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研究报告

上传人:dc****87 文档编号:9168852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学校代码:10272 学 号:2021252264财经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公共管理硕士学位论文MPA DISSERTATION基层民警工作压力与应对策略研究培养院系: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齐兴茂 指导教师: 庄序莹 副教授 完成时间: 2021年 . z-摘要环境的变化、社会的期望、组织的要求、自我的期望,人们的需求和价值观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动,生活习惯、思考及行为模式也随之而改变,第一线直接面对广阔人民群众的警察无可防止地受到这种变动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警察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造成自我在的角色冲突,必须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根据国外许多研究,警务人员长期处于较大工作压力下,常易导致工作倦怠,不仅造成精神紧,而且工作效率不佳、团队士气低落、阻碍身心安康与家庭生活和谐,甚至产生不当的生活态度、偏差行为及人格特质,其将直接对社会治安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依靠压力管理的实施,使压力到达最理想的水准,实现工作欲望高昂,心情愉快,充满精力,不管是记忆力、注意力及分析力都处于超水准的状态,冷静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提升工作效能。本文主体局部由四章组成。第一章首先阐述本文立题的选题背景依据及目的意义,然后是文献综述,最后是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本文创新点的介绍。第二章首先介绍了工作压力模型,并对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做了比拟详细的介绍;接着本章对工作压力的情绪反响和行为反响进展了分析,最后对警察的工作压力进展了介绍分析。第三章为实证分析局部:通过对省市公安局下辖派出所基层民警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工作负荷、低福利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绩效感受较高的两个维度;不同年龄、学历、警衔衔级、从警年限的派出所民警在工作绩效上具有差异性;民警的工作压力认知越高时,其工作绩效认知越低。第四章是针对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进展论述,提出从个体部及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入手进展压力管理。关键词基层民警 工作压力情绪反响行为反响AbstractChanges in the environment, the e*pectations of the society, the organizations requirements, self-e*pectations, all these factors make our demand and valueschange, and ourliving habits, thinking and behavior style changeaccordingly. While always confronting the plicated and 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 the police play a variety of roles, which deduce the conflict of inner role, and create a lot of pressure.According to many domestic and foreign studies, the police arealways under great pressure, itmay lead to burnout, it means not only mental stress, but also poor efficiency, low team spirit,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problem, family problem, and even improper life attitude, deviation of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it may directly impact the social order and deserve our attention.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we must rely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ress management, adjust the pressure to the best level, achieve a high desire to work, goodmood, full of energy, no matter memory, attention or the analyzing capabilities are all in a superlative state, then they can calmly response to the various kinds of problems, improve work performance.The article consists of four main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llustrat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research, then