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95477746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浅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淮 海 工 学 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 作 者: 学 号:学 院: 商 学 院 专业班级: 会计指导者: 讲师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评阅者:(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毕业论文中文摘要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摘 要: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我国会计制度中,要求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这是一个最简单的要求,但是也是我国大多数企业最难以做到的。我国大多数企业的会计信息都存在经营成果失真、资产计价失真、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等问题。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会使微观经济陷入混乱,同时也会使宏观经济失调,严重影响了投资者与其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因此,寻找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对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本课题根据我国会计信息存在的问题与其失真的表现,从会计信息的需求者、提供者、生产者、监管者几个方面出发,分别分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从而提出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可靠性 关联方 质量要求毕业论文外文摘要On the r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Abstract: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s the economic information which can reflect the changes situation of the main accountings value that people get by using accounting theory and method with accounting practice in the economic activity. In Chinas accounting system, requir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rue, reliable, which is the most simple requirement, but is also the most difficult thing can be achieved by the majority of our enterprises. The majority of our business have issue of ignoring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ut of sheet information, do not attach importance of the qua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lack predictability information and cost information, do not stress the effect of information performance.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of low quality will not onlymake microeconomic plunge into chaos, while macroeconomic imbalances,which seriously affected the investors and managers make the right decisions. Therefore, to find a solution countermeasures to the problem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tortion is a pressing issue.The topic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s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nd their performances of distortion, respectively analysis the reasons for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starting from the angles of the accounting information needs, providers, producers,and the regulators, and rise up to the measures of solving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Keywords: The distortion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Reliability; Related party; Quality standard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目 录1 引言1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12.1 可靠性信息最基本要求12.2 相关性22.3 可理解性22.4 可比性22.5 实质重于形式32.6 重要性32.7 谨慎性32.8 与时性33 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33.1经营成果失真33.2资产计价失真43.3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53.4 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5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危害64.1 从需求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64.2 从提供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84.3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84.4 从监督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94.5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105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115.1 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发展机制115.2 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135.3企业文化的构建155.4 提高企业经营者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155.5对会计核算制度的监督16结论 18致19参考文献2020 / 251 引言会计信息是人们在经济活动过程中,运用会计理论和方法,通过会计实践,获得反映会计主体价值运动状况的经济信息。