态存在 8种情况。(2) 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的调和论奥斯古德和坦南鲍姆认为当态度间出现不平衡时,往往是通过中和他们肯定或否定特性的程度或大小来解决的。即人们倾向于按照减小态度间不一致的方向改变他们的态度,使两种态度朝向折衷调和的方向移动。(3) 认知失调理论认知失调理论是由费斯庭格提出来的。他认为人们的诸多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相互独立的关系和相互关联的关系。而后者又存在着相互协调和相互不协调两种情况。当一个人的认知处于上述的相互不协调状态时就会使人感到内心紧张、不舒适、不愉快,从而造成一种压力,使人想要解除矛盾,摆脱这种不协调 状态。减小或消除不协调的认知有以下四种方法:改变有关的行为成分,如抽烟者停止抽烟。改变或否认不协调认知因素中的一方。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的双方的强度。引入新的认知因素,改变原有认知因素件的不协调关系。社会心理学练习题二参考答案练习题第3套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团体决策团体成员开会共同讨论决定问题就叫团体决策。2. 逐步降级技术首先提出一个大的请求,当大的请求被拒绝后,退回到小的请求(真正的请求),这时小的请求经常被接受3. 参照团体也叫标准团体,是指个体即使并未参加其中,但却甘愿按照它的规范行事的团体。4. 社会抑制由于他人在场或同时参加而使个人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也叫社会干扰。5. 冒险迁移群体增强个人的冒险行为的倾向。6. “匹配假说”即人们实际上选择的恋爱对象都是在容貌外表、文化程度、品德才能、家庭背景、经济状况、民族、宗教信 仰等方面同自己的条件大体相当的人。二、填空题1. 大团体可以按照存在时间的长短分为临时性大团体和稳定性大团体。2. 群众行为的重要特征是:相互刺激,循环反应。3. 弗里德曼认为领导的本质属性是影响4. 团体决策的基本形式是开会讨论。5. 个人距离是与朋友之间保持的距离。6. 拉特内和达利的研究表明在紧急情境中如果有他人在场,会妨碍助人行为一一这种现象被称为旁观者干涉7. 社会心理现象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象。8. 冒险迁移产生的原因有责任分散和文化价值观。三、简答题1. 团体决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1) 团体的人数(2)团体的凝聚力(3)成员的地位(4)成员的个性特点2. 获得服从的方法有哪些?获得服从的常用方法是说服、劝导、忠告。此外,还有其它一些导致服从行为的方法:如实施奖励、给予关 心、提供榜样、逐步提要求等。3. 影响角色扮演的因素有哪些?(1) 角色的清晰程度(2)角色期待(3)扮演者的角色技巧4. 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1)角色的清晰程度(2)角色期待(3)扮演者的角色技巧(4)角色扮演者的个性特征5. 合作的功能有哪些?(1) 合作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手段(2) 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3) 合作能使人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4) 合作有利于身心健康(5) 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会增强个体对他人和全体的依赖心理,增强人的惰性。四、论述题1. 人为什么合群?(1) 合群起源于依恋。漫长的婴儿依赖期;精细的母婴关系。(2) 合群行为的特殊原因。合群和建立友谊的四个主要目的:获得社会支持、获得信息、获得地位和交换物质利益。 获得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在个体的社会网络中由他人提供的情感、信息或物质援助。当我们处在压力之下时,经常会求助于他人的支持。Stanley Schachter (1959)实验表明高度恐惧的被试比低度恐惧的被试更希望与他人一起等待(合群)。恐惧越深,合群倾向越强。并且,第一个出生的和独生子女在预 期到一个压力事件时倾向于寻求社会支持,而随后出生的则较少寻求社会支持。与恐惧不同,高度忧虑的被试比低度忧虑的被试更希望单独等待。忧虑越重,合群倾向越弱。 获得信息他人可以为我们提供在自然界中解决问题的大量的帮助O当我们面临一些现实问题时,他人的意见或多或少就是重要的。我们从他人那获得信息的动机部分地来自于对正确信息的渴望;部分地 来自于我们对从与自己相似的他人那获得信息的积极的偏爱。不确定性增加了进行社会比较的愿望。当我们感到恐惧时,我们愿意得到他人陪伴的部分原因是想对我们自己的反应与他人的反应做一个比较杰勒德和拉比耶(1961)实验表明在了解了有关自己和他人的全部信息后,不确定性减少,社会比较的要求也就减少,合群倾向的强度就明显下降。 获得地位如同黑猩猩一样,人类也经常结成联盟以改善他们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 交换物质利益由于分配资源的重要性,所有的社会都有关于分配的一套强大的规则。