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91433145 上传时间:2022-05-17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说课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一节科学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一、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1、对教材的分析(1)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沪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第三章声的世界的第一节内容。本节课要引导学生探究有关的两个问题产生与传播,是对声音本质的研究,也是声现象的基础,更是本章的重点、难点。学习了本节课的知识,将有助于我们去正确认知和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声现象,有助于学生创造性实验能力和探究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真正地从自然走向物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事例的分析,归纳声音产生的原因和传播条件。难点:通过实验和观察,体验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自然现象的观察(经验的联想),能提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问题。通过实验,经过分析总结,能初步认识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必须要有介质。过程与方法:培养使用手边的学习和生活用具进行简单物理实验的习惯和探究物理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从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简单科学规律的方法。2、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而不是“以教材为中心来认识学生”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学生的现状:能力上,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个性上:好动、好奇、好强。知识准备上: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困难: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还有抽象问题的综合分析都比较欠缺。二、教法和学法1、说教法:(1)激励教学法:“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本着“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原则,我在多处设置激励性语言,创造主动的物理情景,激励每一位学生学习、表现的动机,引起其探究的意向,力争使每第一位学生都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一种成就感。(2)实验认识法: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将大量的实验过程,知识技能蕴寓其中。使学生感悟到“纸上没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身躬行。”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用身边的学习、生活用具进行实验,从生活、自然现象的实例探究物理问题,归纳物理规律,真正实现“生活既是课堂的起点,又是课堂的归宿。”2、学法指导(1)猜想法:让学生学会在问题面前敢于猜想,学会猜想,进而激发他们积极动手去证明、去发现,体验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归纳法:使学生学会从生活、自然现象和实验中,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方法,逐步学会独立钻研,独立思考,独立的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自学方法。三、说教学程序(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1、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课文P32四副图画,让学生联想,感受声音的世界,体验大自然的美和陶冶心情的优美旋律。2、组织讨论、交流(你想知道什么?或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联想到产生声音的物体上,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为什么能听到声音?”(二)进行新课教学1、声音的产生(1)探究小实验:A、让每位学生用手指放在自己的喉头上?并齐声朗读课前一段文字,让学生感受喉头的感觉。B、让学生准备张紧的橡皮筋,拨动它观察现象,是否听到声音。(2)通过生活中的事例:A、用手搅动水;B、用鼓槌敲鼓;C、动物鸣叫的姿态,联想物体发声时的情况。(3)演示实验:小纸片在发声的鼓面上跳动;发声的音叉放进装满水的水槽中,水花四溅。(提醒学生认真观察现象)(4)引导学生通过以上的实验和事例,归纳得出: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固体、液体、气体)2、声音的传播(1)首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并不是用耳朵直接贴在发声体上,就能听到声音?鼓励学生猜想并说说看。(2)再引导学生一起观察摸拟实验(课文P34图310),从而使学生总结出“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实中传播”。同时,在这一结论的基础让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那么在液体和固体中也可以传播吗?”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紧接着,例举生活中“钓鱼”现象,和让学生亲生体验“用土电话机打电话”,从而使学生认知(传播声音需要介质,传声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但真空不能传声)。真正地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最后,通过“加油站”,让学生知道“人耳的结构和接听原理”。3、声速的处理,让学生阅读课文P36一、二自然段及“信息窗”,使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它。另外,启迪学生思考“声音在传播中若遇到障碍物,会发现什么现象呢?”