会计信息是整个社会关注的问题,是企业部领导管理和作出决策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有助于外部各方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并据此作出经济决策,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可是,在当今社会,会计信息的质量却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我国会计信息主要存在经营成果失真、资产计价失真、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等问题。低质量的会计信息不仅会使微观经济陷入混乱,同时也会使宏观经济失调。因此,深入认识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揭示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分析其成因,并寻找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2 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会计信息质量要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求,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投资者等使用者决策有用应具备的基本特征,根据基本准则规定,它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与时性等。其中,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是会计信息的首要质量要求,是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应具备的基本质量特征;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与时性是会计信息的次级质量要求,是对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和可比性等首要质量要求的补充和完善,尤其是在对某些特殊交易或者事项进行处理时,需要根据这些质量要求来把握其会计处理原则。2.1可靠性信息最基本要求会计信息可靠性是指确保会计信息能免于错误和偏差,并能真实反映它意欲反映的现象或状况的质量。会计信息如果不可靠,不仅对决策没有任何帮助,而且还可能导致错误的决策。所以,可靠性是会计信息的一个主要质量特征。按照美国财务会计委员会第2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可靠性的主要标志包括反映真实性、可核性和中立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认为会计信息“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会计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偏重于把反映真实性作为可靠性的唯一标志。我们认为,应该把可证实性和如实反映同时作为可靠性的标志。(1)如实反映如实反映是指会计信息应当与其所要表达的现象或状况保持一致或吻合,会计信息若不能真实反映所计量的经济事项,就不具有可靠性。会计信息反映经济事项应遵循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即会计信息应当恰当地反映所表述经济事项的经济实质而不仅是其表面形式,这里所说的“如实”就是指恰当反映其经济实质。各种会计方法都是对经济实质的近似反映,特定情况下某一方法可能会优于其他方法,更接近于反映其经济实质,但这种比较在现实中是很难进行的。如实反映要求会计人员选择适当的会计方法。如实反映的特征旨在减少会计方法的偏差,使会计信息更能恰当的表达经济活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其更具有可靠性。我们强调如实反映比可证实性更重要,如实反映是第一位的,可证实性是第二位的,适当的方法是前提,恰当的运用是条件,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得出可靠的会计信息,缺少任何一方都会导致会计信息缺乏可靠性。如实反映的最大困难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如何保持对某一资产的如实反映。(2)可证实性可证实性是指具有相近背景的不同的个人分别采用同一会计方法,对同一事项加以处理,就能得出一样的结果。可证实性确保会计人员正确而无偏差的使用其所选择的方法,不论该方法是否恰当,只要会计人员已正确地使用了,并未掺杂个人偏见,会计信息就符合了可证实性的要求。可证实性的特征旨在减少会计人员的偏差,而不计较会计方法是否恰当。可证实性的实现,要求有确定的会计方法和无偏见的会计人员,而会计方法是可以选择的,会计人员也是有偏好和理性的,所以,可证实性的达到也是困难的。2.2 相关性根据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lASC)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相关性包括以下几点涵义:(1)信息与使用者的决策相关联,并具有影响使用者经济决策的能力。(2)信息对决策所起的作用,是指将相关的信息输入预测过程,从而增强决策者预测的能力,证实或纠正过去的评价。(3)信息对决策有用,必须要在信息失去其决策作用前与时地提供给决策者,否则相关的信息也变成为不相关。而我国仅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4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与时进行。相比而言,可以说会计信息相关性这一重要质量特征的要求在我国是马虎的,至少可以说是残缺不全的。2.3 可理解性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企业编制财务报告、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在于使用,而要使使用者有效使用会计信息,应当能让其了解会计信息的涵。弄懂会计信息的容,这就要求财务报告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易于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实现财务报告的目标,满足向投资者等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的要求。可是,会计信息在可理解性方面也存在诸多的不足。这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关注。西方学者在1970-1990年代曾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得到的结论是会计信息的理解难度已经超越了信息使用者的认知能力。