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

上传人:泓*** 文档编号:95762482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79.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泓域/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机械装备公司经营管理手册xxx有限公司目录一、 项目基本情况3二、 产业环境分析5三、 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8四、 必要性分析11五、 组织市场分析11六、 购买者行为分析19七、 市场营销概念29八、 市场营销调研30九、 市场营销预测34十、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38十一、 企业的创新与风险管理42十二、 生产作业计划45十三、 生产计划52十四、 企业经营决策的程序55十五、 决策的原则60十六、 决策树法63十七、 德尔菲法64十八、 法人治理66十九、 SWOT分析77二十、 人力资源配置分析88劳动定员一览表88一、 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投资人xxx有限公司(二)建设地点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三)项目选址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以最终选址方案为准),占地面积约93.00亩。(四)项目实施进度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五)投资估算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根据谨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54829.3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45107.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27%;建设期利息597.07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09%;流动资金9125.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6.64%。(六)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54829.30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30459.09万元。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24370.21万元。(七)经济评价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90900.00万元。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78872.17万元。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8743.26万元。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9.70%。5、全部投资回收期(Pt):7.27年(含建设期12个月)。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44357.27万元(产值)。(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指标备注1占地面积62000.00约93.00亩1.1总建筑面积132414.84容积率2.141.2基底面积40300.00建筑系数65.00%1.3投资强度万元/亩470.972总投资万元54829.302.1建设投资万元45107.072.1.1工程费用万元39768.782.1.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4245.322.1.3预备费万元1092.972.2建设期利息万元597.072.3流动资金万元9125.163资金筹措万元54829.303.1自筹资金万元30459.093.2银行贷款万元24370.214营业收入万元90900.00正常运营年份5总成本费用万元78872.176利润总额万元11657.687净利润万元8743.268所得税万元2914.429增值税万元3084.5310税金及附加万元370.1511纳税总额万元6369.1012工业增加值万元23817.0813盈亏平衡点万元44357.27产值14回收期年7.27含建设期12个月15财务内部收益率9.70%所得税后16财务净现值万元-9001.90所得税后二、 产业环境分析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做大工业总量,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食品加工3个千亿元产业,扶持壮大生物医药等特色优势产业,优化工业布局,进一步提高工业核心竞争力,基本建成面向西南中南、辐射东南亚的区域性现代制造业基地。“十三五”期间,全部工业总产值达到6500亿元,工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以上。(一)突出发展主导产业突出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三个主导产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打造全产业链新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二)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区和重点特色园区,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和自主品牌拳头产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扩大、创新能力提升,成为工业新的增长点。(三)优化提升传统产业突出特色资源优势,加大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力度,以绿色发展倒逼转型升级,优化提升食品、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四)优化工业产业布局实施园区经济倍增跨越计划,以园区为载体,以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按照整合资源、错位发展、打造品牌的要求,规范产业选择与引入,加快产业集群化和规模化,延伸产业链,引导产业集聚发展,推动产业集聚向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构建“3+4+N”工业空间体系,支持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完善配套设施和产业转型升级,严格准入门槛,通过联营、托管等方式对县(区)工业园区整合提升,成为全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主要载体。发挥新兴产业园、江南工业园区、六景工业园区、黎塘工业园区产业基础较好、发展空间大的优势,促进产业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形成特色产业高地。支持县(区)工业园区专业化、特色化、生态化发展。(五)进一步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工业大数据集成等为重点,积极推进“互联网+先进制造”行动。