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矿有限公司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559809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矿有限公司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金矿有限公司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金矿有限公司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方案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金矿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 -日期:58 / 65桐柏银洞坡金矿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报告桐柏银洞坡金矿2017年6月6日风险评估与应急能力评估小组组 长:王广副组长:王新明成 员:王跃东田立祥东昊大军王连群王军赢王和涛清明黄宗超前 言风险评估是在对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全面辨识和危险源确定的前提下,确定作业场所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与产生的后果,评估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围,提出风险防控措施的过程。应急能力评估是针对风险评估的结果,针对可能的危险因素、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与其危害程度和影响围,全面评价本单位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所配置的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是否能够满足应急需要。如果不能满足应急需要,必须按照有效预防和控制、最大程度的较少事故与其造成的损害的原则进行配置。风险评估是应急能力评估的基础,应急能力评估是编制应急预案的前提。根据单位应急预案编制工作组的要求,成立了矿山风险评估和应急能力评估小组。评估小组收集了矿山相关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同时收集了本矿相关的技术资料、安全评价、周边情况影响与应急资源等资料,对我矿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全面辨识,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与后果进行了确定,对可能发生的次生、衍生事故进行了分析,采用作业危险性分析法评估了可能发生事故的危害程度和影响围,并提出了风险防控措施。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工作小组对我矿应急队伍、装备、物资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针对不足,提出了补充整改措施,从而完善了应急保障措施。目 录第1章矿山概述11.1企业简介11.2矿区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11.3总平面布置11.4地质概况11.5矿山开采现状1第2章主要危险因素辨识32.1冒顶片帮32.2透水32.3中毒窒息32.4放炮32.5火药爆炸42.6高处坠落42.7火灾42.8斜井跑车42.9竖井罐笼坠罐52.10触电52.11容器爆炸52.12物体打击62.13重大危险源辨识6第3章风险评估73.1矿山安全现状检查73.2现状风险评估133.3潜在危险有害因素评价14第4章风险防控措施194.1冒顶片帮防控措施194.2透水防控措施19第5章应急能力评估205.1应急队伍、装备、物资205.2应急能力评估205.3应急保障措施20第6章评估结论216.1风险评估结论216.2应急能力评估结论21第1章矿山概述1.1企业简介桐柏银洞坡金矿由原省桐柏县银洞坡金矿改制而成,始建于1976年5月,沿革较为复杂。1976年5月1997年6月,为省桐柏县人民政府管理的国有企业,为国家大型二档企业;1997年6月2000年2月为过渡阶段,先后由武警黄金指挥部、全国交接办、黄金XX公司接收管理;2001年9月改制为桐柏银洞坡金矿。公司为一采选冶综合型企业,日处理矿石能力700t/d,23.1104t/a。公司现设置采、选、冶八个生产单位,其中六个辅助生产单位,十六个职能科室,在册职工948人,在岗职工51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0人,专职安全员18人,兼职安全员34人。1.2矿区地理位置与周边环境1.2.1矿区交通位置桐柏银洞坡金矿位于省市桐柏县城北东15距离25Km的朱庄一带,矿区东距朱庄4km。行政区划属朱庄乡管辖。矿区有公路和桐柏县城与312国道相通,并和宁西铁路衔接;该区往东南80Km至市与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相通,往西北120Km至市与焦枝铁路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图),其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221132522,北纬:323255323403。1.2.2项目周边环境桐柏银洞坡金矿位于省市桐柏县城北东15距离25Km的朱庄一带,矿区东距朱庄4km。行政区划属朱庄乡管辖。矿区有公路和桐柏县城与312国道相通,并和宁西铁路衔接;该区往东南80Km至市与京广铁路和107国道相通,往西北120Km至市与焦枝铁路衔接,交通较为便利( 交通位置图),其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4221132522,北纬:323255323403。