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97490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单元教案设计本单元教学内容是根据课标中内容标准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目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培养学生德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涉及到课标中:科学探究11知道科学探究设计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12知道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探究方法。17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5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自然事物并用语言或图画描述所观察的事物的形态特点。61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82能倾听和尊重其它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科学知识16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生活习性等多方面影响。18能认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环境,又影响环境,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23知道土壤的构成。24能设计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影响的实验。25意识到人类生存与陆地物质的密切关系及保护陆地物质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1想知道,爱提问。13尊重整据。15愿意合作与交流。31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33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并用一定的方式赞美自然。本单元包括4课:1我们周围的土壤2了解土壤3肥沃的土壤4土壤的保护 1、我们周围的土壤教材分析: 本课是土壤与生命单元的起始课,是教师带领、指导学生去亲近土壤,感受土壤的形态,了解土壤里有什么,为后续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这一课主要在室外进行。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引发学生展开关于土壤的讨论,了解学生对土壤的已知情况和想知道些什么,引发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2、指导学生亲近土壤,发现土壤中的物质(如:植物的根、落叶、石头和蚯蚓)。3、指导学生认识土壤中的动物及其生活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认识土壤。2、会观察、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3、能够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里有什么。2、知道土壤里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亲近土壤。2、意识到土壤与动植物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准备:教师事先进行实地考察,为学生准备一块泥土地、铲子、放大镜、盛土容器、土壤研究记录纸。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只塑料杯子、一块抹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及效果分析一、导入新课导入: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说说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板书课题讨论: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2、有哪些想知道的问题?二、学习新课1、自主学习(1)说文解字:“土”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2)小结,激发学生实地观察的愿望。(3)提问:在外出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师生小结:1、注意安全;2、不要破坏环境,更不能伤害土壤中可能存在的动植物;3、及时记下自己的发现,对不认识的动植物,可先照样子画下来;4、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里有些什么。 2、外出实地考察,观察校园绿地一角的土壤。教师讲解并提出要求:先观察表层的土壤(颜色形状湿润度等);然后注意观察土壤中有哪些动植物,思考土壤和动植物的关系;最后注意观察表层土下约2厘米处的土壤(颜色形状湿润度等)。 学生分组观察,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边观察便记录,及时记下自己的发现等。)3、回到教室,交流汇报分组交流自己在观察过程中的发现、收获。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前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表层的土壤和地下2厘米初的土壤有些什么不同的地方?有哪些动物生活在土壤里,这些动物在土壤里干什么?三、全课总结,课后延伸今天我们一起去校园里观察了土壤,并有了很多新发现。你们能在回家后能把这些新发现和新感受用清新、优美的文字或是栩栩如生的图画描绘出来吗?也希望大家能利用课余时间到公园、田野等更多的地方仔细观察那里的土壤和土壤中的生物,并采集一份土壤样本(下节课带来)。板书设计1、我们周围的土壤表层土底层土植物地上部分植物地下部分田野、树林、花坛、草坪、花盆 土 土壤里有:蚂蚁、蜗牛、蚯蚓 小草、大树的根、落叶、枯枝教后记:2、了解土壤教材分析:本课主要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还将通过沉淀法实验,了解土壤的组成物质。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1、观察土壤: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体会两种观察方法的不同结果,知道工具的重要性,培养仔细观察的能力;另外,尽可能多地列举出所看到的情况,并采用各种方式做一份有特色的观察记录。2、认识土壤的成分。