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2年(春)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15课圆筒造型教案 浙美版教材分析美术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的“设计应用”领域中分别提出了关于纸材料的教学活动建议,要求从“平面造型的练习”向“立体、半立体纸工制作”发展,因此,本学段设计了圆筒造型一课,旨在让学生用撕、剪、刻、折、揉、捏、卷曲、插接、粘接等方法进行纸的立体或半立体的造型活动,展开联想,赋予圆筒造型各种不同的用途,并且在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中渗透现代艺术观念,让学生树立自己也能设计出有创意、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信心。考虑到小学生在纸工制作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平面化、程式化倾向,缺乏奔放、自由、富有想象力的立体表现等因素,因此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教学内容时,可以根据当地环境,学校条件和学生的可操作情况进行拓展。本课设计圆筒造型造型的初衷,是从结构和材料上表述圆筒造型的丰富形式语言。教学目标1.通过对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评述、设计,使学生初步了解圆筒等基本形在自由线体造型, 面的切割、折叠、切割翻转,层面排列(重复、渐变)等创造重组设计后,多变而富有节奏感的艺术特色。2.通过收集材质,交流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学习、研究和创作圆筒造型作品;初步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技法,了解圆筒纸造型中形式美的基本法则。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提高学生想象能力,动手创造能力,启迪设计灵感。重点:了解纸造型的基础知识,掌握纸造型的基本方法,进行有目的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难点:在欣赏、评述与设计练习中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圆筒造型的形式美感,在学生作品中体现个性化风格。课前准备(学生)纸杯,各种可装置的圆筒材料。(教师)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课件。 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新课导入。(1)欣赏圆筒造型的各种作品,对形成方式进行探讨,并作简单分析与归类。 2.自主探究,新课展开。(1)感受纸杯造型的形式美。 书中橙色纸杯造型图:插接构造。课件展示,作品欣赏。.纸立体扭曲组合 .纸立体多型组合 .纸立体经典作品提出问题:你了解纸造型吗?你曾接触过纸造型吗?作品的哪些地方紧紧地吸引了你的眼球?你能感受这些作品的特点吗?(教师参考:长短、粗细、圆切面、斜切面、材质、色彩等给我们的造型带来的多样的形式美:圆润、鲜亮、跳跃、稳重、富有节奏感时而像精灵,时而像跳跃的音符,时而是后现代的奇锐武士)文中三件单体造型组合圆筒纸造型作品欣赏,交流纸造型技法。教师引导并归纳:a.纸造型基本技法:使一张平面的纸变成立体形态,要借助于折、卷、粘贴等方法,而这些方法又结合点、线、面的变化派生出纸造型的丰富技法,运用这些技法可使平面的纸形成各种生动的立体形态与有趣的肌理效果。b.纸杯造型中的可参考尝试的形式美法则。(基本形)变形与分解 (等分割:切刻、切形) 组合与堆积 (插合与粘贴) 板式结构的聚散联系 (半立体) 柱式结构联系 (立体) 单体造型组合 (主体+附加:卷曲) 转体组合 框架组合 3.探究方法,技法解析。(1)提出问题:你想动手试一试怎么做吗?那你觉得在制作中会有什么困难? (2)学生分组研究制作方法。(3)教师引导指点并逐一演示具体方法:分割、组合、折叠、卷曲、叠加、接插4.尝试设计。假设你现在是一位知名的艺术设计师,要求你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设计一件纸杯造型作品,美化我们的校园。接到这个业务,你将如何展开工作呢?提示:引导学生在制作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协作,各展特长,设计、构思、选材。色彩形体搭配方法。5.成果展示。(1)优秀作品展评:自评、互评、师评。(2)评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制作奖、最佳色彩奖。6.拓展。(1)谈一谈,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来造型与装置的圆筒材料?比如:笔杆、竹子、吸管、象棋、硬币、队鼓、电池、纸杯、饮料罐(2)交流分析不同材料适合的造型方式,为多角度多层面的创作做好铺垫。