2. 论述制约服从的条件有哪些?(1) 命令的发出者方面 权威性具有权威性的人的命令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并做出服从行为,反之,则会“虽令不行”。 喜欢命令、要求的提出者如果被执行这一要求的人所喜欢,那么,产生服从行为的可能就增大。 监督命令发出者是否在场监督命令的执行情况,对服从行为有很大影响。(2) 执行命令者方面 道德水平当权威的命令违反了道德准则时,执行命令者的道德水平时,是否服从命令有很大的制约作用,这时道德判断水平越高,服从权威的可能性越小。 情绪状态个人的情绪状态对他是否作出服从有明显的影响。 人格特征米勒格拉姆在1966年对被试进行了人格测验,发现服从实验者的要求,施加电击的被试,其人格特征有权威主义倾向。深梯(Santee , 1982)等人认为个人自尊心量表与服从行为之间具有中等相关。卡尔斯密斯的研究也发现,降低一个人的自尊心足以增强他做出服从行为的可能性。 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其服从行为的程度是不同的。练习题第4套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团体团体:也称群体,是人类的聚集体,是人们的共同体。2. 从众从众:调节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与团体的标准相符。从众是指个体在真实的或想象的群体压力下,而在知觉、 判断、动作、信仰及行为上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3. 服从服从:是指个人按照群体规范、社会要求或群体领导的命令而行动。4. 社会促进社会促进: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使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5. 去个性化当人们处在人群之中时,失去个体感,迷失在人群中,放松了对行为的正常限制,进而导致冲动性的和不正 常的行为的增加。6.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人们之间互相喜欢互相厌烦的感情关系。二、填空题1. 合作是指不同个体或群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自觉或是不自觉地协同活动,促使有利于双方的结果得以实现的 意向和行为。2. 按照个人行为与团体规范的关系不同,可以将小团体分为归属团体和参照团体3. 合群起源于依恋。4. 首因效应是指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第一印象所获得的信息对总体印象形成和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地烈 向作用。5. 归因训练是指通过一系列的训练程序,使个体掌握一些归因技能,形成较积极的归因倾向。6. 角色偏差是指个人在扮演某种角色时,偏离了社会所期望的行为或者与自我理想中的角色行为存在差距。7. 态度的改变包括对态度中认知成分的改变,也包括对态度中情感成分和行动意向成分的改变。三、简答题1. 人际关系的原则有哪些 ?(1)共生原则(2)交互原则(3)情感是人际交往的粘合剂(4)相互尊重,相互理解(5)对等原则(功利原则)(6)自我价值保护原则(7)自我表现适度(8)增加原则2. 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1)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吸引。(2)群体目标和个人目标相一致。(3)群体受到或面临损害、威胁或竞争时,会迫使群体成员自觉地团结起来,减少分歧,一致对外。(4)群体人数较少时,凝聚力较高。3. 言语交往的规则有那些?(1)说话目标明确。(2)善于倾听。(3)轮流发言(4)内容适当,切忌重复,及时反馈。(5)不受欢迎的语言交流方式4. 简述埃里克森区分的人社会化阶段?第一阶段:信任对不信任(0- 1岁)。这一阶段婴儿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对外界的信任感,信任的涵义是感到 他人是可靠的、可以依赖的。第二阶段:自主行动对羞怯怀疑 (1-3岁)。当儿童认为自己在他人眼中不是一个好孩子时就会产生羞怯感, 当他们认为自己受制于人时,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第三阶段:自动自发对退缩愧疚 (3 6岁)。这一时期的儿童精力旺盛,常常试着做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他们的目标或行为常和父母的要求发生冲突,令儿童感到内疚。第四阶段:勤奋进取对自贬自卑(6-11岁)。这一时期正值小学教育阶段,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儿童只有勤奋学习,努力进取才能学会他应当掌握的认知和社会技能,体验到成功感。如果儿童在学习和交往中屡遭失败,就会产生自卑感。