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上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技术分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9800045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上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技术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论文上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技术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论文上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技术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上海地区绿色建筑发展现状,结合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的现状及现行节能规范及条文要求,从节地与室外环境、节能与能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室内环境质量、运营管理六大块中提出了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绿色建筑适用性技术的组合方案(公共建筑)。通过经济分析提出适用性技术的组合方案成本和节约费用计算得出单位成本,并对一个绿色建筑实例工程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总结了绿色建筑适用性技术的组合方案的意义。目 录第1章绪论4第2章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现状42.1建立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导则42.2开展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52.3建设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52.4绿色建筑发展情况72.5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的反差7第3章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通用技术93.1节地与室外环境93.2节能与能源利用10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12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133.5室内环境质量143.6运营管理16第4章 绿色建筑适用性技术的组合方案(公共建筑)184.1设计标识组合方案18第5章 绿色建筑新技术的经济分析245.1绿色建筑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245.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245.2.1技术经济比较原则245.2.2成本效益比较原则245.2.3系统分析原则255.2.4差异比较原则255.3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255.4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265.4.1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类265.4.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265.5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独特性及方法选择275.5.1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独特性275.6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方法选择28第六章:经济评价方法在上海绿地汇创国际广场项目改造中的应用306.1项目背景简介306.2节能主要技术措施及目标306.3项目绿色建筑增量造价情况316.4技术措施及数据比较34第7章:结论与展望377.1结论377.2展望上海市绿色建筑377.2.1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37关键字:绿色建筑、经济技术、组合第1章绪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去100多年里,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自然资源,特别是能源资源。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正在步入工业化阶段,能源消费增加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能源供应持续增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为世界能源市场创造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各项建设也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建筑是用能大户。全世界有近30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物上。在我国,建筑能耗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l/4,且呈递增趋势。专家们预言:如不及时地加以改善,这个比例将迅速地上升到40左右。国内建筑市场的旺盛需求以及建筑对资源的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建筑业在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中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建筑业在改善和提高人居环境功能质量的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和拆除或再使用的全寿命过程中应考虑环境影响,促进资源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减少污染,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即发展绿色建筑。所谓绿色建筑也称生态建筑、生态化建筑、可持续建筑,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笔者在本文中对上海地区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经济技术分析进行了探讨。