1.2.3自然地理概况矿区地处桐柏山北麓,属丘陵地貌,最高海拔标高302.5米,最低侵蚀基准面167米,相对高差155米,淮河末级支流观音河流经矿区南部,平水期径流甚小。本区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温以7、8月最高,极端最高气温39.7。一至二月最低,极端最低气温-20.3,年平均气温14.2- 16.0。年降水量628-1542毫米,6-9月为丰水季节,最长连续降雨期17天。年蒸发量1197-1903毫米,年均相对湿度69-80%,年平均绝对湿度13-15毫米,12月至次年2月为结冰期,冻结深度15-20厘米。该区农业耕地主要为旱地与水地,土壤有粘土、沙土、壤土和沙壤土。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为主,兼种玉米、红薯、豆类,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芝麻、油菜等。森林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树种有栎类、油松、泡桐、马尾松、树、刺槐等。土特产有香菇、黑木耳、黄花菜、猴头、猕猴桃、刚竹等。还有蝎子、山芋肉、冬花、连翘和皂刺等。区域上矿产资源较为丰富,有金、银、铜、铁、铅锌、钾长石、云母、石等。围山城银矿、河坎银矿、老湾金矿与银洞坡金矿是省著名的大中型贵金属矿床。该区矿山生产已持续多年,供电等均可满足生产与生活需求。1.3地质概况1.3.1矿区地质本次设计地质报告提交矿体较多,矿区西段提交了I号、3-1号、55号、54号、51-2号、52号等共10个矿体,东段提交了I号、号、-1号等共18个矿体,而且矿体厚度、保有储量等差别较大。提供的资料也不太详细完整,特别是没有保有储量的矿体明细,而且东段矿体18个,保有储量不足22万吨。矿体总体走向300310,倾向南翼和北翼不同,但南翼矿体保有储量大;倾角基本属于急倾斜,个别地段有倾斜和缓倾斜,但总量较少。地质部门编写并经批准的“储量核实报告”共提交保有储量(111b+122b+333)金矿石量221.96万吨,金金属量13105kg、平均品位5.90g/t,其中(333)类矿石量161.18万吨、金属量10340kg、平均品位6.41g/t。本次设计对保有的工业矿量全部利用,但考虑到(333)类储量的地质影响系数,按0.6的可信度系数计算后,设计利用储量矿石量为157.49万吨(其中333矿石量96.71万吨),金金属量8969kg,金平均品位5.7g/t。1.3.2矿床地质2.2.1地层与岩石矿区主要出露地层为歪头山组中部与第四系,在东段的东部边缘有下部第九岩性段(岩)出露,其特征分别描述如下。1. 歪头山组下部第九岩性段(Pt3w19)分布于矿区东南部,出露不全,厚度大于30米。岩性为厚层状岩,局部相变为石英岩、角闪岩。2.第一岩性段(Pt3w21)出露于矿区东南部的大下庄到清水沟一带,呈近东西向的弧形分布。岩性以二云变粒岩、白云变粒岩为主,夹透镜状岩与斜长角闪片岩。3.第二岩性段(Pt3w22) 分布于银洞坡、大高尖到粉扒东山,沿河前庄背斜轴部与两翼展布,本段为矿区主要含矿层位(即中含矿层),其岩性从下至上分为三层。第一层(Pt3w22-1)以二云石英片岩、绢云石英片岩为主,夹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二云变粒岩。该层赋存、号矿体。当炭质含量增高时,形成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云母石英片岩原岩为泥质粉砂岩或泥质细砂岩。第二层(Pt3w22-2) 以绢云石英片岩、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为主,夹二云石英片岩、白云变粒岩,其原岩为泥质粉砂岩夹细砂岩,具典型的变余粒序层理(图2-3),由变余粒序层理判定地层层序正常,该层赋存、-1、-2、-14、号矿体。第三层(Pt3w22-3) 以白云变粒岩与二云变粒岩为主,夹二云与绢云石英片岩。根据野外和岩心观察,在黑云变粒岩中变余粒序层理发育,其下界面为突变,上界面为渐变,显示正粒序,即地层层序正常。该层的厚度、岩性沿纵横向变化都较大,赋存52、54、55、56号矿体。4. 第三岩性段(Pt3w23)出露在粉扒大下庄、粉扒下康庄一带,构成河前庄背斜(形)的两翼。其岩性从下至上分为三层。第一层(Pt3w23-1) 以变粒岩为主,夹炭质绢云石英片岩。该层赋存6l、5l-1、51-2、5l-3号矿体。 第二层(Pt3w23-2) 条痕状黑云变粒岩。灰白或浅棕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不等粒变晶结构,条痕状构造、粒序层理构造。主要矿物组成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第三层(Pt3w23-3) 黑云变粒岩夹二云变粒岩。黑云变粒岩:灰白色,鳞片花岗变晶结构.平行构造、块状构造、粒序层理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黑云母等,其原岩为凝灰质砂岩。5.第四系(Q)主要为冲洪积物,分布于观音河河床、阶地与母猪沟、大冲沟等沟谷,此外在山坡上有少量的残坡积物。第四系均为松散堆积物,由砾石、砂、粉砂质粘土、腐植土等构成,一般厚0-16.23米。据东段研究成果,在观音河的阶地、漫滩均发现砂金。1.3.3水文地质矿区位于草磨岭大型分水岭南侧的基岩裂隙水区近分水岭的补给、迳流地段,地形北高南低,相对高差92米,属低山丘陵区。气候湿润,年降雨量600-800毫米,最大达1542.9毫米,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迳流滞缓,排泄不畅,矿区最低侵蚀基准面165.45米,矿床井巷自然排泄标高在最低侵蚀基准面以上。 (一)地表水清水沟发源于分水岭南侧,是观音河的主要支流之一,经矿区西部流向南汇入观音河,汇水面积约7.5平方公里,水量随季节变化,枯水期流量10升/秒,加上河床松散层暗流约1214升/秒,水质为HCO3-Ca型淡水。1991年7月6日在粉扒东测得洪水流量6.38立方米/秒,最高水位标高178.0183.4米,水质为HCO3-CaNa型淡水,固形物215.00毫克/升。银沟水库(设有测站)于1994年放水干枯,并以废石填平。