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制造融合发展,拉动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两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互联网+制造业”产业生态体系。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持续提升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等工业基础能力。推进生产模式创新,以智能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为核心,推进流程再造、关键工序智能化,加快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提高制造业设计创新能力,促进工业设计开放合作,培育工业设计产业。实施质量强市、品牌兴业战略,支持企业创建国家品牌培育示范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广西名牌、广西著名商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行业品牌。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我市产业发展的技工人才。三、 实施产业链现代化攻坚行动(一)加强产业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核心基础零部件和核心电子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健全产业技术基础体系。探索“揭榜挂帅”机制,以我省制造业重大发展需求为目标,以突破产业关键技术短板为导向,着眼有基础、可产业化,突出产业带动性,聚焦钢铁、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优势领域实施一批产业基础再造项目,着力补短板、强优势、提质量、优生态,加大工业基础技术研究力度,突破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工业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瓶颈制约,提升产品稳定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加快突破产业基础能力的薄弱环节,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加大重要产品核心技术攻关力度。建立完善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工业软件首版次等省内新产品推广保险补偿机制,推进新产品市场化进程。推动省级以上国家重点实验室资源共享,长期稳定开展工业基础领域技术研究、转化推广。建设研发、中试熟化、生产应用示范、测试评价等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夯实产业技术基础,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二)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统筹推进补短板和锻长板,增强产业链韧性,在开放合作中形成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链。实施“链长制”,建立“链长+链主”工作推进体系,开展强链、补链、延链、稳链、创链行动,深入梳理产业链短板弱项,打通“堵点”,补上“断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增强产业链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深化提升钢铁、石化、轨道交通装备、汽车、农业机械、食品、纺织服装等优势产业链,对标行业先进水平,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提升重点行业本地配套化率,持续增强产业链竞争优势,打造具有战略性和全局性的产业链体系。完善生物医药、太阳能光伏、氢能、大数据、机器人、现代通信、新型显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拓展冰雪装备、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等高潜产业链,弥补产业链缺失环节,培育引进一批产业链核心企业,加快实施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培植竞争新优势。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量子通信等未来产业链,抢占发展制高点。(三)加快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开展产业集聚行动,紧紧围绕“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以省重点承接平台为依托,以产业链协作为纽带,以关键技术协同攻关及产业化为牵引,携手京津产业支撑平台,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和布局优化,在钢铁、汽车、信息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共同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依托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开发区等产业集聚区的卓越提升,推动产业合理分工与紧密协作,在技术创新、组织变革、开放合作等方面探索出一条制造业集群发展的新路径,探索协同培育集群模式。立足“四带”产业基础,瞄准世界前沿,实施重点突破,集中资源构筑若干条基本完整的产业链,在京广、京九沿线建设一批中高端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在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到2025年,培育两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和一批五千亿级产业集群。(四)提升园区能级和水平实施“四个一批”工程,优化工业企业布局,分业施策、一企一策,推动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建立以用地、税收、产出、能耗、排放等为主要衡量指标的工业企业质量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发挥园区对产业的核心承载作用,集聚高端要素资源,全面提升工业园区发展水平,拓展产业集聚发展空间。支持园区引进国内外知名研发机构,建设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和数字产业创新中心。实施跨区域组团化重组整合、集团化联动发展,提升开发区、工业园区能级和水平,培育壮大一批超千亿元园区。四、 必要性分析1、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项目的投资,引入资金的到位将改善公司的资产负债结构,补充流动资金将提高公司应对短期流动性压力的能力,降低公司财务费用水平,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促进公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将为公司未来成为国际领先的产业服务商发展战略提供坚实支持,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五、 组织市场分析1、组织市场含义和特点组织市场是由那些以生产加工、转卖或执行任务为目的而采购产品或劳务的组织。