第2章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现状2.1建立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和技术导则上海市在发展绿色建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先后发布的文件有: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办法、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实施细则、关于组建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办公室的通知和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专家组管理准则。并明确了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办公室为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曰常管理机构,组建了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来承担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日常工作形成绿色建筑的相关技术储备“十一五”期间,上海市从新型建筑节能材料研制、民用建筑维护结构保温系统的开发、节能预制装配式墙体开发应用、新建建筑节能技术集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技术、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低能耗住宅建设模式等多方面进行研发创新,开展了“中心城区中小型公共建筑节能改善与示范”、“上海市公共建筑用能定额研究”等,设立了包括世博、虹桥和崇明的典型项目,培育了绿色建筑的相关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2.2开展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上海市是第一批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从2009年底开始绿色建筑一二星级的评定,该项评定工作由上海市绿色建筑促进会和上海市建筑学会组织开展,技术依托单位为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由全国绿色建筑项目区域分布图可以看出上海的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工作在国内已处于领先地位。2010年度上海市一二星级“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项目11项,建筑面积合计约为64.34万平方米。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研究中心办公楼和张江集电港总部办公中心改造装修项目等4个公共建筑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运行标识2.3建设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上海市不但积极推动单体绿色建筑,而且还确定长宁虹桥地区、黄浦外滩滨江地区、徐汇滨江地区、奉贤南桥新城、崇明县、虹桥商务区、临港地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八个低碳发展实践区,探索低碳示范区的建设模式。长宁虹桥地区将聚焦建筑节能,通过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可再生能源一体化建筑、建设分布式供能系统、发展绿色交通以及创新政策、完善体制机制等措施,整体性系统性推进项目建设,把长宁虹桥低碳发展实践区建成为国内外特大型城市建成区通过再开发与改造、探索发展道路的示范区。黄浦外滩滨江地区的独特发展优势:一是服务经济比重高,外滩金融机构初步集聚;二是世博辐射效应强,滨江承担着引领中心城区低碳发展的重要使命;三是绿色建筑起点高,积极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65%节能标准;四是生态宜居环境优,拥有独特的滨水生态资源;五是节约型社区起步早,社区低碳管理水平位于全市前列。到2015年末,徐汇滨江地区初步形成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合理匹配,能源的梯级利用与能源回收及储能技术有机结合,能源调度与信息交互高度集成的能源供应及利用体系;区域内所有新建建筑全部按照国家绿色建筑星级以上要求(或同类国际绿色建筑认证标准)和公共建筑65%节能标准进行设计建设;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初具规模,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为55%,公共交通站点300米半径覆盖率为95%;滨江生态廊道框架全面建成,区域滨水休闲带不低于55%,组团内绿化率不低于30%。奉贤南桥新城结合上海之鱼和中央生态林地块特点,低碳发展将重点示范建筑节能、新能源应用、碳汇等低碳技术,加大建筑节能和太阳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示范应用的推广力度,并发展生态绿地,提升碳汇能力。崇明县以崇明本岛为核心区,以控制碳需求 - 提高碳生产率 - 减少碳依赖 - 增加碳中和为主要途径,探索形成符合崇明实际且突出区域特色的低碳综合发展创新模式,促进崇明本岛低碳排放乃至零碳排放。虹桥商务区重点建设区域能源中心,满足核心区内约345万平方米建筑的供冷供热需求,在区域内开展低碳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如探索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电动出租车、租赁公司等的建设管理及运营模式,并建设低碳运行监测平台。临港新城主城区将探索低碳新城建设开发的核心理念,重点推进建筑节能(编制建筑节能技术导则和评定体系)、绿色交通(区域内示范电动汽车和有轨电车等)、可再生能源推广应用和常规能源高效利用(建设以海水源热泵为重点的区域能源中心),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水平比上海地区碳减排目标降低50%。金桥出口加工区低碳发展实践区以低碳制造和绿色发展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果为基础,在2020年前基本形成低资源能源消耗高收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低碳产业体系和低碳技术体系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低碳能源结构体系较为完善,主要废弃物和特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的低碳社区、学校基本建成;是打造人、工业园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的低碳制造示范区,现代工业低碳文明的样板区。2.4绿色建筑发展情况2008-2012年,全国共评出742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达到7584.34万平方米。2012年全年,评出389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2013年全年,评出704项绿色建筑标识项目,总建筑面积 8690万平方米。截止2013年底,全国共有1446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1.6亿平方米,截止2014年6月全国已公吿1590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其中江苏省为第1位,上海市为第4位。 