如Still(1972)系统评价了50家英国上市公司年报,发现其中77%的年报理解难度超过了80%的成年人的能力围。曼莉(2004)研究也证实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接近于半专业投资者(指有过会计工作经验或学习过财会知识的人)的理解能力,但对于非专业投资者(指既未从事过会计工作又未受过财会训练的人)是不可理解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披露会计信息的围和容会不断地扩大和复杂,必然会继续加大会计信息使用者理解信息的难度,制约其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2.4 可比性可比性是指会计信息能使信息使用者从两组经济情况中区分其异同的质量特征,要求不同企业之间的会计政策具有一样的基础,会计信息所反映的容也应基本一致。当经济情况一样时,会计信息应能显示一样的情况;当经济情况不同时,会计信息亦能反映其差异。作为信息质量,可比性与相关性和可靠性不同,它是表明两个或几个信息之间关系的质量,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会计信息可以是相关的或可靠的,但却不是可比的,为了加强可比性,可能会加强或削弱相关性或可靠性。可比性并不要求各企业均采用一样的会计政策,而应该按各企业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会计政策,以如实反映为依据。可比性是以可靠性为基础的,只有可靠的信息才能使其真正具有可比性,不可靠的信息的可比性也是不可信的。在会计理论结构中,可比性是信息质量的次要品质,但对于会计准则制定机构来说,可比性则是所需考虑的主要问题。2.5 实质重于形式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果企业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么就容易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无法如实反映经济现实和实际情况。2.6 重要性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2.7 谨慎性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但是,谨慎性的应用并不允许企业设置秘密准备,如果企业故意低估资产或者收益,或者故意高估负债或者费用,将不符合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要求,损害会计信息质量,扭曲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对使用者的决策产生误导,这是会计准则所不允许的。2.8 与时性与时性要求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与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会计信息的价值在于帮助所有者或者其他方面做出经济决策,具有时效性。即使是可靠的、相关的会计信息,如果不与时提供,就失去了时效性,对于使用者的效用就大大降低,甚至不再具有实际意义。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过程中贯彻与时性,一是要求与时收集会计信息,即在经济交易或者事项发生后,与时收集整理各种原始单据或者凭证;二是要求与时处理会计信息,即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与时对经济交易或者事项进行确认或者计量,并编制财务报告;三是要求与时传递会计信息,即按照国家规定的有关时限,与时地将编制的财务报告传递给财务报告使用者,便于其与时使用和决策。3 我国会计信息的现状3.1 经营成果失真有的企业经营者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利用资产重组、关联方交易、资产评估、利息资本化、交易时间差等多种手段,虚构经济业务、从事不等价将换。例如2005年1月开盘即告跌停的丰乐种业从1997年上市以来直至2001年持续虚构收入和成本。这些企业领导把国家、集体的企业当成自己的小作坊,胆大妄为,无所顾忌,任意造假,致使会计信息严重失真。然而,同时受聘为丰乐种业的审计机构华证会计师事务所(原会计师事务所,后改名为会计师事务所)为上述年度会计报表均出具了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如果一个会计年度的业绩虚构问题未被注册会计师发现,其审计责任缺失似乎还情有可原,但是,连续6年虚构业绩未被发现,其审计责任显然是不可以宽恕的。这也充分说明了该事务所对会计信息效果的不重视。此类事件有很多,例如2002年5月曝光的银广夏自1998年至2001年期间累计虚增利润77 15670万元。粉饰财务报表是当前的普遍现象,也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源头。有些企业领导人员,想方设法在成本上做文章,该提费用不提或少提,最终造成成本计量数据失真。该进当前收入的长期挂在应付账款和其他应付款,或者以收入不入账直接冲减成本以达少交税金的目的。还有的盈利企业领导私设“小金库”非法获取巨额收益,经营状况较差的单位隐瞒收入以达到多留多分的目的。例如截至2004年初,湘火炬银行负债为34.54亿元,另有5.7亿元的银行定期存单与对应的应付票据未反映在报表中。按照银行业务的要求,公司应将贷款业务在形式上拆分成两笔业务处理:先将贷款全部转为定期存款,之后将定期存款全额质押给放款银行,银行为公司开具等额的银行存兑汇票,公司再将汇票贴现,公司实际得到的银行借贷资金仍为原贷款额。而实际上,湘火炬在进行财务处理时,对此项业务过程未予完整记录,从而导致资产负债表同时虚减资产、负债各5.7亿元。总之,经营成果的失真在会计信息失真方面的作用不可小觑。3.2 资产计价失真存货在大多数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而且处于不断购买、耗用和销售之中,因而存货数量与其价值的确认(即存货计价问题)至关重要。并且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经营成果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企业变更存货计价方法,在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先进先出法,导致低估本期销售成本,高估期末存货成本;或者由加权平均法改为后进先出法,导致高估本期销售成本,低估期末存货成本。而不少企业由于对这个问题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受某一方面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存货计价方法做了不切合企业实际的选择,从而对企业所反映的会计信息造成不利影响。此外,现在新的会计制度刚出台,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原来的历史成本计价改为公允价值计价,而我国不少企业还仍然在使用以前的会计制度,这就难免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无形资产计价失真也是一个方面。例如银广夏采取了虚拟无形资产的手段,以高科技为幌子,高估无形资产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专利技术的价值至上千万,并且以无形资产为公司的秘密,外界无权得知为由,拒绝对外公布无形资产评估的具体信息和作假依据。