the literature review follows, the last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research methods as well as the innovation points. The second chapter first introduces a work pressure mode, and describes the reasons of work pressure.The following is the analysis of emotional reactions and behavioral reaction under working pressure. The final part is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polices working pressures.Chapter three is the part of empirical analysis, through empirical studies of grassroots police in *in*iang City, Henan Province, we concluded that overloading, low welfare are two significant dimensions that the police have higher feelings of job performance; Police with different ages, education, ranks, and career life hav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orking performance; the higher cognitionof working pressure, the lower cognition of work performance. The fourth chapter discusses strategies for grassroots police to deal with work pressure. It is suggested thatstress management can be implemented from the individual aspect and e*ternal environmental aspect.Key words:Grass-roots Chinese Police,WorkingPressure,Emotional Reaction,Behavioral Reaction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1一、研究背景1二、研究意义1第二节 文献综述2一、工作压力的概念、来源3二、工作满足的相关研究6三、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涵7四、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8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方法9一、研究思路9二、研究方法10第四节 本文创新点11第二章 工作压力的来源及成因12第一节 工作压力模型12第二节 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13一、环境不确定性13二、组织因素13三、个人因素14四、个别差异14五、压力的累加性15第三节 工作压力的反响15一、情绪反响16二、行为反响16第四节 警察的工作压力概述17第三章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检验20第一节 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讨论20第二节 实证研究设计21一、研究框架及研究假设21二、研究对象21三、研究方法22第三节 效度和信度检验22一、效度检验22二、信度检验24第四节 实证分析过程24一、根本资料分析24二、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现况分析25三、不同背景变量在民警工作压力的差异分析26四、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关联的分析29第五节 结论与讨论31一、派出所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认知31二、不同背景变量派出所民警在工作绩效上差异31三、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32第四章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33第一节 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的思路33第二节 基层民警个体的工作压力应对策略33一、角色认知,落实职责,依法政34二、了解工作压力源,强化自我压力管理34三、适当休闲与运动,舒缓压力,维持身心安康35四、终身学习教育进修,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35五、注重相互协助,追求团体和谐36六、亲切效劳,取得民众认同36第三节 政工部门的应对策略36一、工作面改革,绩效常态执36二、建立明确、安定、公平的人事制度37三、心理层面教诲,改变心理辅导形式37四、倡导终身学习、培训与数字教学结合38五、简化警察勤务,增加休闲福利39六、充实科技装备,运用打击犯罪39附录 派出所基层民警工作压力与工作绩效研究问卷42致45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研究成果46. z-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研究背景及意义一、研究背景伴随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病层出不穷,已然成为现代人的隐忧,其中更以压力问题最为常见。