例举生活中“为什么在教室里说话更响”,并通过“信息窗2”(天坛回音壁),让学生认知物理规律。4、例举生活中利用固体,液体传声的实例(听诊器的使用;渔民捕鱼时,播放鱼喜欢听的声音)。(三)课堂小结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传播的速度。V固V液V气,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15,V=340m/s。(四)布置作业课后P36P31 13(五)板书设计。(略)教学反思本节课经过实际教学的检验,课堂整体结构自然流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双边交互活动灵活。突出特点是:1、多媒体的合理运用切实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再现自然现象、展示物理过程,创设物理教学情境。2、学生们合作交流问题、合作实验,培养了同学们之间友好的合作精神,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3、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不足之处是:对教材创新方面挖掘的不够深。新文章哦 表情 (0103031/罗丽俐) 击鼓传花(我被天仙子点名了) (杜海莲) 惊人的数字 (教海小船) 个 人 岗 位 培 训 总 结 (麟君) Look! (朱肖訸) 三年级(下)应用题练习题 (豆子) 都是天热惹的祸 (心花怒放) 三年级(下)数学概念及公式 (豆子)指导情况指导教师:袁国寿被指导教师:陈永安袁老师是一位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老教师,教学工作认真负责,经验丰富,在探索教育教学过程中富有创新精神,_学年中,他是我的指导教师,现将他的指导情况报告如下:一学年中听我的课有16节之多,经常对我进行各方面的指导,其中辅导制定教学计划2次,辅导备课12节,辅导讲课12节,辅导上课12节,辅导板书12节,辅导练习设计12节,辅导作业设计和作业批改4节,辅导复习课4节,辅导命题2次,辅导试卷分析2次,辅导学生活动8次,辅导业务学习4次。袁老师总结了一套师生双向交流的实验探究和启发式教学法,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它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能发现问题,质疑发问。承蒙他的关心和指导,论文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在我校刊物发表,效果良好。通过袁老师的精心指导,我的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我所任班级学生在今年的中考中物理成绩由原来的全县第七名上升到第四名。2005年12月8日课题:电功率开课人:陈永安 开课时间:2004年12月15日指导教师:袁国寿教学目标:1、理解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结合教学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教学重、难点:重点:电功率和用电器的额定功率。难点:理解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区别。教学用具:低压电源一只,演示电流表和电压表各一只,滑动电阻器一只,演示线路板一块,小灯泡一只,标志清晰的“200V100W”、“220V15W”白炽灯两只。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1、复习提问:(1)怎样比较物理运动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通过的路程速度)。(2)怎样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利用物体在单位时间里完成的功功率)。(3)怎样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请看下面的例题。(出示小黑板)例:电流通过电扇电动机,通电半小时,电流做功7200J;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通电2秒钟,做功40000J;电流通过哪一个电动机做功多?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并告诉学生,要比较电流做功的快慢,仅从它做功的多少来考虑是不行的,必须看它们在相同的时间里哪个做的功多,这就和比较运动快慢和物体做功的快慢一样。由此,电流做功不但有个多少的问题,还有一个快慢的问题。师生共同计算上题中电流每秒各做多少功。结论:电流通过起重机的电动机做功快。2、进述: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人们不仅需要了解电流做功的多少,更需要知道电流做功的快慢。在物理学上,是用“电功率”来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本节就来学习有关电功率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电功率。(1)定义:电流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电功率。用P表示(与力学中的功率相类似)。(2)物理意义: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3)公式:P=UI(演示推导过程:由P=W/t和W=UIt得P=UI)注:该式表明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公式中各量都对应同一段电路。明确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4)单位:主单位互特(W) 千瓦(KW)1千瓦=1000瓦特(1KW=1000W)说明:电功率的单位和机械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1VA不论是机械功率还是电功率,都是表示做功快慢,都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指出:由电功率的单位千瓦,还可以导出一个常用的电功单位千瓦时,电功率是1千瓦,电流在1小时内所做的电功就是1千瓦时。那么1千瓦时合多少焦耳呢?进行讨论,并演示:由公式W=Pt得:W=Pt=1千瓦1时=1千瓦时=1000瓦106焦106J106J?(度)知道,1kwh就是1度电。根据国家的计量标准,在技术文献中,电功的单位不再用“度”,而统一作用“千瓦时(kwh)”这个单位。(4)让学生站板做课文中的例题,然后讲评,向学生强调要正确使用公式。特别是要正确代入各量的单位。并用W=Pt做一些口头练习:100瓦电灯正常工作10h,做多少电功?20千瓦电动机工作半小时,做多少电功?2、额定功率问:同一个用电器的电功率总是一样吗?(1)演示实验:将器材照右图连续电路:指出实验的目的、步骤,要求学认真观察现象,并回答上面的问题。并说明用电器工作时的功率和它工作时的电压关系。