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耒阳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鱼我所欲也学案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88055532 上传时间:2022-05-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耒阳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鱼我所欲也学案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湖南省耒阳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鱼我所欲也学案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湖南省耒阳市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6鱼我所欲也学案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九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6.鱼我所欲也导学案教师寄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学习目标】1、 熟读课文,读准字音及句读。2、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疏通文意。3、 能初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知识链接】1作者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后世常以“孔孟”并称。早岁丧父,幼年受母亲教诲(“孟母三迁”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篇可证)。长大后受业于于思(即孔极,孔子之孙),治儒术,通五经,尤长于诗书。他生活在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的“仁”学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主张行“仁政”以统一天下。曾游说梁惠王,不成功。又入齐,见齐宣王,一度充当“客卿”,颇受尊重。但当时各国国君用兵争强,以权谋为先,对孟子的“王道”主张,都以为“迂阔而远于事情(实际情况)”,不予采纳。以后孟子返回家乡,与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立说。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留在孟子一书中。此书不仅是儒家的重要学术著作,也是我国古代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其文气势充沛,感情洋溢,逻辑严密;既滔滔雄辩,又从容不迫;尤长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与语言,说明复杂的道理。对后世散文家韩愈、柳宗元、苏轼等影响很大。2解题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生而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礼智”。本文就是从这种理论出发,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和不义可耻的道理。提出“舍生取义”的主张。孟子认为,如果把生命看得比义更重要,就会做出各种不义的事情来。他对比了两种生死观,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告诫人们要辨别义和利,不要失去“本心”。3孟子名言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五十步笑百步。 老而无妻日鳏,老而无夫日寡,老而无子日独,幼而无父日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尽信书不如无书。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其进锐者,其退速。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仁者无敌。【学习过程】一、 预习检测。1、 给加点字注音。苟得() 辟( ) 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 不屑( ) 乡为身死( ) 2、对照注释,理解识记以下词语【所欲】 【得兼】 【有甚于】 【苟得】【恶】 【患】 【使】 【何不用也】【由是】 【是故】 【非独】 【勿丧】 【箪】 【豆】 【羹】 【呼尔而与之】【蹴尔】 【不屑】 【万钟】 【何加】【奉】 【所识穷乏者 得 我欤】 【向为身死而不】【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是亦不可以已乎】 【本心】二、 合作探究。(一)、熟读课文,尝试翻译,注意加点的字的意思。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官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而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二)字词积累。1通假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2辨析加点词语在不同句子中的意思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亦不可以已平向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 呼尔而与之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3词类活用所识穷乏者得我欤?4特殊句式(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式)(1)判断句(2)省略句(3)倒装句三、拓展延伸。1“性善论”的要点:(1)“善”是人的本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2)人有四种“本心”:同情心、羞耻心、恭敬心、是非心。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即由此产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外授)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3)人性变坏,是由于受外物的影响,不是本性的表现。“富岁子弟多赖、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4)本性也需要“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2礼记檀弓中有:“齐大饥,黔敖(富人)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来。黔敖左奉(捧)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四、达标检测。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所恶( )一箪食( )一豆羹( )蹴( ) 苟得( )不屑(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蹴尔而与之 向为身死而不受 是亦不可以已乎 故不为苟得也 万钟于我何加焉 此之谓失其本心 3.解释下列句子中相同的字。而: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于: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4.本文的作者是,名 ,字 ,是 时的 家、 家、 家。孟子继承并发扬了 (人名) 的思想,与之并称为“ ”。 有 之称。其思想核心是、是孔子思想的发展。5.下列句子中加线的“之”的用法不同的项是( )A.此之谓失其本心B.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C.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 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6.朗读停顿错误的两项是()所欲有甚于生者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7.下列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选出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A.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故患有所不辟也。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D.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9. 下列句子中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一豆羹。、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10.孟子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五、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26.鱼我所欲也导学案(编号:056第2课时)教师寄语:胸有宏图乾坤大,心无私念天地宽。九年级(上) 执笔:刘志开 审核: 课型:新授课 执行时间:16.12班级 组名 姓名 评分 小组长签名 【学习目标】1、 能学会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2、 学会运用正反对比或比喻说理的方法。3、 能理解孟子“舍生取义”的道德主张。【教学重点】在诵读中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作者的论证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孟子所提倡的舍生取义的现实内涵。【学习过程】一、 巩固抽测。背诵课文。(先组内背诵,然后各组派出代表比一比)二、 合作探究。