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压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个人如果无法有效调整适应,长期处在负面压力之下,将导致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异常,生活品质和工作效能进而会深受影响。根据美国警察心理学家的研究,由于警察工作的特殊性质,警务人员所承受的压力远大于从事一般工作的人员。在我国,基层民警承当着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责任,与人民群众接触频繁,工作要求多、负荷重、时间长、工作时段不确定、且具有相当程度的危险性、挑战性与急迫性,这些是警务工作的重要特征。充满高风险工作压力的警察,需要有很高的压力调节能力才能胜任。在此情况下,基层民警压力管理问题的探讨是目前刻不容缓的一个重要课题。环境的变化、社会的期望、组织的要求、自我的期望,人们的需求和价值观因环境的变化而变动,生活习惯、思考及行为模式也随之而改变,第一线直接面对广阔人民群众的警察无可防止地受到这种变动的影响。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警察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因而造成自我在的角色冲突,必须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根据国外许多研究,警务人员长期处于上述环境,常易导致工作倦怠,不仅造成精神紧,而且工作效率不佳、团队士气低落、阻碍身心安康与家庭生活和谐,甚至产生不当的生活态度、偏差行为及人格特质,其将直接对社会治安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更由于警务人员是佩带具有杀伤力武器的公务人员,必须拥有稳定的人格,方足以抗拒压力,顺利完成任务。依靠压力管理的实施,使压力到达最理想的水准,将会使工作欲望高昂,心情愉快,充满精力,不管是记忆力、注意力及分析力会处于超水准的状态,冷静应对,行为较具合理性,提升工作效能。二、研究意义警务人员在各种行业中属高工作压力团体,但国探讨警务工作压力的实证研究还是相当有限。如何减少基层民警的过度负面压力,增强其适应能力,使生活更具活力,正向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工作效能,这个问题对推动公安队伍建立,保持公安队伍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围绕公安基层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调研成果,通过对大量事件、材料的分析、论证,对许多基层公安机关领导、民警的走访、座谈、交流,在对大量素材进展科学分析、推论、总结的根底上,进展基层警务工作压力源进展了比拟深入的探讨,拟找到困扰当前公安压力管理工作的瓶颈性、关键性的共性问题,并在压力管理上,尽力找寻破解问题的方法、对策,提供基层民警压力管理有效可行的建议,增强对压力的抵抗或应对能力,将压力转化为动力,进而在维护社会稳定,效劳人民群众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节文献综述工作压力是现代社会的副产品,同时也是影响现代人日常生活以及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Howard& Johnson(2004), Al-Mohannadi& Capel (2007)的相关研究均显示,不管研究对象是管理人员、教师或是警察,他们都面临着各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得个人生活产生很多的改变,甚至导致职业倦怠。如果个人持续承受过重的工作压力,将进一步使个人产生各种生理和心理的不适情况。在工作情境中,工作压力过重后对个人所产生的首要影响,就是产生职业倦怠。一旦个人产生职业倦怠之后,后续的影响将接踵而至。最常见的情形是使得个人时常紧、易怒、疲倦、工作无成就感,甚至产生情绪上的耗竭,进而产生退出职场的离职念头 Mearns, J., & Cain, J. 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achers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their burnout and distress: roles of coping and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pectancies. An*iety, Stress and Coping, 2003, 16(1): 71-82.。当个人产生这些反响后,整个社会将因此付出极大的代价。因此,对于职业倦怠问题的反响与处理便显得格外重要。虽然有关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二者的关系,有前述的研究结果支持,但相对的,从工作压力的理论中也显示,工作压力的影响并不总是负面的;不同的个体面对一样的工作压力时,所产生的反响也不尽一样。Lazarus & Folkman(1984)即曾定义压力为个人与环境之间的特别关系,经由个人的评价将其视为是重担,或者是超过个人承受限度,并进而危及个人的安康。在其观点中,压力是否对个人造成伤害,将视个人的主观评价而定。因此,当个人面对工作压力时,是否能承当工作压力进而完成工作;或是无法承当工作压力,个人的主观感受将是关键因素之一。此时,个人对于自己工作中各维度的满足状况,将更为重要。工作满足程度会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也就是说职业倦怠程度会受到个人在工作上的满足程度的影响。为什么工作满足和职业倦怠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从心理需求论来看,一旦个人的根本需求获得满足,便会进一步寻求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在此需求的引导之下,个人自然不容易产生职业倦怠的感觉;此外,从赫兹伯格的双因子论来看,引导个人产生工作满足的因素包括成就、认同、工作本身、职责与升职等等,一旦工作中有这个鼓励因素存在,职业倦怠便不再容易产生;另外再从需求满足理论或是社会信息处理模式理论加以分析,也将获得一样的结论,即一旦个人在工作中获得满足,便不易产生职业倦怠之感*璞,谢家琳,井润田,2005: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第12期。