还有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方法变更、变更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变更固定资产折旧率等方法都会不同程度地导致资产计价失真。所以,资产计价的真实对会计信息有一定的影响。3.3 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失真会计需要根据原始资料核算出企业的经营状况,原始资料是会计核算的一个必须元素。没有真实可靠的原始资料,会计人员有再强的会计专业知识和高的道德素质,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也是没有办法保证的。原始资料的失真有故意和无意之分。在故意方面,企业用原始发票弄虚做假是一普遍问题,有的企业,不法商家将购买贵重礼物、为企业部发放的福利或办公用品发票列入成本;有的企业在并无实际经济业务发生,但以购物为名,通过别的渠道骗开发票,套取现金,以备不当支出。有的企业领导将平时发生的餐费、旅游费用、纪念品费用、住宿费等予以报销,以中饱私囊。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以表代账的方法,不合法原始凭证大量存在,白条抵库,甚至为了私利、小集体利益用假凭证中饱私囊的现象还是相当多的。另外就是非故意方面,如今我国企业大多是私有制企业,私有制企业有一个弊端,就是用人唯亲。有的管理人员家属,只有初中文化,就被安排到提供原始资料的岗位,像存货的入库、出库数量。而别的人就是明知他们错了也不敢吭声,这样就很容易导致恶性循环,公司原材料账目越来越乱,导致帐实不符,帐帐不符等问题。原材料是企业的一项重要经济业务,它的错误对公司财务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如果原材料帐不对,到最后很可能就会把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核算成资不抵债,或者是把濒临破产的企业核算成经营状况优秀。因此,在我国私人企业由于用人不当而导致原始资料的失真也是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个表现。3.4 会计处理、披露信息失真从股东个人角度来看,会计信息披露对其利益主要产生两个影响。首先,会计信息有助于消除信息不对称,降低委托-代理成本,提高公司治理绩效,从而有利于公司股东价值最大化。其次,由于股票价格与会计信息之间存在着在的联系,会计信息有助于推动股票市场遵循价值规律良性运作,减少市场泡沫成分,因此会计信息直接影响公司股票价格涨跌,进而影响股东投资利益。表面上看,这两者之间并无矛盾,但会计信息一旦披露出了“利坏”消息,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一方面,这种信息肯定改善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股东得以更多了解其代理人的经营情况,利于其“用手投票”主动干预公司业务;而且,股价下跌也正是股东“用脚投票”干预方式的结果。从长期来看,这些对于公司治理的改善都具有积极作用,因而有利于公司实际价值的逐步提高。但另一方面,“利坏”的信息一经披露,必然会很快反映在股价上,使股价下跌,从而使股东立即蒙受损失。因此可以看出,会计信息披露实际上既有利于股东的长期利益的增加,但又存在着压低股价损害股东当前利益的可能。会计信息的披露将股东的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置于了相互矛盾的境地。而在我国,大多数股东持有股票只是为了获得短期差价,因此当然就希望股价上涨,这就必然导致了企业“报喜不报忧”,隐瞒了“利坏”信息。例如,三峡水利曾因原关联方市万州电力开发资不抵债,且本年经营性资产已被拍卖,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风险,在2003年度对其他应收款中应收移民迁建项目补偿资金11328.82万元按约80比例计提坏账准备,令对应收预付电费款316万元和应收担保案赔偿款237万元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如此大比例的减值准备为什么要在2003年度一次性计提呢?而且,这项重大事件也没有在报表中披露。 经查验,公司此前一年度对坏账准备计提特别情况说明如下:公司对委托市万州电力开发管理使用的公司移民资金7700万元未计提坏账准备;与此同时对关联方担保的说明如下:公司为第一大股东产业集团母公司电力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万州公司提供的担保本报告期已偿还4310万元,其担保余额总计12780万元,其中5220万元已逾期,目前万州公司已资不抵债,公司具有很大的或有负债风险。这对当时持有三峡公司股票的股东来说显然是个打击。这些普遍存在的信息失真现象,大大增加了投资者寻求真实信息的成本,投资者还必须根据现有的资源和其他非会计信息对公开披露的会计信息做出调整。广泛存在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可以说是“造假”,严重扰乱了整个经济工作的秩序,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危害4.1从需求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需求者包括政府、股票市场、投资者、银行、企业部管理层。4.1.1政府政府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具有宏观调控、税收征管、参与利润分配、国有资产管理与考核与监督的职能。政府往往既是投资活动的当事人,又是维护资源配置秩序的政策制定者。作为国有资本的代表,政府要关心投资回报,关心资本保值;作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它还得行使行政权利,担负起经济资源配置的调控重任。政府为制定合理的“决策”和有效的“政策”,不可避免地要利用会计信息,从中提炼有助于制定相应的“决策”和“政策”的依据。这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用户。从理论上说,政府部门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信息使用者,它们能直接感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重后果和对社会经济造成的破坏。但政府部门作为一个组织,其利益也会受到一些财务数据的影响,一些地方政府的政绩主要来自于地方企业的业绩。出于个人、部门和地区的利益驱动,或某种特殊的如粉饰政绩或隐瞒事实等需要,他们可能并不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而会暗示企业提供预定的数据,甚至会与企业合谋,共同提供虚假的会计数据。应该说,我国政府在经济生活中参与得太深太广。以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而言,政府作为国企的所有者,是信息的提供者;通过财政部门与证监会,政府又是信息的监督者;作为银行与基金的管理者,政府又是信息的使用者;在会计师事务所完全和挂靠单位脱钩之前,政府又是信息可靠性的保证者。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各经济个体独立运作,各自照顾自己的利益,这些个体的行为汇合成市场行为,在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的力量才介入。我国的政府身为多种角色,是无法同时顾与的。从目前看,这或许是我国在经济过渡时期特有的现象,有它的合理性;从长远看,政府的角色如何能逐步退出,发挥市场经济个体的独立作用,将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前提。4.1.2股票市场和投资者股票市场是全社会的会计启蒙,它不仅创造了大批会计信息的需求者,而且引进了充分披露、决策有用等重要会计理念。