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上传人:一**** 文档编号:89131284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月、日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年、月、日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年、月、日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年、月、日 数学教案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七年、月、日 主备人:吴成国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2、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3、体会引入24时计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计时法。 4、通过观察、实验和交流,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5、发现给定的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知道年、月、日是时间单位,能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会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一些信息。 2、难点:了解平年、闰年的有关知识,判断平年和闰年。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年、月、日) 教学目标: 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相关知识。 2.引导学生利用课本、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与这堂课相关的信息,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通过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交流、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探究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能得到尽可能大的收获。 教重、难点: 1.重点: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2.难点:对学习材料的整理、分析、概括。并能够提取对学习有用的资料。 教具准备: 1、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年月日的资料。 2、年历、计算器。 教学过程: 1、导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你都干些什么? (穿红衣服、帖春联、放鞭炮) 师:同学们都喜欢过年,那你知道年是什么吗? (学生简单回答)引入年的传说 师:你还知道哪些时间单位? 板书:年月日 2、探究新知。 (一)探讨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1、感受年月日的形成。 2、有关日的知识。 3、有关月的知识。 (把有31天的月叫做大月,有30天的月叫做小月,你怎么样就能很快记下哪些月是大月?哪些月是小月?) 学生汇报记忆方式:如拳法,口诀等。互相交流。 4、有关”年”的知识 (1)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哪些年是平年,哪些年是闰年?(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派代表汇报) (2)用万年历验证平闰年。 (3)常识介绍:我们所学习的历法是公历。 二、总结。 1、关于时间单位,你还有哪些问题? 2、同学们收集的资料特别详细,得想个办法把这些资料保存下来,并有个好的方式展现给大家,你有办法吗? 三、练习: 1填一填(见课本70页) 2练一练(见课本71页) 三、板书设计: 年月日 大月:1、3、5、7、8、10、12月 小月:4、6、9、11月 2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看日历、猜生日) 教学目标: 1、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2、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3、培养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 会看日历,从日历中找到我国的一些重大节日,从小关注社会。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活动,推算出某一个人的生日。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今年的日历。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日历吗?今天我们共同研究日历上面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独自观察今年的日历,学会看日历,认识星期。 2、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汇报观察结果。 3、在今年的日历中找一找:教师节、国庆节、建军节、建党节。 4、你还知道哪些我国的重要节日? 5、与同伴说说各个重要节日是几月几日,是星期几。 三、拓展应用: (1)练一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今年的10月1日经过了周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时是年,我已经岁了。 (2)猜一猜(课本第72页) 四、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2、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3、培养遵守作息制度的良好习惯和时间观念。 教学重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24时记时法,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普通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会看时间吗?知道一天的时间到底由多长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1、学生结合实际经验说一说:一天有几时?在一天的时间里时针正好走几圈? 2、出示挂图让学生观察,图上有什么。 3、组内交流,说说18:30,19:00,19:33等表示晚上什么时刻。 4、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操作学具研究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间关系。 5、全班交流,得出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和24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转化的方法。 三、拓展应用: 1.填一填 第一次取信时间是下午14:0016:30也就是下午时。 第一次取信到第二次取信时到下午时分,取信间隔时分。 全天共开放时分。 2.画一画(见课本74页) 3.练一练 (1)下午2时是_时,晚上8时是¬¬¬¬_时。 (2)23时是晚上_时,19时40分是晚上_ (3)足球赛从14时30分开始,16时30分结束,经过了_时。 (4)从13时40分到14时10分,经过了_分。 (5)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钟,发车时间是15:15分,开车前5分停止检票,他最晚要在下午时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 三、小结:在这节课中,你学会了什么?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作业:完成配套练习题 课后反思: 第四课时 年、月、日练习课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准确判断平年和闰年。 2.继续看日历,能从日历中找到有关的信息。 3.正确应用24时计时法。 4.解决时间中的数学问题。 5.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练习过程 一、把下面的年份填在合适的圈内。 1864年1990年1944年2000年 1900年1968年2400年2160年 二、填一填。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在括号里。 1.2005年的一、二、三月共有()天。 909192 2.2005年有()天。 365366367 3、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时。 151617 四、连一连。 五、请认真审题,争取全部填对。 