(二)含水层与隔水层1、第四系孔隙潜水第四系松散层为残坡积物与冲洪积物,前者多为棕黄、棕红色砂质粘土,底部含碎石,厚度一般310米,分布于山前或沟谷两侧的斜坡地带,构成高度不超过2米的河谷阶地,水位埋深0.254.80米。据破山矿区浅井抽水试验资料,涌水量为0.01升/秒,水质为HCO3-CaMg型淡水,固形物179.7230.7毫克/升。另有郭老庄村北河谷阶地上民井测量资料,水位埋深2.80米,用桶连续提水3040分钟即干,仅供百人饮用,水质HCO3-Ca型淡水,固形物346.72毫克/升。2.云母石英片岩裂隙潜水承压水地质构造和岩性是控制矿区裂隙潜水-承压水的重要因素,二者分别赋存于背斜轴部、倾伏端附近与两翼的歪头山组中部第二岩性段(Pt3w22)云母石英片岩中。第一层(Pt3w22-1)为二云石英片岩夹绢云石英片岩与变粒岩,宽714米,厚度1547米,背斜轴部最大厚度64米。产状北翼陡,南翼缓。钻孔施工中,ZK5/E8、ZK6/E8孔发现漏水,ZK6/E4、ZK5/W4孔发生水位异常。第二层(Pt3w22-2)以绢云石英片岩、炭质绢云石英片岩为主夹薄层白云变粒岩,出露于银洞坡山脊与南坡,宽度50160米,E8E10线间宽约480米,厚度一般50-70米,最薄35米,最厚达120米。在钻探施工中ZK2/E6、ZK1/E14等22个钻孔漏水;ZK6/0、ZK7/0二孔发生涌水(PD2坑道排水前),水量0.7830.277升/秒;ZK2/E2、ZK2/E10等孔水位异常。第三层(Pt3w22-3)为二云、绢云石英片岩与变粒岩互层,银洞坡南北两侧均有出露,北坡因受构造影响出露宽度仅430米,厚1017米,南坡宽度22-120米,E4E6间厚4856米,向两侧减薄至20米左右。在钻探施工中ZK2/E12、ZK7/E8孔发生漏水;ZK5/E2孔涌水(Pt3w22-2、Pt3w22-3两层),混合涌水量1.815升/秒。.据ZK1/E8、ZK11/0、ZK4/0三个孔的混合抽水试验资料,歪头山组中部第二岩性段(Pt3w22)单位涌水量0.164-0.0253升/秒米;渗透系数0.274-0.0220米/日,水质HCO3-Ca型淡水。钻孔简易观测与抽水结果表明,地下水位自北向南、自西向东逐渐降低,水量向两翼逐渐变小,水质类型不变,固形物略有升高。3、岩岩溶裂隙水透镜状岩赋存于含矿层之下的歪头山组中部第一岩性段(Pt3w21)的变粒岩中。据钻孔与坑道揭露,岩厚度疏密至数十米,但沿水平与倾斜方向延伸小,尖灭快,岩溶、裂隙不甚发育,富水性较差,对矿坑无充水可能。歪头山组下部第九岩性段(Pt3w19)中的厚层状岩,出露于矿区东南部月儿湾以东,岩溶不发育,裂隙宽度一般0.32厘米,有棕红色粘土充填,富水性差,无地下水出露,对矿坑无充水威胁。4、层间裂隙水层间裂隙水赋存于层间裂隙发育带中,呈透镜状分布,富水性不均一,单层厚度0.253l.94米,水量较小,据钻孔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627升/秒米,渗透系数0.0088米/日,水位标高160.17-209.50米,年变幅0.54-2.46米,水温16,水质HCO3-NaCa型淡水,固形物329.50毫克/升。在155米标高坑道中仅见有局部地段潮湿,微弱滴水并无渗水现象发生。5.隔水层根据岩性、裂隙发育程度、钻孔简易水文观测与坑道水文地质编录,歪头山组中部第一岩性段(Pt3w1)、第三岩性段(Pt3w3)可视为隔水岩层。歪头山组中部第一岩性段(Pt3w1)以黑云变粒岩为主,出露于矿区东南部, 沿月儿湾呈弧形展布,产状与上覆歪头山组中部第二岩性段(Pt3w2)一致,宽度不大,厚度约一百米左右,空间分布与厚度较稳定,新鲜岩石完整坚硬,上部具高岭土化,风化后呈粉末状,遇水膨胀,导水性、储水性极差,钻孔施工中很少发现水位异常,表明具有良好的隔水性。歪头山组中部第三岩性段(Pt3w3)岩性为黑云变粒岩和白云变粒岩,出露于银洞坡以北与银沟以西的背斜两翼,厚数十米至数百米,钻孔施工中几乎未发现水位异常,表明具有良好的隔水性。 (三)地质构造的控水性朱庄倾伏背斜是矿区主体构造,对矿区东段的裂隙潜水-承压水起着控制作用。F1、F15、F29与F24等断裂的控水性不明显。背斜轴部与仰起部位岩石受构造应力作用,发生强烈弯曲变形产生虚脱,使具塑性的云母石英片岩厚度加大,为地下水的赋存奠定了基础。E4E10线间背斜轴部的斜歪,致使云母石英片岩南翼大于北翼,岩层产状变缓,增大了含水层的受水面积。次生构造如揉皱、破碎和强片理化的加剧为地下水的渗入、径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地下水的补给、迳流与排泄条件矿区北部数百米处有大面积的花岗岩体广泛分布,矿区又无良好的含水岩层,仅有风化基岩裂隙水赋存于风化裂隙之中。岩石裂隙发育差,且多闭合,或由泥质,岩屑充填。大气降水是矿区地下水的唯一补给来源,通过裂隙采坑等途径的微弱渗入补给地下水。地下水的迳流主要是由正地形沿斜坡地带向负地形缓慢的运移,垂向入渗更是微弱。地下水的排泄主要是以沟谷湿地的蒸发和人工排水进行排泄;深部构造脉状水、层间裂隙水属半封闭型与封闭型含水体,靠大气降水、风化裂隙水补给,或者二者产生互补关系,人工排泄。(五)老窿对矿坑充水的影响老窿和古采坑主要分布于230米标高以上,多被露采剥除。开采资料表明,老窿已对矿坑充水无任何影响。仅近二年有少量民采坑,大的深10-30米,长数十米或百米以上;小的深度10余米,长10-30米,标高大多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上,雨季集水大部分已自然排泄,个别有少量积水,经蒸发或渗入地下而干枯。东段矿体绝大部分已经采空,采空区的坑道会产生少量积水,对以后的开采不会产生大的影响。 (六)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歪头山组中部第三岩性段(Pt3w3)在矿区分布围广泛,较好地阻隔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矿区地表水体不发育,银沟小型水库已被填平。清水沟小溪水流量不大,地下又无良好含水层提供储水空间,加之岩层隔水性强,地表水不可能大量渗入地下。南部观音河向矿区渗入补给,地下水水运移方向近垂直于岩层片理面,而且岩层均属隔水岩层,故就更加微弱。1.3.4工程地质矿区位于朱庄背斜(形)向北西倾伏部位。背斜(形)是矿区的主体构造,背斜两翼派生的共轭逆冲剪切带、顺层剪切带是主要的容矿构造。而东西向、北东向、近南北向脆性断裂与矿化关系不密切,有些则对矿体起破坏作用。1. 朱庄背斜(形)这是银洞坡金矿区的一级控矿构造,是一个以顺层流劈理(S0-1)为变形面的片理斜歪倾伏背形。