(2)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结合实验给出两个定义,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引导分析,讨论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进行小结(板书)当U实=U额,则P实=P额,用电器正常工作。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容易损坏。U实U额,P实P额,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然后让学生观察的炽灯泡上的标志,说明其含义,加深对额定功率,额定电压的印象(注:每个用电器的额功率只有一个值,而它的实际功率可以有很多个值。)三、小结(略)四、布置作业课后练习14。大气压强说课说课人:袁国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初二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大气压强。我将主要从教材和学情、教法和学法、教学程序设计,三个方面来说说这节课。一、教材和学情的分析1、教材分析(1)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前一章中我们学习了压强和液体压强等知识,本节内容和前一章内容同样具有和现实联系非常紧密的特点,是上一章压强知识的延伸。同时,它比上一章内容更加抽象,对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要求更高。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之一,从整个中学阶段的物理学习来看,本节内容在知识体系上属初中重要力学要领的范畴,也为下一章研究浮力做了知识、方法、能力上的准备。甚至在高中阶段研究气体的性质时,还要用到这部分内容,所以,本节内容在整个中学物理的学习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2)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难点:用学会的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和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能力目标: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应用大气压强知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学生情况的分析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来认识教材”,所以备课必须要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处理教材,让课堂围绕学生转。学生的现状:能力上:形象思维的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强。个性上:好动、好奇、好强。知道准备上:通过学段时间的学习掌握了基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的困难:学生在知识的综合运用上,还有抽象问题的综合分析都比较欠缺。二、教法和学法1.教法:由于学生都是山区的小孩,动手能力较差,知识获取的途径较少,所以这堂课我选择了实验激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从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到大气压相关的现象存在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同时用等量替换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托里拆利实验。为了教学目标的更好实现,设计采取实验探究,分析对比,指导应用等方式,鼓励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学法指导(1)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用亲切的语言鼓励学生观察并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归纳。(2)提供操作、尝试、合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操作实验,发现问题、记录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3)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鼓励学生敢想敢说。三、教学程序的设计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一环。以求达到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我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划分成四大部分:一、实验激趣,引导新课。1、演示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分别请男生(两人)和女生(两人),拉两个半球,男生拉不动,而女生拉开。2、设疑: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拉不开,而力气小的同学拉开,能知道原因吗?从而引出新课。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1、通过阅读课文P161课前“?”和课前演示,让学生讨论,大气压强是否存在,明确学习目标,学有方向。2、实验验证。(1)演示实验:A、将硬纸片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B、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比较两次实验进行讨论,让学生能明确的解释实验现象。(2)学生实验:用吸管吸空盒装饮料,饮料盒变成什么样,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3、师生讨论,得出结论:大气有压强。引导过渡: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是很大的,那大气压强有多大?(二)大气压强的大小。1、用等量替换的方法演示:将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去盖倒插在水槽中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现象,从而引出托里拆利实验。2、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说明:由于水银有毒且没有现货,无法在课堂上演示托里拆利实验)。(1)器材:水银,长约1m的一端开口,一端密闭的玻璃管,水银槽,刻度尺。(2)指导阅读课文P163图115,提出问题:a、开始时水银柱为什么下降?b、后来水银柱为什么不再下降?c、细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d、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何计算?