在我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拥有不可流通股份的国有股与法人股股东。非流通股份在总股份的比率是最大的,这种特殊的股权结构对股票市场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二是机构投资者(基金与自营券商),这类投资者是我国会计信息最大的主动需求者。机构投资者拥有强大的科研人员,充当着会计信息阐析者的角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在考虑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时,事实上假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是机构投资者。三是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可进一步分为大户与散户。应该说,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是最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因为他们与企业的产权关系最明晰,其利益相关性最大。但目前我国真正按照会计信息作投资决策的投资者并不多。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不信任,当然与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道德有一定关系,但东家的恶意炒作,部交易等行为的存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以目前我国证券市场而论,投资与投机并存而后者占的比重较大。以赚取短期差价为目的的“股民”甚众,而真正愿意以“股东”身份出现的长期投资者却为数甚少,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对广大股民来说并不重要,他们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是否会令股价上升因为这才是他们的利益之所在。为了迎合股民和投资者,企业就会想方设法制造出使股民和投资者满意的信息。这也就加速了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步伐。4.1.3银行目前我国的银行大部分是国有银行,接受贷款的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银行是这类企业会计信息的主要需求者,银行在考察信贷时,主要依赖会计信息。从实际情况来看,银行同样存在着国有企业的问题,如缺乏合理的信用风险控制机制、政府行为严重等,因而对会计信息的需要往往流于形式。如果说在贷款发放之前银行对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还有所要求的话,那么贷款发放之后会计信息真实性的重要性就大大降低了。分析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银行和信贷部门与信贷人员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对他们不见得有好处;二是就算他们知道借款企业的真实情况(假定财务状况不好),他们也无法做些什么。对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贷款一般多有抵押或担保,我国商业银行对其会计信息则尚未足够重视。这就导致了银行在考察企业信贷的时候对会计信息并没有严格审查。这些问题使信用评估制度的效率下降,银行不良债权急剧增加,甚至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4.1.4企业部管理层会计信息是对一个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综合反映,它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经济运行状况和管理水平。企业会计工作水平的高低,会计信息质量的好坏,往往体现在企业负责人是否使用会计信息进行决策上。如果企业负责人真正对会计工作和会计信息负起责任并予以关注,会计的预测、决策、核算、控制、分析、评价、考核等各种功能就能较好地发挥,将有助于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显然,企业部管理层是需要真实的会计信息的,但由于经营者掌管着企业,是“部人”,有能力掌握企业的真实情况,并不一定需要从企业对外的会计报表中获得,故对企业向外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作用。实际上,在会计工作中,许多造假帐的案例,并非会计人员本身的作为,往往是企业负责人所授意和指使的。4.2从提供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是企业,根据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动机,可将企业分为三类:上市公司、非上市中小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4.2.1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出现,是我国会计发展重要的契机与动力。但决定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主要因素,并非来自于市场的约束,而是来自于政府监管与上市公司部治理结构等制度因素。我国公司法、证券法与中国证监会某些条例对公司的上市资格、配股、挂牌等作了规定。如,对于亏损企业,如果连续亏损2年,要进行特别处理;连续亏损3年,则要处以停牌。由于上市资格本身就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地方企业也往往将上市公司视为地方形象与政绩的一种表现,这使得企业尽可能地避免“连续”3年亏损局面的出现。例如本文3.4中提到的三峡水利就是为了避免02年亏损,才将减值准备放到03年,也就是实际亏损年度,一次计提完。4.2.2非上市中小国有企业这类企业对会计利润的核算,往往与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该企业的行政控制状况有关。如果地方政府对企业的控制与干预程度较小,那么国有企业对剩余索取权的控制就越大,企业管理人员便希望藏匿利润,留在企业部进行分配,而帐面造成实盈虚亏;如果地方政府对企业干预程度很大,企业管理人员会以主管部门的政治最大化为行为目标,使企业利润最大,即使这种利润计算有可能损害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如不对企业进行设备更新甚至不提折旧等。结果造成企业发展后劲不足。4.2.3非国有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在现阶段市场竞争尚未规时,如何减少纳税几乎是这类企业会计活动的全部动机。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少记收入或推迟记收入的时间,或多转成本和费用,减少利润。由于部管理的需要,有些企业会设真假两套帐,或虽是一套帐,但有辅助帐,以达到既能少交税又能掌握真实情况的目的。对这类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控制,除市场逐步规外,很大程度取决于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中介机构的市场监督和政府执法部门的检查力度。4.3从生产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的生产,主要取决于人。