综上所述,工作满足的感受对个人职业倦怠的产生与否,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同时,职业倦怠感也受个人工作压力的上下而改变。因此,工作压力、工作满足与职业倦怠三者是处于一种连动的关系中,相互之间是如何影响的,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这也是引发笔者从事此研究的最主要动机。一、工作压力的概念、来源早期对于压力的研究,主要是精神医学或心理卫生探讨的畴,着重于生活压力的探讨,直到French etal. (1974)才将压力管理的观念导入企业管理中,用来探讨工作中的压力问题。工作压力应包含工作压力源、工作压力反响、工作压力导致的结果及工作压力因应等层面;然而每位学者对工作压力之定义不尽一样,兹将中外学者对工作压力的定义整理如下:表1.1 国外学者对压力的定义学者年代工作压力定义French, Rogers & Cobb1974工作压力是个人能力与其可使用的资源,以及工作要求三者间的差距所导致的现象。Beehr & Newman1978指工作相关因素与工作者互动下,迫使工作者脱离正常运作的轨道,改变生理或心理状态的情境。Parker & DeCotiis1983是个人在工作场所中,面临到和工作结果相关的时机、限制与需求时,失去了原有的常态与平衡,而产生一种与自我期望不甚相符的感觉。Steer1988个体在工作情境中,遇到*些工作特性的威胁所引起的反响。Jamal & Baba 2000工作压力可概念化为,个人对于那些似乎会威胁到己身的工作环境特征,所产生的反响。Moracco & McFadden的工作压力综合模型指出,潜在的压力源来自社会、工作及家庭等,应透过个人评估、实际的感受,并根据个人不同的特性,采取最适合自己的压力处理方式及应对策略,用来消除压力,但如果应对策略无效,则可能产生长期的工作倦怠 Moracco, J., & McFadden, H. The counselors role in reducing teacher stress.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 1982, 32: 160-177.,如图1.1所示。图1.1 工作压力综合模型工作压力相关研究中所使用的压力涵相当多,对于工作压力涵的选择,便需要采用多数研究者已分析过的压力源。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过去有关工作压力源的研究中,最常为研究者所探讨的主要有四个方面:一工作负荷压力工作负荷压力可分成量的过多或过少,以及质的过多或过少。前者例如:在一定时间给予过多或过少的工作事项;后者例如:个人觉得能力缺乏以胜任工作或被赋予的工作太难、工作不需要运用工作人员的专业才能、大材小用,或安排的工作类型与兴趣不和。然而不管工作负荷是过高或过低,来自心理上或生理上的负荷,都是压力的来源。而一般均认为过重的工作负荷是产生压力的最大因素,当工作者觉得自己需要加长工作时间以及需要更努力工作时便会感受到压力,如果个人有较差的安康生活习惯,与低工作负荷者相比之下,将会承当较多安康的危险因素罗玉越,舒晓兵,史茜,2021:付出-回馈工作压力模型:西方国家十年来研究的回忆与评析,心理科学进展第1期。此外新的技术与产业的自动化会造成工作的简单化以及重复性的工作,这些都可能成为工作负荷,虽然太具变化性的工作环境是有压力的,但单调、重复性的工作也可能是压力的来源。此外缺乏刺激、技术性专业难以施展及单调无趣的工作都是今日许多蓝领阶级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型态Landsbergis& Theorell, 2000,前述这些因素都将造成工作者的参与感低落,进而影响工作表现及工作满意度。二角色压力现代很多人之所以感受到压力,通常不在于其生活中的*一个角色,而在于他必须要扮演很多个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位成年人,他必须是一位工作者、也是他人的工作伙伴、也是孩子的父母亲、也是父母的孩子,这些角色,每一个均伴随着很重的义务与责任。而这样的角色冲突问题在女性身上更是严重,特别是有了小孩之后,各种角色扮演之间的冲突更是与日剧增,尤其是工作与家庭之间的要求更是难以排解。虽然如此,工作与家庭二种角色合一终究产生正向或反向的作用,仍然根据所能获得的资源量而定 Taylor, S. E. Health Psychology. Boston: McGraw-Hill, 1999.。如要兼顾工作,应考虑对于工作环境是否具控制感以及弹性、所得高不高、是否有人可以协助处理家务、孩子是否有适当的照顾、先生是否能够提供协助等等而定。总之,当个人扮演的角色较多时,便承受较多的压力及角色特定的压力源。三人际压力人际关系是另一项压力源,但人际关系有正有负,负向的人际关系让人感受到压力,并导致身心安康受损。但相对的,正向的人际压力却可缓冲压力,有着社会支持的效用。针对工作中社会支持的研究认为,有人际关系问题就会引起压力,但有支持性的人际关系却可对抗压力,虽然这是在工作情境中所得到的结果,但应用在其它情境仍然一样。Brannon & Feist (2000)曾对大学生进展调查,报告指出,人际关系是排名第三的压力事件,这种压力来源的频率并不令人惊讶,基于考虑到多种的人际关系,如工作伙伴、主管、朋友和情人,以及与包括父母、孩子、配偶、姑姨、叔伯和兄弟姊妹的家庭关系,在其研究中,发现在大学生所得的结果与家庭关系相较,非家庭的人际关系经常是压力的来源。由这样的论述可知人际关系压力也是个人生活中一项颇值得探究的压力来源。四专业压力专业的拥有是现代人工作上的保障,同时也是现代人失业的主因。以行业而言,Scarpa et al. (2006)指出,专业程度较高者其压力越大,因为受到专业领域开展的影响,随时要保持跟得上脚步的水准;此外像是对他人生命必须负起责任的行业,如医护人员、社会工作者也是属于专业压力较高的一群;而IT行业受到高科技日新月异的影响,与其它行业相比压力较高;另外像是市场重复性高的行业如便利商店等,因竞争所产生的专业压力相对地也较高。此外假设以教育工作而言,美国教育学会及各学者专家曾举出以下的参考标准:专门的知识与技能、长期的专门训练、强调效劳精神、专业独立自主性、自律的专业团体与伦理规条、不断在职进修。其中专门的知识与技能尤其重要,如目前的IT行业,相关从业人员一旦未即时进修,汲取相关知识,便可能遭到淘汰的命运,而这便是相当沉重的专业压力。