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反思DOC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9644036 上传时间:2022-05-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备课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白 鹅主备人:使用人: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高傲的特点。文章从 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的姿态描写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的印象。继而以“鹅的高傲” 为线索,从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细致地刻画了鹅高傲的特点。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 来突出鹅的特点。用反语来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体会 动物的有趣、可爱,感受作者对动物的关爱、对生活的热爱;二是在阅读中体会作者抓住 特点写的方法,感受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学习目标1、认识“颈、厉”等 8 个生字。会写“颈、郑”等 12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 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 习惯。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课前准备1、准备白鹅挂图2、收集有关“鹅”的故事和古诗。第一课一、导入揭题1、出示白鹅活动资料: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它是谁 ?你喜欢它吗 ?2、你熟悉鹅吗 ?看到鹅你会想到些什么 ?a、出示骆宾王的鹅,齐读:“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b 王羲之写“鹅”的故事。过渡:七岁的骆宾王写鹅,妙趣横生,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二、初读感知1、出示导读:a. 自由读文,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遍。b. 你喜欢大师丰子恺笔下的鹅吗?为什么?请在相关文字旁写上喜欢鹅的原因。c. 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在相关文字边上打上“ ?”2、学生自由读文,完成“导读”要求。3、检查生字词。 ( 注意多音字和容易读错的字 )4、交流。 (可以用说理由、感情朗读、表演等形式 )a、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部分。b小结:同学们谈得真好,读出了自己的喜爱之情,把作者笔下的这只白鹅活灵活现 地展现在我们面前。c、全班齐读课文一遍。5、质疑。a、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梳理、板书。b、选取有价值的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如: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白鹅有哪些特点 ?作者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三、细读解疑1、自由读文,思考:第二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2、四人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可采用以下三步,帮助学生理解过渡句的作用。 )a. 出示第二自然段,讨论:鹅的高傲表现在哪里 ?b. 理解“更”的用法。(承上启下,突出“下” o)c. 读写结合训练。题目我的爸爸内容:a、在生活上,爸爸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照顾我。b .在学习上,爸爸对我的要求十分严格。要求:请根据本篇作文的两个重点内容,给这篇作文写一个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 渡段。4、小结。a、承上启下。b. 点明鹅的特点。c、告诉我们白鹅的高傲表现在“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个方面。总结咱们班的同学学习的本领真强,通过自己读书、讨论,解决了自己提出的问题。我 们不仅简单了解了丰子恺笔下具有高傲特点的白鹅,而且学习了“承上启下”的写法,这 种过渡方式使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在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同学们能加以应用。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出示第二自然段:“鹅的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吃相中。 ”齐读。2、引入:上节课咱们通过学习,知道了作者从“姿态、叫声、步态、吃相”四方面表现白鹅高傲的特点。那么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咱们今天还是用读书、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你们提出的这个问题。二、自学探究你觉得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的呢 ?请在感受较深的词句边上写旁注,并尝试读出自己的体会。三、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体会。全斑交流。2、理解“叫声”a、出示:“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联系上下文及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 声音严肃、大声斥责、大声叫喊吵闹、放开喉咙大叫 )b .联系生活,想象“狗的狂吠”是怎样的情景 ?(让人害怕 )作者说鹅的叫声不亚于狗的狂吠,为什么要这样写 ?( 突出白鹅看守门户的本领;突出对白鹅的喜爱。 )c、小结:从字面上看,作者好像并不喜欢白鹅,实际上恰恰是对它“看守门户”的本领的赞美。d、有感情朗读。e、你们喜欢这样的描写吗?