上海市绿色建筑情况统计表 表2.1:2013年上海市绿色建筑情况(平方米)项目类型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总量公共建筑22.74万19.07万56.83万98.64万住宅建筑75.32万61.76万17.79万154.87万总计98.06万80.83万74.62万253.51万2.5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的反差笔者经过调查及数据统计2008年到2012年绿色建筑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得出下列数据: 设计标识与运营标识情况表 表2.2:年份总数设计标识运营标识运营标识占%2008101000.00%20092018210.00%2010827489.76%2011241229124.98%2012389336256.43%总计742695476.33%由上表可以得出,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情况欣欣向荣,绿色建筑数量逐年递增,但实际落实的情况并不理想,据数据显示上海市绿色建筑大部分仅仅得到绿色建筑设计标识(申请“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的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应当完成施工图设计并通过施工图审查,符合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管理规定,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规范,的条件下2个月以后即可申报,并获得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获得绿色建筑运营标识的绿色建筑没有超过总量的10%,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第3章 上海地区绿色建筑通用技术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DG/TJ08-2090-2012,对我市绿色建筑评审机构评出的不同类型不同星级的绿色建筑标识项目的技术应用情况进行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区域条件、综合效益等适用性条件,总结了基于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上海市绿色建筑的共性适用技术176项(其中住宅建筑86项、公共建筑90项),其中节地与室外环境37项(其中住宅建筑21项、公共建筑16项)、节能与能源利用35项(其中住宅建筑13项、公共建筑22项)、节水与水资源利用26项(其中住宅建筑13项、公共建筑13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27项(其中住宅建筑13项、公共建筑14项)、室内环境质量27项(其中住宅建筑14项、公共建筑13项)、运营管理24项(其中住宅建筑12项、公共建筑12项)16项。针对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商场建筑和酒店建筑在设计阶段评价标识和运营阶段评价标识,给出了上海市一星、二星、三星及上海市一星、二星、三星等不同星级不同类型的绿色建筑相应的共性适用技术组合方案。3.1节地与室外环境在建设过程中尽可能维持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这样既可以减少用于场地平整所带来建设投资的增加,减少施工的工程量,也避免了因场地建设造成对原有生态环境景观的破坏。场地内有价值的树木、水塘、水系不但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而且是传承场地所在区域历史文脉的重要载体,也是该区域重要的景观标志。因此,应根据城市绿化条例(1992年国务院100号令)、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等国家和上海相关规定予以保护。对于因建设开发确需改造的场地内现有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环境状况,在工程结束后,鼓励建设方采取相应的场地环境恢复措施,减少对原有场地环境的改变,避免因土地过度开发而造成对城市整体环境的破坏。表3.1: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控 制 项5.1.1场地建设不应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和其他保护区。5.1.2建筑场地选址应无洪涝灾害等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有害物质等危险源。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5.1.3建筑布局应满足自身日照要求,且不影响周边住宅、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幼儿园、托儿所和大中小学教学楼日照要求5.1.4建筑立面及夜景照明不应对周边建筑物及道路造成光污染5.1.5场地内应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5.1.6施工过程中应制定并实施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应控制由于施工引起的各种污染以及对场地周边区域的影响一 般 项5.1.7场地环境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的规定5.1.8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应不高于5m/s,不应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5.1.9建筑应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5.1.10绿化应选择适宜上海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且包含乔、灌、草等多种类型植物5.1.11场地交通应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应不超过500m5.1.12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设置应符合现行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工程交通设计及停车库(场)设置标准DGJ08-7相关规定5.1.13建筑应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优 选 项5.1.14建筑应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有关标准5.1.15应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5.1.16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应不小于40%3.2节能与能源利用在公共建筑的全年能耗中,大约50%60%消耗于空调制冷与采暖系统,20%30%用于照明。