3、研究土壤的种类:第一: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不同(重点);第二:通过比较三种土壤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摸、看、捻、握、搓)研究沙和黏土的不同。4、拓展部分: 调查自己家乡土壤的种类及适合种植的植物。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运用自己的感官观察土壤。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科学知识1、 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2、 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3、 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4、 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5、 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2、 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教学重点:观察比较三种土壤的颗粒大小等主要特征和性质。教学准备:教师准备:事先采集的三种土壤样本(每组一份) 、白纸(3张)、烧杯、水、搅拌棒、土块、渗水性实验装置、放大镜、小塑料汤匙。学生准备:自己采集的土样、纸巾、抹布。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及效果分析一、导入新课谈话:通过上一课的观察,你认为我们周围的土壤有哪些特点?学生回答。过渡:我们周围的土壤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为什么有的颗粒大,有的颗粒小?它们里面到底有些什么不同?今天我们来研究、了解土壤。板书课题二、探究活动活动一:观察土壤谈话:课前,我们都已经采集了一份土壤的样本,现在请大家拿出来。同桌两人合作,先用眼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样本,一个人观察,另一个人记录,要求尽可能多地发现土壤的特征,并把我们看到的情况用图画、文字或表格等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分组活动。汇报交流,互相评价(哪组的发现或记录价值、特色)。活动二:研究土壤的成分谈话:通过刚才的观察活动,大家都对土壤有了更多的认识,但那只是凭肉眼或是放大镜进行的初步观察。要想知道土壤里到底有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现在就请四人一组,做一做下面这个实验,看它是否对你了解土壤有所帮助。投影:实验的步骤、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把小土块放入水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2、将土块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在等待过程中用纸巾包住另一些土块,用手使劲握一握,再摊开纸巾,纸巾上面留下了什么?说明土壤里有什么?3、 观察静置后的水杯中的情况,水里有什么?注意事项:1、 土块要轻放。2、 搅拌要彻底。3、 静置时间要长。观察时,杯子也应保持静置不动的状态。4、 始终要仔细观察,记录下每一步骤看到的现象。学生阅读此资料后开始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请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分析这份土壤主要是由什么物质构成的。活动三:研究土壤的种类1、观察颗粒大小谈话: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份土壤的样本,请你们仔细观察,首先看看它们的颗粒大小有什么不同。学生分组领取土壤样本,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汇报自己的发现。谈话:这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看课本第5页的阅读资料,它会给你一个原因解释。学生阅读资料。师生小结:通过这一环节的观察、阅读活动,对土壤有什么更多的了解。2、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提问:沙土、黏土和壤土的颗粒大小不同,在遇到下雨这样的情况时,它们的渗水性会不会一样呢?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和预测。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实验情况,并将结果与刚才的预测相对照。3、用多种感官了解沙和黏土的不同每组一份沙和黏土的样本,请学生参照课本第6页提供的方法来比较沙和黏土的不同。集体讨论:每一种土壤看上去像什么?是什么颜色的?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更硬或更光滑?加点水握一握,哪种可以握成团?激趣:再试着把它们分别放在胶卷盒里摇动,听一听它们发出的声音是否相同。或者是闻一闻它们的气味是否相同。分组活动,交流。三、课后拓展指导谈话:同学们都已经对土壤有了非常丰富的了解。提问:你知不知道我们南京地区的土壤是什么类型的?有什么特点呢?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学生思考、回答。指出: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要想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一些什么方法来进行研究?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引导学生课后进行资料的查阅、请教专家等。板书设计2、了解土壤由空气、水、沙、黏土、动植物残留物等构成。种类:沙土、黏土、壤土(颗粒大小不同、渗水性不同)教后记:3、肥沃的土壤教材分析:对植物而言,土壤中的腐殖质是它们的主要营养。对学生而言,腐殖质的形成原因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本课遵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引导学生认识腐殖质及其产生的原因,可以促使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土壤。本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以下2个部分:1、 发现土壤有肥沃和不肥沃的差异,认识土壤的分层,知道表层土中腐殖质和养分都非常丰富,是植物生长的保证。