因此我们可说,随着时代社会的进步,工作上专业的压力将是现代化的副产品。二、工作满足的相关研究工作满足的概念,主要是指个人对工作情绪的态度或取向,先后有学者从整体性overall、差距性e*pectation discrepancy及参考架构说frame of reference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定义。在这些定义中,其主要特征有三点:第一,工作满足是一种个人的主观感觉,尤其会受到个人期望的影响。第二,这个主观的感觉也会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例如组织的管理方式、薪资等的上下等等。第三,一个人对其工作是否满足,一方面可由个人对整体工作的感受来看,但这是较笼统的感受,另一方面则可从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如领导方式、报酬等层面来分析。因此我们可说,工作满足系指组织成员从工作中满足自己需求的程度蒋莹,2006:个体控制点、工作压力及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经济管理第21期。如果从工作满足的相关理论来看,有不少学者将影响工作满足的因素分成外或个人与环境两大因素,其中在外在因素上,最常被提及的就属工作本身满足、薪资满足与升迁满足三项;其次,假设从过去的相关研究分析将发现,多数的研究均是采用工作满足量表加以分析,在这个量表中,其分量表有五个,分别是工作本身的满足、升迁方面的满足、薪资方面的满足、人际关系方面的满足、上级态度的满足。其中最常被引用的为前三项。工作满足除了影响个人工作的表现之外,本身也受其他因素所影响。Jamal & Baba2000的研究即指出,工作压力是影响工作满足相当重要的因素,且二者之间呈现一种负向相关的关系。即工作压力越大,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越低;工作压力程度越低,个人的工作满足感越高。另外,从工作满足的前因、后果的研究分析中可以发现,在前因的局部有相当大的成分是属于环境因素,而这些环境因素又有相当大的局部可归属于压力层面。因此,压力可说是影响工作满足一个相当重要的成分。三、职业倦怠的概念与涵职业倦怠一词最早是由Freudenberger (1974)在其论文中所提出的概念,描述为个人由于执着于*种生活的理想或方式,或者是因为无法得到预期的回报而产生的一种疲劳或挫折状态。此外,Edelwich & Brodsky (1980)将职业倦怠视为由于工作的状况导致助人的专业人员受到理想、精力与目标的逐渐丧失; Schaufeli et al. (1993)认为职业倦怠可以被界定为生理或情绪的耗竭病症,它包括消极的自我观念,消极的工作态度,及丧失对他人的情爱与关心;另外,职业倦怠它可以区分成三种不同的等级:第一级为轻微的职业倦怠,此时会显现出短暂的担忧、易怒、疲惫与挫折感。第二级为中度的职业倦怠,它与第一级的病症一样,不过其病症通常会持续两星期或两星期以上。第三级为严重的职业倦怠,此时会有生理疾病的产生,如溃疡、慢性背痛或偏头痛等等。从上述学者对职业倦怠一词的定义可以发现,职业倦怠的判断是从个体外显行为或心感受两者综合而得的。然而外显行为与心感受二者依当事人的主观知觉与判断将有相当的个别差异,因此所显现出的病症也就因人而异。此外,假设从影响职业倦怠的因素分析将发现,职业倦怠可视为是工作压力的延伸,两者关系密切 Robbins, S. P.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Concepts, controversies,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Prentice-Hall, 1993,159-186.。因此会产生职业倦怠者,通常会从工作中感受到很大的压力,职业倦怠是个人在工作与环境的互动中,长期面对负向的工作压力而未能有效的调适,以致情绪耗竭,并对工作失去热忱,因此表现出冷漠、负向的工作态度与成就感低落;职业倦怠的个人会以退缩、冷漠、嘲讽的态度对待周围的人,且在工作成就感上将产生负向的改变。但从过去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却也发现,当面对工作压力时,未必会产生职业倦怠的现象。之所以如此,原因很多,其中牵涉及个人人格特质及其它的环境因素,特别是本文中所提及的工作满足将是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而职业倦怠的涵为何.和工作压力容的选择一致,必须采用国最多研究者采用的研究涵为分析对象。国外有关职业倦怠的研究容有二大取向,第一个取向的研究容包含情绪耗竭、去人性化与个人成就感等三项;第二个取向的研究容则包括工作情绪、工作价值、工作表现与工作投入等四项。唐芳贵,蒋莉,肖志成,2005:国外教师职业倦怠研究述评,教育与职业第5期这二个取向的实质容差异不大,最大的差异在于二者所采用的研究工具不同,因此所呈现出的研究容便有所差异,假设以研究数量而言,则以第一取向的研究较多。四、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Gray & Smeltzer (1985)认为绩效在管理学上的鼓励理论中,是指一个员工完成一项工作。Byars & Rue (1994)指出绩效是指员工工作任务实现的程度,衡量员工工作的表现情况,反映出员工实现工作需求的程度。所谓绩效系指组织目标达成程度的一种衡量标准。绩效的衡量是用已发生的事实为根底,即是以资源投入组织而带来的产出为衡量的对象。在组织行为上,绩效指的是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与效力(efficacy)三方面的整体表现。Byars & Rue (1994)认为工作绩效是指员工努力的净效果,受到员工的能力与角色(或任务)知觉的影响。工作绩效可说是员工的工作表现。Motowidlo & Borman (1997)认为工作绩效是具行为性、事件性、可评价性及多面性的,是指员工在一标准时间于组织中不连续行为事件的总值,是被用来驱动默认变量开展及有效的动力。其他国外各学者对工作绩效的涵进展了不同的论述,现将相关研究整理如表1.2所示。综上,工作绩效可视为一个人的工作奉献的价值、工作的质量或数量,亦即员工的生产力。表1.2 国外学者对工作绩效的相关研究学者工作绩效的定义Dalton et al (1980)工作绩效分为:1.硬性绩效:如生产量或销售量之类的效能或效率。2.