包括生产者市场、中间商市场和政府市场。组织市场有以下特点:(1)集中性。组织市场的客户数量比消费市场要少得多,但规模大得多。组织市场更具有地理集中性,一般集中在发达和地理位置较中心的城市。(2)需求缺乏弹性。组织市场的产品的总需求受价格变化的影响不大。(3)需求的波动性。即使消费者市场需求较小时,组织市场变化都将变大。(4)需求的派生性。组织市场的需求是由消费者市场派生出来的,其变化取决于消费者市场需求的变化。(5)采购的专业化。组织市场的购买者多为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人员,采购比较专业和合理化。2、生产者市场生产者市场是由一切购买商品和劳务用于生产其他商品或劳务,以供出售或出租并从中盈利的个人和组织构成。(1)生产者市场采购业务类型。在生产者市场中,根据购买者购买决策的难易程度,采购业务可分为3种:新购、修正重购和直接重购。新购。新购是指第一次购买某种产品或服务。没有购买经验和相关信息,新购面临的困难多。因此,要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购买成本和风险大,需要收集很多相关信息。修正重购。修正重购是指购买者对产品的规格、价格、型号或其他交易条件进行修正的购买行为。这就给原来的供应商造成了威胁,同时,给新的供货商带来了新的机会,供应商的竞争就会更加激烈。直接重购。直接重购是用户的采购根据过去的一贯需求,按原有的订货、目录供应关系所进行的重复购买,这是最简单的购买行为。当然这是建立在购买方和供应商良好关系基础之上的。(2)影响因素。环境因素。环境因素是影响生产者购买的一切外部条件,主要有经济状况、社会文化、法律政治、自然环境、技术环境等,这些因素影响着生产者市场的整体发展和购买行为。通常生产者无法改变外部环境,只有去找合适的方法将不利环境影响程度降到最低。环境变化也会使消费者的消费需求相应变化,如经济形势好,消费者需求增加,经济不景气,消费需求也会下降。组织因素。组织因素是指组织内部的各种因素,如组织的目标、业务程序、组织结构和制度等。这些因素会影响企业购买决策和购买行为。人际因素。人际因素表现为组织内部的人事关系。如购买决策者的成员在企业中的职位、地位或感染力等因素。这种人际关系也会对企业的购买决策产生影响。个人因素。个人因素包括购买决策参与者的年龄、受教育程度、个性、直觉和偏好等因素。(3)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提出需求,提出需求是生产者购买决策过程的起点。这种需求的产生有可能是企业内部的需要,也可能是由于展销会、广告或供货方上门访问等外部因素引起的。确定需求,即企业进一步确认需要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产品规格说明,即对所需产品的规格型号等技术指标作详细的说明。寻求供应,即采购人员收集信息,寻找最佳供应商。征求报价,即要求合格的供应商提交建议书和报价。选择供应商,即对各个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在做出决定前,还要和各供应商进行谈判,最终确定最佳供应商。签订合同,即正式签订合同,在合同中详细罗列产品的规格、数量、交货时间、运输方式及保险条款等。绩效评价,即生产者用户对各个供应商的绩效加以评价,据此决定维持、修正或终止供货关系。3、中间商市场中间商市场是指通过购买商品和劳务以转售或出租给他人获取利润为目的的个人和组织。由批发商和零售商组成,他们不提供形式效用,而提供时间效用、地点效用和占有效用。由于中间商采购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转卖,所以他们实质上是其顾客的采购代理。在较发达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市场上大多数商品都是由中间商经营的,只有少数商品是生产者直接销售的。(1)中间商采购业务类型。中间商的采购业务一般有三种类型,各有其特点:新品种的购买。这与生产者的新购不同,生产者对某种新产品如有需要,非买不可,只能选择供应者;而中间商对某种新产品则可根据其销路好坏,决定是否购进。选择最佳供应者。中间商需要经营的产品确定后,经常要考虑的是选择最佳的供应者,即向谁进货。寻求较好的供应条件。有些中间商不需要更换供应者,但希望从原有的供应者获得更有利的供货条件。例如,更多的服务、较合适的信贷条件、较大的价格折扣等。不同类型的采购业务,其决策的复杂程度不同。营销者只有了解自己客户采购业务的类型和采购决策的主要内容,有针对性地采取促销措施,才能扩大自己产品的销路。(2)中间商的主要采购决策。中间商是其顾客的采购代理,因此,他们必须按照顾客的需求来制订采购计划。中间商的采购计划需包括三个主要决策:经营范围和商品搭配战略;选择什么样的供应者;以什么样的价格和条件采购搭配战略是最主要的决策,它决定中间商的市场地位,批发商和零售商可选择的搭配战略有以下四种:独家产品。只经营一家厂商制造的产品,如专门经营“松下”电视机。深度搭配。经营各厂家制造的同类产品,如经营“松下”、“日立”、“康佳”、“熊猫”等许多厂商制造的各种型号的电视机。广泛搭配。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但并没有超越企业既定的类型,如不仅经营各种牌号的电视机,而且还经营VCD、录像机、组合音响、磁带、唱片等各种音像设备。混合搭配。经营各种无连带关系的商品,如不仅经营各种音像设备,而且还经营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吸尘器等。中间商在采购时特别注重价格谈判,这也是营销者必须予以注意的。尤其是当中间商的经营成本上升或消费者需求突然下降导致边际利润减少时,更要注意进货价格。因此,中间商在决定是否采购某种新产品或选择某家供应者时,通常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商品价格和利润率;商品的独特性和受顾客欢迎的程度;供应者对该产品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供应者为该产品提供的广告和促销补贴;供应者的声誉或企业形象等。(3)中间商的采购决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中间商的采购决策过程与生产商的购买过程基本相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中间商采购不断增强,大量采用电子计算机和电子通信设备来处理采购业务。如控制库存量、计算合理的订购量、处理订单、要求卖方报价等。有些产品还实行无库存式的采购,即采购者利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向供应者发要货通知,供应者根据要货通知随时供货,中间商特别是零售商不用建立自己的仓库即可随时得到供应,这样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和降低经营费用。中间商采购者同生产商采购者一样,也要受到环境因素、组织因素、人际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4、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市场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市场常常给企业提供了大量的营销机会,营销企业要特别了解政府市场和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特点、购买决策等主要影响因素。(1)政府市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政府市场的购买特点:a.政府市场每年的采购规模基本是固定不变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b.政府采购常常通过竞争性的招标采购、有限竞购和竞争性谈判等方式来选择合适的供应商c.政府市场回报丰厚,需求稳定,信誉良好。但是进入政府市场难度很大。d.政府市场更倾向于采购本国供应商而非外国供应商的产品。