2、 动手实验(制作肥料袋、给蚯蚓安家),研究动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2、 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科学知识1、 知道死了的动植物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2、 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3、 知道什么是腐殖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2、 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学重点:动手实验,研究动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子学生准备: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韭菜叶、香蕉皮、透明的玻璃或塑料盒。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及效果分析一、导入新课给每组准备三份颜色差异明显的土壤样本(或图片):仔细观察这些土壤,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分组观察、讨论。汇报交流(引导学生从颜色、湿度等方面进行交流)。教师指出这是分别在三个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某农田、某小区、某工地等。让学生将土壤样本与采集地点进行预测配对,并说说理由。教师公布答案,请学生将其和预测结果对照。提问:为什么在不同地点采集的土壤样本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呢?你们认为这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思考、回答。二、探究活动1、初步了解枯死的植物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提问:还记得上节课在校园里观察土壤时看到的情况吗?被落叶覆盖着的土壤有什么特点?没有被落叶覆盖的土壤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汇报。谈话: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学生作出假设,推测原因。出示一组落叶在土壤表面腐烂、分解的图片,学生分组观察它们有什么不同。指出:落叶落到土壤表面后,会逐渐腐烂。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我们称为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腐殖质越多,土壤就越肥沃。激趣:想不想亲自观察一下枯死的植物在土壤中究竟会怎么变化?这可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得到结果的,要持续几个星期才行,能坚持下来吗?教师结合课本P10插图,讲解做肥料袋的方法。注意提醒学生: 选择容易腐烂的植物,如:香蕉皮、韭菜叶等。 要记住往塑料袋中放了哪些物品,以便今后查寻、对照。 可在袋中放入一两条蚯蚓。 每隔几天要进行一次观察、记录:看看放入土壤中的蚯蚓和香蕉皮、菜叶有什么变化,还要观察土壤的颜色、松软程度等有什么变化。学生分组制作肥料袋,填写第一阶段实验报告。第2课时2、了解动物的生活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出示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的阅读资料。学生阅读谈话:经过你这段时间的观察,你认为蚯蚓能担当起这个称号吗?理由是什么?阅读P11资料,了解更多土壤动物对改变土壤肥力的作用。谈话: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提问:通过这段时间的观察,你是否能肯定植物对土壤的肥力有影响?学生汇报。3、了解肥沃的表层土的形成过程。出示P9图给学生观察,说说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学生观察、汇报。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给予一定的指导,使其知道:图中有两层内容:一、土壤是分层的;二、表层土的形成是各种土壤动物工作的结果。另外,图中甲虫等小生物的图片使用的是逐一放大的效果,本身并没有这么大。三、拓展活动引导学生思考P11拓展题板书设计3、肥沃的土壤不同地点、不同深度的土壤的肥力不同腐烂的动植物的遗体,统称为腐殖质。腐殖质越多,土壤肥力越强。教后记4、土壤的保护教材分析: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探究土壤和人类的关系,认识土壤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会产生两种不同的影响。引发学生增强保护土壤的意识,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简单的事情做起。本课主要分四部分:1、了解土壤能为人类提供什么。2、研究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3、 认识植被的破坏对土壤蓄水能力的影响。4、 指导学生积极行动起来保护土壤。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2、 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3、 能够进行环保宣传。科学知识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2、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土壤的破坏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2、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自己的努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泥土、草皮、水壶。学生准备:事先查找相应的课外资料。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及效果分析(一)导入新课前一段时间我们一起研究了土壤,你知道土壤和我们人类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吗?(二)谈话交流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1)谈话: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2)重点讨论:土壤里生长的哪些物体直接提供给人类?土壤里的哪些物体被动物利用?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来自土壤?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3)把你知道的填写在课本P65。(4)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动物提供了食物。