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课题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82941886 上传时间:2022-04-3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3.1《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word某某市中学物理专委会三届一次年会暨课堂教学展评参赛教案认识声现象教 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参赛选手:夏小琴参赛单位:某某省平昌中学2017年09月12 / 14认识声现象教学设计授课教师夏小琴所在学校某某省平昌中学课程名称初二年级物理选用教材教科版八年级上册授课题目认识声现象授课章节第三章第一节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材分析认识声现象选自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内容。它既是本章的重点知识,也是学习后面乐音的特性等知识的根底。本节课主要包括四个知识点,第一个是声音的产生,第二个是声音的传播,第三个声速,第四个是人耳可听声音的X围。那么,考虑到教材的知识排版顺序与内容的难易程度,因此本节课在课时安排上将重点放在前两个知识点的学习上。学情分析1. 知识层面: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相关声现象的经验。2. 能力层面:具有一定分析能力、动手能力。3. 思维层面:仍然具有形象思维较强、抽象思维薄弱的认知困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2.掌握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3.掌握真空不能传声。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自主实验探究能力。2.加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享受物理、享受生活。2.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科学验证的观点。教学重点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难点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波的概念。主要教法 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谈话法。教学手段以实验探究与观察为主,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手段。教学用具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教科书、多媒体教学系统、PPT课件、铁架台和音叉等实验器材。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引入2分钟有这样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眼看、耳听是人们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眼看是指物体要发出声音,声音各种各样,千差万别,构成世界的美妙乐章。你听:琴声清脆、流水潺潺、歌声悦耳、鸡鸣、马蹄、蝉唱,边说边点击图片和播放相应声音大自然造就声音,把我们带到美妙的音乐世界,让我们感受到声音世界的美妙和谐,这些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又是怎样传播到我们人耳的?想知道吗?走进第三章第一节:认识声现象的学习,这些疑惑将得到解答。请同学们翻到教材36页,带着这两个问题自主学习教材3640页的内容,并把相应答案勾画出来,开始。问题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问题2:声音是怎样传播到人耳的?倾听,赞叹,思考谈话法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倾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带着好奇心上路,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走进新课,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新课教学33分钟新课教学33分钟)新课教学(33分钟新课教学33分钟一:声音的产生(1) 活动“造声达人秀我看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相信有不少收获吧。来告诉我,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里有个活动:“造声达人秀。请同学们利用桌上这些器材,使它们发出声音。注意观察:1、谁在发声;2、发声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要求:4人一组,分别充当指挥员、操作员、记录员、结论员。看哪个小组做得又快又好,待会儿我们请小组展示。开始。2得出结论基于体验实验,教师以这样三个问题:1、如何使它发声?2、谁在发声?3、发声时有什么特点?采访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得出这些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发声体都在振动的结论,从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3演示实验由教师利用发声的音叉可弹起乒乓球、发声的鼓可使碎纸屑跳动两个小实验再次证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发声的鼓面弹起碎纸屑发声的音叉弹起乒乓球教师再次利用音叉让学生用手切实感受它的振动以与发声后被人为强行停止振动后,感觉声音消失总结得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4总结实验由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得出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且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二:声音的传播1实验探究实验一: 探究声音能否在空气中传播 实验二: 探究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实验三: 探究声音能否在液体中传播由实验现象可知,声音能够在固、液、气三种物质中传播,我们把这些传播声音的物质称为介质。观察现象:这说明了什么?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靠无线电波互相联系。那地球上人类可以面对面交流,为什么月球上的宇航员却要用无线电波才能交流呢?引导学生猜测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实验四:探究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教师重点展示真空罩实验重点探究真空不能传声。重点:此实验我将重点突出强调真空罩中空气逐渐减少时闹钟声音的变化,以与真空罩接近真空后又逐渐向内增加空气时闹钟声音的变化,由此向学生讲授物理教学一个极为重要的实验规律-正反验证(2)总结实验教师总结上述实验并引导学生得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结论。接着让学生思考生活中是否还有其他实验与事实能够验证上述结论。(3)思考:声音是以何种形式传到人耳?教师利用水波的传播形式类比得出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形式。 声波水波三、声音的传播速度从生活实际入手,教师讲授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打雷时,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有路程有时间就有速度。通过阅读小资料,引导学生思考影响声速的因素有哪些?并提醒学生将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m/s这一数据作为常识记住。四、 人耳可听声音的X围观察精巧的人耳器官,思考人耳是如何听见声音的?这么精巧的人耳能感知世界上所有的声波吗?得出结论:人耳可听声音的X围为:20HZ20000HZ。一起动手,共同参与,自主探究。实验探究法、谈话法小组代表结论员发言。发散思维,学会运用“转化法放大无明显振动特征的物体,证明其在发声时也在振动。实验观察法、谈话法、讲授法由教师总结,对实验进展总结,加深对声音的产生的认识。讲授法联系学生观察现象,在有趣的小实验中获得直观的实验事实与知识实验探究法、谈话法联系生活现象,发散思维,依据生活现象得出物理规律;结合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启发引导法围绕猜测,仔细观察真空罩实验本节课重点实验现象。实验观察法、谈话法进展结论总结,发散思维,联系实际验证知识。学习掌握声波概念类比法、讲授法学习掌握影响声速的两个因素。知道声音在15的空气中速度为340m/s。知道人耳可听声音有一个X围。以小组的形式互动探究,各司所职,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事可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说,明确课堂就是犯错误的地方。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意识,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过程。实验层层推进,继续升华课堂气氛。得出结论,并进一步启发学生提出猜测-真空不能传声进展正反验证这一物理实验规律的重点教学。表现生活来源于物理,并运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运用类比法并结合多媒体演示,打破学生抽象思维上的认知困难。再次熟悉分析数据的方法:控制变量法由于本节内容多,所以这里只是了解频率这一感念,不深入学习,后续乐音的特性中做深入探究。归纳总结5分钟1.学生利用几分钟时间梳理课堂知识。2.思考世界没有声音会怎样?3.齐唱我和你一样学会总结所学知识,并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梳理知识脉络,加强巩固记忆。情感升华:使学生意识到声音的重要性,并要学会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和嗓子。板书设计课后反思 1.反思是否可以修正课堂设计,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参与学习。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教学中如何突破,特别是针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反思其思维的障碍在哪里,如何帮助他们冲破这些障碍。 综合以上寻找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以与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他们的创新,整理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巩固或修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