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9611257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15页 共15页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内容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提升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基于前人对现代物流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阻碍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因素,从理论和政策上对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关键词:西南地区 区域物流 障碍与对策 物流基础设施 政府职能 物流专业人才 区域物流理论主要强调,不同的经济区域,由于其所处的区位、基础设施情况、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和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联情况等方面的差异,区域物流业的发展模式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区域应根据其区域经济特点,构建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目标的区域现代物流系统。西南地区毗邻东盟,与南亚诸国接壤,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发展该地区的现代物流业,对于发展区域经济、增强民族团结和区域安全、增加我国对南亚及东盟的贸易额、提升我国综合国力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要根据西南地区的区位及产业特点,制定适宜的政策措施,加速发展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一 发展区域物流的重要意义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区域物流的能力和水平是区域经济实力和水平的重要体现。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竞争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显著提高,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对于提升区域经济实力、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具有以下四点重要意义:1 降低企业运行成本。成本的最优化和效益的最大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特点。高效的物流网络,可以有效地降低区域内物流运行的交易成本和商务成本。同时,区域物流的发展本身还具有规模效应,会促进合作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同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优化区域经济增长模式。2 优化资源配置。各种资源在区域、国家乃至全球范围内相对分散,往往由于信息不对称或地区物流业发展滞后,使得资源不能有效配置。区域物流的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供求信息,提供物流服务弥补了这一缺陷。3 优化产业结构,丰富产业形态。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是一次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的过程。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相对于经营分散、功能单一、技术落后的传统储运业务,现代物流的产业结构合理,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技术结构和劳动力高度化的特征,它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几乎涵盖了国民经济所有生产领域和部门,它的发展不仅能够加快区域内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而且能够带动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丰富区域内的产业形态。4 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形成和发展。区域现代物流业能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的形成,加强区域内部的协作与分工,改善城市投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体的内部分工和参与国际分工。同时,当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在“成长极”地区不断扩大和聚集,将会产生“聚集不经济”,促进经济要素和经济活动向整个区域分散,从而促进整个地区协调发展和繁荣。(海峰,2006),二 加快发展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原因西南地区地处中国的西南部,地理位置特殊,发展该区域现代物流业对于提升区域经济实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保障国家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需要加快西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具体包括下列四点原因:1 西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西南地区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重庆四省一市,国土面积234.58万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96亿,国内生产总值1.0424万亿元,占全国的9.95%。当年人均GDP还不到全国人均GDP的70%。西南地区经济要发展,就必须牢牢把握现代物流业这一“第三利润源”。2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客观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审时度势面向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它的推进不仅扩大了内需、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对于促进各地区经济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部大开发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西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因为无论是商业、贸易、建设投资都需要完成商品实体的空间转移。