课前准备(学生)厚纸、剪刀、刻刀。(教师)6个圆筒、剪刀、刻刀。教学过程1.发现圆筒造型。(1)从生活场景入手,导入新课。教师课件展示拍摄的生活中不受关注的圆筒造型,可以是花草树木的,可以是场景的,也可以是建筑的,由此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圆筒”意想不到的效果。(2)请学生讲一讲生活中还有哪些“圆筒”?(3)教师小结,揭示课题:圆筒造型。2.欣赏圆筒造型。(1)看一看:设计师的作品。(2)想一想:这些作品中都运用了哪些形式的圆筒?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从形式上去分析曲直、曲曲、直直的对比。引导学生从数量上去分析粗细、大小、多少的对比。引导学生从加减上去分析切面、组合、镂空的对比。(3)评一评:圆筒造型的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样的视觉效果?游戏:课件展示圆筒造型作品,播放不同形式的音乐片段,请学生按照自己的欣赏角度归类,并简要说明理由。教师小结:高高低低、错落有致的圆筒造型在视觉上给人以音乐般律动的美好享受。3.表现圆筒造型。(1)师生互动。教师引导示范:“老师这里有6个圆筒,我们可以怎样做造型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提议,进行适当的切割,摆出各种不同的组合,学生在自己的提议得到实施,而且现场看见老师的示范后,会兴奋得跃跃欲试。(2)教师总结:不同长短、粗细的圆筒经过割、挖及组合,可以构成变化丰富的造型作品。主要有组合型、切割型、镂刻型或者三种相结合的方法。(3)教师鼓励:你们也设计制作一个圆筒造型吧!4.学生制作。(1)材料:用较厚的纸张。(2)方法:运用切、割、镂、刻等等方法进行圆筒的基本形制作。(3)要求:有一定的层次、节奏感,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4)制作完成后寻找可以和自己的作品相映成趣的伙伴作品。5.评量。(1)能否了解圆筒造型作品的欣赏方法。(2)能否用基本的方法设计制作圆筒造型。(3)能否恰当地寻找可以和自己的作品相映成趣的伙伴作品,并做简要说明。(4)能否互助合作解决问题。6.延伸及其他表现手法。(1)可以用相机把生活中所见的圆筒拍下来。(2)还可以寻找多种材料来进行圆筒造型设计。教学反思:圆筒造型一课,旨在让学生用撕、剪、刻、折、揉、捏、卷曲、插接、粘接等方法进行纸的立体或半立体的造型活动,展开联想,赋予圆筒造型各种不同的用途,并且在现代艺术作品的欣赏活动中渗透现代艺术观念,让学生树立自己也能设计出有创意、有想象力的艺术作品的信心。附送:2022年(春)五年级美术下册 第15课山水画教案 人美版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山水画是中国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初步学习山水画的艺术特点。2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能用生宣纸画出一副表现近、中景和远景的中国山水画。3通过学生的探究、表现和感悟,提高审美情趣。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笔墨绘画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的近景、中景和远景。教学难点墨色的浓淡、虚实的变化,笔墨水分的控制,空间的表现。教学准备中国画颜料、生宣纸、毛笔、调色盘、墨汁、画毡或报纸教学过程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感悟意境初始山水播放表现自然山川的动画片,请学生欣赏山水情。板书课题:山水画。学生认真观察动画片,感受山水画的意境。 由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片引入山水画的学习。探究技法获取新知探究活动一:小练笔。你能试着画出浓重、轻淡不同层次的墨色吗?探究活动二:思考问题。画中近景、远景分别画了什么?在用笔、用墨上有什么不同?利用自己已有知识,体验墨色变化与画面空间之间的关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看书观察明代画家沈周的吴中山水图。引导学生关注山水画表现内容,进而通过读图,分析灵活多变的笔墨方法,最终发现用笔墨表现画面空间感的规律。总结规律引领示范总结:近浓远淡 、近繁远简、近实远虚、近干远湿的一般山水画规律。教师与学生一起完成作品。学生观察,在教师示范局部后,学生与教师一起完成山水画小品。破解山水画近石远山的空间表现方法。师法自然渐入意境教师提供山水画图片,分析构图。1.竖构图表现险峻的山势之美。2.横构图表现山势磅礴的气势。学生感受不同构图的美感。启发学生表达情感,还可以把诗句作为作品的题款。艺术实践提出实践要求。学生运用生动的笔墨表现一幅有近景、中景和远景的山水画。运用实践。展示评价1. 作业展示评价2. 评价进行自评、他评。交流对画的理解得到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