是多少?e、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105pa(三)应用大气知道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1、通过演示针筒吸水的实验,引导学生更加明确的应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2、通过“想想议议”,让学生先猜想,并说明理由,然后演示,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通 过解释“吃田螺时,为什么要将田螺壳的尾部剪掉?”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课堂小结今天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实验尤其是马德堡米球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第二个是大气压强的大小,通过托里拆利实验了解了大气压强的值。四、布置作业五、板书设计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面都有压强。(2)产生的原因:由于空气的重力和具有流动性。(3)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105pa。公开课教案课题:大气压强课时:1课时 开课时间:2005年3月23日开课人:袁国寿 开课班级:初二(1)班教学目标:1、知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实例。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的方法及结果,记住大气压强的值。3、能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有关现象,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研究问题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难点:是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对比,指导应用。教学用具:演示用:马德堡半球,两用抽气筒、玻璃杯、硬纸片、水针筒、水槽、矿泉水瓶。学生用:空的饮料盒、吸管。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1、演示:把两个空心铜半球紧贴在一起,用抽气筒抽出球内空气,关闭阀门.再请两位大个子的男生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拉不开。再请两位女同学(并悄悄打开阀门)向相反方向拉两个半球,结果拉开。2、设疑:为什么力气大的同学拉不开,而力气小的同学却拉开?想知道原因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二、新课教学(一)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原因。1、指导阅读课文P161课前“?”(并讨论)讲述: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包围着,这个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就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对大气压的感受不像固体、液体那样容易理解。下面通过实验来证明大气压的存在。2、实验验证(一)演示实验:实验置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A、将硬纸片平放在平口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掉下来)。B、将玻璃杯装满水,仍用硬纸片盖住玻璃杯口,用手按住,并倒置过来,放手后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再慢慢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一圈,又看到什么现象?(硬纸片没有掉下来)。C、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得出:玻璃杯内装满水,排出了空气,杯内的水对硬纸片的压强小于大气压强,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托住了硬纸片,而当把杯口向各个方向转圈时硬纸片未掉下来,说明处处都存在大气压强,且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学生实验:用吸管吸空盒装饮料,当盒内空气被吸走后(提醒学生注意观察),饮料盒变成什么样的?(饮料盒被压瘪)。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当盒内空气被吸走后,盒内空气少了,大气压强小于盒外的大气压强,在盒外大气压强的作用下,将饮料盒压瘪了。说明大气压强存在。3、小结:空气也像液体一样受到重力的作用而能够流动,因而空气内部的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二)大气压强的大小。1、演示实验:将盛满水的矿泉水瓶去盖倒插在水槽中,发现瓶中的水仍不下落。若把水改变成水银,瓶子用细玻璃管代替,这就是托里拆利实验,用此实验可研究大气压强的大小。(说明:由于水银有毒且没有现货,无法在课堂上演示托里拆利实验)2、介绍托里拆利实验装置:(1)器材:水银,长约1m的一端开口,一端密闭的玻璃管,水银槽、刻度尺。(2)指导阅读课文P163图115,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a、开始时水银柱为什么下降?b、后来水银柱为什么不再下降?c、细管内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d、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如何计算?是多少?e、大气压的值是多少?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归纳得出:大气压强等于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即:P=Pgh=/m3105pa105pa约为105帕。(三)应用大气知识解释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1、演示:用打针筒吸水,现象水顺着针管进入筒内。引导学生思考、分析:a、将活塞推到筒底是为什么?(排出筒内的空气);b、拉活塞时,水为什么会进入筒内?(此时筒内的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水在外界气压的作用下顺着针管被压进筒内)。2、引导阅读“想想议议”,让学生先猜想,并说明理由,然后进行演示。3、思考:吃田螺时,为什么要将田螺壳的尾部剪掉?三、小结。1、通过实验尤其是马德堡半球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的存在。