而在空调采暖这部分能耗中,大约30%由外围护结构传热所消耗,因此对绿色建筑围护结构提出节能要求。为了鼓励建筑师的创造,本标准中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评判不对单个部件(如体形系数、外墙传热系数、窗墙比、幕墙遮阳系数、遮阳方式等)进行强制性规定,仅考虑其整体热工性能,即采用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权衡判断法进行评判。当所设计的建筑不能同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所有规定性指标时,可通过调整设计参数并计算能耗,最终实现所设计建筑全年的空气调节和采暖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的能耗的目的。表3.2: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控 制 项5.2.1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应符合上海市现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要求5.2.2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和锅炉热效率应符合上海市现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要求5.2.3不应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5.2.4空调冷热源设备规格应根据建筑计算负荷选择5.2.5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5.2.6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一 般 项5.2.7建筑各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南向不应大于0.7,其他朝向不应大于0.55.2.8建筑外窗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总面积的30%,建筑幕墙应具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5.2.9建筑外窗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7106-2008中规定的6级;玻璃幕墙的气密性等级,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幕墙GB/T21086-2007中规定的3级5.2.10建筑应合理采用蓄冷蓄热技术5.2.11建筑应合理利用排风对新风进行预热(或预冷)处理,降低新风负荷5.2.12全空气空调系统应采取实现全新风运行或可调新风比的措施5.2.13建筑物处于部分冷热负荷时和仅部分空间使用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通风空调系统能耗5.2.14输配系统应选用高效用能设备。集中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水泵的耗电输热比,通风空调系统风机的单位风量耗功率和冷热水系统的输送能效比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5.2.15建筑应合理采用照明分区和自动控制系统,以及电梯群控等方式,降低建筑照明和电梯运行能耗5.2.16应选用余热或废热利用等方式提供建筑所需蒸汽或生活热水5.2.17改建和扩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应进行独立分项计量优 选 项5.2.18建筑围护结构透明部分应合理采用外遮阳设施5.2.19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组能效比应比上海市现行建筑节能相关标准的规定高一个等级5.2.20建筑经技术经济综合论证合理时,应优先采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技术,实现能源梯级利用5.2.21合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应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应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5.2.22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应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目标值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结合周边环境条件、水资源状况和建筑定位,合理规划给排水系统,综合利用水资源,是绿色建筑的必要条件。应针对建筑类型、不同使用性质和水质要求,对水系统进行合理规划设计。提供水系统规划方案,内容应包括项目所在区域水资源状况、气象资料、市政设施情况的说明、用水定额的选取、用水量计算表及水量平衡表、给排水系统设计及说明、采取的节水措施和非传统水源使用方案等。表3.3:类别编号标准条文 控制 项5.3.1项目应在方案、规划阶段制定水系统规划方案,统筹、综合利用各种水资源5.3.2项目应设置合理、完善的给水、排水系统5.2.3供水系统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5.3.4项目应选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和设备5.3.5使用非传统水源时,应采取用水安全保障措施,严禁对人体健康与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一 般 项5.3.6项目应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调蓄、处理及利用方案5.3.7绿化用水、景观补水等用水应采用非传统水源5.3.8绿化灌溉应采用喷灌、微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5.3.9非饮用水采用中水时,应优先使用市政再生水,附近不具备市政再生水供水条件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选择建筑中水水源和处理技术5.3.10项目应对不同用途和不同使用单位的供水分别设置用水计量水表5.3.11办公楼、商场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应低于20%、旅馆类建筑不应低于15%5.3.12生活用水器具的用水效率等级应高于现行用水器具相关节水评价值的等级优 选 项5.3.13办公楼、商场类建筑的非传统水源利用率不应低于40%、旅馆类建筑不应低于25%3.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即所用建筑材料不会对室内环境产生有害影响是绿色建筑对建筑材料的基本要求。