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2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95270129 上传时间:2022-05-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7.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2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2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2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六年级数学总复习指导建议2 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总复习) 应用题 (一)一般复合应用题 1、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法 (1)分析法:从问题入手,逐步分析题里的已知条件。 (2)综合法:从应用题的已知条件,逐步推向未知,直到求出解。 (3)分析综合法:将分析法、综合法结合起来交替使用的方法。当已知条件中有明显计算过程时就用综合法顺推,遇到困难时再转向原题所提的问题用分析法帮忙,逆推几步,顺推和逆推联系上了,问题便解决了。 2、一般复合应用题的解题步骤: (1)审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分析题目里的数量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列式,算出结果; (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 (二)典型应用题(有一定解答规律的应用题) 1、求平均数问题 (1)求平均数问题的特点:把各“部分量”合并为“总量”,然后按“总份数”平均,求其中一份是多少。 (2)求平均数问题的解题规律:关键是先求出“总量”和“总份数”,然后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数,特殊情况可用“移多补少法”解答 2、归一应用题 (1)归一应用的特点:从已知条件中求出“单一量”,再以“单一量”为标准去计算所求的量。归一问题通常分为正归一和反归一。 (2)归一问题的解题规律:首先求出一个单位数量,然后以这个“单位量”为标准,根据题目的要求,用乘法算出若干个“单位量”是多少,这是正归一的解题规律。或用除法算出总量包含多少个“单位量”,这是反归一的解题规律。归一问题还可以用倍比问题的解题方法求解 3、相遇问题 (1)特点:A两个运动物体;B运动方向相向;C运动时间同时。 (2)解题规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三)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1、分数乘法应用题 已知一个数,求它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即:“一个数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特征:已知条件:表示单位“1”的量;单位“1”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分率) 所求问题: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分量)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单位“1”的量分率=分量 对应关系 2、分数除法应用题 (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即“多少几分之几” 已知条件:单位“1”的几分之几(分率);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量) 特征 所求问题:单位“1”的量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分量分率=单位“1”的量 对应关系 (2)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 即“一个数另一个数”。 已知条件:表示单位“1”的量;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量) 特征 所求问题:求分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用等式表示三量的关系:分量单位“1”的量=分率 对应关系 3、工程问题的应用题 把工作总量用“1”表示,工作效率用单位时间内做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根据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就能求出合作完成工作时间 三量之间的关系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4、列方程解应用题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考方法:用字母代替应用题中的未知数,根据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A、弄清题意,找出未知数并用X表示。 B、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 C、解方程。 D、检验,答。 5、比和比例应用题 比和比例应用题包括:比例尺、按比例分配、和正反比例应用题。 (1)比例尺中解题关系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要分配的量各部分量的分率=各部分量。 (3)正比例/=X/Y反比例=XY 量与计量 1、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这些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为标准的量相比较叫做计量。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2、常用的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面积、地积、体积、容积、重量单位及其进率 长度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地积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体积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容积1升=1000毫升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重量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2)常用时间单位及其关系 世纪 年月日时分秒 100 12246060 大月:1、3、5、7、8、10、1231 小月:4、6、9、1130 平年2月 闰年2月 28 29 3、同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化法)乘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低级单位的数 (聚法)除以进率 空间与图形 一、平面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一)线 线段:用直尺把两点连接起来就得到一条线段。 线段的长就是这两点间的距离。 平行线:在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直线: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 长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射线: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可以得到一条射线 (二)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 锐角:小于90度的角直角:等于90度的角 角钝角:大于90度而小于180度的角平角:180度角 周角:360度角 (三)平面图形 1、三角形:由三条线段首尾相互连接围成的图形 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 按角分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 按边分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 任意三角形:三条边都不相等 2、四边形:由四条线段首尾依次连接围成的封闭图形。 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 四边形 直角梯形 梯形 等腰梯形 3、特征及周长、面积计算公式: 名称 图形字母意义特征周长面积公式 正方形 a a-边长 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C=4a S=a² 长方形 b a a-长 b-宽 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C=2(a+b) S=ab 平行四边形 h a a-底 h-高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S=ah 三角形 h a a-底 h-高 有三条边,三个角,内角的和180度S=ah2 梯形 a h b a-上底 b-下底 h-高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S=(a+b)h2 圆 d r d-直径 r-半径 同圆内半径相等,直径相等,直径是半径的2倍C=d=2r S=r² 二、立体图形的认识和计算 1、长方体与正方体特征的区别与联系 特征 名称 相同点不同点 面棱顶点面的特点棱长 长方体 6个 12个8 个 6个面一般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的面的面积相等每组互相平行的4条棱相等 正方体 6个 12个8 个 6个面都是相等的正方形12条棱都相等 2、圆柱、圆锥的特征 名称 图形特征 圆 柱 上、下底面是面积相等的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侧面沿高展开是长方形(正方形)。有无数条高 圆 锥 底面是圆形,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叫做高。只有一条高。 3、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 名称 图形字母意义表面积s、体积v 正方体 a-棱长S=6a² V=a³ 长方体 a-长b-宽 h-高 S=(ab+ah+bh)x2 V=abh 圆柱体 r-底面半径 h-高 c-底面周长 S侧=ch=2rh S表=S侧+2S底面 V=sh=r²h 圆锥体 r-底面半径 h-高 V=sh3 =r²h3 统计与概率新课标第一网 单式统计表 统计表复式统计表 百分数统计表 统计表包括:总标题、纵栏标题、横栏标题、数据资料栏、数量单位、制表日期 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统计图的制法与特点 制法特点 条形 统计图 1、整理数据,画出横、纵轴,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2、根据数量多少画直条 3、写名称、制表日期、图例 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折线 统计图 1、整理数据,画出横、纵轴,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 2、根据数量多少描点,再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3、写名称、制表日期、图例 不但可表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扇形 统计图 1、计算各部分占总数的百分比,再算出与各部分所对应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2、取适当半径画圆,用量角器量出各扇形的圆心角,作扇形。3、注明各扇形表示内容和所占百分比,并用不同的标记加以区别,4、写上标题及制图日期。清楚的表示出各部分与总数及部分与部分的关系 统计量: 平均数:求平均数的实质就是将几个数量,在总量(和)不变的情况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变为相等。求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是:总量/总份数=平均数。 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就叫做这组数据的众数。 中位数:把调查的得到的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排列起来,其中处于正中间的那一个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数据是偶数个时,则取正中间的两个,计算出这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作为该组数据的中位数。 可能性 1、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会用“一定、可能”等词语描述事件 2、体验事件发生的能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能设计公平的、符合指定要求的游戏或方案。 3、会求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4、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