1.一年有()个月。 2.闰年的二月有()天,平年的二月有()天。 3.广州是1949年10月14日解放的,到今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周年。 4.一场足球赛,从9时30分开始,赛了2小时,在()时()分结束。 5.小红每天下午2时30分到校,5时放学回家。她下午在学校()时()分。 6.10分=()秒300分=()时 6时=()分240时=()日 3年=()个月480秒=()分 8日=()时60个月=()年 7、一列火车从上午6时到下午6时共行驶了1020千米。这列火车每小时行()千米。 8、如果今天是2004年4月23日星期五,那么再过100天是星期()。 9、小明和妈妈要乘火车去探望奶奶,已经购买7月23日18:10从广州至北京的火车票。小明从家到火车站要20分,他们最晚要在下午时分从家里出发才不会误火车。 第五课时(时间与数学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2、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对具体问题的探索,体会时间与数学的密切联系,初步感受集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比较、寻找各种规律,体会到日历中包含着丰富的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 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有规律的。每天我们到一定的时间就会做一定的事情。在这样的作息时间里就存在这很多数学问题,你们有兴趣研究吗? 二、探索新知: 1、飞飞的父亲是一名火车司机,每工作3天后休息1天。飞飞的母亲是一名飞机乘务员,每工作1天后休息1天。从9月1日开始算起,请用标出父亲的休息日,用标出母亲的休息日。 9月份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2、围绕下列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交流:哪几天飞飞的父母同时在家休息?哪一天飞飞能和父亲同时休息? 3、指导学生将日历中的带标记的日期填到相对应的图中。 4、学生根据表示“父亲休息日”“母亲休息日”“飞飞休息日”的三张图填出表示“父子共同的休息日”“父母共同的休息日”“母子共同的休息日”“全家共同的休息日”的韦恩图,并交流方法。 三、拓展应用: (1)观察日历找规律: 9月份 星期日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观察日历中的加框的4个数字,你发现了什么? 12比11多1, 18比11多7, 我发现了:11+19=30, 换另一组再试一试。 (2)练一练(见课本77页) 四、小结请你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时间与数学(二) 教学目标: 1、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联系具体实例,让学生经历合作探究的过程。 4、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增强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看身份证”的情境,提出问题:你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吗?她今年几岁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请学生观察、交流从身份证上获得的信息。 2、全班交流根据居民身份证号码,知道一个人的出生年、月、日、并推算出他的岁数的方法。 3、补充练习。 三、实践练习拓展延伸 1、独立完成第78页的2、3两题,然后分别交流自己的结果是怎样想出来的。 2、(回家)做水的小实验,并进行相关的计算,然后交流实验后的想法。 四、课堂总结:在这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第七课时 教学内容:时间与数学(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居民身份证编号,使学生经历对生活中数字的感受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中的时间问题的能力。 2.学习用统筹的思想去思考和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节约时间的观念。 3.经历实验、观察、记录、预测等科学的探究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的能力,发展实践能力。 一、创设问题情境 如果生活中你碰到一个陌生人,什么东西可以证明他的身份? 二、认识身份证 瞧!这位小朋友叫小红!星期天小红家来了一位漂亮的阿姨。这是她的身份证。(CAI)从身份证上你知道郜欣阿姨的出生年月日吗?(让学生在编号中找一找,然后汇报。) 介绍:身份证编号的其他数字含义 小结:身份证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重要证件。我们从上面找到了很多和时间有关的数学知识,像这样的知识生活中还有很多。 三、统筹安排时间 1.创设情境:郜欣阿姨来之前,小红帮妈妈做了一些准备工作。(CAI示情境和时间表) 2.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从表上你能了解到什么?这些信息都和时间有关系,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3.讨论如何统筹安排时间。 如果你是小红你会怎样安排这些工作来节约时间? 请你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说出来 四、小实验 1.问题的提出。 师:你看到了什么? 师: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天会造成多大浪费呢?我们可以用一个实验来预测一下。 2.实验介绍(CAI显示图文): 第一,往一个用大头针在底部扎好洞的纸杯里注满水,用手堵住小洞; 第二,放手让水漏进小桶里,开始观察一分钟时间大约漏掉纸杯里的多少水; 第三,估计漏完一杯水的时间(用整分计算); 第四,完成“填一填”。 3.做实验并进行合理推算。 4.汇报。 师:你的实验结论如何?通过实验你有什么想法? 想法汇报。 五、练习 完成配套练习的内容 第八课时 整理与复习(一) 教学目标: 1、能自己整理这一阶段(三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 2、能对这一阶段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 3、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4、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解决与周长相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进一步巩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淘气和笑笑以及他们的同学一起学习的图片,大家想看吗? 1、出示教学情境挂图。 2、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 3、从开学到现在,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数学知识呢?你能根据这幅图给我们的提示说一说吗? 4、你能解决这两个问题吗?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分小组交流前一段时间学到了什么? 2、组织全班交流,对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进行整理回顾。在整理回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言将前四个单元的内容进行分类板书,并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强调与说明。 三、应用迁移,巩固提高 1、第1题。(1)学生独立完成;(2)后抽取几道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计算方法。 2、第题。 (1)齐读题目,提问:书上告诉我们什么知识?需要我们解决什么数学问题? (2)独立完成。 (3)全班交流,订正。 3、第3题。 读题后,独立完成。 交流计算方法,并核对,订正。 四、数学万花筒 自行读数学万花筒。 说说,你有什么不明白的? 师作适当指导。 五、总结反思,拓展升华 今天我们对开学来学习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与复习,每个同学都有不同的收获,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你留下怎样的成长足迹?我们来一起说一说吧。 1、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提示,从什么是数学、怎样学数学、怎么用数学等角度来寻找自己的成长足迹并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成长足迹以写“数学日记”的方式纪录下来。 3、课外作业:第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