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9658314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北京版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2.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事先收集有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书本例题图片。谈话:你知道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吗?(观测气温) 我们学校气象小组的同学将他们在5月21日这一天观测到的气温情况记录成表。屏示统计表: 太仓市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表(略) 2分析统计表。 谈话:你能从这张统计表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早上7。点到晚上7点,每2小时观测一次,共7次;各个时间的气温情况;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3揭示课题。 教师边出示统计图边说:为了更便于分析;后来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还将这些数据绘制成了一张统计图 太仓地区5月21日白天室外气温情况统计图 谈话:你知道这是一张什么统计图吗?(预测学生能说到是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不知遭,可由教师揭示) 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特征,感悟优点。 谈话:刚才我僻在统计表中了解的信息在这张折线统计图上都能找到吗?(能) 那他们为什么还要将数据制成这样的折线统计图呢?(学生可能说到:容易分析气温的变化情况) 原来如此,你还能从这张统计图上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信息?(温度变化情况、最高最低气温、早晚温度低中午温度高、各时间段内温度上升或下降的趋势)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追问;你能从图上看出哪段时间气温上升(下降)得最快哪段时间气温上升(下降1)得最慢吗? 请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加以指导,学生可能会说到比较相差数或看折线的上升或下降幅度。 谈话:那你认为就分析气温变化的情况来说,用统计表好些还是用折线统计图好些?为什么? 2联系生活举例。你有没有在其他地方见过类似这样的图?(学生应该在生活中见到过折线统计图,如病人的心电图、股票分析图等,根据学生的介绍可出示相关图片加深印象) 教师小结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3了解结构。 谈话:既然折线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那我们是否需要了解一下它的结构呢? 看了图,你知道一张完整的折线统计图应该由哪些部分组成,在制作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再全班交流,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并相应介绍折线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在介绍各部分名称时明确其作用以及画图时的注意点: (1)横轴:一般用于标明时间的前后,每个时间段都要平均分; (2)纵轴:标明数据,单位长度表示的数据大小要_致,一般最高数据比统计到的最高数据稍高一些(和条形统计图相同); (3)描点、连线:要找准数据,看清横轴、纵轴进行描点。当提供的数据与纵轴上的数据没有直接对应时,要把纵轴上相应的一小段平均分后再找点;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时不能漏掉或连错。 (4)标注数据:在所描的点的上边或下边写上数据,不要写在折线上。 (5)填写制表日期。 三、制作统计图 谈话:事先我们一起收集了这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并制成了统计表,谁来介绍一下。(学生利用事先制成的统计表介绍数据)如果将它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你有信心完成吗? 学生独立在练习纸上尝试练习。 教师指名展示制成的统计图,同学互相评价并改正,重点关注所描的点的位置与纵轴上的标尺是否对应。, 统计分析:从这张统计图上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的预设:每年度的数据;变化情况;哪两年间上升得最快等等。 谈话:你能预测今后几年中我们班同学家庭拥有计算机的情况吗?(可能逐渐稳定,也可能还有上升空间,但上升的空间不是非常大) 比较折线统计图和统计表,你有什么想法?(折线统计图不但和统计表一样可以反映数据的多少,并且比较易于反映几年中本班同学家庭计算机拥有量的变化情况:持续上升,没有下降) 四、综合运用 1统计心跳情况。 谈话:同学们都喜欢运动吧,你有没有注意过运动前后咱们的心跳情况?谁能说说? 这里有一幅折线统计图,反映了一个小朋友在跳绳前后的心跳统计情况,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下图: 谈话:从这张图上,你可以知道些什么?或者你有什么问题想考考大家吗?(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或相互问答) 你能预测再往后几分钟小红的心跳情况吗?(趋于稳定,不会一直下降,因为小朋友的心跳稳定在每分8090次左右) 2统计身高。 谈话:除了刚才我们讨论的这些情况外,还有很多数据比较适合用折线统计图来统计分析。比如我们同学的身高情况。课前我们一起收集了自己每学期期末时的身高情况,让我们一起来试着将它也制成折线统计图,看看我们的身高增长趋势如何。 学生独立将自己的身高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在小组内交流,说说自己的身高增长情况,再和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比较,说说能从图上发现什么。 对学生意见的预设和对策: (1)每个人的身高都在增长,增长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大致的增长趋势是相同的。 (2)这份统计图和其他的统计图有明显区别,底部从0到110这一段用了折线和虚线。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表示。指导学生发现最低身高数据在110以上,省略O到110这段数据可以使110145厘米之间的每一段放大,使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更明显,而且使统计图更美观。 3分析判断:我市人民商场服装部就去年衬衫和毛衣的销售情况作了一些统计,你能从中知道这两张图各表示什么服装的销售情况吗? 谈话:两种衣服销售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有什么不同?你会作出怎样的判断?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上图为衬衫销售情况,下图为毛衣销售情况) 教师小结:有了形象直观的折线统计图,更便于我们对一些情况的分析和了解。 4教学“你知道吗”。 让学生阅读“你知道吗”的内容。提问: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认为这幅统计图是什么统计图?(既是不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又有折线统计图的成分)它有什么优点?(简明、生动、形象,给人的印象深刻) 五、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掌握了什么本领? 用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什么优点?