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缺位与文化畸形—当前电信行业分析

上传人:微*** 文档编号:88237943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7.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权缺位与文化畸形—当前电信行业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主权缺位与文化畸形—当前电信行业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主权缺位与文化畸形—当前电信行业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权缺位与文化畸形一一当前电信行业之困局近来网上对这次电信重组的评论甚嚣尘上,其中不乏鞭辟入里的真知灼见,更多冷嘲热讽的调侃与愤世嫉俗的抱怨。鱼龙混杂则难免泥沙俱下,客观分析也吧,牢骚太盛也好,至少反映出 电信行业与我们生活的关联度以及众多民众对电信行业的关注 度都很高。宏观层面的分合并转不应该被当成行业内部的家事去 闭门操作,如此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 既不应该被部分高层管理 者不顾客观规律去随意捻弄,也不能被一些强势集团利益俘获, 或被小振学术官僚左右视听,否则都是对国家、对民众不负责任 的行为。就庞杂的电信格局而言,任何重组或者消极维持都难以找 到最优方案,只能相对寻找更佳路径以达到纳什均衡。我们经常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时制造更大的问题,留给后来去折腾,人类历史也在不断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中学习前进。从某种角度而 言,目前的这个方案也是不得已的权宜之计了。而当前电信行业最大的问题却不在于重组与均衡,而是主 权缺位与文化畸形,而这两个问题又打上了深深的历史烙印与中 国特色。首先说主权缺位的问题。这个问题本来不仅仅存在于电信 运营商,其他国有特大型企业也都普遍存在,作为大股东甚至是 唯一股东的国家无法象一个负责任的董事会一样对公司的管理进行理性决策, 而全民所有制的所谓全民又缺乏一个可行的有效 的机制参与到企业的经营和监督, 行使实质性管理职能的高管又都是吃皇粮的国家干部, 而且还可以在几个相互竞争的企业轮流换岗(这种做法足以令习惯市场思维的西方人瞠目结舌) 。但这种特色在四个特大型国有电信运营商中体现尤为特出, 原有的四大运营商中最小的中国联通在中国企业500 强中也挤入了前 30名,规模不可谓不大。根据市场结构的有关原理,电信市场应该属于典型的寡头竞争市场, 许多老百姓说电信改革的方向是要破除垄断,其实垄断早就打破了,从业人员都知道,如今的电信市场不仅不同于电力、 煤气与自来水一样完全垄断, 其竞争惨烈处甚至比菜市场尤甚! 所以普通员工的工作压力很大, 一些管理层无能的地方分公司常常搞所谓全员营销和摊派,甚至用 IP 电话卡抵工资, 个别地方基层电信员工不仅没有象外界传闻的那样拿高工资,吃香喝辣,甚至可以说水深火热。为何?中国特色的国有寡头竞争。 决定管理层命运的是同一东家, 所以管理层不是在为企业的绝对利润去竞争, 而是在为彼此间相对业绩和政绩表现去竞争, 这是问题的根源。 就好比两个好友在林中遇到老虎的寓言故事一样,跑不过老虎没有关系,跑得过同伴就行了。所以电信行业的经营不是围绕客户需求的开发与满意度去进行, 而是紧盯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在竞争, 电信运营商的营销公关也不是为了真正的客户关系去公关, 而是围绕政府资源和总经理的个人人脉与政绩去公关。表面上看价格下来了,服务也有进步,有免费赠手机, IP 卡可以买到 3 折,消费者是得到了一些实惠。但长期来看,服务能力没有提升、产品技术创新没有提升,更不要说国际竞争力了。运营商把营销和公关的重点放在政府和上级, 甚至有的运营商为了抢夺大客户对某中央部位给予三年电话免费的优惠。损人不利己,拿国有资源送人情,买人脉,动用武警挖电缆、 不惜血本打压竞争对手等非理性行为不胜枚举。 许多政府官员抽屉里装满了各式最新款的手机, 都是各大运营商轮流送的 GSM 、 CDMA 、双模、小灵通、大灵通,怎么也用不过来。中国移动花在一个普通公安民警上的营销成本和服务精力是用在一个月 APRU 值(每个用户的贡献值) 2000 以上的大客户的10 倍 50 倍。