其东部仰起撒开,西部倾伏收敛,两翼不对称,枢纽波状起伏。背斜枢纽总体倾伏北西300度左右,倾伏角13-25度,轴面为一复杂的曲面,但总体倾向为176-230度,倾角70-80度。 背斜(形)转折端的形态因组成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不同而各异,在较刚性的厚层状变粒岩中呈现宽缓的半月形或箱状,在较塑性的各类片岩中则呈尖棱状或紧闭箱状,一般为浑圆状。矿体赋存在背斜转折端附近的硅化碎裂岩化绢云石英片岩、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和变粒岩中,矿体在转折端呈鞍状展布,并沿枢纽倾伏方向延伸。矿体形态由深部至浅部,地表则分别表现为宽缓的半月形、紧闭箱状和尖棱状。 塑性赋矿岩石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夹于刚性变粒岩中,在背斜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弯滑弯流褶皱作用,炭质绢云石英片岩在转折端加厚并形成膨大部位,在翼部逐渐变薄,甚至尖灭;刚性赋矿层变粒岩(如55号矿体)沿早期片理面发生同心弯曲变形,造成转折端的鞍状虚脱空问。因此,轴部的低压疏带是成矿的有利空间。在成矿期为含矿热液充填、交代,形成鞍状矿体。2.断层通过对矿区详细的大比例尺地质测量(1:2000),发现在矿区除与河前庄背斜(形)相伴生的北西向断裂构造外,其余方向的断层均不发育,且规模都很小。(1) 共轭逆冲剪切带 河前庄背斜(形)在形成过程中,一组共轭剪节理随着递进变形演化为共轭逆冲剪切带,控制了银洞坡金矿床各矿体的定位与分布。这些剪切带均分布于背斜 (形)的两翼,发育于能干性差异明显的岩性界面附近,且多偏向于能干性较低的岩石中。其走向与枢纽方向近平行,倾向、倾角与S0大致相似,只是在断坡部分与S0-1有10-20度的交角。构造破碎带宽约0.5-5米,局部地段可达15米左右。充填其中的构造岩主要是脆性构造岩,有构造角砾岩、碎斑岩、碎粒岩,此外有少量的碎粉岩。在破碎带的边缘,邻断层劈理发育,并对S0-1强置换,形成碎裂岩化岩石。在破碎带挤压构造透镜体发育。矿区、-1、51、52、54、56、号等矿体均赋存于能干性相对较低的绢云石英片岩中,仅西段55号矿体赋存于能干性相对较高的变粒岩中。在逆冲剪切变形过程中,变粒岩发生脆性破裂而扩容,片岩则发生碎裂流动,沿剪切带走向和倾向加厚或变薄,甚至尖灭。含矿热液在上侵过程代充填构造岩和裂隙,形成细脉浸梁状、网脉状、角砾状金矿石。矿体则呈似层状或透镜状产出,随剪切带呈舒缓波状摆动,并随剪切带的产状而呈现不同的矿体形态或膨缩加厚,或尖灭再现,或分枝复合。(2)顺层剪切带 由于朱庄背斜(形)是一个无劈理同心褶皱,因此总体延深不大,向深部很快平缓消失。与此同时,两翼伴生的共轭逆冲剪切带也相应地尖灭或转换为顺层剪切带。即顺层剪切带控制了深部矿体的分布,如号矿体主要赋存于顺层剪切带F1中,赋矿岩石为蚀变的碎斑岩化、碎粒岩化绢云石英片岩。顺层剪切带的最大特点,产状相对较平缓,一般不穿层,破碎带的规模相对要大些,构造岩显示韧脆性变形特征,碎裂流动发育。因而形成的矿体规模相对要大些。但沿走向变化大,常见膨缩与尖灭再现等现象。(3)北东向断裂带 北东向断裂为左平移正断层,其规模较小,一般破碎为左平移正断层,其规模较小,一般破碎带宽0.5-2米,高角度陡倾。切割切不深,断距甚微(0.5-2米),虽切穿矿体,因其远离主矿体,对矿区的主要矿体基本无影响。北东向断裂带均未胶结,构造岩松散充填,裂隙极为发育,使矿石支离破碎,造成矿体的风化淋滤,形成氧化矿石或造成矿石的贫化和次生富集现象,并使氧化矿石、混合原生矿石互相穿插。 (4)纵断裂 位于背斜轴部稍偏北翼,这是矿区东段的F1断裂之西沿,在本次勘探围,地表仅见W4-W6线之间。其走向300度左右,倾向北,其产状基本和S0-1一致,局部有10度左右的交角。该断层为脆性破碎带,是朱庄背斜(形)形成过程中伴生的纵断裂,后期又受到左平移置换。破碎带一般宽0.2-2米,局部达8.5米,在155米标高坑道也见有其延伸,破碎带普遍发育有不太强的硅化,构造岩主要为由碎粒岩胶结的构造角砾岩。角砾棱角状,胶结不紧密,在边部有一定的磨圆,局部见有构造透镜体。摩擦镜面发育,并见有近水平的擦痕,这是后期水平剪切叠加变形所致。破碎带虽然较宽,也斜切3-1矿体,但两翼上下错动甚微,对矿体的完整性、连续性基本无影响、但该破碎带胶结不好,有渗、漏水现象。2.2.3 脉岩矿区无岩浆岩出露,仅有伴随区域岩浆活动与变质分异作用形成的少量岩脉,即石英脉、石英碳酸盐脉与石英萤石脉。1. 石英脉分为含矿石英脉和不含矿石英脉。含矿石英脉:主要产出于歪头山组中部第二岩性段(Pt3w22),灰白烟灰色,呈网脉、细脉或复脉状,平行或斜切岩石片理,或沿破碎带产出,延长、延伸几米至几十米,宽几厘米至3米。脉中见浸染状金属硫化物,含量310%,地表常见褐铁矿、黄钾铁矾、赤铁矿与铅矾等。不含矿石英脉零星分布于歪头山组中部第三岩性段(Pt3w23)变粒岩中,呈白色、乳白色,呈单脉、大脉或团块状,斜交或平行岩石片理,脉体质纯,偶见星点状黄铁矿。2. 石英碳酸盐脉呈脉状或团块状产出,常与石英脉相伴,但数量、规模不与石英脉。多见于坑道。早期脉体含金属硫化物,晚期脉体中不含金属硫化物。3. 石英萤石脉矿区仅见两条产于歪头山组中部第一岩性段(Pt3w21)中。萤石呈灰绿、蓝绿、浅紫与物色,脉中萤石含量变化较大。2.2.4 围岩蚀变 在银洞坡金矿区由于热液作用和表生作用。岩石受到不同程度的蚀变,与矿化有关的围岩蚀主要有硅化、绢云母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和黄钾铁矾化等。此外,在整个矿带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均很发育,但与矿化无明显的相关性。 1. 硅化 这是广泛而强烈的蚀变作用,与矿化的关系十分密切,主要分布在矿体与近矿的顶底板围岩中,硅化蚀变有两种形式:一是交代型,主要发育于相对贫硅的变粒岩中,二氧化硅以渗透方式交代围岩,蚀变岩石与围岩界线呈渐变关系,其中伴生的金属硫化物分布不均匀;二是裂隙充填型,主要见于相对富硅的石英片岩中,石英呈细网脉状或单、复脉状产出,石英脉与围岩界线清晰。主要分布于背斜轴部与共轭逆冲剪切带中,以石英金属硫化物网脉含矿最好。 一般说来,含矿的硅化蚀变均较强。