为此国家“十一五”期间西部大开发将着力推进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继续改善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加快大型交通枢纽建设、提高交通现代化水平,为西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铺平道路。3 西南地区加强国际区域合作的要求。西南地区地处内陆,区位特殊,与南亚次大陆的巴基斯坦、印度、不丹、尼泊尔接壤,毗邻东盟的越南、老挝、缅甸,是中国发展国外贸易、参与国际区域合作的通道,是中国走向南亚、东南亚的桥头堡。为此,在该地区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就成为中国扩大对外贸易的一项重要途径。4 增强全民族团结及西南地区国防的要求。发展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产业不仅可以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抵御民族分裂和外来反动势力的渗透破坏,维护社会稳定,而且还可以改善我国周边的战略环境,是争取战略主动权的有力支撑。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边境较长、邻国众多,且纷争时起,特别是印、巴克什米尔地区。所以集中主要力量抓好该地区公路、铁路、机场在内的交通运输、电网、通信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地区安定和国家安全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三 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 物流业产出方面。2002年西南地区生产总值1.0424万亿元,占全国的9.95% ;地区物流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务)产出为718亿元,占同期区内GDP的6.89% ,每亿元工业产值平均货运周转量是3752万吨,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86万吨,表明物流产业已成为西南地区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之一,但其经济增长对物流业的依存度依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况漠,2005)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随着国家及地方政府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投入的增加,交通网络逐步完善,截至2004年底,公路总里程达46万公里,高速公路里程为5334公里,铁路营业里程1.1万公里,占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近15%,每万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47公里,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6公里。3 物流市场规划方面。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在西南地区已逐步形成了成渝、南贵昆(南宁不属于西南地区)这两个具有竞争优势、相互依托、具有密切的内部垂直产业分工的核心大城市群。其中,成渝城市群以重庆和成都两大城市为主,是西南地区产业发展的“龙头”。重庆偏重于发展制造业物流,成都偏重于发展金融、技术。南贵昆城市群以南宁、贵阳、昆明三大城市为中心,其中,昆明主要发展烟草、药品、绿色产品的特色物流,南宁、 北海、钦州、防城港地区成为西南地区的主要物流出海口和出口加工基地;贵阳是南贵昆经济区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4 国际物流贸易方面。西南地区主要的国际贸易伙伴为南亚和东盟国家,2003年,六省区市(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盟的贸易额30多亿美元。目前东盟是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2005年为1300亿美元。中国与东盟10国将于2010年建成自由贸易区,这对于西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四 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障碍发展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对于西南地区乃至整个国家都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但在其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障碍。1 对现代物流观念认识不够,观念停留在传统物流之上。现代物流产业是一个新兴的复合型的服务产业,与传统物流在管理理念层面、运作层面上均有本质上的不同。现代物流是从整体上追求效益最优,采用先进的物流设施,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能够为整个供应链提供跨部门、跨区域的综合性、专业化、定制化的物流服务。然而,目前对物流产业的社会认同度普遍不高,许多人包括企业决策者对物流的认识局限于传统的运输及储存,对现代物流知识的了解很少,对国际物流发展现状更是知之甚少。2 政府在产业政策和规划中发挥的作用不够明显。西方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市场环境下物流发展法律法规的研究、建立和完善,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在交通、大型物流中心、港口及物流园区建设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而我国目前尚缺乏直接针对物流行业的政策法规,现行的政策法规对维护传统物流业的基本经济秩序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就显得缺乏系统性、时效性不强、可操作性不强、缺乏发展现代物流的法定标准。同时,政府对行业管理的开放度、透明度不够,融资、产权、人才使用、市场准入和退出等制度束缚过多,物流行业未能得到有效的统一规划,发展断节现象较为严重,运输、仓储、内贸、外贸等都自成体系,没有形成社会化的供应链条,在这种现状下很难发展跨部门的综合性物流服务,无法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高效运作。相当多的运营部门存在着割裂现象,空运、铁路、公路等专业化物流系统分割运营,在很大程度上肢解了物流资源社会化配置的综合效益。3 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够,缺少引领物流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整个西南区域尚未形成专业化的物流服务供给市场,区域范围内缺少有品牌的专业化第三方物流企业。