选用有害物质限量达标、环保效果好的建筑材料,可以防止由于选材不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表3.4: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控 制 项5.4.1建筑材料中有害物质和放射性核素限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相关要求5.4.2建筑造型要素应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5.4.3现浇混凝土应全部使用预拌混凝土一 般 项5.4.4施工现场500km 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质量占建筑材料总质量的比例应大于70%5.4.5建筑砂浆应全部使用预拌砂浆5.4.6建筑结构材料应合理使用高性能混凝土、高强度钢5.4.7在保证安全和不污染环境的情况下,使用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质量之和应不低于建筑材料总质量的10%5.4.8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使用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筑材料,其用量占同类建筑材料的比例应不低于50%5.4.9土建与装修工程应一体化设计施工,不破坏和拆除已有的建筑构件及设施,避免重复装修5.4.10办公、商场类建筑室内应采用灵活隔断,减少重新装修时的材料浪费和垃圾产生5.4.11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制定节材方案,施工中应落实节材措施5.4.12施工中应将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和回收利用优 选 项5.4.13应采用资源消耗少和环境影响小的建筑结构体系5.4.14应使用经国家或上海市建设主管部门推荐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3.5室内环境质量室内环境质量主要取决于室内热环境的控制,室内热环境是指影响人体冷热感觉的环境因素。“热舒适”是指人体对热环境的主观热反应,是人们对周围热环境感到满意的一种主观感觉,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室内温度、室内湿度和气流速度对人体热舒适感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最容易被人体所感知和认识,因此本标准只引用室内温度、室内湿度、气流速度三个参数评判室内环境的人体热舒适性。表3.5: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控 制 项5.5.1采用集中空调的建筑,房间内的温度、湿度、新风量、风速等参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的规定5.5.2建筑围护结构内部和表面应无结露、发霉现象5.5.3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 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 的规定5.5.4建筑的室内背景噪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中室内允许噪声级的规定5.5.5建筑室内照度、统一眩光值、一般显色指数等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 的规定一 般 项5.5.6建筑设计应采取促进自然通风的措施5.5.7室内应采用调节方便、可提高人员舒适性的空调末端5.5.8宾馆类建筑围护结构构件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一级要求5.5.9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功能安排合理,应减少相邻空间的噪声干扰以及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5.5.10办公、宾馆类建筑75%以上的主要功能空间室内采光系数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的规定5.5.11建筑入口和主要活动空间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优选 项5.5.12应设置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保证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5.5.13应采用合理措施改善室内或地下空间的自然采光效果3.6运营管理物业管理方明确有节能、节水、节材和绿化的管理岗位,并有专人管理。物业管理单位应提交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并说明实施效果。节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节能管理模式、收费模式等;节水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梯级用水原则和节水方案;耗材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建筑、设备、系统的维护制度和耗材管理制度等;绿化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绿化用水的使用及计量、各种杀虫剂、除草剂、化肥、农药等化学药品的规范使用等。表3.6:类别编号标准条文控 制项5.6.1物业管理方应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等资源节约与绿化管理制度5.6.2建筑运行过程中废气、废水达标排放5.6.3建筑应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处理和输运过程中不应有二次污染 一般项5.6.4建筑施工应兼顾施工道路等设施在运营过程中的使用5.6.5物业管理方应制定符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要求的管理制度,且有完整记录5.6.6设备、管道的设置应便于维护、改造和更换5.6.7物业管理方应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物业管理,并建立有完善的建筑工程、设施、设备、部品等的档案及记录5.6.8建筑智能化系统定位合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规定及建筑功能需求5.6.9空调通风系统应定期检查和清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19210规定5.6.10建筑通风、空调、照明等设备自动监控系统技术合理,系统高效运营5.6.11办公、商场类建筑耗电、冷热量等应实行计量收费优选项5.6.12物业管理方应制定并实施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管理业绩与节约资源、提高经济效益挂钩上海市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通过以上6个方面把控项目从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这四个阶段。第4章 绿色建筑适用性技术的组合方案(公共建筑)根据上海绿色建筑项目发展情况,通过实际项目调研了节地、节能、节水以及室内环境相关的常用技术.分析了相关技术发展变化,总结了技术体系发展的宝贵经验,以期为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提供技术支撑。4.1设计标识组合方案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对公共类绿色建筑的要求,给出各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的技术组合方案,如表4.1所示。 