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92596552 上传时间:2022-05-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在我国传统音韵学中,声母又称作 声、纽或声纽等,如 双声、古音十 九纽中的声、纽 都表示声母的意思。在音韵学上,将魏晋南北 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称为中古音。中古音可以分为中古前期和中古后 期。前期以切韵音系(即广韵音系)为代表,后期以三十六字 母为代表。相关概念五音:根据声母发音部位的分类,把声母按发音部位分为唇、舌、牙、齿、喉五类,即是五音七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 半舌(来纽)和 半齿(日纽), 共是七类,就是 七音。在我国古代的音韵学著作中,关于声母发音 部位的归纳分析主要有 五音、七音之说。五音最早见于玉篇 五音声论;七音 是由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的。所谓 五 音,是按发音部位的不同把声母分成五类,即唇音、舌音、齿音、 牙音、喉音,在五音的基础上再分出半舌音、半齿音两类,就成了七 音。后来,古人又将唇音分为重唇、轻唇;舌音分为舌头、舌上;齿音 分为齿头、正齿,这样,古代声母的发音部位就有了十类之别。清浊:对于声母的发音方法,我国传统音韵学主要使用 清浊 的术语来作解释。唐代孙缅在切韵序中说:切韵者,本呼四声,引字调音,各字有清浊。由此可知,声母的清浊之辨由来已久。后来,古代学者根据韵图中三十六字母排列的位置及发音特点,又将清浊各一分为二,即:清-全清、次清;浊-全浊、次浊。从现代语音学的观点看,传统的清浊之分实际上就是声带颤动 与否的区别,凡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一类声母为清, 凡声带颤动的一 类为浊。至于全清、次清、全浊、次浊的进一步划分,则涉及到其他 的发音方法问题。古代全清、次清之间与全浊、次浊之间的区别特征是不一致的, 次清的 次 是就清声母的送气而言,与发音方法的气流强弱相关;次浊的 次 则主要指非塞音、塞擦音、擦音类浊声母,与发音方法的阻 碍方式相关。古代学者关于声母发音方法的分类虽然不如现代精密, 但应该说是有其合理性的。守温三十字母守温三十六字母 玉海守温有三十六字母图一卷 。但已无 所见。后来刘复(近代语言学家,1891-1934)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看 见敦煌石室写本,里面有一个写的很坏,破碎的卷子,共分三截,有 一截的第一行写 南梁汉比丘守温述 八个字。背面有 三十字母敲韵 六字。南梁汉比丘守温述唇音不芳并明舌音端透定泥是舌头音知彻澄日是舌上音牙音君 溪群来 疑等字是也齿音精清从是齿头音审穿禅照是正齿音喉心斜晓是喉中音清匣喻影亦是喉中音浊刘复敦煌缀琐守温韵学残卷守温三十六字母排列法研究罗常培敦煌写本守温韵学残卷跋考证守温是唐末沙门人, 南 梁 非朝代名而是地名。唐兰考证南梁就是兴元,即今天的陕西南郑 县,守温当是当时凉州西域一代的汉族僧人。这个敲韵图受梵、藏发音影响较重。后来,唐宋时期的音韵学 家根据当时的语音状况,增加了 6个,形成中古时期的声母系统,习 惯上仍然叫守温三十六字母。三十六字母相传为唐朝僧人守温所创,故又称为 守温三十六 字母。根据现在的研究, 三十六字母 并不合于唐朝的声类,另外, 守温的著述残卷也已经被发现,上面只记述了三十个字母,而且和 三 十六字 母 有很多的不同。因此 守温三十六字母 当出于后人的伪 托。至于 三十六字母 究竟何人所创,至今未有定论。共3页,当前 第1页1普通话手抄报:古汉声母 相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