儿童在学校当中所经历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对其人格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如果儿童体验到的成功多于失败,他就会养成勤奋进取的性格,会勇敢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如果儿童体验到的是 失败多于成功,甚至都是失败没有成功, 他就会形成自卑的性格, 对新的学习任务产生畏惧感, 可能会避免现实, 对今后人格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第五阶段: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岁)。青少年逐渐面临职业选择、交友、承担社会责任等问题。由于 他们不能肯定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于是产生了 “我是谁? ”的疑问。在对自我的探索过程中,如果能将自己在各 方面将要承担的角色同一起来,就会顺利地渡过青春期,否则就会感到迷惘、痛苦。第六阶段:友爱亲密对孤独疏离(20-40岁)。主要任务是与他人建立亲密的感情关系,体验友谊和爱情。如果无法建立这种亲密的感情关系,就会感到孤独。第七阶段:精力充沛对颓废迟滞(40- 65岁)。热心承担社会责任,关心家庭、养育后代。不愿或无力承担这种责任的人就变得颓废迟滞或自我中心。第八阶段:完美无缺对悲观绝望(65岁以后)。回首往事,觉得一生充实、有意义而产生完善感。对往事感到悔恨会产生悲观的情绪。5. 竞争的功能有哪些?(1) 对个体而言,竞争肯定了人们的自我价值(2) 对个体而言,竞争能提高人的智力,促进人的潜能的发挥(3) 对社会而言,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能够提高各种社会行动的效率(4) 竞争减低或是消耗不同的社会力量,破坏某些社会关系,使人们感到人际关系的冷漠、孤寂与敌视,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四、论述题1.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因素有哪些(1)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情景因素 旁观者的人数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1970)发现当有其他的旁观者在场时,会显著地降低人们介入紧急情境的可能性。 榜样的作用榜样的助人行为也会促进其他人帮助行为的发生。 时间压力时间充裕的人要比时间紧迫的人更可能停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2)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个体因素亲社会行为不仅受诸如旁观者人数等情绪因素的影响,也受帮助者的情绪状态或人格特征的影响。 情感 人们感到快乐时可能会更乐于助人。在一些负面情绪体验中,人们也可能助人。当亲社会行为有助于改善自己的情绪状态时,成年人一般会助人。 宗教信仰宗教信仰能助长信徒的亲社会行为。 年龄与性别在危险情境里,男性更可能提供帮助;在安全的情境中,女性更可能提供帮助。年龄越大利他行为越少。(3) 影响亲社会行为的受助者特征 性别女性比男性更易获得帮助。 年龄老人和儿童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同情和帮助。 相似性相似性会导致喜欢,而喜欢会助长帮助行为。2. 简述3种人际知觉理论心理学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形成了诸多理论。主要包括:(1)认同、移情与反省;(2)印象形成理论;(3)认知平衡与认知失调理论。(1) 认同、移情与反省人际知觉的对象是人,作为知觉对象的人与其他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在人际知觉过程中,知觉双方通过互动形成最终的印象和归因。所以有人把认同、移情和反省看成是人际知觉的机制。认同认同是指人们自觉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念、信仰、行为准则和态度,并不自觉地模仿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和 行为与他人要求相一致的过程。认同是影响人际知觉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形成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条件。移情移情是指个体能够进行心理换位,设身处地地站在他人的立场和角度去体验和推测他人的需要、动机和情感。移情实质就是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上,从别人的情况出发看待问题,并给予对方同情。反省反省是指主体对他人对自己评价的认识。