制作折线统计图时要特别注意什么? 六、课外作业 1将自己6岁至今的体重情况制成折线统计图,并预测自己今后几年的体重情况。 2收集从今天起一星期的本地最高气温或最低气温情况,并制成折线统计图,预测本地近阶段的气温变化情况。 两项练习都提供空白图表。附送:2021-2022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折线统计图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6117页例1。课前准备:由于学生是在一年以前学习过了复式统计表、复式条形统计图,尽管折线统计图还没有正式学习,但从其他一些媒体中是见过的,学生对此并非一无所知。为了唤起学生对相关内容的回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然呈现折线统计图,课前预设了一项作业:通过报纸、书刊、电视或网络了解并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教学过程:(一)交流收集的各式统计图表,引入新课1.交流并展示同学们课前收集的统计图或统计表。(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中的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单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展示)指着折线统计图问学生:你们知道他们的名称吗?这就是我们在本单元要学习的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2.老师也在课前进行了调查,用多媒体或挂图出示“非典”图片。介绍xx年发生在我国“非典”期间的一些事例。在讲到全国人民都很关心北京这个“非典”重灾区的情况,报纸、电视和网络每天都要公布新增病人的人数,这也是全国人民了解疫区情况的重要途径时,同时出示教科书提供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这两份统计图表。(1)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请上台来指着统计图或统计表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学生交流的信息主要包括:不同日期所对应的人数和不同人数对应的日期,以及新增病人最多与最少的日期,其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能说出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教师:刚才我听到有个别同学说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你们觉得是这样吗?是怎样看出来的?(请这个学生上来讲一讲)教师:这个信息在当时可重要了,让人们心理安稳了许多。为什么这么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看到了?如果把它换成这种形式的统计图,这个信息就很明显了。(出示折线统计图) (二)认识折线统计图1.师:从折线统计图上你都看到了些什么?(通过看图,学生明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有统计图的名称,统计的时间,统计图的横向表示日期,纵向表示新增病人数。)2.师:请同学们观察统计图,你从图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是怎么看出来的?(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说说)学生:我看到了5月1日对(对应)的点最高,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多。学生:我看到了5月31日对应的点最低,说明这天新增病人最少。学生:我看到从5月1日以后的线在一直往下走(用手势在边说边比划),所以新增病人在不断地减少。学生:我看到从4月26日到5月1日,新增病人还在增加,因为这个时间的线段在往上走。教师:同学们不仅能说出新增病人的变化情况,还能从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来说明人数的多与少,从线段的上升和下降说明人数的增加和较少。很了不起!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从折线统计图中发现了5月1日以后的新增病人在逐渐减少,那么是不是每个月减少的人数都一样呢?能不能从图上看出来那个月人数减少得最多呢?(学生讨论)学生:每个月减少的人数,我可以将挨着的两个点的人数相减,再比较就可以知道了。学生:不用那么麻烦,我只要看哪一段斜得最厉害,这期间的新增人数就减少得最多。教师:他说“那一段斜得最厉害”是什么意思?谁听明白了?学生:我知道,比如说5月1日到5月6日,竖着看,人数减少了25格,1格代表20人,25格大约就减少了50人。在看5月6日到11日,也是竖着看,人数减少了15格,大约减少了30人。教师: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看人数的减少情况,是个好办法。谁再来说说你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学生:我发现相邻两个点横着的距离都是一样的,竖着减少得越快,这部分的线段就越陡,说明人数减少得越多,也可以说,如果线段越平,人数减少就越少,就像26日到31日那样,减少的人数最少。教师: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线段倾斜的程度就表示了人数减少的快慢。3.根据折线统计图独立完成第117页下面的填空。教师:请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填的,并说明你是怎样从图中看出来的。学生:第1题新增病人在5月1日最多,达到122人,以后人数在逐渐减少。因为5月1日的点最高,所以人数最多。达到的人数我是从统计表中看到的,统计图上看不准确。因为在5月1日以后的折线都在不断下降,所以人数在逐渐减少。学生:新增病人减少最快的时间是在5月2日到5月6日,减少了52人。我发现从5月2日到5月6日的线段下降得最快来找到的,减少的人数也是从统计表中查到的。学生:我觉得6月初的新增病人的人数会更少,说不定没有了。教师:做出这个预测有道理吗?依据什么?学生:看这个折线的变化就知道,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折线越来越向下降,所以可以估计6月初的新增病人会更少。教师:怎么理解?学生:就是看折线一直往下降的趋势。教师:看“趋势”来做预测,很有道理!【简评】该案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课前布置学生收集不同形式的统计图表,既有利于唤起学生对已有统计知识的回忆,又能在课堂教学中自然地引入折线统计图,同时丰富的统计图表还能为统计知识的后继学习留下一些直观印象。二是在折线统计图之前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认读中,抓住学生在观察交流中对于“新增病人人数越来越少”这个重要的信息只有少数同学能看到的现象,直接换成折线统计图形式后,学生明显感觉到折线统计图的优越性,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价值,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三是教师将认识折线统计图分成了两个环节,在第1个环节中,给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与发现的空间,在学生容易看出的现象中,突出落实在折线统计图中点的位置与线段上升与下降的认识。尤其在认识线段的倾斜程度就表示人数减少的快慢这个教学难点上,教师让多个学生用自己语言来表达,教师用不多的语言,抓住学生话语中有价值的字眼,如“斜得最厉害”、“把相邻两个点竖着比较”来引导全班同学去理解、咀嚼与分享,使学生的思维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不断地升华。第2个环节则是一方面巩固前面的认识,并着重将怎样看“趋势”和以此进行预测落到了实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