影响政府采购行为的因素。影响政府采购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主要有环境、组织、人际关系、社会公众、国家经济计划措施等。(2)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类型和购买特点。非营利组织市场的类型,按照职能不同可以分为3类:一是履行国家职能的非营利组织。这种组织是以国家整体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如各级政府及下属部门、消防队、监狱等。二是促进群众交流的各类组织。如宗教、各种协会等。三是提供社会服务的非营利组织。如医院、学校、慈善机构和福利机构等。非营利组织市场的购买特点:a.限定总额。非营利组织不是为了创造利润,经费的预算和支出都会受到严格控制。其采购必须量人而出。b.保证质量和价格低廉。因为受到经费的限制,非营利组织更倾向于选择报价更低的供应商,但对产品服务和质量要求也较高。c.受到控制。非营利组织采购人员往往受到较多的限制,缺乏自主性。d.团体采购。非营利组织通过团体采购可以获得低价、质优的各类产品和服务。六、 购买者行为分析1、消费者市场含义和特点(1)消费者市场含义。消费者市场是指为了个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或取得商品和劳务的全部个人和家庭。它是组织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活动为之服务的起点和终点,是现代营销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2)消费市场的特点: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消费者众多、消费者年龄、性别、职业、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引起产品差异大、变化快。这给企业营销带来很多变数、不确定性和挑战,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机会。广泛性和分散性。消费者市场人数众多,范围广泛,购买者所处的地域广泛,买的东西零星,次数频繁。这就要求企业充分考虑顾客的需求,要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方便顾客为目的。可诱导性。现在的市场产品种类繁多,消费者对所购买的产品认识不够,如质量、使用、性能、价格的把握程度不够,容易受推销员的影响,买些不适用的东西。2、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由于购买目的、方式与习惯的差异,各个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就具有差异性。尽管如此,在千差万别的消费者购买行为中,仍然带有某种共同的带有规律性的东西。这种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共性或一般规律,也就是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这种消费者购买行为模式由三部分构成:外界刺激,包括营销和环境刺激;购买者黑箱;购买者反应。营销和环境刺激进入购买者的意识后,经过购买者黑箱这一中介环节后产生一系列可观察到的购买者反应。购买者黑箱,是指购买者的神秘心理如同黑箱一样,人们无法看见,它的作用只能由购买者反应看出来。实际上,购买者黑箱是购买者接受外界刺激时的所思所想,是购买者进行信息处理的过程。消费者个性决定了该消费者是如何理解外界的刺激并如何进行决策的。购买者将外界刺激经过黑箱处理后,便会产生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反应,即商品和品牌的选择。3、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1)文化、亚文化因素。文化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精神活动所创造的成果,如哲学、宗教、科学、艺术和道德规范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对产品的评价和选择。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消费者购买观念,如我国对老年顾客称呼为“老人家”、“老先生”、“老太太”,因为中国文化中的“老”字是一种尊称。而在西方国家就忌讳“老”字,认为这是对顾客不尊重。亚文化是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群体中的全体成员共有的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每一种亚文化都会坚持其所在的更大群体的主要文化信念、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而不同的亚文化群体中的成员在信仰、价值观念、爱好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差异,这些不同亚文化构成了不同的细分市场。营销者应当认真研究不同的亚文化特征,实施“本土化营销”。(2)社会因素。社会阶层。社会阶层是社会学家根据职业、收入、财富、权力、声望、教育水平、价值观、社会联系等多种因素而对人们进行的一种社会等级的分类。人们以自己所处的社会阶层来判断各自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高低。一个人的社会阶层不仅仅由某一变量决定,也受到职业、收入、教育、价值观和居住区域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人们能够在一生中改变自己的社会阶层归属,既可以迈向高阶层,也可以跌至低阶层。社会阶层的划分为营销者对市场进行细分和制定营销组合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基础。处于同一阶层的成员具有类似的价值观、兴趣和行为,在消费行为上相互影响并趋于一致;处于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成员在价值观、生活态度和消费习惯等方面存在着显著差异,使他们消费的偏好、动机和兴趣也会不同。相关群体。相关群体是指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并与之相互作用的群体。分为主要群体、次要群体和崇拜群体。主要群体是指相对稳定地,在一起工作、学习和生活的人群,如家庭成员、同学和同事等,对消费者消费需求产生直接影响。次要群体是指那些有共同爱好、需求和业务等因素形成的群体,对消费者的需求产生间接影响。崇拜群体则是指由于明星效应引起的需求群体。家庭因素。家庭对消费者影响最大,消费者的消费需求都是在家庭的影响下形成的。而且社会消费也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分析家庭决策类型对营销企业来说最直接有效。家庭决策一般分为四种类型:各自做主、妻子支配型、共同支配型和家庭决策型,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营销策略。角色与地位。消费者因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或扮演的角色不同,其消费需求也会不同。如职位高的消费者所要求的产品的品质、风格等因素要与其地位相一致。(3)个人因素的影响。个人因素主要是指个人某些特征,诸如个性、年龄、性别、种族、民族、收入、家庭、生活周期、职业等,其中个性在诸因素中占主导地位。比如不同个性的消费者对不同风格、颜色、款式的衣服爱好也不相同。(4)心理因素的影响。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作用最大的就是心理因素,包括感觉、动机、态度等。动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是由需求引起的。