各地运营商也都继续自作多情地对照自己的行政级别在社会上混吃骗喝(省公司老总对应厅局级,地市分公司老总对应处级),不管基层营销人员的压力有多重,也不管效益下滑,用户流失多严重, “五花马、千金裘” , 各位厅局长们的排场是丝毫不减的。主权缺位的问题还体现在各大运营商表现出来的群体无战略, 因为牌照与经营许可是国家给的, 公司命运也经常被捻来搓去, 董事长都可以相互调换。 所以不管我们的电信运营商资产规模有多大,用户规模有多大,其实都是在战术层面做执行,无人考虑且也无法把握公司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其实,国外电信运营商也有很多是国有或者国有控股的,其做法是国有股份享有重大决策的否决权以及大股东的分红权,但对董事会日常事务的决策、 预算审批、 管理层绩效考评表决却完全由流通股股东来决定。如果我们不在治理结构上进行整治,主权缺位或者错位的问题得不到解决, 高管们唯上不唯下, 唯政不唯企, 唯虚不唯实的机制不改变, 再怎么重组也是换汤不换药。具体到三个巨头重组以后的格局与发展如何,本人觉得各有得失利弊,不敢妄加推断,还需留待时间检验,但三个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硬伤, 而这个硬伤恰恰是在其软实力企业文化上。一、 中国电信亲近繁殖的没落贵族, 至今犹唱后庭花。先说中国电信, 按说融合的中期我最看好中国电信, 主要原因有 1. 1) 一方面他有全世界最大的固话网络和宽带用户,也就是左手握金牛,右手握未来。而且无论是移动还是联通要上 3G ,启动数据业务时必然受制于中国电信。 况且在号码百事通、 商务导航等新业务转型方面也做了一些实质性的工作。2) 从重组影响而言, 这次购买的 CDMA 网络与用户被联通当成鸡肋, 到电信手里完全有可能焕发神奇, 4000 万 CDMA 用户集中了联通的几乎全部高端用户与集团客户。 与电信的固网业务将发挥巨大的协同与捆绑效用,大大增加客户的黏性。3) 业务角度电信改革以来,中国电信一直剥离,几乎没有经历过融合的创伤,内部没有太多不和谐杂音、冲突和内耗。而且经过这几年的固网衰退,效益滑坡,迫于业绩压力,日子越过越紧,在增效节支、绩效考核方面的确做了不少工作。而其致命缺陷也恰在第三点文化的近亲繁殖。 长期以来中国电信一直以中国电信业的老大自居, 尽管在移动新贵的咄咄紧逼下,已成明日黄花,人老色帅,但仍不改遗老遗少的顾影自怜,几大运营商在一起开会的时候,依然是电信的人坐在首位,尽管“电信局”已经早就改为电信公司,应该成为历史名词,再用这个做为单位名称已属于非法。 但各地电信公司的老总依然只喜欢叫他们局长, 电信规划或者采购的一个普通员工就可以把皮鞋翘到桌子上和上游供应商的总裁们说话。中国电信的员工主要来源两个方面, 一是邮电院校, 主力是北邮、 南邮和重邮, 但更多是来自当地邮电系统的内部中专或者技校邮电学校, 其中很多是老电信职工的子女或者亲属, 即便是取消职工顶班制度以后, 因为其垄断行业待遇的优越性, 绝大部分邮电干部还是把子女安排在邮电系统工作。 所以中国电信的内部员工全都以电信行业的纯正血统自居, 是属于百分之百布尔什维克,联通员工的身份在中国电信人的眼里和贾环差不多,顶多是庶出。而在渠道发展、大客户营销、资本运作等方面给整个电信行业上了深深一课的原吉通、 网通控股员工以及他们自己通过社会招聘的员工,则全都是“没有电信运营经验,不懂得电信运营规律”的江湖草莽。看待忍辱负重,平均待遇不到四大运营商 20% ,却创造良好业绩和高速增长的铁通员工,更像上海人对乡下人一样充满不屑。 所以电信员工在工作方式上是师傅带徒弟的一脉相承, 在文化理念上是近亲繁殖的固步自封, 在学习态度上自以为是的半瓶心态。 言必称老电信时期如何如何, 动辄追忆装电话要走后门的美好岁月。 有这种心态作祟, 整个企业很难有真正的市场思维,客户导向,即便是高层领导有了觉醒,倡导改革,也因为其文化羁绊太深而收效甚微。周德强时代就提出的流程重组到现在也没有见到明显效果就是明证,这是典型的“处梗阻”( 处级等中层干部成为改革阻力)现象。二、 中国移动自我膨胀的暴发户,鸳梦重温靠内功。中国移动对外是中国的骄傲, 全球最大的移动业务运营商, 最赚钱的电信运营企业,事实上中国移动也为中国电信业运营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至少在电信营销上, 中国移动是最早进行市场细分,推出“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等服务品牌的企业。连续多年来其净利润率都还保持在22 25% 左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 倍以上, 比 VODFONE 也要高出 10 多个点。 但这个利润率与其内部管理效率以及增收节支几乎没有关系, 完全得益于其用一个单一网络覆盖了全世界最大的用户群 (接近 4 亿万, 超过全世界 95% 的国家人口总数,这是任何运营商也无法比拟的) 。