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造一艘小船说课稿 教科版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88971055 上传时间:2022-05-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造一艘小船说课稿 教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造一艘小船说课稿 教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造一艘小船说课稿 教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 造一艘小船说课稿 教科版 说课的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四课造一艘小船。 船是人类的伟大发明。自从有了船,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地在水面上行驶,可以把很多的货物运送到远方,船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对于船,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许多学生有乘船的经历,有折纸船的经验。他们知道船的作用,也乐意设计制造一艘自己的小船。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明白了船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的原因,知道了船排开的水量越大,越容易浮在水面上,装载的货物也就越多的规律。鉴于此,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用橡皮泥造船,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用其他材料造船,船的展览会,船的发展史)和学生的已有认知,我为学生设置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过程与方法:1、探索用橡皮泥造船,不断改进船的形状,增大船浸入水中的体积,从而增大装载量。2、按自己设计的方案制造小船,并不断改进。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会不断改进设计对结果的影响。2、感受人类创造发明的历程,激发创造欲望。教学重点:相同重量橡皮泥制造的小船,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教学难点:探究橡皮泥小船如何才能装载更多的货物,从而达到更大的装载量。教材的处理: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动手设计制造橡皮泥小船,找到橡皮泥小船能装载更多货物的方法,从而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本课教材安排了5个活动内容。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我对教材做了比较大的调整,把“船的发展史”放在课堂导入部分,将“用橡皮泥造船”和“哪艘船装载的货物多”合并为“橡皮泥小船制作比赛”,而把“用其他材料造船”和“船的展览会”放在最后,可以作机动地处理。为了高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将教学程序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当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课一开始,我由“共鼓造船”的故事引入:同学们听过“共鼓造船”的故事吗?想看看更多的生活中的船吗?请看大屏幕!听了这个故事,了解了船的发展史,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这时,学生可能会想到前人对船的科学探究及其成果;或想到船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与用途;或也想自己动手造一艘小船等等)。【这样,学生通过情景导入感知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感受人类的发明创造精神,从而激发自己心中的创造欲望;产生探求新知的心理需求。】【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兴趣、态度和获取关于科学与技术的相关知识。而创设丰富的、现实的、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处于愉悦的氛围之中,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实践活动中去进行科学探究。】二、自主探究,获取新知(一)假设猜想,设计实验假设与猜想是科学探究的先导和价值所在。本环节,我首先出示一定量的橡皮泥,问道:“我们用这块橡皮泥怎样才能造出一艘装载量比较大的船呢?”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一下,设想做一只怎样的船,才能装更多的玻璃球。各小组按自己的设想提出设计方案。我同时提醒学生:在船做好后,进行试装玻璃球时,要仔细观察,有了问题要及时讨论,想办法解决。两个问题,两个层次。前者是让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在活动中进行综合的运用,是个“设计与制作”的问题,目的是要学生初步了解怎样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的思维过程;后者是个“观察与发现”的问题,让学生经历在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发现问题,怎样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把两个性质不同问题放在一起,一是可以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二是少了一个制作指导的环节,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活动时间;而更重要的是二者的结合,能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活动和科学的思维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们便进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二)实验观察,收集事实 学生动手制作、试验、改进。