在“2006年年度中国物流百强企业公示名单”中,西南地区只有5家企业进入,其中排名靠前的“民生实业有限公司”(重庆)仅名列第26位,而像贵州省、西藏自治区和云南省均未有企业进入。这说明目前西南地区物流市场企业规模还较小、分布不均衡,加之服务项目单一、服务能力低、服务质量不高,以从事单项物流管理为主,且以物流自理为主,无法控制整个供应链,物流运作以半机械、半手工作业为主,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很难在区域内形成有力的竞争力。4 区域物流行业缺乏外资进入。由于西南地区远离沿海,缺乏远洋运输的优越条件,且市场狭小、政策环境也没有沿海地区宽松,外资在该地区投入资金相当的少。据国家计委的统计,截至2001年年底,西南、西北10个省、市、区历年来引进外资的总量只相当于江苏省苏州市一市历年引进外资的总量,累计引进合同外资340亿元。近年来,由于国家推行西部大开发,在政策上给予外资很多优惠,已有像美国普洛斯、泛嘉国际投资集团等国外物流企业在西南地区落户。但与东部地区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像环渤海地区有中邮物流、佐川急便、大通国际运输、中远物流等国内外大型物流企业;长三角地区有马士基、德国邮政物流、英国物流等众多国际物流巨头为该地区企业提供物流咨询和增值物流服务。因此,西南地区政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吸引更多的外资投资于区域物流基础建设中。5 物流运行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第一,在运输基础设施上。西南地区公路:一、路网单薄,2002年每百平方公里公路里程为7.8公里,还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50%,且以山区公路主;二、公路等级低,二级以上公路比重为6.9%,只有全国的一半;三、公路质量不高,高级、次高级路面所占比重为29.5%,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西南地区铁路以山区铁路为主,路况复杂,桥梁、隧道密布,且运输能力有限,路网规模偏小,每万平方公里铁路营运里程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62%。水路运输也未得到有效开发,部分通航河流缺乏系统治理,航道狭窄、通航能力差、通航吨位水平低。港口投资不足、设施落伍、布局不合理,专业化码头集装箱、滚装、散货等的处理能力严重不足,船舶和货物压港现象时有发生。第二,在运输工具上,货运车辆中重型车比重偏低,货运车辆普遍存在技术含量偏低,驾驶舒适度、安全性和可靠性差的问题;内河运输船舶缺少大吨位、标准化和专业化船舶,搬运装卸以人力、半机械化作业为主,装卸效率较低。第三、在后勤通信上,也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需求。公路货运站建设严重滞后,立体仓库、现代化分拣设备、包装机械很少应用。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尚处在起步阶段,信息化总体水平还比较落后,计算机及网络设备利用程度低,物流运输企业应用的相应软件产品缺乏,货主、车主、站场及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很少采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手段进行信息交换,无法以资源共享的信息网络增强货运信息服务能力。 6 物流专业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均不能满足市场未来发展需要。西南地区现有从事物流的人员根本不能满足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求,未来3年重庆一市物流人才缺口就达5万之多。而真正能够认识、理解和从事现代物流的人才极其有限,从事物流工作的高级人才几乎是空白,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权威预测,中国的物流人才缺口为500万左右,其中高级物流人才缺口约为40万左右。同时,由于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于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区落后,出现物流专业人才大量外流,这使得西南地区物流人才供求矛盾更加激烈,人才问题已经成为西南区域物流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同时在西南地区物流人才的质量也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表现在与物流相关的高校教育虽有开展,但数量相当的少,许多物流人才只能靠类似专业来培养,缺乏规范、科学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径。这就使得企业物流从业人员质量普遍不高,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中国物流从业人员当中,拥有大专学历以上的仅占21 ,高中及中专学历两者则占了50。五 加快发展西南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对策与措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区域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实现西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就要能够针对区域内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合适的解决措施。1 普及物流知识教育。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应该从多方面作手:首先,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学历教育,鼓励和允许区域内高等院校开设相关的物流专业课程,全面抓好高校现代物流相关专业教育;其次,重视社会从业人员再深造,放宽政策,减少再深造障碍,正确引导社会上的一些教育机构参与开展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培养、教育;再次,重视在职人员岗位培训,根据员工接受教育的程度,物流专业知识和技能特长,确认其所能从事的物流工作;最后,广泛进行社会物流科普教育,加大社会科学知识宣传力度。 2 完善产业政策,转变政府职能。我国为了规范物流市场,已经出台了全国性的物流政策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2004),还有以物流节点为基础的法规、交通运输法规、商业法规等辅助性法律法规。然而由于这些政策法规是全国性的,不具有针对性,西南地区政府应根据本区域的特点制订适宜的地方性物流政策,使地方性物流政策与全国性的物流政策相配套、相协调,必要时也可以进行一定幅度的政策创新。同时地方政府适时转变职能,借鉴国外对现代物流行业管理经验:第一、促进社会硬件环境的发展,包括社会性物流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政府部门通过直接投资或者一定的政策倾斜,吸引国内外资金投资,促进公路、港口、铁路、航空等运输基础设施网络的建设以及对于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第二、促进社会软件环境的发展,建设一个完善的能够促进物流发展的市场环境。