不论面临何种环境,应该说,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最直接的生产者。在我国,一般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偏低,知识结构老化且过于低浅,这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要么无法实施,要么在实施时大打折扣,不伦不类。因而,会计人员的素质历来被学术界指责为会计改革的最大障碍之一。形成这种状况既有我国制度方面的因素,又有文化观念的因素。我国是一个成文法的国家,财务会计规一直是以财政部颁布的部门规章这种“准法律”形式出现的,对会计实务比较注重形式上的合法性、合规性,较忽视实质上的合理性。长期以来,会计人员已习惯于照章办事,而很少运用个人的专业判断,这也成为会计人员提高个人素质的障碍。在文化观念上,与西方“平等”、“独立”的理念不同,中国“尊上”的观念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目前的经济社会中,单位负责人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完全拥有着领导权和管理权。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某种利益目的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虽然会计法从法律上给予了会计人员一定的保护,但企业会计在厂长、经理负责制下仍经常面临“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尴尬局面,致使会计人员违背现有会计法规,在会计工作中弄虚作假。因为这种从属性往往不以会计人员的主观愿望为转移,在单位负责人的压力下,会计人员要严守会计诚信职业道德是很难做到的。长此以往,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将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重要的影响,导致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行为失。4.4从监管者的角度看会计信息失真4.4.1企业部监督控制存在着局限性从企业部的会计监督主体看,企业的会计负责人是由企业经营者直接聘任的,会计人员的工资报酬是企业经营者直接决定的,这就意味着企业的会计工作在某种意义上是为企业经营者服务,随着企业经营者的意志而改变。因此,出现了许多企业的会计利润是成为“厂长利润”或“经理利润”,而不是企业经营成果的真实反映,从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此外,当公司拥有控股股东,而其他股东均为小股东时,公司经营者又是该控股股东本人的情况下,小股东对经理的监督便成了问题。例如明星电力的股东构成就是一个例子,纵然设了6个监事,且有职工监事2名,在公司部却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董事长直接绕开监事会行使各种权利。这就导致了2006年12月的明伦事件,明星电力在短短两年里被违规侵占挪用的资金高达10多亿元。最终造成明星电力业绩下滑,上市公司资金损失4.76亿元。4.4.2对企业的社会监督、政府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如果说会计人员是会计信息的直接生产者,那么在我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各类大型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则须经过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认可。对会计信息的质量水平进行监督和验证,是他们的基本职责,他们具有对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把最后一道关的权利。目前从我国对企业会计信息监督机制看,企业外部有以注册会计师为主体的社会监督。虽然近年来我国注册会计师队伍已得到迅速发展,但其执业围狭窄,除公司企业和“三资”企业年度会计报表须审计外,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尚未列入注册会计师法定审计业务围。再则,由于社会中介机构之间有不正当竞争的现象和一些注册会计师业务素质较低,使有些经审计确认的会计信息仍缺乏可靠性。政府审计监督由于受人力、财力的限制,以与事后监督性质的局限,不可能查出企业的所有违纪行为,这也是造成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中介机构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会计信息进行监督和验证的有效程度,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某些会计师事务所对明知虚假的重要会计信息仍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在无形中助长了会计造假之风,严重影响了公众对中介机构的信任。这种现象并非个别,有着普遍性。例如2001年底,顾雏军的格林柯尔入主科龙,随后3年来一直由为其审计,而在科龙电器2001年末资产价值不确定的情况下,出具了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此后,继续对科龙2003年的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后又因未能与时对差错进行更正,于2005年11月1日起停牌。2005年9月,丰农业披露了其2001至2002会计年度虚增利润1.3亿元的事实,而东华所从2001年起连续三年均出具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2004年的保留意见也未揭示存在重大问题。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起步不久,目前多数会计师事务所为有限责任,在这一企业体制下,事务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小于承担的责任,事务所出具虚假报告给股东带来的损失是事务所本身资产远不能补偿的。事务所在风险和收益之间权衡,往往选择了收益。要真正使会计师事务所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将事务所体制从有限责任向个人承担无限责任的合伙制转化是重要途径。4.5会计信息失真的危害 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日趋严重,对人们的工作生活都产生了重大的危害,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传递错误信息,误导经济行为从微现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影响渗透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包含投资、融资、利益分配的决策、计划或控制等。例如一项投资技术决策,要建立在过去经济业务数据的分析基础之上,若提供的会计资料虚增了投资额和成本,使利润减少,甚至亏损,必然会放弃这一项目,失去市场机会。反之,则会使一份实际不可行的论证分析报告在虚假会计信息的掩盖下通过立项。在日常经济生活中,所谓盲目建设,新建项目效益不佳等,与此不无关系。从宏观角度看,会计信息的失真可能引起错误的社会经济政策出台,并涉与社会,带来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 (2)损害各方利益,导致企业亏损会计信息失真仅仅是一种表现,其实质关系到经济利益的分配。