动植物死后,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1)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1)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4、了解植物对土壤蓄水功能的影响请学生思考做这个实验时要注意些什么。(变量:有草皮和无草皮;公平的因素:土堆的大小、水流的大小、水量的多少等)分组实验、观察水流冲过后,土层的变化和流水经过的痕迹。汇报实验结果和受到的启示。5、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1)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2)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3)小结:除了从自己身边的小事(不乱扔废电池等)做起之外,我们小学生还应该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4)指导学生自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三)巩固应用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板书设计4、土壤的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人类和动植物共有的家园每个人都应关心、爱护它教后记:附送:2021-2022年苏教版科学三下土壤与生命教学详案一、预期学习结果1、能到室外亲自观察土壤,能发现土壤中存在生活的各类“居民”,如蚂蚁、蚯蚓等。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3、会观察土壤,并能描述、记录、交流自己在户外观察土壤的结果。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发现土壤里的生命。难点: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三、教学过程:(一)预测我们可能在土壤里面发现什么1、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玩土壤时的情景,让他们描述那里的地面或土壤。A土壤看起来像什么?摸起来什么感觉?B曾经在土壤里发现过什么?C有什么东西生长在土壤上面?2、让学生写出他们所知道的土壤知识。3、告诉学生我们将要去观察土壤,让学生讨论:我们可能发现什么?要求学生在讨论的时候,说出自己的理由和根据。(二)到实地去挖土壤并且观察土壤1、将学生每两人一组分好。在出发之前,交代好安全注意事项。2、分发工具,和学生一直到泥地里去挖开土壤表层。3、学生现场观察并收集土壤样本。4、学生清理好现场,尽量恢复原来的样子。5、回到教室之后,让学生记录看到的东西。6、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收获。了解土壤一、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土壤是岩石微粒、空气、水和腐殖质的混合物。2、知道土壤可以按照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和壤土三类。3、能用实验证明不同种类的土壤渗水性和含水性不同。4、能用多种方法研究沙土和黏土的不同。5、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土壤的成分。难点:区分当地土壤的种类。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谈话:为了更好的研究,昨天教师和同学们一起,在花园里不同的地方采集了三种不同的土壤,分别装在了一号、二号和三号烧杯里。关于这些昨天采集的土壤,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2、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板书。然后学生给问题归类。(二)设计解决问题的实验方案1、谈话:问题已经产生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怎么办好呢?2、学生设计实验的方案。3、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并加以完善。4、谈话:想一想,我们在研究“土壤里有什么”时,很多同学发现自己带来的土壤与其他同学的土壤颜色不一样,发现土壤颜色不同时,你是怎么做的?还记得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学生根据经验回答比较的方法)5、教师出示三种典型土,提问:这里有三种土,在比较时具体应该怎样做?(学生以比较颜色不同为例说比较的具体做法)6、小结:我们用了比较的方法研究这三种土壤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三)选择方法比较研究1、你们小组想用哪些方法研究?用这种方法是想比较出三种土壤的哪个方面的不同?(学生小组讨论比较的具体方法及方面,然后汇报讨论结果)2、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方法。3、谈话:水对你们的研究有没有帮助?想怎样利用水来帮助研究?(学生讨论利用水来帮助研究的方法,之后汇报)4、引导学生讨论:在渗水性实验中,哪些条件要相同?哪些条件不相同?(学生提出渗水性比较的实验方案)5、学生小组内采用各种方法探究三种典型土壤的异同,并记录探究中的发现。6、对做“渗水实验”的小组提出要求:A预测B实验C分析现象和原因7、学生实验。(在实验当中如果你需要用仪器的话,可以到后面的仪器角中自己拿。今天我们的实验仪器,采取自助的形式,你需要什么,就可以拿什么)8、汇报探究结果。(以组为单位进行,推荐一人主霁,其他人补充)(四)学生汇报学生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在汇报中总结出土壤里的成分:土壤里有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针对土壤中沙和黏土的比例不同,知道人们对土壤是怎样分类的。(五)继续研究1、讲述:看教师这里有一套装置,假如用它来研究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性质的话,你觉得可以研究出什么性质呢?2、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并说出自己的假设和方案。3、谈话:我这里还有一些沙土和黏土,假如来比较它们的不同,可以怎么研究?4、学生讨论并交流方案。5、学生实验。6、汇报交流。(六)拓展研究1、提问:你知道我们这里的土壤属于哪一种类型吗?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讨论、交流。3、讲述:这就是今天的课后研究项目,大家回去研究后,下节课来进行汇报。肥沃的土壤一、预期学习效果1、知道什么是腐殖质、知道腐殖质的多少影响土壤的肥力。2、知道一些小动物和微生物在成肥过程的作用。3、知道土壤贫瘠的原因和一些改良的方法。