当人们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出现一种紧张状态,形成一种动力,促使人采取满足需求的行动,这就是动机。但并不是所有动机都会引起行动,只有足够强的动机才会引起行动。因此,营销者只有根据消费者的具体情况,运用一定的方法刺激消费者的需求,引起足够强的动机,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就需要先了解需求理论。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生理需求:对食物、水、空气和住房等需求都是生理需求,这类需求的级别最低,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安全需求:安全需求包括对人身安全、生活稳定以及免遭痛苦、威胁或疾病等的需求。社交需求:社交需求包括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尊重需求:尊重需求既包括对成就或自我价值的个人感觉,也包括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与尊重。有尊重需求的人希望别人按照他们的实际形象来接受他们,并认为他们有能力,能胜任工作。自我实现需求: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是指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程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马斯洛明确指出,人们总是优先满足生理需求,而自我实现的需求则是最难以满足的。人们只有在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后才会追求高层次的需要。它是从人的需要为出发点去研究人的行为动机,明确满足需要始终是人类一切奋斗的目标。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企业营销活动的指导意义就在于:企业必须首先弄清楚在目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下目标市场消费者主要追求的是什么?他们的哪些需要尚未满足?感觉。一个人的感觉决定了个体看待事物的结果的不同。感觉是为了获得结果对输入的信息进行识别、分析和选择的过程。在营销环境中,在相同情况下,不同个体也可能会采取不同的行动,因为他们对相同事情的感觉不同。这是因为有如下三个知觉过程不同:选择性注意,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感知周围的少数对象,其他对象则被忽略了;选择性扭曲,是指人们将信息加以扭曲,使之合乎自己见解的倾向;选择性保留,是指消费者在接触到大量信息中,会保留下来与自己看法一致和自己相信的一些信息。这就要求营销者要不断地、大量地将产品信息传达给消费者。也是企业为何不厌其烦,不惧多花资金做广告的原因。学习。人类行为大都来源于学习或受后天经验的影响。学习发生在刺激物、诱因、反应和巩固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内在需求、刺激物和诱因的作用下引起购买商品的某种动机,消费者就会做出购买的反应。一个企业要扩大销售,就要了解自己产品与潜在消费者的需求的关系,还要善于向消费者提供诱发需求的提示物(广告宣传),并反复宣传强化,加强消费者的印象。在购买后,消费者感到满意,就会强化和巩固这种反应,即重复购买行为。态度。态度是某人对某事所持的看法或评价,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而这种评价会对个体是否采取行动产生作用。不同时间,个体的态度对其购买决策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同的。消费者对公司和产品的态度,对公司营销战略的成功或失败都是至关重要。当消费者对公司营销实践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持否定的态度时,不仅他们自己会停止使用公司的产品,他们还会要求亲戚和朋友也这样。营销者应该了解消费者对价格、包装设计、品牌名称、广告、推销人员、维修服务、商店布局、现存和未来产品的特点等各方面所持的态度。由于态度具有稳定性,营销者不要试图改变消费者的态度,而要改变自己的产品,和消费者态度保持一致。当需要改变消费者态度时,要采取多种形式对消费者的态度进行一定影响,促使个体对产品和公司产生积极的态度。4、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1)确认需求。需求是购买活动的起点,只有需求被激发后才会引起购买行动,需求可由内在刺激或外在刺激唤起,也可以是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在刺激是由于人的生理机能感受所引起的,如寒冷、饥饿等。外在刺激则是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企业促销等因素引起的。确认需求是指消费者确认自己的需要是什么。营销人员在这个阶段要了解与本企业产品有关的现实和潜在的需要,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兴趣,增强刺激,最终唤起人们的购买行动。(2)信息收集。消费者在购买产品之前,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如产品的品牌、价格、性能、款式和规格等。对于营销者来说,要了解消费者所有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来源,以及这些渠道和来源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相对影响程度。这些渠道包括:经验来源,即消费者个人的消费经验;个人来源,即与个人相关的参照群体,如家庭、亲友、同事、邻居、社会团体等;公共来源,即大众新闻传播媒介、消费者权益组织的评价、官方公布的材料等;商业来源,即各种有目的的商业广告信息、展销、推销人员等。(3)选择评价。消费者在获得相关产品信息后,需要分析处理所有信息,形成不同评价,然后做出决定。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产品属性。产品性能是购买者所考虑的首要问题,消费者注重的是产品的性价比,考虑性能的同时,也会考虑其价格。建立属性等级。不同消费者对产品的各种性能给予的重视程度不同或评估标准不同。每款产品所有属性并不是都是最好的,消费者主要从其需要角度出发,建立自己的属性等级。确定品牌信念。品牌信念是消费者对某品牌的某一属性已达到何种水平的评价。这种信念会受到个人经验、选择性注意、选择性扭曲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这种信念与产品的实际性能可能有一定差距。形成理想产品。消费者对各种品牌产品就各种属性的效用进行整体评价,从中选出自己理想的产品。(4)决定购买。消费者经过分析比较和评价以后,便产生了购买意图,即购买决定。购买决定是购买行为中最关键的阶段,但购买决策还需要其他因素的影响:一种因素是其他人的态度;另一种因素是意外因素,即未预期到的情况。他人态度。他人态度的影响力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他人态度的强度;他人与消费者的关系;他人的权威性。意外因素。如果预期条件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购买意向就可能改变。如推销态度、广告促销等因素的影响。在此阶段,营销者要详细、耐心地给顾客讲解产品的信息和优缺点。(5)购后行为。购后评价即对消费者购买后是否满意及满意程度如何的评价。消费者的购后评价不仅仅取决于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发挥状况,还要考虑心理因素的影响。消费者购后评价行为会影响营销企业的业绩和形象。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满意度不够高,就不会重复购买,还影响他人的购买动机。