在高硅的片岩中表现为密集的网脉,且石英脉细,呈灰白烟灰色,富含金属硫化物,尤以富含细脉浸染状且颗粒细小、结晶程度差(粉末状)的金属硫化物矿化最好,在贫硅的变粒岩中,SiO2以渗透方式交代,原岩的结构构造特征消失,形成次生石英岩(SiO2达85%以上)或强硅化变粒岩,金属硫化物呈星散状不均匀分布,其颗粒细小,自形程度差。 非矿的硅化蚀变较弱,在片岩中石英脉呈单脉、复脉。脉粗短,脉壁平直,色洁白或乳白,自形程度高,常见石英晶簇、晶芽,金属硫化物少见,少量的黄铁矿色浅,粒粗,晶形完好。在变粒岩中,形成大面积硅化带,岩石致密坚硬但原岩的结构构造尚清楚,金属硫化物很少。1.4矿山开采现状1.4.1总图运输6.1.1 概况该矿已生产多年,已形成较完整的总图运输系统。比如:在中央竖井和东、西风井,均建有配套的地面工业设施和住房;另外还设有爆破器材库和供水井等。地表运输也已形成多年,主要是采取公路运输,使用红岩25t自卸汽车将竖井提升至地表的矿石运至选厂加工销售。以上的总图运输系统经过多年生产,均已满足700t/d生产规模的需要。6.1.2 本次设计与变更由于本次设计没有扩大生产能力,只是根据安全和深部开拓的要求,新掘竖井增加安全提升能力,故仍使用原公路运输和红岩25t自卸汽车。特别是运输公路已修至西风井,而新增竖井又在该公路旁边,利用原运输系统很方便。至于总图布置,大部分地段基本不变,只是在新增竖井处有房屋建筑,需要按新设计拆除并开掘竖井与新增机房等配套设施,确保新竖井正常、安全运行,具体布置见总平面布置图。另外,落地式摩擦提升的缺点就是占地面积较大,具体布置时要根据施工图进行考虑,包括场地大小和位置以与其它附属设施。需要指出的是,有些老公路或老设施在移动崩落区围的要与时更改或搬迁,确保安全。1.4.2开采围开采围银洞坡金矿西段。矿区采矿权围开采标高为223-380m,矿区围拐点坐标见表1-1。本次设计的开采对象仅限于1、3-1、52、54、55、56等六个矿体。设计开采标高-380-+35m标高。1.4.3开拓运输系统银洞坡金矿采用竖井-盲竖井开拓方案,利用原有中央竖井与盲竖井开拓区-165m标高与以上的矿体,-165m标高以下的矿体开拓采用位于矿区西北部的小高尖竖井进行开拓。总体划分为14个中段,段高40m,依次为+155m中段,+115m中段,+75m中段,+35m中段,-5m中段,-45m中段,-85m中段,-125m中段,-165m中段,-205m中段,-245m中段,-285m中段,-325m中段,-365m中段。1.4.4采矿工艺根据矿床的矿体地质条件(形态、厚度与倾角等)、本矿山矿体倾角大多为35-85、厚度0.63-2.03m的倾斜-急倾斜矿体,本设计对倾角大于55的矿体采用普通浅孔留矿法进行采矿,对倾角小于55的矿体采用电耙留矿法进行采矿;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岩石移动边界向观音河方向移动,为防止地表塌陷或裂缝延伸至观音河附近,造成河水透入矿井,引发透水事故,经核算设计-45m以下的矿体采用上向水平分层干式充填法进行采矿,确保观音河与地表岩石移动边界线有足够的安全距离。1.4.5通风防尘设计银洞坡西矿段采用单翼对角式通风系统,考虑西风井距离小高尖竖井与其附近的工业场地距离较近,为减少环境污染,西风井不再使用,总体上由中央竖井与小高尖竖井进风,东风井回风,在东风井井口设置主扇,抽出式通风。银洞坡西矿段通风线路为:-165m以上中段开采时:新鲜主风流由中央竖井进入35m中段石门盲竖井中段主运输巷道各脉运输巷道两翼端部天井+75m中段回风巷道东风井地表。-165m以下中段开采时:新鲜主风流由小高尖竖井进入中段主运输巷道各脉运输巷道东翼端部天井+75m中段回风巷道东风井地表。阶段通风网络一般采用平行双巷与上行式通风。对于个别零星矿脉少量矿石开采,采场上部无专用回风道,则通过局扇,使采场下部中段主风流由采场一侧天井进入采矿工作面,冲洗工作面后,污风由采场另一侧天井下行进入采场下部运输巷道,从运输巷道一端的回风巷道排出。根据计算,银洞坡西矿段主扇风机选用DK45-6-NO17型轴流风机,风压1400-2759pa,风量30.4-78.3m3/s,电机功率2132KW,转速980转/分,利用反转实现反风,并要求在10min实现反风。电机配备2台,一台使用,一台备用。对独头掘进工作面,按巷道长度配备局扇,一般地掘进巷道工作面距主风流巷道500m之可配备一台JK58-1No4.5型局扇通风,功率11KW,风量3.1-5.0m3/s,风压1295-2093 Pa;风筒均选用直径480mm的阻燃风筒。对于风路较长,转弯较多时,可配置2台JK58-1No4.5型局扇做抽压混合式通风。采场通风一般利用矿井总风压通风,为缩短回采作业循环时间,可采用JK58-1No4.5型局扇加强通风。1.4.6矿山电气本矿山银洞坡西矿段年开采矿石量为23.1万吨,矿区供电电源采用双电源供电,电业局大河110KV区域变电站架设有一路供电专线4km至矿区现有的35KV变电站,从矿区35/10KV变电站 10KV侧引至采矿区的各10KV/0.4KV变配电室;供电电源从本矿区35/10KV降压站 10KV侧引至采矿区的各10KV/0.4KV变配电室; 另外从朱庄35KV站引一路10KV供电线路作为备用电源。根据有关规与工艺设计要求,本矿山的竖井提升、井下排水、主扇风机为一级负荷,井压风自救系统、坑照明与监控通信系统为二级负荷。矿区一级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 原10KV配电均不动,新增设施供电由西矿段10KV配电室引来。地面供电的变压器采用中性点接地方式,变压器均采用户外台式布置,变压器台周围设置高度1.7m的栅栏,高压侧采用断路器作为主变压器主保护同时装设避雷装置。井下供电的10KV电源除原配电不动外,新增变配电室均从地面10KV配电室引来。井下供电的变压器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方式,电气设备做保护接地,井下做好接地网。高压侧采用断路器作为主变压器主保护。井下电机车用直流电设AC380V/DC250V整流柜;井下照明另设380V/220V变压器与其它照明各电压等级的变压器。全矿采矿工程总装机容量约7858kw,运行容量 5781kw,计算有功功率 4203kw,计算无功功率 (补后) 1623Kvar,视在功率 4505KVA,每年最大用电 17.07106kWh。年采矿量23.1万吨,平均每吨耗电73.9 kWh。1.4.7防排水与防灭火该矿供水不但作为生产用水,又作为生活用水,因此供水水质应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生活区与井下总供水量301.03 m3/d。