政府部门主要的工作是营造一个开放、透明的市场,放宽对于运力投放、运价、市场进入与退出条件、运输种类的控制,主要由市场进行调节,只须对涉及全社会公众利益、安全方面进行管理。3 健全物流市场主体,培育大物流企业,扶持中小企业,积极发展民营企业,支持物流企业兼并,鼓励物流企业做大做强。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积极推动和鼓励现代化的企业自营物流、专业子公司物流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加快培育西南地区物流市场的主体。建立行业协会,制订行业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为协会会员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和合作流通。对区域内国有大中型物流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通过兼并、联合、重组、引进外资等方式,进行跨省市的强强联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实力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对多数国有小型物流企业,鼓励其资产重组,通过改组、联合、兼并、租赁、股份制合作、拍卖等形式,形成一批在专业化、特种化方向上做精做强的物流企业;引导私营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走规模化的道路,通过第三方物流将中小物流企业的资源纳入到系统化的运作轨道中。4 加强西南地区物流业招商引资力度。由于西南地区地理条件制约,政策环境没有沿海地区宽松, 外资进入的时间相对较晚,早期物流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国家和当地资金,行业发展缓慢。随着西部大开发步伐的加快、国家政策的倾斜与西南地区成渝、南贵昆两大经济圈的壮大,西南地区物流业的投资价值越来越高。因此地方政府应适时而动,加大引资力度,鼓励国内外资金进入西南地区的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等物流基础产业,根据国家2005年1月1日施行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正确吸引国外大型物流企业投资西南地区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对能够引入先进技术和先进科学管理经验的投资项目,可适当延长所得税的减免期,在土地使用、物流基础设施及园区投资政策上给予优惠。5 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西南地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进一步加强西南地区交通建设的薄弱环节,推进西南地区水陆大通道和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建设。第一、公路建设方面,以构建西南地区通江、达海、出境高速公路主体框架为重点,加快西南各省区市间以及西南地区与国内外的高等级公路相连,形成东连沿海、西上西北、南下东南亚的高等级公路网络,以实现区域内和区域间以高速或高等级公路为主,一般等级公路为辅的公路网络体系。第二、铁路建设方面,加强西南省区市间的协助合作,以西南地区成都、重庆、贵阳、昆明四大铁路枢纽为中心,着力打造东、南、北对外通道,加快东接沿海长三角、珠三角,南通东南亚、南亚泛亚国际交通运输大通道,北接“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完善现有铁路运输网络,改善路网整体服务质量,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和运输效率。第三、水运建设方面,以构建水运出海出境通道为重点,加快水运航道的整治,提高航道等级,增强西南地区水运能力。重点构建西南地区港口经济圈,加强港口配套设施及口岸建设,提高港口货物的吞吐能力。加快推进南北盘江和红水河水运出海通道建设,乌江航运枢纽及水运通道的整治,红河、西江、嘉陵江、赤水河通航设施的完善和航道建设,进一步改善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加强沿海、内河港口及其配套服务设施、集装箱码头建设。第四、在运输工具改善方面,逐步引入重型车和专用载货汽车,以及大吨位、标准化和专业化船舶,实现搬运装卸机械化,提高装卸效率。第五,在后勤通信方面,加快公路货运站、立体仓库建设,引入现代化分拣设备、包装机械等。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必要时可以由政府提供信息平台服务,给予物流企业政策上的倾斜。6 加快培养、引进物流专门人才。培养专业物流人才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一是加强高校教育,地区教育部门应积极鼓励和支持高等院校根据市场需要,开设符合市场需求的现代物流及相关专业,为企业输送真正实用的中高级物流管理人才;二是重视在职人员的再深造,积极引导地区各类教育机构,参与地方多层次的物流人才的培养教育,提升在职人员的技能、素质。目前西南地区除了要做到能够培养人才外,还应该做到能够留住人才,引入人才。为此地方政府以及企业应该提供一些优越的条件,留住人才,同时也要加大对“支援西部大开发”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有志青年为西南地区物流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作出贡献。参考文献:1. 海峰,区域物流论理论、实证与案例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2. 顾敬岩、祝宏宇,西南地区现代物流发展综述J.LOGISTICS,20063. 况漠,西南地区物流发展的机遇及对策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54. 路万涛,区域物流的理论分析与问题研究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55. 王星辉,我国绿色物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建议J.商业现代化.20076. 中国物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因素调查J.物流管理.20087.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光明网.20058. 西南地区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及对策研究.豆丁网.20109. 任颖洁.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障碍与对策J.陕西理工学院.201010. 王艳,马芬.基于循环经济的云南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M.期刊论文网第 15 页 共 15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