也就是社会心理学家库利所说的“镜中人”,他人就是一面镜子,每个人都要生活在他人这面镜子中, 他人对自己和看法也是相当重要, 个体认知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也是社会认知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必要的。(2) 印象形成理论心理学家阿希认为人们当与一个陌生人接触时,首先会想到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即对他人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印象的形成对于人际关系、角色实现及管理绩效都有重要作用。研究者认为印象形成的模式有如下三种。累加模式:人们以认知客体特性的总和形成对它的印象。平衡模式:人们以认知客体的各种特征的平均值形成对其的印象。加权平均模式:将认知客体所有特性加以平均,同时对较重要的特性给予较大的权数。(3) 认知平衡与认知失调理论人们的诸多认知因素之间存在着两种基本的关系,即相互独立的关系和相互关联的关系。当一个人的认知处于上述的相互不协调状态时就会使人感到内心紧张、不舒适、不愉快,从而造成一种压力,使人想要解除矛盾, 摆脱这种不协调状态。减小或消除不协调的认知,一般有以下四种方法:改变有关的行为成分。改变或否认不协调认知因素中的一方。如否认抽烟有害身体健康,或者否认抽厉害。同时改变不协调认知因素的双方的强度。练习题第5套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归属团体也叫成员团体,指个人虽然置身于其中,但却并不重视、并不遵守它的行为规范的团体。2. 社会促进个人的活动由于有他人同时参加或者在场旁观,从而使活动效率得到提高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3.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关系,其主要内容是人们之间互相喜欢互相厌烦的感情关系。4. 侵犯行为是指有意损害他人的行为,也叫攻击行为。5. 竞争心理优势即与合作相比较,在没有特别引导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优先选择竞争的行为方式。6. 社会知觉人们对于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及其原因的知觉。又称人际知觉,或社会认知。二、填空题1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一定性格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 为模式。2. 角色扮演是指个人完成社会对自己某一角色期待的行为。3. 人际交往是指人们之间的信息交流,也叫人际沟通。4. 角色冲突是指当一个角色扮演者同时处于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地位,并要进行相互矛盾的角色扮演时而引起的 角色与角色之间的矛盾冲突现象。5. 按照成员的数量和成员之间接触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团体分为大型团体和小型团体6. 认同、移情、反省是人际知觉的机制。三、简答题1 .简述社会规范理论?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人们助人并不是有意识地对个人得失进行计算,相反我们做出利他行为仅仅是因为社会 规范的作用。有两类社会规范能够激发利他主义:互惠规范和社会责任规范。(1) 互惠规范。也叫回报规范,是一种普遍的道德法则,是指对于那些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们不仅应 心存感激,在可能的时候也应该报答他们。(2) 社会责任规范。社会责任规范是指我们有责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能否得到回报。2.制约社会认知的因素有哪些?(1) 认知者方面社会认知受认知主体方面的影响。主体的社会舆论价值不同、 需要不同会导致社会认知结果的不同。认知者的生活经验也会影响其认知结果。认知者的不同情绪状态也会影响其认知结果。人们经常把一件事引起的情绪漫延到其他事物上。当一个人兴高采烈、情绪高涨时,就会以宽容、乐观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而当一个人灰 心丧气、情绪低糜时,就会认为周围一片黑暗,所有的人和事都对不起自己。(2) 认知对象方面认知对象的自我暴露程度影响他人的认知。如果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与他人交往时坦诚的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会促进他人对自己的认识。如果一个人自我封闭,不愿意让别人了解自己,就会阻碍他人的认知或是使别人产生不良认知。(3) 认知情境方面实情境对人们的行为起着一种无形的约定作用,不同的情境要求人们作出与其相符的特定行为。3. 个体社会化的意义是什么?