区给水水源为附近的庄水库以与观音河附近的大口井,区附近的庄水库,设浮船式取水泵站(站设2台IS125-100/315型水泵),经输水管线与加压泵站(朱庄二级泵站,站设2台IS125-100/315型水泵)将水扬送至矿区高位水池,矿山已经建设有完善的供水设施和生产高位水池可以利用,另外在观音河设有大口井泵站取水设施,能力2000-3000m3/d。本次设计主要为矿山工程生产、生活用水,由矿区高位水池供水。矿山给水系统由水源地,加压泵站经输水管线送至矿山350m3矿山高位贮水池中。矿山给水系统主要供给井下采掘生产用水、除尘、矿山井口场地生产生活用水等,并兼顾消防用水。采用枝状管网使矿山高位水池与井下供水管网连接,即矿山在中央竖井与小高尖竖井附近分设高位水池,通过供水管道分路供水,一路供给办公生活区,一路由竖井接入井下,利用静压自流供给井下各用水点。供水水源地-高位水池之间供水管网与设备已经建成,经多年实践证明可以满足矿山需要,本次设计不再进行选型设计计算。供水管径采用1084型的无缝钢管敷设,供水管路为2条,一条工作,一条备用。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净化后排出。地面的雨水采用自然排放。矿山各中段巷道均采用机械排水,通过竖井排到地表。井下涌水、生产废水与生活区的生活污水,均不含有毒害物,其中,井下排水经过沉淀后可用于生产用水。1.4.8压风与供水系统一般矿块生产能力50-70t/d,本次设计生产能力700t/d,全年23.1104t,该矿段最多需要采场10个采场,每个采场凿岩机2台,凿岩机型号YSP-45,单机耗风量5m3/min。计划掘进工作面最多8个,采用凿岩机型号YT-27,单机耗风量3.3m3/min。矿山生产期间分区供风,主空压机房布置在中央竖井和西主竖井井口附近的工业场地依据计算-165m与以上中段开采时,利用中央竖井现有的5台L-22/8型空压机,功率130KW,以与 +35中段盲竖井附近的一台LU110-8型空压机,排气量20m3/min,一台LU250-8型空压机,排气量40m3/min,总计7台空压机,总供风能力170m3/min,使用4台备用3台 ,利用矿山现有设备,即可满足要求。-165m中段以下矿体开采时,在小高尖竖井井下-245m中段设置3台LG-44/8型螺杆空压机,功率250KW,使用2台备用1台。地面空压机站设在中央竖井口的工业广场,由空压机站引出一条主风管,敷设至井下各中段。空压机压风干管型号为2196钢管,中段分支管道采用1084钢管,采场分支管采用573.5钢管。主管每隔500-600m在低洼处设置油水清除装置。管道固定在管托上,管道防锈采用红丹防锈漆和沥青。建立压风自救系统,为采掘作业的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提供压风供气的要求;本设计设置井下压风自救管路与生产用风管路共用,并采用钢管材料,地面空压机房至井口采用埋地敷设,其他地点采用管托固定。供风管道接至井下各避难场所与用风工作面,在避难场所处设置控制阀门、呼吸嘴、减压阀、消声器等安全装置。1.4.9井下爆破器材分库公司没有井下爆破器材分库1.4.10安全避险“六大系统”为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切实加强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的通知精神,银洞坡金矿于2012年7月委托乾舜矿业科技股份,结合矿山现状编制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设计,设计于2013年5月完成。本次改扩建设计是在乾舜矿业科技股份编制的“六大系统”设计的基础上,依据改扩建设计系统的变化情况进行“六大系统”补充和完善,并要求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管理制度,设置专门人员进行管理维护。每年开展一次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应急演练,并建立应急演练档案。在建设和改造过程中应聘请专业人员进行安装和调试,确保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安全可靠,企业在生产中应依托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提高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先进性和安全可靠性。1.4.12企业安全管理本次设计的矿山建成投产后,矿山实行矿长(经理)负责制,按照矿部-采区二级管理模式设置组织机构。矿部下设综合办公室(综合部)、生产技术部、总工办、安全环保部、设备动力部、经营部、后勤部、财务部、选矿车间、采矿车间等职能科室与生产车间。该矿属大型地采矿山,设1名矿长(总经理),2名副矿长(副总经理)。3名专职安全员,各班组设兼职安全员1人,以上人员均须经有资质的机构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主要负责本次设计的各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矿山年工作330天,每天3班,每班8小时。 根据矿山规模和生产工艺,计算银洞坡西矿段地下采矿生产人员332人,辅助生产人员26人,其他管理人员52人,总计410人。银洞坡西矿段生产矿石23.1万吨/年,全员劳动生产率为563.4t/人年。采矿工人劳动生产率为695.8吨/人年。第2章 主要危险因素辨识2.1冒顶片帮2.1.1发生原因由于掘进、采矿过程中的开采造成矿岩赋存条件的变化,矿、岩体周边暴露于空气中,在爆破震动、水蚀、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使矿、岩体产生应力不平衡,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冒顶、片帮、塌方等危与工作人员生命和设符财产安全的危险因素。2.1.2可能后果引起冒顶、片帮、塌方等危与工作人员生命和设符财产安全的危险因素。2.1.3发生的主要场所由于开采矿石和井巷掘进均采用爆破手段,而爆破本身就是炸药的化学能在瞬间的快速释放,有可能产生危害,再加上使用的是2#岩石炸药。