(一)鉴赏孟子散文的说理艺术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来?2论点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3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哪些证方法逐层展开?(二)赏析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请进行整理。(三) 再读文本,深入探究。1提问:文章开头写“鱼”和“熊掌”有什么作用?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3“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4“故患有所不辟”的“患”指什么?5作者列举了两种不同的人生观,赞扬了什么样的人,斥责了什么样的人?三、拓展延伸。 读完本文,你想到了哪句与本文观点一致的诗句?并写出诗的题目与作者。 读完本文,你想到了我国历史上哪个舍生取义的英雄人物,并用简洁的话改 进其事迹。我选第 题,我的联想: 四、 达标检测。(一)课文检阅11.(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2)课文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 (3)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是: 1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13.对于文章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本文说理充分,富于雄辩。开篇,便以人们要舍鱼而取熊掌的普通事例为喻,将人们引到自己的论题上并顺势提出中心论点:要舍生取义。、在文章中部作者逐层分析。首先阐明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从反面说明义重于生。既而从正面假设,提出质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结论:“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最后孟子以行道之人、乞讨之人弗受嗟来之食为例,说明生活中人们是常常能做到舍生取义的,说明义是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的。(二)美文点将 君不侮臣刘向 赵简子上羊肠之坂,群臣皆偏袒推车,而虎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简子曰:“寡人上坂,群臣皆推车,会独担戟行歌不推车,是会为人臣侮其主;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虎会对曰:“为人臣而侮其主者,死而又死。”简子曰:“何谓死而又死?”虎会曰:“身死,妻子又死,若是为死而又死。君既闻为人臣而侮其主者之罪矣!君亦闻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乎?”简子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何若?”虎会对曰:“为人君而侮其臣者,智者不为谋,辩者不为使,勇者不为斗。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辩者不为使,则使不通;勇者不为斗,则边境侵。” 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为士大夫置酒与群臣饮,以虎会为上客。 (选自新序杂事【注释】坂:bn,山坡,斜坡。使:动词,充当使节。使:名词,使者。这里指外交关系。14.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身死,妻子又死( )(2)智者不为谋,则社稷危(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为人臣侮其主,其罪何若? (2)简子曰:“善。”乃罢群臣推车。 16.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修辞?作用是 17.从选文看,赵简子是一个 的人。18.自古以来,君贵臣贱,本文却指出君侮臣对国家的严重危害,你认为其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五、 学习反思。我的收获:我的疑惑:鱼我所欲也答案一、略三、可得:同义词复用,意为能够。兼,同时得到。如使:同义词复用,假使。礼义:道德规范。四、1.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2.是:这种;这种做法。 为:宁愿;为了;接受。为宫室之美为之(wi wi)而:表修饰,不译;表转折,却。于:比;对。3.得现在写作“德”,恩德,这里活用为动词,感恩。4. (1)鱼,我所欲也。(2)向为身死而不受。(3)所欲有甚于生者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 w dn gng c gu xi 2. 可以获得生存的手段 踩踏从前 停止 苟且 增加,指带来好处 天性,天良 3.修饰连词;转折连词;比;对;第一个是介词,为了;第二个是动词,做、接受的意思; 4.孟子 轲 子舆 战国 思想家 教育家 散文家 孔子 儒家 “孔孟”“亚圣”“仁”义” 5.C句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BD是结构助词“的”。6.所欲有甚于生者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7.,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8.C 解析:A“得”通“德”,B“辟”通“僻”D“乡”为“向”。9. 。一豆羹(豆:古代盛肉或其他食品的器皿,现常为“豆子”类名称。)10.答案示例:生死观是我们人生观重要而又集中的体现。我们虽然还不能深深体味文中所包括的丰富内涵,但我们已经明白了人是应该而且能够作出这种高尚选择的,“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革命英雄刘胡兰等英雄人物应该成为永远激励我们的人生榜样!第二课时一、1.论点是:“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2.(1)本文首先提出在生与义不可兼得的情况下要“舍生取义”,这是全章的论点。然后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人都有“欲生而不为苟得,恶死而有所不辟”之心,即“羞恶之心”;又从反面来说,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就会不顾礼义,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因此,重要的是,求生避患不能违背“义”的原则。 (2)这种“羞恶之心”是人人都有的,只有贤者才不会丧失。为什么有些人会丧失呢?是因为他们为物欲所蔽。例如有人不食“嗟来之食”,这说明他有羞恶之心,可后来却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之禄,这就是物欲使他的羞恶之心丧失了。可见,要做到“舍生取义”,就必须使自己的羞恶之心不为物欲所蔽。 (3)从上述内容的进展层次可以看出本文的逻辑推理十分严密;从鱼与熊掌的比方、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照,可以看出作者设喻的巧妙。(4)文中的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加强了说理的逻辑性。3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道理论证,举例论证。用鱼与熊掌的比喻引出生与义不可得兼时应当舍生而取义的道理,接着从正反两个方面对论点进行理论论述,最后进一步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第二段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从正反两个方面举例论证保持本心的重要性。三、 本文主要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 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 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四、1.讨论并归纳:鱼和熊掌两样东西的价值不同,鱼低贱而熊掌珍贵。二者不能同时得到,必然舍弃鱼而选取熊掌;同理,生命和正义的价值也不同正义要比生命重要得多,二者不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必须舍弃生命选取正义。这里运用了类比推理,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心论点。2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3.“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义”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4.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险等。5.讨论并归纳:赞扬了那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达标检测参考答案:11.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2)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3)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12.(1)(如果)两者不能同时得到,那么就舍弃生命,选取正义。(2)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13.B 在文章中部作者逐层分析。首先阐明义重于生。在阐述这一层道理时,孟子从正面说明义重于生。既而从反面假设,提出质问。14. 妻子和儿女危险 15. (1)做人臣的侮辱他的君主,该当何罪?(2)赵简子说:“好吧。”于是停止了让群臣推车。 16.排比。增强语势,强调了人君侮辱人臣的严重后果。17.善于纳谏,知错就改。18. 君臣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或:君敬臣,臣才愿为君效命;国家利益重于个人权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