文中还有多处这样的描写,你能找出来说一说、读一读吗3、理解“步态”a、交流中结合理解“步调从容、大模大样”b朗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c、小结:作者发现了鹅与鸭的步态的些许差别,并准确地描写出鹅的步态特点,写得 这么贴切,他平常该多仔细观察啊 1d你在读文中,还有没有这样的体会?能不能举例说说呢?4、理解“吃相”。a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话说说鹅“三板一眼、一丝不苟”的吃相。读出自己的体会。b. 想象“狗偷吃、鹅咬狗”的情景,并读出其中的趣味。c、交流“人伺候鹅”的情景。5、小结:作者仔细观察,细致描绘,有详有略,这种写作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四、课堂练习1、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找出来,并抄一抄,读一读。2、四人小组内交流。五、拓展活动简介丰子恺,推荐丰子恺作品。板书设计姿态:伸长头颈 左顾右盼13白鹅叫声:步态:吃相:严肃郑重步调从容三眼一板厉声呵斥大模大样一丝不苟高傲( 喜爱之情)教学反思:在白鹅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的是白鹅性格的特点一一高傲。大量运用了对比等手段从叫声、步态、吃相中表现鹅的高傲。我在教学是要求学生在体会文句之后,边读边表演,帮助学生更形象地理解文中优美词句的意思, 更准确地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同时也使原本沉寂的课堂气氛开始出现生机。 在理解“鸭的步调急 速,有局促不安之相”与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时,一位同学扮演鸭, 另一位同学扮演鹅, 学生都能认真地表演, 模仿得很不错。 看的学生也能在笑声中很好地把握鹅步态的 突出特点。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表演鹅吃饭的情节时,能把鹅吃饭“架子十足” 、“从容不迫”等表现 得淋漓尽致。一个个“鹅老爷”的形象出现在大家面前。学生能在理解语句的同时,运用自己的肢体语 言表现出来,这能很好地利用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14 白公鹅主备人:使用人:教材分析:作者在这篇课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 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写鹅走路的姿态,突出了“慢条斯里”的 特点:不仅每一步都掂量着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举步奔跑;写鹅的活动,突出了“无 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特点:不仅声势大翅膀有力,嗓门大,而且与人强占水面,公 然吞食鱼饵,真实率性而为,毫无顾忌。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 写作上的特点。体会出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了解作者笔下动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能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4、读记好词好句,积累语言。教学重、难点与前篇课文的描写方法作些比较,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2、课文插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 (2)2、观察、说话: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 ?3、导人新课:叶 ?诺索夫是怎样描写这只白公鹅的 ?两位作家的描写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的地方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1、同桌或 4 人小组互教互查生字词的读音,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确。2、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要求读准,读通顺。三、对比阅读,领悟方法1、设计表格,引导对比阅读。a、先出示13课内容,再读新课,戈U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白鹅 白公鹅姿态叫声步态吃相玩相b. 从表中你发现什么?(相同点、不同点)2、抓片段,进行对比阅读。同样是写“步态”,两段的相同点是什么 ?不同点是什么 ?(同: 傲慢、派头;异:一个从容不迫、大模大样;另一个慢条斯理,仔细掂量。一个通过对比, 一个具体写如何“落步” 、过泥泞路、狗在身后追赶的步态。 )3、抓重点段,进行对比阅读。a. 丰子恺怎样写鹅的吃相?(食料简单、吃法有板有眼,需要侍候)b. 叶?诺索夫怎样写鹅的“玩相” ?(戏水、抢占地盘、主宰一切)c. 讨论:两位作者为什么要把这两部分写的这么详细 ?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四、品读词句,体会感情1 、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词、句,读一读。2、两位作者对白鹅有什么样的感情 ?五、作业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板书设计:14、白公鹅走路:慢条斯理、挺着长脖海军上将的派头 生活:水面泛起涟漪芦苇沙沙作响肩膀: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个性:强占地盘、自认是河的主宰教学反思:白公鹅一课重在与白鹅一课比较。在导入时,我就有意识引导学生对比两只鹅的形象;在 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时, 我也抓住两篇课文对鹅的步态的描写进行比较; 最后也把重点落在比较两篇课文 的写作方法上。 这堂课我较大的收获: 一是课文插图的利用。 这堂课我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这是这堂课中激起的一点火花;二是对写作方法的教学的体会。在猫和白公鹅两课中,我都教 写作方法。 两次都是先让学生找, 但两次都发现学生很难找到, 最后都是我自己说了出来。 经过这次课, 我感觉到如果利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句子,再让学生进行体会,这样没有那么抽象,从而可以降低难度。15 猫主备人: 使用人: 教材分析本文是著名作家老舍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特点的描写,抒发 了对猫的喜爱之情。