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45037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通史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训练题: 板块四 第1讲 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讲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巩固与发展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宋元时期的政治宋代相权的地位1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2科举制的积极作用3元代巩固地方统治的迫切性4元代行省设置的主要意图5元代中书省的作用6综合7一、选择题1.(2017江西鹰潭一模)南宋宁宗时,已快亡国,皇帝常常下手条,当时称为“御札”,还激起群臣愤慨,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见()A.宋代因为积贫积弱而逐渐衰亡B.宋代相权有其传统客观的地位C.中国传统政治是帝王专制独裁D.宋代重文轻武提升了文臣地位解析:B材料未体现宋代的积贫积弱,故A项错误;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中书(丞相)有一定的地位,故B项正确;根据“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可知宋代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限制,故不能体现帝王专制独裁,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重文轻武,故D项错误。2.(2017山东淄博一模)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这一做法()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D.扩大了地方行政权力解析:C根据材料中“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三年一替”可以看出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并非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故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材料中“属于差遣性质”“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可以看出造成官僚机构的臃肿,行政效率的低下,故B项错误;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削弱了地方的权力,故D项错误。【新知生成】 宋代官制有官、职、差遣之分。“官”是一种等级待遇,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只是一种荣誉性质的虚衔。只有“差遣”才是实际职务,握有实权。3.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A.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B.科举制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正公平D.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文官群体解析:D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可知大部分官员出身科举,不是全部,因此官场门阀恩荫的现象彻底杜绝、人才选拔真正做到公正公平说法都过于绝对,故A、C两项错误;虽然“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但是材料没有表现出宋代学术研究的水平,故B项错误;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出身科举,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可知在科举制度之下,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故D项正确。4.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基本掌握着地方的军政大权,与宋代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的趋势形成鲜明对比。这主要是由于元朝()A.行省逐渐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B.巩固地方统治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C.最高统治者不了解藩镇割据的危害性D.中书省总领国家权力制约着行省解析:B结合所学可知,元朝的行省在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A项错误;元朝统一后,加强对辽阔国土的管辖成为首要任务,因此行省制下地方权力很大,B项正确;C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表述与题干“元朝行省的权力很大”不符,排除。【新知生成】元代行省权力加强的原因元代行省的权力很大,地方军政大权基本都掌握在行省手中,表现出与隋唐以来地方权力逐渐削弱趋势的某种不协调。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适应当时形势的较为有效的措施。元代作为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巩固地方统治成为比加强中央集权更加迫切的任务。因此,各地军、政两方面必须密切合作,以便遇事能够迅速作出决策。在这样的背景下,行省就成为军政合一的地方统治核心。5.据金华集记载,元朝在“生齿繁夥,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江浙、湖广、江西地区设置了行省。据此判断,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的主要意图是()A.方便军事上的控制B.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C.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D.加强对边远民族地区的管理解析:C材料中“物产富穰”“水浮陆行”“土赋居天下十六七”的信息说明江浙等省份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显然在这些地区设置行省目的是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而非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B项错误,C项正确。A项主要从军事上考虑,不合题意;江浙、湖广、江西地区不属于边远民族地区,D项错误。6.(2017河南六市联考)元朝设立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以总理全国政务,实际长官为左右丞相各一人,或仅置右丞相,总领省事,统领百司。这一政策措施有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B.防止丞相专权C.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D.缓解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解析:C材料中强调中央官制的调整,故A项错误;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中书一省制下,宰相的权势越来越大,故B项错误;精简机构是提高办事效率的方式,元朝三省归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对辽阔国土的管辖,故C项正确;相权的扩大,只会激化中枢权力机构内部的对立,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 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 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 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 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 234元朝12183路971 425历代地理志材料二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变动”与“不变”的共同目的,并说明材料一中地方行政区划“变动”与“不变”的具体表现。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出发点是满足统治者统治的需要,由此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变动”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从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区域、行政权力、新增地方行政单位等角度加以说明;“不变”的具体表现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县级行政单位保持稳定等角度加以说明。答案:共同目的: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君主专制统治。“变动”的表现:地方行政区划的层级逐渐增多,由两级制到三级制或四级制;州、府等中级地方行政区域不断缩小,其行政权力不断萎缩;监察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元朝新增省级地方行政单位。“不变”的表现:中央对地方层层的严密控制不变;在地方行政机构内分化事权,使其相互制约的指导思想不变;县级行政单位基本稳定,加强对最基层地方的控制不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