软性绩效:如上级满意度、顾客满意度及员工个人的工作投入知觉等。Venkatraman(1986)工作绩效可从三方面衡量:1.财务绩效:达成企业经济目标的程度。2.事业绩效:为财务绩效与作业绩效的总合。3.组织效能:达成组织各种相互冲突的目标,以及各种关系人的目标满足。Gatewood&Field(1998)绩效衡量的工程主要分为四种类型:1.生产性资料:例如产出数量或品质。2.人力资源资料:如员工的缺席及离职状况。3.训练有效性:衡量方式是用测验或模拟情境来评估承受训练的员工绩效是否有提升。4.用主管对员工的绩效表现提出判断性的评估。Schermerhorn(2000)工作绩效(Job performance)是指工作中的个人或团体所表现的任务达成的质与量。Van Scotter (2000)任务绩效是指工作者只是运用公司提供硬体设备和专业知识来完成任务;情境绩效是指员工自愿提供额外的资源来协助同事,改善职场人际关系及如期完成工作。第三节研究思路及方法一、研究思路本文主体局部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绪论,首先阐述本文立题的选题背景依据及目的意义,然后是文献综述,对工作压力的概念与来源,工作满足的相关研究,职业倦怠的概念和涵,以及工作压力、工作满足于职业倦怠之间的关系都做了比拟详细的介绍,最后是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对本文创新点的介绍。第二章是工作压力的来源和成因。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中,压力可以说是无所不在的。个人如果无法有效调整适应,长期处在负面压力之下,将导致生理、心理和行为产生异常,生活品质和工作效能进而会深受影响。本章首先介绍了工作压力模型,并对造成工作压力的原因环境不确定性、组织因素、个别差异、压力的累加性做了比拟详细的介绍;接着本章对工作压力的情绪反响和行为反响进展了分析,最后对警察的工作压力进展了介绍分析。第三章为实证分析局部:根据理论与相关文献探讨,本文以工作压力、工作绩效为研究变量,建构本研究根本的架构图,并探讨变量间关联性与影响性,并以省市公安局所属的10多家派出所基层民警为研究对象,平均分配调查问卷,研究背景变量样本根本资含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务、从警年限等7项,有效回收问卷共400份,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工作负荷、低福利是派出所民警在工作绩效感受较高的两个维度;不同年龄、学历、警衔、从警年限的派出所民警在工作绩效上具有差异性;民警的工作压力认知越高时,其工作绩效认知越低。第四章是针对基层民警工作压力应对策略进展论述。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目前市基层民警工作压力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从个体部及外部环境入手,一方面塑造个人较强的心理素质,可针对压力源做出反响、再评估和判断,从而采取最适当的应对方式,另一方面由于环境与个体的交互作用,使得个体有良好的适应性,也可以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二、研究方法本文采用包括文献分析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具体方式如下:1、文献分析法针对本研究的目的对国外相关的书籍、学术论文、期刊进展整理,分析了工作压力的来源与成因,并对警察工作的压力进展了探讨,对于国基层民警压力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展了研究。以上文献的分析,除作为本研究实证调查的理论根底外,也是设计调查问卷的依据。2、访谈法访谈研究主要是采取对基层警务人员的访谈。调查初期阶段采用该方法,以省市公安局所属的10多家派出所基层民警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基层警务人员的访谈,了解市警务人员压力管理的现状,确定本次调查容,并根据访谈情况对本研究采取的调查问卷的设计进展了适当的调整和修正,以保证问卷调查取得良好的效度。3、问卷调查法由于全市基层派出所数量众多,本次调查既要实现对全市情况的掌握,又要深入微观层面,保证调查的深度,所以采取了大规模抽样调查的方法,共计有效回收问卷400份。在文献分析与访谈的根底上,本研究以工作压力、工作绩效为研究变量,建立本研究的根本架构,并探讨变量间关联性与影响性。背景变量包括以下性别、年龄、学历、警衔、从警年限。工作压力变量分为工作负荷、低自我成长、低福利等三个维度,工作绩效变量分为品质能力、绩效达成、团体和谐等三个维度。第四节本文创新点警务人员在各种行业中属高工作压力团体,警务工作常易导致工作倦怠,不仅造成精神紧,而且工作效率不佳、团队士气低落、阻碍身心安康与家庭生活和谐,甚至产生不当的生活态度、偏差行为及人格特质,其直接间接对社会治安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我们重视。但国探讨警务工作压力的实证研究还是相当有限。如何减少基层民警的过度负面压力,增强其适应能力,使生活更具活力,正向面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改善生活品质,提升工作效能,这个问题对推动公安队伍建立,保持公安队伍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研究关注的重点。本研究通过对公安基层工作开展的一系列调研,对许多基层公安机关领导、民警的走访、座谈、交流,在对大量素材进展科学分析、推论、总结的根底上,进展基层警务工作压力源进展了比拟深入的探讨,通过实施大量的调查问卷,既实现对全市情况的掌握,又深入微观层面,保证调查的深度,实现了面与点的结合,并通过现场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保证了调查的真实性、容充分翔实。第二章工作压力的来源及成因第一节工作压力模型心理学家习惯以压力源、或压力因子来代表压力来源,主要是指使个人感受到压力刺激的事件,这些刺激事件源自于周围的人、事、物或来自个人在的想法,也就是向人提出适应或应付的要求并进而造成压力反响的刺激物。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除了会影响组织构造的设计之外,也会影响组织成员承受压力的程度。