因此,销售者要尽量满足客户的需求,服务态度要好。顾客才会对其产品和服务产生好感。七、 市场营销概念1、市场及市场营销含义要了解市场营销首先就得知道什么是市场?人们通常从不同角度来理解。经济学认为市场就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是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和。美国市场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1967年在市场营销原理一书中定义市场为:对于一个营销人员来说,市场是指某种货物或服务的所有现实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市场营销的定义也有很多种,学界和企业界对此的理解各有不同。但被运用得最多的还是菲利普科特勒的观点:即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管理过程。即市场营销是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思想指导下,企业所进行的生产、流通和售后服务的一系列经营活动,旨在满足社会需要,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市场营销学是建立在经济学、行为科学、现代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研究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企业市场经营活动及其规律性,即企业为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所实施的以产品、定价、渠道、促销为主要内容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将市场营销的概念作如下理解:市场营销的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和欲望。实现这种目的的手段是交换。交换的基础是产品和价值要符合顾客的需求和交换管理的水平。2、市场营销相关概念需要:是人们在生存和发展中感到不足,期望通过获得相应的产品和服务以求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现象。如人因饥饿需要食物,为解渴需要饮用水,为休闲需要出游等。这些需要是产生于人体生理组织和特定的社会时代环境。欲望:是人们为满足需要而对特定目标物的某种期望。相对而言,人的需要是近似的、有限的,而欲望则是由于现实生活中存在满足同一需要的对象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个人的思想观念和对未来生活追求的巨大差距,往往是千差万别、无限延伸的。需求:当某种欲望建立在一定的购买力的基础上时,形成了需求。需求是消费者为满足其需要,通过市场交换而获得满足的能力的总和。八、 市场营销调研1、市场营销调研的含义和作用市场营销调研是针对企业特定的营销问题,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系统地、客观地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市场营销各方面的信息,为营销管理者制定、评估和改进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它是对市场营销活动全过程的分析和研究。主要包括: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的调研;购买动机的调研;产品调研;价格调研;分销调研;广告调研;市场竞争调研和宏观环境调研等。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作用是通过信息把营销者和消费者、顾客及公众联系起来。这些信息用来辨别和界定营销机会和问题;产生、改善和估价市场营销方案;监控市场营销行为;改进对市场营销过程的认识;帮助企业营销管理者制定有效的市场营销决策。2、市场营销调研的内容(1)市场环境调查。包括:政治环境调查。主要是了解有关国家的政策、方针和法规等;市场经济环境调查。主要是调查该市场的人口、收入水平、消费水平等;社会文化环境调查。主要调查该地的教育和文化水平、民族和宗教、价值观、风俗习惯等。(2)市场需求调查。市场需求调查是调查最重要的内容。它包括:现在和潜在消费者人数和需求量;市场需求和变化趋势;本行业同类产品在市场的销售情况和市场占有率。(3)消费者和消费者行为调查。包括:消费者类别及其特征;消费者购买欲望和动机;消费者购买水平和消费习惯。(4)产品和价格调查。调查消费者对本产品的评价、本企业评价和对产品价格的反应。3、市场营销调研的步骤市场营销调研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要顺利地完成调研任务,必须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但是,市场营销调研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程序可循,一般而言,市场营销调研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准备阶段。营销调研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界定研究主题、选择研究目标、形成研究假设并确定需要获得的信息。这个阶段有三项具体工作:确定调查任务;设计调查方案;组建调查队伍。它是整个调查的起点。(2)收集资料阶段。收集资料阶段是市场调查者与被调查者进行接触的阶段,是取得市场资料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调查人员接触面广,工作量大,所遇的情况复杂,问题也会很多。调查者必须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力求最少的人,最短的时间,完成最好的工作任务。收集的资料要准确、全面而详细。(3)资料研究阶段。这阶段主要是对收集来的资料进行鉴别、整理,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首先,对所有资料进行审核,消除资料中虚假、错误和短缺等现象。保证原始资料的真实、准确和全面性。其次,对审核后的资料进行初步加工,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再次是运用统计学的有关原理和方法,系统分析和揭示市场现象的规模、水平、发展趋势、速度和阶段等。(4)总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撰写市场调查报告,总结调查工作,评估调查结果。调查报告是市场调查结果的集中体现,是对市场调查的总结,是调查目的的最终体现。调查报告应该简明扼要,主要有封面、目录、引言、调查的结果与建议、报告的主体及调查内容、方法、附录等内容。4、市场营销调研的方法在营销调研的设计和执行阶段,要根据调研的目的和具体的研究目标,选择合适的调查对象,采用适当的调查方法和技术,获取完整可靠的信息。这些在实践中发展起来的方法和技术,既包含一些基本的操作程序,又涉及研究者的运用技巧,各自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优缺点。调查方法一般分为三类,即访问法、观察法和实验法。(1)访问法。访问法又称为访谈法和访问调查法,是营销调研中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调查方法。它把研究人员事先拟订的调查项目或问题以某种方式向被调查者提出,要求给予答复,由此获取被调查者或消费者的动机、意向、态度等方面的信息。按照调查人员与被调查者接触方式的不同访问法又分为个人访谈、电话访问和邮寄访问。(2)观察法。观察法是由调查员直接或通过仪器在现场观察调查对象的行为动态,并加以记录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观察法分人工观察和非人工观察,在市场调研中用途很广。