2.2透水2.2.1发生原因因地下含水丰富或探、采工程与较大水体连通,造成井下大量涌水或突水,不能有效排出从而引起的淹井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2.2可能后果严重的透水可导致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探水和堵水、排水措施,一旦发生透水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2.2.3发生的主要场所井下生产系统。2.3中毒窒息2.3.1发生原因爆破产生大量的CO、NOx、H2S等有毒气体,人体吸入有中毒危险。2.3.2可能后果作业过程中如果通风不足,会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危与生命。2.3.3发生的主要场所预防中毒和窒息的有效方法就是对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定期检测,加强监控,使用必要的防护用品、保证通风和降低接触时间。2.4放炮2.4.1发生原因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在运输、贮存和烤破操作过程中,因违章或人为失误与其它原因引起爆炸,危与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2.4.2可能后果爆炸本身产生的危害:由于爆炸品本身或操作不当,使近距离物体或人受到伤害。爆破震动:爆破时产生的震动使附近的岩石或矿柱、巷道受影响,破坏其稳定性、产生坍塌等危害。爆破冲击波:爆炸后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的应力波,特别是在连通的巷道中危害更大。爆破飞石:爆破时飞出的石头产生的危害。有毒有害气体:2#岩石炸药在爆破时产生CO、NO、N02等气体能使人中毒。2.4.3发生的主要场所井采爆破。2.5火药爆炸2.5.1发生原因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在运输、贮存和烤破操作过程中,因违章或人为失误与其它原因引起爆炸2.5.2可能后果爆炸本身产生的危害:由于爆炸品本身或操作不当,使近距离物体或人受到伤害。2.5.3发生的主要场所爆炸品存放库。2.6高处坠落2.6.1发生原因在不施工的孔口未设备栏杆与防护盖,作业人员不按标准系安全带。2.6.2可能后果造成死亡或伤残。2.6.3发生的主要场所天井、沟槽等。2.7火灾2.7.1发生原因井下设备检修场所、供电电缆、木支护材料、厂房等处因接触火源、热源或电缆短路着火等原因可能造成火灾。2.7.2可能后果井下发生火灾时,往往因为通道狭窄,空气按定向流动,而引起下风侧人员中毒窒息,甚至死亡;地面火灾首先是财产损失,也可能造成人员死亡。2.7.3发生的主要场所井下设备。2.8斜井跑车2.8.1矿车断绳1、发生原因(1)由于钢丝绳承受猛烈拉力,加上钢丝绳因磨损、断丝后绞车操作工强度已经降低,故而断裂造成跑车;(2)轨道质量差或道床清扫不好;(3)矿车出厂质量、规格或检修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容易掉道;(4)硬拉掉道车是造成断绳跑车的主要原因。2、可能后果钢丝绳被强力拉断,造成跑车事故,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3发生的主要场所竖井提升和斜井提升。2.8.2斜井人车断绳1、发生原因钢丝绳有断头,打折、锈蚀等,由于平时没有检修。2可能后果坠罐、跑车或人员伤亡。、3发生的主要场所竖井提升和斜井提升。2.9竖井罐笼坠罐2.9.1发生原因(1)由于钢丝绳承受猛烈拉力,加上钢丝绳因磨损、断丝后绞车操作工强度已经降低,故而断裂造成跑车;(2)轨道质量差或道床清扫不好;(3)矿车出厂质量、规格或检修质量不符合规定要求,容易掉道;(4)硬拉掉道车是造成断绳跑车的主要原因。2.9.2可能后果坠罐、跑车或人员伤亡。2.9.3发生的主要场所竖井提升和斜井提升。2.10触电2.10.1发生原因由于现场使用的电气、照明设备,很多情况下电缆敷设距离远,作业环境恶劣、经常性地运输,很容易使设备绝缘损坏,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按照矿山电力装置设计规GBJ60070-1994选择适合的电气设备、规布线、正确接地,并对工人进行安全用电知识的教育,是预防电气事故的必要措施。2.10.2可能后果容易引发触电事故死亡事故。2.10.3发生的主要场所使用的电气、照明设备,很多情况下电缆敷设距离远,作业环境恶劣、经常性地运输2.11容器爆炸2.10.1发生原因造成压力容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设计方面。压力容器设计不符合标准、规的要求,采用一些不合理的设计结构; 制造方面。粗制滥造,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等焊接缺陷,焊缝布置不当等; 安装方面。现场安装时,由于现场条件较差,焊条未烘干就施焊或强力组装等; 使用方面。不按工艺要求的程度开停车。操作人员不懂专业技术等; 检验、修理方面。不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容器超期服役,擅自修理,容器结构和用途改变等; 安全附件不完善。失去灵、准、稳;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混乱。不重视安全生产、无视国家技术法规、无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违章指挥等。2.10.2可能后果造成压力容器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归纳成以下几点: 设计方面。压力容器设计不符合标准、规的要求,采用一些不合理的设计结构; 制造方面。粗制滥造,焊接质量差:存在气孔、夹渣、未焊透、未熔合等焊接缺陷,焊缝布置不当等; 安装方面。现场安装时,由于现场条件较差,焊条未烘干就施焊或强力组装等; 使用方面。不按工艺要求的程度开停车。操作人员不懂专业技术等; 检验、修理方面。