一般而言,压力不仅发生于工作上,甚至平常生活上也会产生压力。压力潜在来源有三种外在环境、组织与个人,称之为压力源。这些潜在压力是否会成为真实压力,端视个人差异而定。当个人感受到压力时,会有生理、心理及行为上的反响。同样的压力状况,为什么有人深以为苦,有人却不以为然.如图2.1,可以帮我们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图2.1 压力产生模型第二节工作压力的原因分析一、环境不确定性1、经济不确定性:当经济紧缩、经济萧条时,组织裁撤、单位裁员、减薪等,往往会令人担忧工作的保障性,因而带给人们压力。2、政治不确定性:政治上的威胁和改革,将会导致民众的压力。以加拿大魁北克省因以法语为官方语言,主公民表决脱离加拿大独立,导致不太会说法语的人,感受到相当大的压力。20世纪末俄国改革失败、日本联合阁失败,均使经济低迷,因此政治安定状况将会影响经济开展。3、技术不确定性:新科技会使员工旧有的技能与经历变得无用武之地。电脑、机械人、自动化及其他形式的技术创新,对许多人而言,都代表着威胁,因而会产生压力。二、组织因素首先就是任务的要求,这里主要是指个人工作息息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工作设计和工作环境等因素构成,工作自主性程度、任务多样化程度,也会形成压力;工作场所的温度、噪音及具有危险性或造成不舒服感的工作条件等会导致员工焦虑,或上班场所过于拥挤或常有人为的干扰,都会形成压力 时雨等,2021:工作压力的研究概况,经济与管理研第4期。其次是角色的要求,主要是指与员工在组织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功能有关的一些因素。员工所扮演的各种角色,无法同时妥协或满足他人的期望,就会产生角色冲突;组织成员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何种角色,即成员不清楚别人对他的角色期望是什么,因而不确定他到底该怎么做,就会出现角色混淆;当组织成员因时间的限制无法一一扮演好各种角色,就会出现角色过度负荷,反之工作负荷太少或挑战缺乏,会造成心里不安,成就感缺乏,会降低组织成员斗志,出现角色负荷缺乏。再次是人际关系的要求。过多的组织章程规定及权威式领导、与同事的关系交恶、缺乏同事的支持,均可能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特别是社交需求强烈的组织成员。组织构造决定组织层级的多寡、规定与制度复杂的程度,以及决策权的归属。因此太多的规定管制以及员工缺乏决策参与权,都会影响员工的感受,因此组织构造也是造成压力的潜在来源。与此同时,不同的领导风格会形成组织特有的组织文化,不同的领导风格的领导者之更迭、会使组织成员感到紧、害怕与焦虑,也会对部属的工作有不同的需求,组织领导方式也会产生压力造成影响。最后一个因素是组织的成长阶段。在组织不同的成长阶段里,会有不同的难题,因而对员工造成不同的压力。在创立期充满兴奋与不确定性,在衰退期面临裁员、紧缩及不同性质的不确定性,组织成员承受很大的压力,至于成长、成熟期,由于不确定性的程度低,因此压力小。三、个人因素员工除了工作所遭遇的压力外,在非工作时间里个人所遭遇的问题也会影响其工作行为。首先就是个人特质,例如有人天生易紧、易有压力,此种人格特性也易产生压力;其次是经济压力:主要指成员的财务状况入不敷出,例如投资理财不当、家庭支出负担过多,使财物陷入困境,也会导致压力,而无心工作;最后是家庭压力:家庭与个人是密不可分的,例如夫妻感情失和、离婚、丧偶、子女管教问题等,均会导致压力,也可能影响工作情况。四、个别差异处在一样的环境,有人深感压力,有人却不以为然,这便是个人差异使得每个人感受不同,以下五种中介变量,是影响造成压力较大者。个体的反响是根据其对真相的知觉情形,而非真相的本身。知觉情形是潜在压力源与员工反响之间的中间变数,通常因人而异。例如公司裁员,有人因此担忧会失业,有人则视为大展才华创业的好时机。因此潜在的压力来源都是客观的状况,要成为真实的压力之前,还得视个体如何诠释这些因素而定。经历有降低压力的功能。一般而言,工作经历与压力呈负相关,即有工作经历之后,压力将会减除大半,甚至完全消失。人们会培养出一种适应压力的机制,因为适应需要时间,所以越是资深的员工,越有适应能力,感受压力的程度也就较轻。根据Lazarus& Folkman (1984)的看法,个人日常生活中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看法,是为控制信念。按个人命运受外在因素控制的差异,将人分为控与外控两种类型。此两种性格,对压力的感受迥然不同。所谓控,是指:相信凡事操之在己,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努力,失败归因于自己疏忽。这是自愿承当责任的看法,意味着个人命运由自己掌控,由于控者相信他们可以显著的影响最终的结果,因此他们会去寻求控制各种事件的可能性,而较不易感受到压力。外控是指相信凡事操之在人,将成功归因于幸运,失败归因于别人的影响。意味着个人命运受外在因素所控制,由于外控者相信成事在天,因此他们不会去试着降低压力,而较可能感到无助。根据Cullinane (1985)的研究报告,按日常生活中行为方式作为分类标准,可将人分为A型性格与B型性格两种类型。所谓A型性格个性急躁、求成心切、有野心、好冒险的一种性格,A型性格有四种特征,时间急迫性、竞争与敌意、害怕浪费时间,以及缺乏方案的特征。A型性格经常与生活或工作中的压力有关,它们会产生压力,或使原来就有的压力源知觉为更严重。B型性格也有四种特征,个性随和,生活悠闲,对工作要求宽松,对成败得失的看法较为淡薄者。由于上述的特征,致使B型性格者较能抵抗压力,故最近医学上的研究发现,B型性格者在高血压与心脏病的患病率上,远低于A型性格者。五、压力的累加性压力具有累加性的现象,即新的压力会使个体原先已承受的压力加重,个别的压力分开看或许显得不重要,但如果同时蜂拥而来,却能产生相当高的压力。压力具有长、短期之别。前者会对人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长期压力是一种持续性、未能连续的受压状态下,人的身心一直处于紧状态,缺乏恢复到一般水平的时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压力程受度,过大的压力或是长期累积太多压力到达个人所能承受之极限时,任何一件与压力有关联之事物都可能成为导火线 陈录生,*新学,2007:企业员工工作压力与应付方式的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第三节工作压力的反响无论人或动物,在遇到突如其来的威胁性情境时,除产生情绪经历外,身体上会自动发出一种类似总发动的反响现象。