比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消费者的行为来测定品牌偏好和促销的效果。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设计了一些专门的仪器来观察消费者的行为。观察法可以观察到消费者的真实行为特征,但是只能观察到外部现象,无法观察到调查对象的一些动机、意向及态度等内在因素。(3)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在控制的条件下对所研究现象的一个或多个因素进行操纵,测定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观察市场现象在这些因素下的变动情况。它是因果关系调研中经常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实验方法来源自然科学的实验求证,现在广泛应用于营销调研,是市场营销学走向科学化的标志。九、 市场营销预测1、市场营销预测内容市场预测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市场需求和企业需求以及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诸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判断和推测,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市场营销决策提供依据。市场预测,简单地说就是对市场商品供需未来发展的预计。市场预测探讨的是市场发展的未来状况。由于市场状况的发展变化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市场预测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一般讲,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六个方面:(1)市场供给状况的发展变化。预测未来的市场上有多少可供用户选择使用的工业产品,预测生产企业的数量及生产能力的发挥状况,这些是产品供给量的决定因素。为此,需要了解生产企业及所属行业或部门的发展规划;国家、地方及企业在扩大再生产方面投资的情况;从投资到发挥生产能力的时间长短等一系列的因素;各级经济领导部门为了保证市场供需平衡和经济结构的合理,需要不断地制定控制经济发展的决策,这些决策对产品未来的供给会发生什么样的影响。(2)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市场需求的发展变化是市场预测的最主要内容。由于影响市场需求变化的许多因素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预测市场需求的变化常常需要对一些影响因素的变化也加以预测,影响因素包括:购买力的变化;产品销售领域的变化;社会的消费结构与用户消费倾向的变化。(3)产品生命周期发展阶段的变化与更新换代。(4)竞争发展趋势。竞争发展趋势的分析应考虑两方面的情况:本企业的竞争能力与竞争企业的竞争能力(5)价格变动及其影响。对企业来说,价格变动会影响产品成本、销售量和经济收益,也是企业进行市场竞争的一种方法。因此,预测价格变动及其影响对企业进行市场决策同样是重要的。(6)意外事件的影响。意外事件是指有关经济领导部门或企业在制定市场决策、计划过程中不能预料到或难以想到的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会打乱正常的经济秩序,使市场的发展脱离原来所预测的轨道。如:供应我国重要原材料或机器设备的国家因内部发生变动或其他原因,突然中止对我国的供给贸易;重要的原材料产地发生大面积的灾荒等。2、市场预测的步骤市场预测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骤,一般而言它有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预测目标。市场预测首先要确定预测目标,明确目标之后,才能根据预测的目标去选择预测的方法、决定收集资料的范围与内容,做到有的放矢。(2)选择预测方法。预测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有各自的适用场合。因此必须在预测开始,根据预测的目标,根据企业的人力、财力以及企业可以获得的资料,确定预测的方法。有时可以运用多种预测方法来预测同一目标。预测方法的选用是否恰当,将直接影响到预测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运用预测方法的核心是建立描述、概括研究对象特征和变化规律的模型,根据模型进行计算或者处理,即可得到预测结果。(3)收集市场资料。按照预测方法的不同确定要收集的资料,这是市场预测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进行市场预测必须有充分的资料,有了充分的资料才能为市场预测提供进行分析、判断的可靠依据。在市场预测计划的指导下,调查和搜集预测有关资料是进行市场预测的重要一环,也是预测的基础性工作。(4)进行预测。此阶段就是按照选定的预测方法,对调查搜集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通过判断、推理,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从事物的现象深入到事物的本质,从而预计市场未来的发展变化趋势。(5)预测结果评价。预测结果得到以后,还要通过对预测数字与实际数字的差距分析比较以及对预测模型进行理论分析,对预测结果的准确和可靠程度给出评价。(6)修正预测结果。由于市场现象和各种影响因素都会随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市场预测结果不是一成不变的。预测者必须根据市场现实情况的变化,对预测值加以修正,使之符合市场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3、市场预测的方法市场预测的方法很多,一些复杂的方法涉及许多专门的技术。对于企业营销管理人员来说,应该了解和掌握的企业预测方法主要有:(1)定性预测法。定性预测法也称为直观判断法,是市场预测中经常使用的方法。定性预测主要依靠预测人员所掌握的信息、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预测市场未来的状况和发展趋势。这类预测方法简单易行,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获取全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的问题。因此,定性预测方法在市场预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分为主观估计预测和技术预测。(2)定量预测法。定量预测是利用比较完备的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模型和计量方法,来预测未来的市场需求。定量预测基本上分为两类,一类是时间序列模式,另一类是因果关系模式。十、 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及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能否快速生产出市场所需要的产品将决定该企业在市场上的生存空间的大小。因此,如何在最短的时间里生产出市场最为需要的产品,将是一个企业思考的重点问题之一。尤其在生产型企业中,提高生产效率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本节内容将主要探讨有关提高生产效率的一系列方法。(一)改善人机作业效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首要任务就是要改善人机作业效率,即提高人和机器的工作效率。