公共类各星级绿色建筑设计阶段评价标识组合方案 表4.1类别一星级较低成本推荐组合方案二星级较低成本推荐组合方案三星级较低成本推荐组合方案条文技术条文技术条文技术节地节地控制项:l 5.1.1l 5.1.2l 5.1.3l 5.1.4l 5.1.6l 5.1.7l 5.1.8一般项:l 5.1.10l 5.1.12优选项:l -设计策略: 选址与场地环境保护 日照模拟分析辅助规划设计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辅助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综合优化技术技术产品: 本地化景观植物产品施工控制和运营管理策略: 土壤氡浓度检测技术控制项:l 5.1.1l 5.1.2l 5.1.3l 5.1.4l 5.1.6l 5.1.7l 5.1.8一般项:l 5.1.9l 5.1.10l 5.1.12l 5.1.13l 5.1.14优选项:l 5.1.18设计策略: 选址与场地环境保护 日照模拟分析辅助规划设计 室外风环境模拟分析辅助规划设计 景观设计综合优化技术 低碳交通组织设计 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 室外声环境模拟分析辅助规划设计技术产品: 本地化景观植物产品 植草地面砖、路面砖 住区声屏障技术和产品施工控制和运营管理策略: 土壤氡浓度检测技术控制项:l 5.2.1l 5.2.2l 5.2.3l 5.2.4l 5.2.5l 5.2.6一般项:l 5.2.7l 5.2.8l 5.2.9l 5.2.11l 5.2.12l 5.2.13l 5.2.14 优选项:l 5.2.19l 5.2.20l 5.2.21设计策略: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集中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用电负荷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综合能耗模拟分析辅助设计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产品: 节能墙体材料 屋面保温系统 节能型玻璃 节能型冷热源机组 公共建筑能源综合计量收费系统技术产品 节能灯具 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外墙内保温需提供 热反射隔热涂料 幕墙通风器 节能型空调系统风机 节能型冷热水系统水泵 集中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 太阳能光电技术产品或太阳能热水技术产品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产品节能控制项:l 5.2.1l 5.2.2l 5.2.3l 5.2.4l 5.2.5l 5.2.6一般项:l 5.2.7l 5.2.9优选项:l -设计策略: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集中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用电负荷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技术产品: 节能墙体材料 屋面保温系统 节能型玻璃 节能型冷热源机组 公共建筑能源综合计量收费系统技术产品 节能灯具控制项:l 5.2.1l 5.2.2l 5.2.3l 5.2.4l 5.2.5l 5.2.6一般项:l 5.2.7l 5.2.8l 5.2.9l 5.2.13l 5.2.14 优选项:l 5.2.19l 5.2.21设计策略: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集中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用电负荷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综合能耗模拟分析辅助设计技术产品: 节能墙体材料 屋面保温系统 节能型玻璃 节能型冷热源机组 公共建筑能源综合计量收费系统技术产品 节能灯具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产品 节能型空调系统风机 节能型冷热水系统水泵 幕墙通风器 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外墙内保温系统 热反射隔热涂料控制项:l 5.2.1l 5.2.2l 5.2.3l 5.2.4l 5.2.5l 5.2.6一般项:l 5.2.7l 5.2.8l 5.2.9l 5.2.11l 5.2.12l 5.2.13l 5.2.14 优选项:l 5.2.19l 5.2.20l 5.2.21设计策略: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设计 集中空调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用电负荷节能设计 照明系统节能设计 建筑综合能耗模拟分析辅助设计 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设计技术产品: 节能墙体材料 屋面保温系统 节能型玻璃 节能型冷热源机组 公共建筑能源综合计量收费系统技术产品 节能灯具 外墙外保温系统或外墙内保温需提供 热反射隔热涂料 幕墙通风器 节能型空调系统风机 节能型冷热水系统水泵 集中空调系统排风热回收装置 太阳能光电技术产品或太阳能热水技术产品 智能照明控制技术和产品节水控制项:l 5.3.1l 5.3.2l 5.3.3l 5.3.4一般项:l 5.3.12 优选项:l -设计策略: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 避免管网漏损设计 非传统水源安全保障设计 建筑和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设计 分级分用途用水计量设计技术产品: 节水型卫生器具 雨水弃流设备 雨水收集储存技术产品 过滤技术产品 消毒技术产品 中水、雨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产品控制项:l 5.3.1l 5.3.2l 5.3.3l 5.3.4l 5.3.5l 5.3.6l 5.3.7一般项:l 5.3.8l 5.3.9l 5.3.10l 5.3.12优选项:l -设计策略: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 避免管网漏损设计 非传统水源安全保障设计 建筑和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设计 分级分用途用水计量设计技术产品: 节水型卫生器具 雨水弃流设备 雨水收集储存技术产品 过滤技术产品 消毒技术产品 中水、雨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产品 节水灌溉技术产品控制项:l 5.3.1l 5.3.2l 5.3.3l 5.3.4l 5.3.5l 5.3.6l 5.3.7一般项:l 5.3.8l 5.3.9l 5.3.10l 5.3.11l 5.3.12 优选项:l 5.3.14设计策略: 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 避免管网漏损设计 非传统水源安全保障设计 建筑和小区雨水综合利用设计 分级分用途用水计量设计 建筑中水回用系统设计(含空调冷凝水)技术产品: 节水型卫生器具 雨水弃流设备 雨水收集储存技术产品 过滤技术产品 消毒技术产品 中水、雨水系统自动控制技术产品 节水灌溉技术产品 