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素养全练1声现象基础夯实1.(2018安徽合肥包河一模)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提升城市文明水平。自2018年1月1日起,合肥市区正式实行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爆竹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产生的。答案:振动解析:燃放爆竹产生的噪音主要是由其爆炸时引起周围空气的振动而产生的。2.(2018安徽淮南潘集模拟)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这种做法用来改变声音的(选填乐音的三要素)。答案:音调解析:依次敲击装有不同高度水的瓶子,瓶子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声音的音调不同。3.(2018安徽霍邱一模)小华奶奶最近的听觉下降了很多,小华与她交谈时,必须提高嗓门,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答案:响度解析:小华与奶奶交谈时,必须提高嗓门,这是为了增加声音的响度,让奶奶听得清楚。4.(2018安徽长丰三模)“星光大道”比赛现场,一歌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歌唱演员演唱时,若某个观众距离歌手17 m远,则歌声传到他那里需要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答案:音调0.05解析:吉他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地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因v=st,所以t=sv=17m340m/s=0.05s。5.(2018安徽安庆二模)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选填“能量”或“信息”);为提高全体市民的防空安全意识,我市每年都要进行防空警报演练。为了使警报声传得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信息响度解析: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波传递信息;进行防空警报演练时,为了使警报声传的更远,应该提高警报声的响度。6.(2018安徽二模)“声音越大,听力越差,耳朵经不起狂轰乱炸”是一则公益广告的广告词,这则广告词告诉我们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其中的“声音越大”指的是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答案:响度解析: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故广告词中的“声音越大”指的是声音响度大。7.(2018安徽马鞍山二模)“大器之弦音,醉人美如画”是网友对某品牌高保真音响的评价,所谓“高保真”是指与原来的声音高度相似的声音,从物理学角度看“高保真”是指通过音响播放的声音与原声的(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相同。答案:音色解析:音响可以通过音量旋钮控制响度大小,所以高保真保持的不是响度;根据生活经验,保真效果好的音响,发出声音的品质音色保持得好,所以高保真是指音色。8.(2018安徽蚌埠禹会区二模)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用嘴对着试管口部吹气,使其发声,增加试管中的水量,吹气时声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变了。答案:音调解析:增加试管中的水量,管内空气柱的长度变短,吹气时空气柱振动的频率变大,声音的音调变高。9.(2018安徽合肥蜀山区一模)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个音叉,音叉两次发出的声音(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答案:响度解析: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两次敲击同一个音叉时,音叉的振幅不同,所以两次发出声音的响度就不同。10.(2018安徽铜陵一模)电影2012中有这样一段场景:太阳异常活跃,不断向外喷射火焰,如图所示。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上述加点语句中有违背科学的地方,原因是。答案:真空不能传声解析:由于太空中没有空气,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听不到声音;故“同时地球上的人们可以听到它不停发出的爆破声”是错误的。11.(2018安徽霍邱二模)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白鳍豚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白鳍豚是肉食性动物,其视觉很差,靠自身发出的频率很高的信号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遗憾的是,2011年之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白鳍豚。答案:超声波解析:白鳍豚能自身发出频率很高的超声波讯号,通过超声波的反射来发现食物并突袭式吞食。12.(2018安徽合肥蜀山区二模)2018年4月6日,我省芜湖市境内发生了3.6级地震。地震时会产生(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答案:次声波解析: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地震时产生的次声波对建筑物、人的器官破坏性很大;并且它的频率低于20Hz,人耳不能直接听到。13.(2018安徽合肥一模)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导学号97404000答案:B解析: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14.(2018四川达州中考)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 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答案:D解析:物体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减弱进入耳朵的声音,不能防止雷声的产生,故C错误;据课本可知,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产生,故D正确。15.(2018海南琼海一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答案:A解析: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故A正确;“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大小,是响度,故B错误;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D错误。16.(2017安徽颍上期末)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速的大小和介质的种类有关B.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能听到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D.植树种草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音答案:A解析:声速跟介质种类、介质温度有关,故选项A正确;由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定义可知,它们都不是在人耳听觉范围内的声波,故选项B错误;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选项C错误;植树种草,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选项D错误。17.(2017安徽庐江期末)以下几个关于声的小实验中,目的是为了探究影响声音响度因素的是()A.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钟罩内,从玻璃钟罩内抽气,铃声明显减弱B.将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C.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放在鼓面上的米粒跳起的高度不同D.用小锤敲打音叉,靠在旁边的乒乓球跳动起来答案:C解析:放在玻璃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放入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故B不符合题意;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米粒跳动高度不同,即说明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因此是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故C符合题意;用小锤敲打音叉,靠在旁边的乒乓球跳动,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18.(2018山东禹城期末)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A.空气、水、钢铁B.水、钢铁、空气C.钢铁、水、空气D.钢铁、空气、水答案:A解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钢铁)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水)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最慢。19.(2017安徽巢湖期末)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答案:C解析:敲击水瓶,水瓶会振动,所以会发出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由于真空不能传声,我们听不到声音,但响铃的闹钟在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收音机没有打开,没有电流,喇叭不振动,就没有声音,故C符合题意;吹哨子是哨子内的空气振动,能够产生声音,故D不符合题意。20.(2017安徽颍上期末)如图描述声音传播过程中的声能、声速、频率和响度随离开声源距离而变化的关系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导学号97404001答案:C解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产生后,传播过程中,声能随传播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故A错误;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不变,而图中声速随距离增大而减小,故B错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频率高低保持不变,故C正确;声音在传播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随着距离的增大,声音的响度逐渐减小,故D错误。能力提升21.(2018河北模拟)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1)我们看到的现象是。(2)此现象说明。(3)塑料球的作用是。(4)本实验探究方法是。答案:(1)小球被多次弹开(2)音叉发声时在振动(3)放大音叉的振动(4)转换法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但物体的振动不容易直接观察,为了观察到它的振动,放一小球,振动的音叉将小球弹开。通过小球的振动来反映音叉的振动。22.(2018河北张家口二模)利用一把钢尺来证明音调的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1)操作方法:;。(2)实验结论:决定着音调的高低,发声体,音调就越高;反之,音调越低。答案:(1)尺子伸出桌面较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较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2)频率频率越高解析: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等,并用同一把钢尺。(1)尺子伸出桌面较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尺子伸出桌面较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比较两种情况,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创新拓展23.(2018吉林汪清期末)在研究声音是否能够在水中传播的实验中,小林将一个正在发声的物体A放入水槽的水中,如图所示,物体A下沉到容器底部,这时小林能够听到物体A发出的声音。于是他得到结论:水能够传声。小丽认为通过小林的实验不能得到上述结论。请你根据观察与分析,指出小林的实验中关键问题是;应如何改进:。答案:小林所听到的声音不能排除是固体传声使用能浸没在水中且不沉底的发声体解析:小林将一个正在发声的物体A放入水槽的水中,如题图所示,物体A下沉到容器底部,小林听到的声音可能是通过液体传来的,也可能是通过容器壁传来的,因此得出水能够传声的结论有些牵强。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