1、提高人的工作效率要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就必须采取措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并不断鼓励他们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和相应管理能力,同时要求他们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杜绝安全和质量事故的发生。其主要方法有;第一,建立正确的报酬方案,激发员工积极性。第二,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一方面,创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鼓励大家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和一些新的想法等。另一方面,切实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尤其工作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通风、照明、噪声等物理因素。因为它们将直接影响工人的工作情绪和工作状态,从而影响到工人在生产率、产出品的质量和事故上的工作绩效。2、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要提高机器的作业效率,就必须及时采购新设备,满足生产需要;同时,还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加工能力;最后,一定要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减少故障停机时间。(二)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企业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之二,就是要实现流程效率最大化。所谓流程效率最大化,就是要保证流程设计合理,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空闲时间。因此,流程效率最大化的基本思路就是:对原有流程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对其进行优化,从而减少重复劳动和时间浪费。其具体实施步骤一般有以下几步:第一步,树立标准。这一步的主要工作是,对本企业的流程提出一个新的标准,即期望它达到一个什么标准。并在同行业或者本企业内其他生产部门,找到一个可以参照的模仿对象。然后进行量化,确立该企业该生产部门的具体流程标准。第二步,充分准备。该阶段要做的工作就是让管理者和员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心理上的决心要坚定,以及现实中的条件,如技术、知识、设备等,检查它们是否跟得上新的流程标准的要求,若不然,就应当加强培训学习以及更换新的设备等。第三步,具体实施。在实施阶段,一定要全盘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阶段实施。既不能一口吃个胖子,也不能有始无终而中途放弃,一定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实行计划。第四步,检测修正。对新的流程建立考核标准,看它是否比原来更具效率,并以此为依据不断对其进行修正和调整,直到效率最大化为止。(三)提高生产系统效率企业要提高生产效率,非常关键的一点,还在于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要提高整个生产系统的效率,又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1、提高现有生产系统的效率所谓提高现有生产系统的效率,最主要就是在现有生产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改进,并运用一些科学的管理方法去实现目的。其方法主要有:重新设计工作,进行动作研究,实行工作抽样,以及加强现场管理和建立工时标准进行作业测定等。2、配合现代管理技术,引进先进生产系统目前,先进的现代管理技术如准时生产、敏捷制造等。要实现其生产效率,还得具备相应的生产系统条件。因此,为了提高和改进生产效率,有必要跟随时代的潮流,适时地引进一些先进生产系统和管理技巧。例如,可引进准时生产系统,使自己的企业能够满足准时生产的条件,这样也就无形中提高了原有的生产效率。十一、 企业的创新与风险管理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任何产品、任何生产技术都不可能独领风骚几十年。因此,企业要生存,要保持自身在市场上的竞争实力,就必须对市场保持敏锐的洞察力,敢于提出大胆而新颖的设想,敢于和善于改革、创新。同时;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因此,创新既意味着新的机会又意味着新的风险。因此,企业必须一方面鼓励和加强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对风险的管理和防范。(一)创新的内涵创新就是指把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结合”引入生产体系。它包括五种情况:引入一种新产品,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一个新的市场,获得原材料或半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同时,它还涉及技术性变化的创新及非技术性变化的组织创新等。(二)打造创新环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每个企业长久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但作为企业管理的关键是如何营造和保持一个创新的环境氛围。第一,要将目标锁定在结果上,光有努力还不够,一定要设定具体的目标。第二,要鼓励人勇于迎向“可预测的风险”,还要有接受合理失败的雅量。第三,一个好想法,唯有经过严谨的、有纪律的手法才能实现。以结果为导向,鼓励尝试风险以及着重纪律这些要素相结合,让创新的想法出现并且得以实现。高级主管所要做的,是经由反复查核和询问,扮演好推动创新的角色。除此之外,要能营造一个开放的环境,使得所有建议与疑问,都能在真正开放的环境里,得到彻底讨论的机会。(三)加强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所谓风险管理,就是指在降低风险的收益与成本之间进行权衡并决定采取何种措施的过程,以及确定减少的成本收益权衡方案(Tradeoff)和决定采取的行动计划(包括决定不采取任何行动)的过程。同时,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要做好风险管理,就应分别从风险的识别、风险的预测和风险的处理方面进行努力。风险的识别是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风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而风险预测实际上就是估算、衡量风险,由风险管理人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掌握的统计资料、风险信息及风险的性质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进而确定各项风险的频度和强度,为选择适当的风险处理方法提供依据。最后,风险的处理常见的方法有:第一种,避免风险,即消极回避风险。比如避免火灾可将房屋出售,避免航空事故可改用陆路运输等。因为存在以下问题,所以一般不采用。而且,它有可能会带来另外的风险。比如为避免生产事故而停止生产,则企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