中水物理化学处理技术、中水生物化学处理技术、中水膜处理技术产品节材控制项:l 5.4.2一般项:l 5.4.4优选项:l -设计策略: 建筑和结构减量化设计技术产品: 预拌混凝土控制项:l 5.4.2一般项:l 5.4.4l 5.4.8l 5.4.9 优选项:l -设计策略: 建筑和结构减量化设计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技术产品: 预拌混凝土 室内灵活隔断材料控制项:l 5.4.2一般项:l 5.4.4l 5.4.5l 5.4.8l 5.4.9优选项:l -设计策略: 建筑和结构减量化设计 土建与装修一体化设计技术产品: 预拌混凝土 室内灵活隔断材料 高强度钢材或高强混凝土室内环境控制项:l 5.5.1l 5.5.2l 5.5.3l 5.5.5l 5.5.6一般项:l 5.5.10l 5.5.13 优选项:l -设计策略: 防泛潮发霉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设计 室内噪声模拟分析辅助设计 无障碍设计技术产品: 楼板隔声技术和产品 防泛潮发霉技术产品控制项:l 5.5.1l 5.5.2l 5.5.3l 5.5.5l 5.5.6一般项:l 5.5.7l 5.5.8l 5.5.9l 5.5.10l 5.5.13 优选项:l 5.5.15l 5.5.16设计策略: 防泛潮发霉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设计 室内噪声模拟分析辅助设计 无障碍设计 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辅助建筑设计 地下空间自然采光设计技术产品: 楼板隔声技术和产品 防泛潮发霉技术产品 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光导管、棱镜或反光板采光技术和产品控制项:l 5.5.1l 5.5.2l 5.5.3l 5.5.5l 5.5.6一般项:l 5.5.7l 5.5.8l 5.5.9l 5.5.10l 5.5.11l 5.5.13 优选项:l 5.5.14l 5.5.15l 5.5.16设计策略: 防泛潮发霉设计 建筑围护结构隔声设计 室内噪声模拟分析辅助设计 无障碍设计 室内自然通风模拟分析辅助建筑设计 地下空间自然采光设计 室内自然采光模拟分析辅助建筑设计技术产品: 楼板隔声技术和产品 防泛潮发霉技术产品 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 光导管、棱镜或反光板采光技术和产品 集中空调系统用户可自主调节末端 可调节外遮阳技术产品运营管理一般项:l 5.6.6 优选项:l -设计策略: 设备管道集中式设计一般项:l 5.6.6l 5.6.8优选项:l -设计策略: 设备管道集中式设计 建筑智能化设计技术产品: 安全防范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一般项:l 5.6.6l 5.6.8l 5.6.9优选项:l -设计策略: 设备管道集中式设计 建筑智能化设计技术产品: 安全防范系统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信息网络系统第5章 绿色建筑新技术的经济分析经济分析是指西方经济学中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体系,它借助生产者利益优化模型所进行的边际效率分析其结果是在活动水平上进行财务方面的核算如计算现金流量、核定资产平衡状况以及编制现金流平衡表。5.1绿色建筑经济分析的理论基础我过最初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体系是计划经济时代沿袭苏联的方法,投资管理体制与市场机制的不协调,投资项目实行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不重视市场,不重视项日后评价。随着改羊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体系。本小节主要回顾经济评价的几个基本步骤:方案经济比选,、不确定性分析和项目经济后评价。5.2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5.2.1技术经济比较原则所谓技术经济比较原则就是在对技术方案进行比较时,要掌握技术方案之间进行比较和评价的可比条件,分析技术方案之间可比与不可比的内在联系,了解不可比向可比转化的规律性,从而保证技术经济评价结论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技术经济比较原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满足需要的可比性、消耗费用的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及时间的可比性。(1) 满足需要的可比性: 是指相比较的技术方案所提供的功能(使用价值)都能满足同样的社会需要,即功能等同化或等效化。满足需要的可比性,一般可从产品的产量、质量、品种等方面进行可比性分析。(2) 消耗费用的可比性:参与比较方案的消耗费用的可比性,是指对满足相同需要的不同技术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效益比较和评价时,必须从整个国民经济角度和方案的实施与使用的全过程出发,比较和分析对比方案的全部消耗费用。a. 总成本的可比性。总成本又称寿命周期成本。寿命周期是指工程项目或产品从构思设想、研究试制、生产流通,到使用寿命终了报废为止的全部延续时间。总成本就是整个寿命周期成本,包括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b. 相关费用的可比性。相关费用,是指一个技术方案的实施,必然引起的与之有关的其他各部门、各单位的建设和生产费用的变动。5.2.2成本效益比较原则 成本效益是将耗费与效益进行的对比分析。成本效益的好坏是技术方案经济分析的重点之一。 运用成本效益比较分析,选择基本原则是:收益指标越大越好,耗费指标越小越好,从这个意义上说,称它为“最大、最小原理”。 评价时,对于被比较的技术方案的收益数值,应达到超过规定的相应指标标准值;对于被比较的技术方案的耗费数值,应满足或小于规定的相应指标标准值,即:收益函数R(X)标准值,且 max(越大越好); 费用函数F(X)标准值,且 min (越小越好); 经济效益的目标函数U(X)R(X)/F(X) max (越大越好)。 对不同的可比方案进行成本效益比较时,可比较各方案U(X)的大小,并取U(x)最大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5.2.3系统分析原则系统分析以系统为研究对象,是以达到整个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最佳为目的的整体性分析方法。从系统分析的原理来考察,技术是一个系统,经济也是一个系统,而技术是属于经济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因此,在进行不同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时,不仅要研究工程技术结构、质量和可靠性分析等,也要研究可能实现的最佳经济效益及其实施的措施等,即应从技术经济系统分析的角度来研究。系统分析可以通过诸如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等数学模型的运算,对各种可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中选取系统最优化方案,所以系统分析原理是技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5.2.4差异比较原则对各可比方案进行经济效益比较时,可只比较经济效益方面不同的部分,而将经济效益完全相同的部分略去,以减少计算工作量,加快决策选优的速度。