105pa。四、作业1、阅读课文2、课后练习1、2、33、指导与训练P111五、板书设计:111大气压强一、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1、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产生的原因:由于空气的重力和具有流动性。3、证明大气压的存在马德堡半球实验。二、大气压强等于760毫米105pa。业务自传建宁县溪口中学 袁国寿我出生于1962年1月。1981年7月毕业于宁化师范,同年8月分配到建宁金溪学区大元小学任教,1984年9月调入建宁金溪中学任物理教学工作,先后担任初二(2)班,初二(3)班的班主任。1986年12月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1987年参加成人高考,考入福建教育学院物理专业,脱产学习两年,于1987年6月毕业回到建宁金溪中学任物理教学至_8月。其中1991年9月至1994年8月任校政治处主任,1994年9月至_8月任校总务处主任。_9月调入建宁溪口中学任初二物理教学工作,从参加工作至今已满24年。2000年4月30日被评审通过为中学一级物理教师。随着时代的发展,问题的层出不穷,教育教学的各方面也不断的创新,对于一个教师的素质有了新的要求。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经验的不断丰富,同教师们不断进行教学研究探讨活动,为自己在物理教学方向能够独当一面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政治上加强学习,学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并写有10万字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在业务上,加强继续教育培训。_3月参加普通话培训学习并通过测试,获得三明市语委办颁发的二级乙等的证书。_7月参加知识产权,WTO知识,创造力的开发、通识、初中物理新课程解读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_7月参加现代科技知识、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学科课堂教学实施、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训,并通过考试合格。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能够把领会到的“三个代表”精神实质和继续教育中学到的理论结合起来有创新的进行教育教学。一、教学方面1、编写教案:多年的教学经验及对教材熟悉。我仍然认真编写教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在教案中体现本学科的基本规律,即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用具。并根据每课内容,设计实验,例举事例,设计每课一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掌握课堂知识的同时,能将知识迁移和延伸,灵活应用。在_9月_7月教案先后六次被学校评定为优秀教案。2、上课:根据精心编写和设计的教案,充分利用45分钟,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声音洪亮、板书工整,表述生动有趣,坚持做好组织教学,以保证教学秩序。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常利用身边的一些物品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设计一些小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究,要求能发现问题,记录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互相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学之有味。这样对优等生能深入掌握和理解更深层的知识,对特殊生又增加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加强学生学习的知识反馈,及时的发现教与学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为今后教学总结经验。3、教学效果:任现职以来,本人长期担任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经过辛苦努力及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所任的班级学科在县统考中成绩都能达到县局颁布的过关标准,所担任的毕业班物理在中考成绩均获得全县中等水平。_学年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获县级一等奖。_学年被评为校先进教师,_学年被评为乡先进教育工作者。二、教研教改本人每学年都进行两次公开课教学,通过公开课及课后评议,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在_学年的两次公开教学:光的反射、大气压强,得到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获得校级的优秀表彰。近几年以来一直坚持指导新教师陈永安等同志进行创新教学。积极参加县组织的“科学探究教与学研究”的课题探讨与研究。加入了“三明市物理学会”,参加了_的市中学物理教学年会。并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积极的总结和撰写论文,_和_的两篇论文如何提高物理总复习教学效果、浅析如何挖掘物理题中的隐含条件参加了县进修学校的汇编,收到很好的效果。三、考核简况教师年度考核是对一个教师一年来全面工作的衡量和评估。任现职以来,我热心本职工作,教育教学严谨,各方面工作,比较突出。经组织的考核。_学年,考核为优,20002001学年、_学年、_学年、_学年考核为合格,平均分为4.2分,总评为优。四、其他工作情况任现职以来,担任校总务处主任,能加强处室的工作管理,做到职责分明,责任到人。并及时做好各学期各项开学准备工作,对后勤设施的损坏及时进行修缮和更新,时刻关心师生的生活困难问题,做好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后勤工作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对校财产加强管理,并制定相应的制度和领用手续,专人保管。同时积极协助校长做好校园建设规划,出谋献策,积极改善师生的生活、学习条件。总之,本人在教育教学生涯24年来,尤其是任现职以来,加强政治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积极撰写论文和经验总结,年度考核为优。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肯定和表扬。今后继续将自己的毕身精力献给山区的教育事业。本人申请,申报中学高级物理教师职务。2005年12月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