(1) 社会化是个体称为社会人的必由之路(2) 社会化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3) 社会化是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途径4. 影响合作与竞争的个人因素有哪些?(1)成就动机或报复(2)谁发出威胁(3)他人在场(4)交流的次数(5) 利益的一致与冲突(6)情境作用(7)沟通作用5. 简述归因训练的方法(1) 强化矫正法让个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种行为,然后要求他们在事先预备的归因因素表中作出选择,对行为作出归因。(2) 团体发展法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和分析行为的原因,并由一名心理学家或受过一定训练的教师对个人及整个小组的归 因情况作出比较全面的分析,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归因。然后每个人都要填写归因量表,并从一些被则得原因中选出与自己行为最相关的因素,并对主要因素所起做作用的程度进行评定。心理学家或是教师队小组成员的归因结果和自我评定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对其作出反馈,指出归因偏差,鼓励比较符合实际的、积极的归因。(3) 观察学习法首先让学生看几分钟归因训练的录像片,片中表现学生在完成一行为时进行归因的情况。在观看完之后, 让学生重复类似的行为,这样能够使观察学习的效果更好的迁移到日常生活的行为中去。四、论述题1. 简述社会测量法原理过程及优缺点社会测量法其基本假设是群体内部成员间的相互选择反应着他们心理上的某些联系,即人际关系状况,肯定的选择表示接纳,否定的选择表示排斥。一个人在很多方面对另一个人做出肯定的选择,说明这个人在心理上对另一个人有高度的接纳性。肯定的选择如果是相互的,说明双方相互接纳,心理距离较小。相反,如果一个人从多方面对另一个人做出否定选择,说明这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是高度排斥的。否定的选择若是相互的, 那么排斥也是相互的,二者间的心理距离自然也是较大的。心理距离的大小反映的是人际关系的亲疏。社会测量法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测量目的2确定测量变量3确定选择方法主要有5种选择方法:参数顺序选择法,要求被试在肯定或是否定选择上按照明确的次序选出固定数目 的人。非参数顺序选择法,完全有被试自由选择,不限数目,但要按选择的重要性排序非参数简单选择法, 其操作与非参数顺序选择法基本相同没只是无需排列。参数简单选择法,非参数选择法的与参数选择法的变式,不要求选择顺序,在选择数目上给与一定的限定。接纳水平等级分类法。4测量的实施5结果的统计分析社会测量法的优点如下:能把团体成员心理结合程度数量化,其具有广泛的使用性与普遍性,节省时间和 精力。缺点在于无法了解人们互选的动机。2. 态度改变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 信息宣传者的影响因素信息宣传者的威信态度改变者在改变态度之前去亲自证实每一件事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人们比较信服权威人士所发出的信 息,从而改变自己的态度。信息宣传者的吸引力喜欢一个人能导致态度的改变。信息宣传者的动机指向如果信息宣传者的动机显得比较单纯,易改变其态度。如果信息接受者意识到信息宣传者在向自己传达信息时有使自己改变态度的意图,则会降低态度改变的可能性。(2) 信息变量因素单方面信息与双方面信息当人们和宣传者所提倡的方向保持一致时,宣传单方面信息比较合适。当人们早已具备比较充分的知识经验而且习惯于思考和比较时,双方面宣传可以向他们提供更多信息以权衡利弊得失。信息对恐惧情绪的唤起如果信息本身能够唤起信息接受者的恐惧情绪,则对态度的改变有重大影响。(3) 宣传渠道变量直接参与方式信息接受者直接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直接亲身感受到某些信息,或面对面地与信息宣传 者进行接触,是一种使态度改变的很好的一种渠道。大众传播媒介传播媒介可以迅速地将信息传递给很多人,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人们的态度。(4) 信息接受者变量个人的个性特点 智力水平的影响智商水平高的人,往往易于接受新信息,能够对信息进行较为全面的理解,对于合理的信息,能够主动改变 态度。而对智商相对较低的人,对信息标准缺乏全面的分析辨别,难以理解复杂的观点,但易受他人和团体压力 的影响,因而比较容易改变态度。 人格特征一个人的自尊心越强,越难改变态度。自尊心低的人则倾向于怀疑自己的观点、态度的正确性,较易改变态 度。性格缺乏灵活性的人态度刻板,不易变化。 认知需要认知需要高者喜欢思考,并力求理解外来信息;得分低者喜欢使用捷径,较少思考。 自我防御程度自我防御程度大的人,难以改变既有的态度。自我防御较弱的人则相反。既有态度的特征新信息能否被接受,与信息接受者原有的态度有关。当两者差距在一定范围内,差距越大态度改变的可能性 越大,但超过一定范围外,态度不仅不易改变,还很有可能对新信息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