在试验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为什么有的船装了较多的玻璃珠,有的船装的较少,有的甚至没装就沉了?学生通过试验会想到很多解决办法:为了防止船下沉,要把船底造宽薄一点;为了防止船倾斜,需要做船舱来固定弹珠;为了保持船的平衡,玻璃球要一个一个对应地放进去;为了防止进水,可以把船舷造高一点让学生在反思中探究,不断改进小船以达到更大的装载量。(要求学生对自己制作的小船做改进,既是课堂探究活动的延续,也是对探究活动的修正与再认识,还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通过应用而得到巩固。同时,还能使学生初步意识到科学是在不断的反思、修正过程中得到完善与发展的)。这样,我就顺利地进入了第三个教学环节:(三)载重竞赛,整理事实竞赛是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形式。接下来,我组织学生进行橡皮泥小船载重竞赛:同样还是同等大小的橡皮泥,能造出一艘装载更多玻璃球的船吗?收集实验数据,并填写好“实验记录”单,根据实验结果,评出装载玻璃球最多的船为“冠军船”。4 船形实验项目实验结果我们的发现 装东西是否平稳 能装多少个玻璃球【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而竞赛活动又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参与面也广,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互助协调、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我们又进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四)表达交流,研究事实我让获得冠军小组的学生介绍成功经验,各小组分析一下自己的小船存在的问题,并想办法改进。这样能促使学生对整个探究活动的思维过程进行回顾。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要对怎样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在活动中做出说明,这不但是对本节课的学习结果做出总结,更是对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了概括与总结。从而形成科学概念:1、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上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2、科学和技术紧密相连,它们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充分的科学表达、倾听与交流可以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在科学课堂上,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探究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思维的发展过程,充分的表达、倾听与交流可以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三、强化新知,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设计未来的船:假如同学们长大后成为一名船舶设计师,你想怎样去设计一艘未来的船呢?(引导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制作出更多的船,以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强化科学与技术的联系)。【创造力的培养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终极目标。因而科学课堂教学应是一种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创造的活动。在科学课中仅仅让学生学会观察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应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实验等科研方法从事创造性的活动。】在本课教学设计中,我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教学过程、科学过程、认知过程“三统一”和“第一性材料”的科学课程原则,教学过程:实践操作表达交流归纳概括 (探究活动)(获取新知)(得出结论)科学过程: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认知过程:感觉认识知觉认识慧觉认识 (全面感知)(前期概念)(科学概念)此外,我借助多媒体互助教学手段,利用创设情景、竞赛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力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他们学得轻松、愉快,这样定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谢谢各位!附送:2022年五年级科学下册凸透镜教学设计 青岛版一、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 能从“这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凸透镜提出问题,并能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能通过观察试验,探究到凸透镜的特点和作用; 能用简单的器材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能与他人交换意见,懂得交流与探讨可以引发新的问题和想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喜欢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从中体验到乐趣,愿意合作与交流,乐于用所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知识目标: 知道凸透镜的基本结构、特点,了解凸透镜的作用。