我们知道电信行业遵循一个规律梅氏定律, 网络的价值与网络节点的平方成正比, 意即网络效益与用户规模是成几何级数上升的。 在这么庞大的网络中, 发展新用户的网络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难怪在其他运营商为效益而煞费苦心的时候, 移动的高管们头疼的如何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尽可能把账面利润做低。中国移动经常会推出花里胡哨的市场活动, 但我认为他们根本就不懂的真正的市场竞争, 更没有领略过市场的残酷与惨烈。 所以做这么活动,都是钱太多的缘故,从来也没有认真计算过其ROI(投入产出比) 。有人说中国移动以 1206 亿元的品牌价值列中国品牌之首,本人对此深表怀疑,中国移动积累的是知名度而不是品牌美誉度, 更不是用户忠诚度。 不要以为移动推出了几大服务品牌, 找了周杰伦做代理就是懂得做市场, 真正的营销高手需要的找到一个好的支点, 以四两拨千斤来撬动市场, 靠烧钱起家的人是永远不懂得怎么使巧劲的。 就好像只会用导弹打蚊子的人是不懂得怎么用苍蝇拍打飞机一样。客观的说,中国移动的高层一直有居安思危的紧迫感,也一直在做把目前丰厚的利润转发为可持续的竞争力的努力。 比如说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就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几乎所有的培训公司都把中国移动当成培训大户。 但是因为一夜暴富的优越感使许多员工不思进取, 所有的培训公司都认为给移动员工上课是最难的事情, 不是他们什么都懂, 而在于他们一知半解又特别自以为是。许多老牌讲师都被移动的学员所气跑。还有一点值得提醒的是,中国移动巨富的背后蕴藏着极大的分配不公和内部歧视,资源高度向高管倾斜,同工不同酬(正式员工的待遇比同级别协议员工高出 3 倍以上) 等矛盾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解决,融合铁通后其矛盾将越发突出。总之,没有经历过真正市场洗礼的中国移动能否经受得起中国电信将对他们发起的全面冲击; 过惯了养尊处优、 挥金如土的好日子移动员工能否接受效益必然下滑带来的收入减少, 这些方面的隐忧其实丝毫不亚于 TD-SCDMA 是否成熟带来的风险。三、 中国联通雪上加霜的二流企业, 十年难圆于连梦。中国联通是中国电信业的隐痛, 有人说他是扶不起的刘阿斗, 无论是成立之初的非对称管制,还是后来的国信划入,上 CDMA ,政府对联通是呵护有加, 却好像每次都帮了倒忙, 这次融合的结局恐怕也差不多。 联通就是一直在这样的动乱中摇摆, 举棋不定,以至于在占全国电信利润接近六分之一的广东市场, 广东联通到2006 年还是亏损。再说C 网,在所谓营销高手的操盘下送出几千万台手机,养肥SAMSUNG 和 LG 两个韩国公司后,一个好端端的 CDMA 网络, 一个在 2001 年几乎吸引力大部分顶级高端用户让移动紧张得大呼狼来了的网络,通过接下来的几年运营,已经做成了 ARPU 才 50 多元的地摊货。 或许是因为政府的暗示,这次 C 网卖了一个不错的价格,联通好像占了一个大便宜。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没有了 C 网,联通还剩什么?全是一些鸡肋似的低端客户! 而网通的情况如何呢?吉通、 网通控股时期因为投资不足,还专挑大客户做,后来与北方电信十省融合,被那些“电信运营经验丰富”的电信正宗全面接管并清洗后,在南方经营几年留下了大堆城中村IP 公话,也以低端客户为主,再加上“联通”这个本来有机会翻身却非要自甘堕落的低端品牌,二流加二流只能是不入流,即使有 2000 亿的年营业额,即使有最成熟的 WCDMA 经营牌照,我还是不知道新联通以后还怎么进入主流市场?要说道联通和网通除了两个都是二流品牌以外,还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目前联通和网通的主力得势者几乎都是深谙“与人斗,其乐无穷”的高手。至少在三年内,电信行业最大的看点无疑是在新联通内部昏天黑地、 血肉模糊的人事斗争了。 之所以说三年,大概是表面的平衡要玩一年,暗地的角力要一年,血腥的清洗要一年,然后成王败寇,各路烽烟转入地下。没有亲身经历电信融合的人是不会明白那种比阶级仇、 民族恨还要深刻的成见与敌视是怎么把对手妖魔化, 怎么把人性的卑劣表现得淋漓尽致的。不信的话,好戏马上就要开演了。不是马上,是已经!听,得得咦得锵。 。 。 。 。 。生旦净末丑已经粉墨登场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