课文按照猫的性格古怪和满月小猫的特点可以用归并法把文章分成两 大段。第一大段 (第13 自然段)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为总起,采用对比的方法分三个方面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三次用“可是”作转折,写出猫既老实又 贪玩,虽贪玩却尽职,虽胆小却勇猛的性格特点。第二自然段中, “这可都凭它的高兴。 ” 一句,一个“可”字,形象地写出了猫的古怪,同时自然地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二大段(第 4自然段)以“满月的小猫更可爱”为全段总起,同样通过三个方面写出了小 猫的淘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们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们不知要摔多少跟头,撞疼了也不哭”“所过之处,枝折花落。”写出了小猫的“更可爱”,在于更淘气,更天真,更生气勃勃。作者喜爱之情更深了一步。学习目标1、会认“乖”等 7 个生字,会写“凭”等 13 个字,正确读写“性格、任凭、贪玩、尽职、稿纸、梅花、跌倒、开辟、抓痒、撞疼、屏息凝视、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等13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 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喜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教学重、难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学习真实、具体的表达方法,感受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1、猫等待老鼠出洞和捉老鼠的课件 ( 或录像、图片 ) ;猫叫声录音带。2、学生收集有关猫的图 文资料,张贴到教室的相关栏版上,办一期“猫趣”展。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师生交流。a导语:观看了同学们精心布置的“猫趣”展版,老师对猫的了解和喜爱都更进了一 步,这小生灵真是有趣、可爱 ! 参观了“猫趣”展,你最想说什么 ?b、师生各抒己见,谈“趣”激情。2、揭示课题,简介老舍。二、整体感知1、自由练读课文,达到正确、流利。 (可自读,可同桌一起读 )2、反馈生字词预习情况。自由发言,就容易读错或写错的生字词互相提个醒。3、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后交流:老舍先生笔下的猫给了你怎样的第一印象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什么方法能迅速抓住课文大意,理清课文条理5、展示交流,理清脉络“方法”有三:A、抓住各段中能概括主要意思的重点句,连起来读一读。B、设计填空题,如:课文共有 ( )个自然段,第 () 至第 ( )自然段写大花猫 ( ) ;第 ( )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 。C、设计板书,如老实贪玩 尽职( 大花猫 )性格古怪高兴时,不高兴时 ,胆小 勇猛( 满月的小猫 )淘气可爱三、剖析“古怪”,赏“猫”悟“情”1、自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简要概括出猫性格古怪的几个方面,然后全班交流。自2、小组合作学习:每人以猫的一个性格特点为例,把文中具体描写这一特点的语句读给同伴听。3、深入研读,品词析句,体会情感。a、同桌交流:老舍先生喜欢这一只“性格实在有些古怪”的花猫吗?你是通过哪些描 写来体会的 ?b范例引路出示例句:“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 ” 引导赏析:抓住“屏息凝视”“一连”“非, 不可” 边读边想象, 体会作者对这只 职”的猫的欣赏、喜爱之感。C、全班交流。 找出体会最深的句子,借助朗读、比较、品赏关键词语等方法,体验作者渗透于字里 行间的爱意。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用身子蹭你的腿, , 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4、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三自然段。四、积累运用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2、小组合作学习:用“任凭,也” “非,不可” “无论, 也” “,可是, ”分别说句子,比比 谁说得准确、说得多。3、扩词练习贪()性()高()采 ()贫()姓()稿()踩 ()第二课时一、展示积累选择第一、二、三自然段中自己背得最流利、最有感情的部分,背诵给同桌听。二、赏读“可爱”,晶“情”动“情”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你是从哪些方面感受到“小猫满月的 时候更可爱”,又是从哪些描写体会到作者对小猫的喜爱之情的 ?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a、观察插图,体会小花猫的可爱。b、将课前收集的有关老舍先生酷爱花草的资料与他“放任”小花猫淘气的描写进行对 比, 以加深感受。c、联系语境理解“开辟,生气勃勃”。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把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三、总体梳理,回归全文1、小组讨论:老舍先生笔下这只既古怪又可爱的花猫,为什么能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 难以抹去的印象 ?2、各组代表发言,师生共同梳理:( 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真实具体、将猫视为朋友、字里行间处处留情 )3、朗读全文,加深体会。四、自主选择,积累词汇1、用喜欢的符号圈划出自己最欣赏的词语、句子,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再摘抄在“采 蜜本”上。2、同桌互相交流。五、阅读链接,拓展延伸1、读一读课后“阅读链接”中的两段话,想一想:同样是关于猫的描写,这两段话与 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在观察与表达的角度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 提示:第二段话与课文猫相似,侧重于用拟人的手法侧面描写猫的生活习性, 并于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第一段话则从正面直接描写猫的外形特点。 ) 2、小组交流。3、课后留心观察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帮它拍摄一张相片或画一张画像,然后为相 片或画像配一段旁白。板书设计15猫(古怪的)(一只)(大)可爱老实、贪玩、尽职 猫(淘气的)(一群)(小)更可爱没完没了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最为关注的还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 不仅关注他们的本生的感悟, 更关注在老师的 指导下的提升感悟。 第二自然段的句子, 表达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与学生实际的理解有距离, 特别是“在 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这个句子。为此,我设计了三次提升(首先是比较朗读,其次是以梅花图引发 美感,最后提出反问引起思考) ,让学生的学习价值得到实现,而不是在课堂中虚度光阴。那么,用什 么可以显示出学生的感悟在提高了呢?这决不是附和性的意见, 一个强有力的检验便是朗读, 读出自己 的特色, 而这篇文章又适宜用朗读来体现, 当然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由于对句子的一再提升的认识而读得 津津有味。16 母 鸡主备人:使用人:教材分析: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 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 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 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 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 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 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 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2、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3、比较本文与猫在写法上的异同点。教学重、难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的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体现。课前准备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有关母鸡的趣事 ( 农村的学生可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城市的学 生可通过阅读、上网、请教他人、利用音像资料等方法进行了解 ) 。 教学过程一、交流见闻,导入新课1、交流课前收集整理的关于母鸡的见闻。2、导入新课: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 的孩子。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二、自读自悟1、师生共同制定读阅读目标。a、圈出生字词,读准字音。b. 认真朗读课文,达到读正确、读流利。c、理清文章条理,概括课文主要内容。d. 弄清课前“导读”中提出的两个问题: 老舍先生笔下的母鸡是一只怎样的母鸡 ? 比较一下,本文和猫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哪些特点 ?( 不同之处:猫一文中流露的自始至终是喜爱的情感,而本文体现的是由厌恶到喜 爱的情感变化。 )2、自主阅读,边读边批注。三、汇报交流品评母鸡之长短,体会作者之喜恶1、再读课文,小组讨论:a.文中直接写作者对母鸡由讨厌到不讨厌这一情感变化的语句有哪些 ?” “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 )?每个事例各用一个恰当的词语( 如:“我一向讨厌母鸡。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b、作者分别通过哪些事例具体写母鸡的讨厌与不讨厌 概括。( 如:随处乱叫 欺软怕硬 发狂炫耀 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c、联系上文和生活体验谈谈自己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d. 句子辨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可改为“我不再讨厌母鸡了 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3、同桌合作,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分辨褒贬,积累语言1、思考讨论:作者在表达自己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变化的过程中,遣词造句的感情色彩也发 生了变化,找一找、读一读、品一品2、分类摘抄词语。把自己所欣赏的词句按褒与贬两类,摘抄在“采蜜本”上五、反复回味,走近老舍1、师生对话,交流各自读过猫和母鸡后,对老舍及其作品的看法,引导学生 初步学习赏析名篇的方法。2、找一篇老舍先生的其他文章,和好朋友一起读一读,然后互相交流阅读体会。板书设计:16 母鸡 爱 讨厌 不讨厌 教学反思:“母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从古到今人们对于她的讴歌与诠释从未有过终止。 母鸡,老舍的另 一篇佳作, 通过描写对母鸡看法的变化, 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在体会作者由讨厌到敬佩的情 感过程中, 紧扣文章的情感主线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来梳理文章的脉络, 学生的学习目标进一步的 被明朗,学便有了针对性。文章的布局和教材的处理事实上是有异曲同工之趣的: 讲究有详又略, 详略 得当。 讲学习感悟作者对母鸡的讨厌部分时, 放在了整个文本的大背景去体验, 这事实上也是作者写作 手法的体现:欲褒先贬、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故在此环节的处理上无过分的张扬,为体验后面的主情 感“母爱”埋下了伏笔,并进一以贯之。最后让学生在“品析词句,体会情感”的学法指导下,在朗读 感悟母鸡对鸡雏的平凡细节中自然地联想到生活的场景,层层推进,勾起对“母爱”的回忆,从而揭示 出:母亲是伟大的,一位母亲必定是一位英雄的文本主题。