二、教学准备 平面镜片 一号信封:凸透镜片 二号信封:放大镜零件 实验盒:凸透镜、蜡烛、黑屏、火柴、小碟 制作盘:试管、塑料杯、量筒、滴管、针管、塑料筒、一瓶水等三、教学活动过程一)导入:老朋友登场今天我为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出示玻璃)这位老朋友,就在你的桌上,谁来说说它的特点? 学生描述对玻璃片的原先经验:透明的、平的、圆的二)认识凸透镜的特点:1、 了解凸透镜的外形特征:1)想认识新朋友吗?有个条件,观察一下它们的相同点和外形的不同点,行吗?快去一号信封里把它“请”出来吧。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4)原来它们都是透明的啊!板书:透明 透这位新朋友的外形还有边缘薄,中间厚/或是中间鼓/凸出来的特点,这一点也记录下来。板书:边缘薄 中间厚 凸 5)你在生活中还曾见过这位新朋友吗?放大镜、老花镜、远视镜、显微镜、望远镜、投影仪,后三者为多个透镜组合的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谈到近视镜:那么请学生观察一下,说说看,它的外形特征,有的学生会谈到近视镜片是边缘厚、中间薄,有的学生也许会谈到厚薄差不多。小结:近视镜的边缘的厚薄程度与度数是有关系的。6)小结:像这种边缘薄,中间厚的镜片,我们叫它“凸透镜”。(板书“镜”)。【学生在观察讨论的基础上明确“这一类镜片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镜片统称凸透镜。 】2、 认识放大镜的构造:1)但是单独拿着镜片观察很不方便,让我们来组装一个放大镜好吗?去用2号信封里把零件找出来,比比哪组动作快。2)学生组装放大镜3)谁来谈谈放大镜有哪几部分组成的?镜片:凸透镜、镜框、镜柄小结:有了这样的构造会使我们的观察方便多了。【使学生明确为了观察方便,凸透镜往往需要配合其它零件共同组成观察工具,而且根据需要镜片的数量还会有变化,渗透合作意识。】三)寻找凸透镜的作用:1、利用放大镜观察:1)让我们用这把凸透镜,研究一下它能做些什么吧! 2)学生观察:3)学生汇报:板书:成像:放大 倒立 聚集光线正立(副板书)模糊(副板书) 4)小结:刚才同学们是用凸透镜直接去观察,今天我们还有幸请到了一位神秘嘉宾。2、激光灯演示凸透镜对光线折射的作用:1)演示实验:仔细观察它还会帮助你进一步了解凸透镜的作用呢!(出示激光灯),这位神秘嘉宾就是(出示:激光灯)它给大家带来了个魔术,谁愿意来做它的小助手?(找一位同学帮忙,让上来的学生在纸屏背面打出光斑,对着学生说;“)手不动,让这个点打在纸上的小点。仔细看好了,变,看清楚了吗?再来一次。变!这样凸透镜移动到激光灯前面的时候,纸屏上的光斑就会发生位置上的变化即折射现象。 【魔术的方式是为了吸引孩子们观察的注意力,解蜜的过程是在考验观察及分析能力。】2)学生汇报:这个凸透镜使光线发生了折射。或是光斑不在原来的位置上了,即凸透镜改变了光线的传播方向。【通过几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研究凸透镜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整理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通过探究活动,知道光在穿过凸透镜镜片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凸透镜具有聚集光线、使物体成像等作用。】3、初步认识凸透镜的成像作用:1) 看来,这位凸透镜朋友还真不简单!不过它有些不服,就是不相信大家有这么聪明,嘉宾不是,我也有!你相信吗?快拿出桌子里的实验看看凸透镜请来了谁?看完坐好(蜡烛和黑屏)2) 凸透镜说:“谁能利用我使烛光的像成在黑屏上?清晰行吗?放大、缩小、倒立呢?将你们的方法,记录下来,欢迎有更多的发现,究竟你们够不够聪明,一会便知。【在探究的前,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对探究进行设计:想探究什么?按照怎样的思路探究?凸透镜自述的方式,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兴奋点。】3) 学生实验,教师巡视【在实验中适时地针对每组的不同问题进行适时地指导。】4)学生汇报: 把凸透镜放在蜡烛和黑屏中间,我们发现,它的像可以呈现在黑屏上。 最清晰时凸透镜与蜡烛的距离跟凸透镜与黑屏之间的距离比:(薄的镜片)1:1 例:12040 (厚的镜片)1:5 例:1 742 把凸透镜放的太近和太远都看的模糊。 凸透镜越厚这两段距离之间的差异就越明显。 小结:原来,凸透镜光源、屏的位置还有它的厚度与成像效果有很这么密切的关系呀。探究过程中还要引导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分析、整理并记录。【引导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在交流中使学生认识到凸透镜所成的像是与蜡烛、凸透镜、纸屏三者之间的位置有关或者认识到镜片厚度对聚集光线和物体放大的影响规律就可以了。 】四)自制凸透镜:1、 这么神奇的凸透镜你想亲手来做个吗?如果你选择这个研究主题,可以上来取一些材料试试看,桌上的玻璃片能不能做成凸透镜呢?2、 当然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能不能让刚才倒立的像正起来呢?3、学生制作或尝试。4、小组汇报:谁能来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样做的? (在刚才的实验基础上,我再加入一个凸透镜,像就正起来了,像中的火焰就向上了。)(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就有凸透镜的效果了。)(在圆柱的瓶子里注入水,也有了凸透镜的效果了。)【这样更能激起学生制作的热情,也能在相互的交流中,取长补短,对自己的制作进行改进,使之更有创意、更方便实用。总之,本活动要让每个学生动起来,并在活动中有所收获,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五)课外拓展: 课后,去你的生活中找找看凸透镜还藏在哪里?有没有其它物体可以用来制作它了,好吗?今天的课就到这里,下课!【把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后,旨在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体验学科学、用科学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