4、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二、教学难点和重点重点:了解土壤中的腐殖质的形成过程心脏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难点:连续五个星期观察腐殖质的形成过程。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带学生到学校周围,观察土壤中的落叶,然后让学生挖开土层,观察在土层下看到了什么。2、让学生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3、在观察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学生会发现上层土的颜色和下层土的颜色不一样)4、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了解土壤变黑与什么有关。除了研究这个问题之外,还可以研究学生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二)给腐烂的植物排队1、让学生每人挖一块土壤装在塑料袋中,然后组织学生寻找土壤中的烂树叶。2、统计不同土壤中的烂树叶,让学生从数据中发现规律。(一般来说,土壤中腐殖质的多少和落叶有着密切的关系,落叶多的土壤里含有的腐殖质的量也多)。让学生把统计出来的数据填在自己的土壤记录纸上。3、讨论:落叶的多少和土壤的颜色之间有什么关系?4、让学生按照落叶的腐烂程度排队,并选典型的腐烂落叶贴在记录纸上。5、让学生根据落叶的变化,推测树叶落在土壤里是怎样变化的。6、讨论: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并把讨论的结果填在记录纸上。7、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学生讨论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有哪些错误的地方。(三)了解土壤肥力流失的原因和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资料,阅读后回答:土壤的肥力为什么会流失?怎样增加土壤的肥力?2、交流:还有哪些增加土壤肥力的方法。3、教师补充介绍。(四)为蚯蚓安一个家,观察蚯蚓1、让学生来描述他们看到过的蚯蚓:A你在哪里看见过它们?B它们看起来像什么?C它们当时在干什么?2、组织学生观察蚯蚓,提醒学生要温柔地对待蚯蚓,向学生简单蚯蚓的种类,以及蚯蚓和蚯蚓生活环境的意识。3、讨论如何给蚯蚓安家:首先倒进土壤,然后混入一些植物,最后,放入蚯蚓。4、观察蚯蚓在土壤里的生活。5、阅读有着土壤小动物的资料。(五)制作肥料袋1、讨论:落在森林里的树叶发生了什么变化?树叶都到哪里去了? 2、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想法。(在讨论的基础上设计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做实验的目的性)3、让学生推测哪些东西会变成肥料。4、指导学生制作肥料袋。(让学生将剩余的土壤和残留的植物放在班级中的塑料袋中。让一个学生在标签上写“没有蚯蚓”,然后贴在这个袋子上)5、整理好桌面。6、将制作肥料袋的过程记录下来。然后经常组织学生用足够的时间来观察肥料袋(可使用放大镜)。7、让学生预测自己的肥料袋中的东西在多少天后会变成肥料。(六)讨论如何管理肥料袋1、定期翻动肥料袋2、将自己观察到的肥料袋里的变化情况记录下来。3、除了观察自己的肥料袋,还要观察没有放蚯蚓的肥料袋。4、在成肥实验结束之后,要提醒学生将蚯蚓放回到它原来的生活环境中去,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土壤的保护一、预期学习结果1、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2、会做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3、知道人类的许多行为是破坏土壤的,如乱砍森林,乱丢废旧电池,滥施化肥等。4、意识到保护土壤的重要性。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知道人类应该怎样保护土壤。难点:掌握水土流失对比实验中的条件。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养育我们的这片沃土都为我们提供了什么呢?我们人类与土壤有怎样的关系呢?2、提问:土壤对于我们如此重要,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土壤?(板书课题:土壤的保护)(二)交流人们的哪些是在破坏土壤1、讲述:土壤无私地为我们奉献着一切,她就是我们人类的母亲。可我们人类的一些活动往往会伤害到这位伟大的母亲。2、提问:老师让你们回去调查研究,人类的哪些行为是在破坏土壤,为什么?你们都完成任务了吗?3、学生以小组一为单位到讲台前来汇报,由小组长主持,其他同学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进行质疑,汇报的小组要释疑,有争论的问题大家共同讨论解决。本课要汇报的对比实验有:A洗涤剂对植物影响的对比实验。两盆油菜,一盆浇清水,一盆浇带有洗涤剂的水。浇清水的油菜长得旺盛,浇有洗涤剂的水的油菜叶子发黄。B腐殖质对植物影响的对比实验。一盆含有腐殖质的土壤,一盆不含腐殖质,在土中挖同样大小的坑,同时种上油菜。几天后,含有腐殖质的土壤中里的油菜先发芽,而且茎粗,后者的油菜后发芽,茎细。C废旧干电池对植物影响的对比实验。在油菜种子下面埋一节砸碎的废旧干电池,过一段时间,有干电池的油菜叶子发黄。(在这里要学生把自己所查找到的关于废旧电池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向大家讲一讲)D水土流失的对比实验两个盆、两个木板,木板斜放在盆里一个木板上放了带草皮的土,一块木板上放一把散土,用喷壶同一高度喷水,带草皮的留下的土多,没带草皮的留下的土少。(三)讨论破坏土壤所造成的后果1、谈话:破坏土壤的行为每时每刻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人类这样无止境的破坏下去会造成什么后果呢?2、让学生结合所查找的资料和所做的对比实验去想象,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老师要引导学生想,如果把树全都砍光了会是什么后果呢?如果砖厂就这样用土烧砖会是什么后果呢?如果3、小结:我们人类就这样破坏、破坏、无止境的破坏,地球上将不会有土壤,那我们将没有地种、就不会有食物吃,后果不堪设想。(四)行动起来,保护土壤母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自己的想法通过写和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贴到黑板上汇报。在这里老师要鼓励学生的大胆设想,同时强调要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去。所以教师要布置学生办土壤小报在全校进行宣传;把学生写的倡议书通过小广播在学校宣传;在全校掀起收废旧干电池活动;向家长进行宣传,处理好家用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