此种本能性的生理反响,可使个体随时应付紧急状况,以维护其生命平安,故而称为紧急反响。生理上的紧急反响,由自主神经系统支配,此时生理上的变化相当复杂。因为应急反响由个体行为表现于外时,可能有两种形式:一是向对象攻击,另一是逃离现场,因此又被称为战或逃的反响。虽然紧急反响在协助个人(或动物)应对具体威胁时有其价值,但却不适合一次处理许多新的压力源。事实上,假设经由不适当的生理活动所引发长期的冲动状态,则可能导致疾病。人们对压力的反响是复杂且多向度的,压力也会影响个人在多个层次的反响。一般个人面对压力情境后的反响约可分为三个向度:情绪反响、生理反响、行为反响。根据Weiten的研究,当人处在长期受压状态下,人体对于压力的刺激反响会产生如呼吸加速、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焦虑、紧、疲劳、急躁不安等生理反响 Weiten, W. Psychology-Themes and Variations. Pacific Grove: Brook/Cole. 1998,24-38,生理反响此处不再赘述,情绪反响和行为反响分述如下。一、情绪反响当人们处于压力之下,他们的反响总是较为冲动与情绪性的。多半时候,压力会促发个人不愉快的情绪而非愉快的局部。关于压力与情绪的关系,Lazarus (1980)以96位女性为受试者,请他们填写28天关于压力与心情的日志,结果发现,每天的压力变化与每天的心情变化是有相关性的,当压力增强,心情也变得更负向。压力与情绪之间的相关虽已获得证明,但*一类型的压力事件与*一特殊情绪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地一对一的关系,不过相关研究者目前正竭力地探究特殊的压力认知反响评估与特殊情绪之间的关系。例如:自责导致罪过、无助感将导致悲伤。虽然很多情绪可通过压力事件而引起,其中有些可确立相互关系,但另一部份则并非如此。一般对于压力的情绪反响包括以下数项:首先是烦恼、生气和愤怒,压力经常会带来生气的感觉,其程度从中度的烦恼到无法控制的愤怒。而挫折更是特别容易引起生气;其次是担忧、焦虑和害怕,焦虑与害怕比其它的情绪反响更易在压力中产生,然而焦虑也可能被压力、挫折的威胁及不确定性所引起;最后是颓丧、悲哀、悲哀,有时候压力,特别是挫折,会带给人们低落的情绪。当挫败成为习惯,如常承受交通罚单、学习成绩低落,此时常会产生颓丧的感觉。假设是影响较深远的挫败,如死亡或离婚,将让个人受到悲哀的打击。当然,前述所列只是压力情绪关系的一局部。另有学者也指出五种明显地与压力反响后有关的情绪,分别是罪过、羞愧、羡慕、嫉妒与厌恶。二、行为反响1、攻击:攻击是个人面临压力时常见的一种反响形式,攻击意味着以各种行为伤害他人,包括生理上及言语上。关于攻击最早的假设认为是起于挫折,不过这样的主是有不少缺失,但综合过去的研究发现,挫折是导致攻击的主因之一。人们因挫折而攻击的对象,常常是与挫折事件无关的人、事、物如同学、家庭用品等,因为真正导致个人挫折的人,常是令人无法将怒气直接发泄于其身上的,如经理、警察、教师等。而这样的攻击行为通常会更导致人际间的冲突,而非舒缓压力,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因应策略,反而会形成新的压力。2、放弃:面对压力时常见的另一种行为反响便是放弃或退缩,这样的行为反响通常会伴随悲伤和颓废的情绪。曾有学者使用电击让狗习得无助的研究,即说明动物面对压力下所显示出的放弃行为,并使用噪音作为人无法逃脱的嫌恶刺激压力,其结果与动物的实验相类似。不过现在心理学家强调的是,人们之所以形成习得无助,主要是认知的诠释,当嫌恶刺激越是个人所无法控制的,便越容易形成习得无助,可见当人处于压力情境且无法脱离时,放弃的行为是可预测的。3、自我放纵:压力情境有时会让个人自我放纵。当压力引起困扰时,不少人会毫无节制的吃东西、抽烟、使用毒品以及花钱大采购。人们之所以有如此的行为反响,其因乃在于压力的迫近,个人寻求替代物,以舒缓个人的压力。有关压力后个人无节制的吃东西、抽烟、吸食毒品与酒精,已有不少研究者的研究证实二者之间是有相关的。第四节警察的工作压力概述警政心理学者Stearns指出警察工作压力主要有以下几点:1、众目睽睽:如不能适应,则可能引起忧虑或焦虑,并且暴躁而易怒。2、危险性高:处理和侦查犯罪案件时,易遭暴力分子攻击。3、人性扭曲:因为工作情境中,接触太多邪恶人性及心理卫生失败者,难免对人性发生严重扭曲,影响生活适应。4、形象受损:只要极少数有不良行为,所有制服或非制服警务人员的形象即被烙上野蛮、不老实或享受特权的标签。5、替罪羔羊:一般民众往往对政府施政不满,消极地将情感投射到制服警务人员身上,尤以群众行为失序,同时不法分子或恶势力集团及不良少年帮派常将警察视为憎恨与恐惧的象征。6、期望不符:常不切实际地视自己为超级英雄的角色,而与现实脱节,造成期望落差的压力。7、变动无常:经常变动勤务时间与地点,造成适应上的困难。8、聚少离多:难得与配偶或家人共享天伦之乐。9、缺乏保障:对退休后的生活感到着急。10、其他:升迁可能性小,工作负担太重,缺少适当补偿及调剂身心的时机。 Stearns, G. M. A multivariate approach to the investigation of stress in the royal Canadian mounted police.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Regina, Canada, 1992其他国外学者对警察工作压力分类摘要如表2.2所示。2.2 国外学者对警察工作压力的分类学者年代压力源Somodevilla1978美国东南部警察首长的工作压力:1.缺乏行政支持2.角色冲突3.民情压力4.同僚团体压力5.法院6.角色的转换。Lester19831.公众的负面态度2.危险与对潜在危险的恐惧3.置身于悲剧事件中4.对刑事司法体系的挫折感5.角色冲突6.角色混淆7.警察组织本身8.部调查9.无聊与体能缺乏充分运用10.轮值工作11.调动。Mathur19941.轮值工作2.经济压迫3.工作负荷4.行政事项5.司法程序6.危险和创伤。Liberman et al20021.危险2.悲剧3.调查4.角色间冲突5.工作中的社会支持6.冲突的要求7.经常的被检视8.凝聚力9.无聊感。基层民警人员普遍存在着工作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幼儿教育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