不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容器超期服役,擅自修理,容器结构和用途改变等; 安全附件不完善。失去灵、准、稳; 企业管理、技术管理混乱。不重视安全生产、无视国家技术法规、无严格的规章制度可循、违章指挥等。2.10.3发生的主要场所风压机站或氧气、乙炔库房。2.12物体打击2.12.1发生原因1.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没有按照要求佩戴安全帽;2.没有在规定的安全通道活动;3.工作过程中的一般常用工具没有放在工具袋,随手乱放;4.作业人员从高处往下抛掷建筑材料、杂物、建筑垃圾或向上递工具;5.脚手板不满铺或铺设不规,物料堆放在临边与洞口附近;6.拆除工程未设警示标志,周围未设护栏或未搭设防护棚;7.起重吊运物料时,没有专人进行指挥;8.起重吊装未按“十不吊”规定执行;9.平网、密目网防护不严,不能很好地去封住坠落物体;10.压力容器缺乏检查与维护。2.12.2可能后果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的物体在惯性力或重力等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物体打击会对建设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伤害,甚至死亡。特别是在施工周期短,人员密集、施工机具多、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多时,易发生对人身的物体打击伤害。2.12.3发生的主要场所车间、建设施工人员密集、施工机具多、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场所。2.13重大危险源辨识金属非金属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主要参照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进行辨识,其中炸药库仅对井下炸药库进行辨识,地面炸药库不进行辨识。主要危险因素辨识表序号危险因素名称产生危险的原因和条件事故类型和后果存在的场所1冒顶片帮矿、岩体周边暴露于空气中,在爆破震动、水蚀、风化等因素的作用下,使矿、岩体产生应力不平衡,结构发生变化引起冒顶、片帮、塌方等危与工作人员生命和设符财产安全。井下作业场所2物体打击作业人员在巷道的碰撞,岩石、设备、工具等坠落物的砸伤,以与岩石、管道、金属突出物的刺伤和扎伤。刺伤和扎伤。井下作业场所3炸药爆炸炸药、雷管等爆破器材在运输、贮存和烤破操作过程中,因违章或人为失误与其它原因引起爆炸.危与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井下作业场所4触电由于现场使用的电气、照明设备,很多情况下电缆敷设距离远,作业环境恶劣、经常性地运输,很容易使设备绝缘损坏,如果防护措施不完善,容易引发触电事故。引发触电事故,危与人员生命.井下作业场所5火灾井下设备检修场所、供电电缆、木支护材料、厂房等处因接触火源、热源或电缆短路着火等原因可能造成火灾。中毒窒息,甚至死亡。井下作业场所6机械伤害在操作机器、移动设错、用机械运输、在机械周围工作时可能发生人员伤害事故。人体接触时有发生砸、碰、绞碾、刺割等机械伤害的危险。井下作业场所7透水严重的透水可导致冒顶、片帮等事故的发生,因此必须加强探水和堵水、排水措施,一旦发生透水事故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的发生。引起的淹井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井下作业场所8中毒窒息爆破产生大量的CO、NOx、H2S等有毒气体,人体吸入有中毒危险。作业过程中如果通风不足,会造成人员窒息,甚至危与生命。井下作业场所9车辆伤害在各类运输设备上可能发生的伤害。碾压危与人员生命和设备财产安全。矿区作业场所10粉尘产生于凿岩、爆破、装矿(岩)与卸矿(岩)作业过程中产生。粉尘是导致职业矽肺病的根源,属二级管理畴,其主要防治对策是湿式凿岩。矿区与井下作业场所11噪音噪声产生于凿岩作业的始终、爆破瞬间和空压机、风机与局扇的运转以与装卸矿过程中。凿岩作业产生的噪声强度较大(90 dB以上),时间长、距人近,危害性大,应采取除、防措施。导致作业人员听力下降或失聪。井下作业场所12震动物体振动可以产生强烈的噪声,振动与噪声往往并存,振动对人体具有损伤作用。振动的作用不仅可以引起机械效应,更重要的是可以引起生理和心理的效应,振动可直接作用于人体,也可以间接用于人体。井下作业场所13其他危害如暴风雨、高温高湿、大风、雷电、大雾、冰雹、冰冻、雨雪、震等。这些不良气候条件会使地面作业人员感到不适,雷电击伤、滑落跌伤,路滑翻车等伤害。矿区与井下作业场所第3章 风险评估3.1矿山现状安全检查3.1.1安全管理现状检查安全管理监督检查表序号检查容检查标准或依据法规依据检查方法检查结果1依法办矿依法立项审批,履行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备案手续矿山安全法实施条例第6条查建设项目审批、核准或者备案文件有可行性研究阶段,由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第8条查是否有安全预评价报告书与其备案文件有初步设计应按规定编制安全专篇;安全设施的设计应由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并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同意;有重大变更的,应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报原审查部门审查同意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第3、5、14、15、21条查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合格与设计修改的有关文件、资料有安全设施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施工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