从一项虚假的购销经济业务分析,若入帐价值大于实际价值,其中只能包含有不正当的购销行为,使有关人员获得好处。再者,企业对产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企业受隐瞒收入、降低利润,减少税金的利益驱动,可能减少确认数额,推迟确认时间,反之经营者若想夸大经营业绩,也会相应歪曲这一信息。最后从会计处理的程序和过程来看,会计信息的失真也受着经济利益的支配。如折旧的计提,费用的摊销、存货的计价等会计方法的改变都是按照某种利益需要而进行的。另外,会计活动直接受制于会计主体和机关人员,因此,首先需要维护的是会计主体的利益,若违背一定的规,原则,必然会损害其他权益主体的利益。如通过虚假会计信息的偷税、漏税,采用错误的计提、分摊方法侵占职工权益,歪曲有关资产负债数据危害债权人的利益。更为严重的是,某些跟经济活动直接相关的人员从不同环节不同角度传递虚假的会计信息,从而导致企业亏损、倒闭。近年来不断扩大的亏损面,增加的亏损额,值得反思的是某些企业的会计信息是否失真。(3)扰乱经济秩序,诱发经济犯罪会计信息失真的一些问题,如假造会计票据,乱摊成本,搞“两本帐”隐瞒收入,偷逃国家税收,转移国家资金搞“小金库”等。这些行为使这些小集团甚至个人侵占集体利益,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企业亏损倒闭,职工待岗或者失业。从而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科学化、制度化,企业秩序混乱。错误的会计信息使国家财力不能有效集中,影响政府职能的发挥,导致政策失误,以致扰乱社会经济秩序。经济秩序混乱的另一方面是经济犯罪活动的产生,失真的会计信息是经济犯罪的护身符和温床。如公司集资有关法规在注册资本金,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等均有具体规定,但有的通过歪曲会计信息,使得集资披上合法外衣,造成不法分子从量捞取外块,挪用集资款。(4)削弱国家财经法纪的权威性会计信息失真实际上使在执行国家财经法纪上打折扣,或者说是在实际操作中降低了执行财经法纪的力度,一定程度上是对国家财经法纪的践踏。(5)导致国家或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的编制出现方向性错误国家和地方财政收支预算都是在上年财政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下一年预计的新增收支容而确定的,所以会计信息失真将给国家造成巨大的损失。 纵观上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以与对社会产生的危害性。特别是从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性来看,我们可以了解提供真实、合法、完整的会计信息是会计工作为经济服务的基本任务,也是会计法的基本要求。为了适应改革的要求和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从社会各个方面的改革入手,综合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5 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5.1加强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完善企业发展机制在现代企业制度中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企业所有者和受托经营者之间控制与反控制这一矛盾;一方面企业所有者拥有对受托经营者的评价和任免权,同时也决定着其报酬的高低,可以说经营者的经营活动是在所有者的监督控制之下进行的;另一方面虽然企业所有者拥有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但在经营过程中企业的控制权实际上为经营者所拥有,企业所有者必须依靠经营者尽心尽责地工作才能实现其资本的扩和企业价值的增加,从这个意义上说,所有者又受到经营者的牵制和控制。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信息的不对称,从而造成了现实生活中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等问题的出现,并且这已成为我国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对于现代企业中所有者和经营者存在的微妙而复杂的委托、受托关系以与由此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会计控制弱化等相关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就有可能阻碍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发展。为保障双方的利益,必须针对两个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协调”作为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设计和实施激励与约束并重的会计控制方法和体制。 (1)以“协调”作为企业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企业会计控制的目的,一是确保生成真实、准确的会计信息,使其符合公认会计准则和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二是通过会计工作与会计信息影响和控制企业的经营过程和赢利情况。但是由于存在着双方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的矛盾:企业所有者希望通过经营获利使资产增值,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他却不能直接进行管理和经营,只能通过会计信息间接控制;经营者直接控制企业经营的过程和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告方式,他希望由此解脱受托经济责任并获得期望报酬。因此决定了企业控制首要的也是基本的目标应该是协调双方的利益和矛盾,只有通过切实有效的协调,找到所有者和经营者共同的均衡点和平衡点,才能实现以上两个会计控制的基本目的。 (2)“约束+激励”的引导经营者行为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主要方法控制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按既定目标运作的系统化机制,但是控制的过程和方式并不仅仅是约束或限制,同时也包括了协调、激励和促进。人们承认代理人有“隐藏行动道德风险”和“隐藏信息道德风险”,委托人的问题是设计一个激励合同以诱使代理人从自身利益出发选择对委托人最有利的行动。对这一问题的研究需要将代理理论与会计理论结合起来,走跨学科研究的道路。应该说这是现代会计控制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的新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代企业代理人各自追求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非协调模型的问题。在实践中,企业也存在许多具体的作法,较为典型的是将经营者的报酬与经营业绩挂钩。“约束+激励”的控制方式发挥作用的机理是:首先应该让经营者为企业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获得满意的报酬,但是仅有这一条还不能阻止经营者会想方设法去获取报酬之外的收入。