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待进一步的思考, 过于沉重的表情抑制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由于让学生回答问题 时过于犹豫,延误了时间显得有些拖沓;朗读的指导与训练要在平时花功夫加以落实。17语文园地四主备人:使用人:学习目标1、交流自己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 利的表达,内容比较充实。2、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 交流,学习彼此的长处,互相修改习作。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课前准备1 、观察、记录自己喜欢的动物 (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 ) ,或收集照片, 描画动物,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2、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一、谈话引入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 , 在喜爱他们的作家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在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乐趣吧 !今天,我们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三、分组交流1、分组: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2、出示要求:a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b 表达真情实感;C、认真听,进行评议。3、分组交流。四、全班汇报汇报提示:1、形式: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 , 动物画像”或表演,进行发言。2、内容: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评价提示: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学生积极互动。五、拓展延伸 喜欢相同动物的同学归为一组,把自己的“观察记录 , 动物照片 , 动物画像”等 材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第二、三课时 作 文一、展示台展示各组完成的手抄报,激发兴趣。二、明确习作要求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具体生动地写出特点、表达真情实感。三、精彩回放 1、回忆自己和动物相处中发生的事。注意哪些情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2、与同桌交流印象最深的一幕。四、习作与评议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出示学生习作片断 ( 或提供如下案例 ) 。2、我家的狗是看家的好手。要是熟人来了,它就高兴地迎接。可要是陌生人,它可凶 了,使人不敢靠前。3、引导评议,进行修改。( 条理清楚,但不够具体。 “高兴迎接 , 可凶了”具体有哪些动作,应详写。最好能 举一个例于来表现它“看家本领强” 。 )4、四人小组内轮流读自己的习作,共同进行评议。教师巡视,及时点拨。5、每组推选一个优秀片断,交流赏析。五、修改习作,誊写习作六、展示优秀习作优秀习作贴在“学习园地”展示,其他同学参观评议第四课时、我的发现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2、想一想:小林和小东有什么发现 ?你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为什么 ?3、小林说的“学习运用这种方法” ,指的是什么 ?4、再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a、自主发现;b. 组内交流。5、想想生活中是否有这样的例子,进行交流。6、联系自己的习作,有运用这种方法吗 ?( 举一个例子说明 )、日积月累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2、你发现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 都带有动物的名称,第一行都有“龙” ,第二行有“虎”, 第三行有“马” )3、自选一个成语,讲讲成语的意思或故事。4、游戏:成语接龙。 ( 以第一行为例,每个成语里必须有一个“龙” )5、竞赛。每组推荐一名学生在括号里填上动物名称。看看谁是优胜者九( ) 一毛 对( ) 弹琴 杯弓 ( ) 影 ( ) 毛蒜皮 为( ) 作伥 车水 ( ) 龙 ( )( ) 点水顺手牵 ( )三、课外延伸如( ) 得水 ( ) 死狐悲( ) 立鸡群 指 ( ) 为马万( ) 更新门可罗 ( )抱头 ( ) 窜哀( ) 遍野尝试积累带有十二生肖名称的成语。(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教学反思:教师可允许学生有自己的感悟。有的学生可能觉得住持的做法有趣,他为人势利的嘴 脸那么鲜明地表现了出来,令人发笑;有的学生觉得苏东坡的对联有趣,用的全是住持说 的话,不仅照住持的请求写了对联,还不动声色地讽刺了他;也有的学生觉得住持后来的 表情有趣,哭笑不得,自己把自己弄到了如此尴尬的地步 , 只要学生说的有道理,就说 明他们体会到了文章的妙处。透过小故事,建议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是否也遇过、 听到、或见到类似这种以貌取人、 太势利眼的人和事, 联想到种种社会现象, 使他们饶有兴致地主动地学有所思,学有所想,学有所感,学有所悟,这也就是趣味语文 的魅力。在拓展部分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个短小有趣的小故事巧改对联 ,更激发学生觉 得学习语文有趣的奇妙之处,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倍增,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学习 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趣味语文”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促使学生 的持续发展,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好学、乐学的氛围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