5.3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技术经济分析的程序一般说来,可按照下列步骤:a、投资估算,确定投资估算,就是总体投资由什么构成及数量;b、成本费用估算,确定生产成本,成本由什么构成,一般为原料、辅料、燃料等成本;c、确定你的融资方案,在总投资中,自有资金和外部融资的比例,国家对有些行业的资本金出自有严格规定。以上三个是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也是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开展投资收益、现今流量平衡、债务平衡、风险性分析,确定项目的可行性。5.4技术经济分析的指标体系5.4.1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类指标体系是指一组既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指标所构成的经济效果。技术经济问题一般是多因素的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因此,评价经济效果是很难用一个数学公式或某一个指标来概括,必须建立一套用来衡量和表示经济效果的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映形成使用价值的效益指标;一类是反映形成使用价值的耗费类指标:还有一类是由上述两类指标所构造生出的经济效益指标。 5.4.2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由效益类指标、耗费类指标、技术经济效益指标三大类组成。(1). 效益类指标包括产量指标、品种指标、质量指标、时间因素指标及利润指标。a. 产量指标是反映有用效果的重要指标,只有在正确地计算出产量指标之后,才能计算成本指标、劳动生产率指标和利润指标等。产量指标有实物量指标和价值量指标。b. 产品品种指标是用来表示经济用途相同而实际使用价值有差异的产品种类指标。c. 产品质量是指产品的性能、功能和满足消费者要求的程度、衡量产品质量的好坏,是看产品能不能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d. 时间因素指标是表明使用价值需多少时间可以试制和生产出来,从而发挥其使用价值的作用的指标。利润是表明一项工程技术有用效果的综合性指标。(2). 技术经济效益指标技术经济效益指标是从收益与劳动耗费两方面来考查的技术经济综合指标,通过这类指标来评价技术方案的好坏。技术经济效益指标可分为绝对经济效益指标和相对经济效益指标。 绝对经济效果指标是反映一个技术方案或一个项目本身经济效果 大小的指标,如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及投资回收期等;相对经济效果指标是反映一个方案与另一个方案相对比较的技术经济效果指标,如追加投资返本期、差额内部收益率等。那么如何体现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呢,则需要通过经济评价去验证5.5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独特性及方法选择本节主要描述了我国绿色建筑运用新技术的经济评价具有独特性;及根据我国当前国情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新技术采用经济评价需要注意的特殊问题和评价方法及参数的选择。5.5.1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独特性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占有量都严重不足,同时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在资源再生利用率上也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各地区在气候、地理环境、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文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十分迫切的任务。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建筑新技术经济评价体系,反映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对积极引导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促进节能省地型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以上分析,可以列举我国绿色建筑采用新技术的独特性如下:(1). 投资决策不科学投资决策往往只凭领导的喜恶,不进行技术考察和经济评价,或者只进行简单、静态地评价。(2). 运行维护水平不高好的设施需要好的物业管理,特别是高科技的节能产品,一定要运行在设计工况下,保证各传感器件运作正常才能达到节能效果。运行维护人员要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充分理解系统原理,发出正确地运行指令,监控运行数据并作出纠偏和改进。而我国目前的现状是重建设、轻管理,运行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常导致设备不能节能运行,甚至因为不会正常操作而达不到基本设计能,投资巨大的自动化运行系统废止不用,反而花钱改造为最简单的人工控制。(3). 管理人员多,但支出不高经济评价时,管理人员的日常支出是一个重要项目。在国外,依靠大量的自动化设备达到自动运行监测来节省人工支出。在我国可能多设置几个岗位带来的支出比投资自动化设备的支出要少得多。(4). 随意更改设计绿色建筑往往是面子工程,是示范工程。收益有没有,多不多并不是决策者首先考虑的因素,当出现资金困难或绿色建筑风头暂过的时候,往往从认为无用的绿色技术设备下手,更改设计,降低投资。其结果是,某个环节变更了设计导致整个系统降低效率甚至无法正常运行。(5). 资源价格扭曲我国的国情导致一些基本资源如电力、煤炭、石油、水、劳动力等价格低于成本。按照国民经济评价的原则,这些成本应按影子价格计入,但企业进行经济评价时可按市场价格。需注意的是,这些资源的价格并不会一直扭曲,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这些重要资源的价格会逐渐上涨到体现其真正价值的价格。如近儿年调整的燃料油价格和即将调整的水价,这些在经济评价时都应当注意。(6). 不重视项目后评价我国民用建筑项目与工业项目不一样的是建设单位不一定是项目运营管理单位。很多项目缺乏经济后评价,项目竣工验收后即交付给使用方,这就造成了项目设计、施工和运营脱节,设计及建设单位不了解运行情况是否和设计相符;而运营管理单位又不清楚设计的理念和要求。5.6我国绿色建筑经济评价的方法选择 基于我国绿色建筑的独特性,可以总结出我国绿色建筑采用新技术时应用经济评价所需方法。1) 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运用动态分析法评价一般勘察设计单位或工程咨询单位对技术设备均采用静态分析法计算投资回收期,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此方法虽简单易行,但对工程建设来讲,整个生命周期长达20年或以上,仅仅静态计算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2) 运用年费用比较法;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