这是因为,人的欲望是会不断膨胀的,满意度也会因此而无限制的升级。因此还必须有另外的设计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这就是从制度和程序等方面去禁止经营者的机会主义行为以与一旦发现经营越轨行为的惩罚性措施,使得经营者能够在得失之间进行理智的权衡,引导他们放弃非分之想,稳定地获得满意的报酬。至于如何让经营者获得满意报酬的方式也值得研究和探讨。但所有这些都必须以健全的、公平的、合理的企业产权制度化来规和制约。 (3)建立多层次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体制体现协调、约束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还必须相应地建立多层次的会计控制体制,才能使各项控制措施有制度上的、程序化的保证。层次化的现代企业会计控制体制是通过明确各方关系人的权利和责任实现的,使得每个群体或个人的行为都处在他人的监督和;控制之下,避免出现会计控制的“真空地带”或“控制盲点”,而使控制流于形式、难收成效。可以说,层次化体制是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一种有效形式。现代企业会计控制的层次化体制可以设计为三个层次结构。第一个层次是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具体控制措施是通过由所有者委派的财务总监实现的。在这一层次上体现出两个控制主体相互制衡的关系:所有者通过激励和约束来控制经营者,保障自身获取最大化的经营获利;经营者通过正确决策和有效经营履行受托经济责任同时获得制度化约定的期望利益。第二个层次是财务总监具体行使会计控制的权利。财务总监是由所有者委派的,是所有者利益的维护者,并具体监督和指导企业会计控制过程。财务总监控制作用的发挥首先通过对企业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的领导和控制,掌握会计系统的运行,对于企业重大的交易、资产变动等拥有审批权;其次通过主持定期与非定期的企业外审计,与时发现企业经营和会计方面已经发生的或潜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第三个层次是企业会计部门与会计人员的会计控制责任,即直接面向经营者与经营实体贯彻企业的财务和会计方面的控制制度。在这一控制层次上应该注意不能将会计控制体制和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混为一谈。会计人员受雇于企业经理并不能成为会计人员不去履行会计控制责任的合理借口,不能负责的真正原因是没有完善而且有效的会计控制体制和制度。我们不妨对上述结构进一步分析,在该层次上行使会计控制权利和责任的是企业会计人员,作用方向是会计人员作用于企业的经理和各业务部门,而监督和评价会计人员履行控制责任的却是上一层次代表所有者利益的财务总监。由此可见,会计人员对经理的会计控制与经理对会计人员的行政领导是不同的管理过程。尽管实际中因个体经理人的差异和会计人员素质不一,会计人员中不乏受经理个人意志指使者,但只要明确控制责任,再有相制衡的代表不同利益集团的控制主体存在,是会收到很好的成效的。5.2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目前,我国正形成一个由各级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协会进行监管,注册会计师负责对各类企业的会计资料进行审计的全面的行业监督体系。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职能不清、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使会计信息的公信力不高,影响着会计信息的使用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政府在会计监管过程中,应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加强会计执法,严肃法律责任我国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和会计师对出具的财务会计报告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法律责任;注册会计师法和证券法都规定了承担审计任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对所出具的审计报告负责。但这些法律责任主要以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为主,民事责任相对弱化。虽然在注册会计师法第42条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法规定,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取证、司法程序等方面的原因,会计师事务所还没有承担与其损害相适应的赔偿责任。尤其是注册会计师个人,几乎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在法律责任相对弱化的状况下,会计师和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工作中就有可能出于利益考虑,而放松职业警惕,甚至舞弊,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所以政府和执法部门应加强会计监督,严格会计执法,对会计市场进行有针对性的清理整顿,净化会计市场。(2)完善会计准则,使其更具操作性,更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从1992年开始的财务会计制度大变革,适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和不断完善的要求,在已颁布的财务通则、会计准则这两个基本准则的基础上,陆续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但在具体操作时,由于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政府对会计信息的监督、指导还不到位,使很多企业不能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正确处理会计事务,甚至肆意扭曲会计信息。据了解,我国目前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有着较大差异,在一些重要领域还存在缺陷。国家会计学院的专家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会计准则有40余个,而我国只有10多个,在如企业合并、职工福利义务、金融工具、所得税等方面都还是空白;此外,我国现行准则对一些重要会计信息的披露尚无要求,如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每股收益的计算方法等。作为政府部门,应在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发展状况的前提下,不断完善会计准则,并结合各类企业不同特点,进行相应的指导,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整体水平。(3)加强政府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增强会计信息的透明度目前企业为了自身利益,非常普遍地存在着设置几套账和账外账的情况,由于政府各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沟通,企业在向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