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检测2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80320363 上传时间:2022-04-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检测2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检测2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文档: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单元检测2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检测(二)一、选择题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社会现象包括()井田制瓦解铁农具和牛耕推广新兴地主开始掌握政权百家争鸣争霸战争频繁ABC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分别从经济、政治、思想、军事四个方面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现象。2诗经记载:周平王东迁后,“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天子之尊与诸侯无异”,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周王室内乱,元气大伤B诸侯势力日益发展C王畿缩小,经济拮据D诸侯国拒绝纳贡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主要原因是诸侯与王室的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诸侯力量超过了周王。因此选B。3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与春秋时期各国改革的最本质不同在于()A出现的根本原因B代表的阶级利益C产生的社会影响D改革的具体措施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本质”。战国时期的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而春秋时期的改革代表的是奴隶主阶级的利益。4春秋后期,鲁国实行的“初税亩”和齐国实行的“相地而衰征”,其导致的后果是()增加了国家的收入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ABCD答案A解析当时改革的目的是增加国家的收入,但客观效果是承认了土地私有,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同时也促进了新的生产方式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其中比较难理解,易漏选。5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的措施主要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自耕农阶层的要求奴隶主阶级的要求商人阶层的要求ABCD答案A解析“废井田,开阡陌”使新兴地主和自耕农对土地的所有权在法律上得到了认可,得到了他们的拥护和支持。6孙膑兵法说:“战胜而强立,故天下服矣。”商君书也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可见兵家和法家都主张重视战争,赢得战争他们出现这种思想的社会根源是()A社会矛盾尖锐,人民生活困苦B社会动荡不安,诸侯争霸频繁C思想学术自由,出现“百家争鸣”D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重视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社会根源”,思想是社会现实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战胜强立”成为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7商鞅变法中推行右图所示标准器具的主要目的是()商鞅铜方升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B加强中央集权C巩固统一局面D为灭六国做好准备答案B解析此器具是商鞅变法中统一度量衡的产物,从变法的措施可知,其主要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8世人对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这与商鞅变法哪一措施有关()A奖励军功B奖励耕织C焚烧诗书D连坐法和告奸制度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实行连坐法和告奸制度,加强了人们的防范心理。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9男孩儿边金阳9岁时出版的时光魔琴一书中写道:“通过时光魔琴回到了秦朝,他看到彪形大汉郑兴的邻居刚成年的儿子在搬家,搬到了郑兴的对面。”商鞅变法中的哪一项规定造成了上述现象()A经济改革B文化改革C政治改革D社会习俗改革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属于社会习俗改革。10战国时期,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道: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的观点可以说明()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答案C解析由荀子的所见可知,“非幸也,数也”的意思为不是幸运的、偶然的,而是形势发展的必然。11公元前340年秦国商人李三不可能遇到的经历是()A做生意时买卖公平,获得政府奖励白银十两B从齐国贩卖纺织品到秦,在秦国被课以重税C在市场上出售纺织品没有明码标价而被重罚D生意亏本致家境贫寒,家人被政府罚为奴婢答案A解析公元前340年尚处于商鞅变法时期,重农抑商是当时的重要国策,商人不可能得到政府奖励,故选A。12以下对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的相同点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者打击了旧贵族的利益B改革者壮大了本国实力C改革者为本国民主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D改革者个人的结局都比较凄凉答案C解析C项的表述符合梭伦改革而与商鞅变法不符。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力生强,强生威,威生德,德生于刑。商君书说民材料二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黔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三公任商鞅(商鞅)于是诱三晋之人,利其田宅,复三代无知兵事,而务本于内,而使秦人应敌于外。故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孝公十二年之制。数年之间,国富兵强,天下无敌。通典卷一食货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的思想主张。(2)据材料二概括,商鞅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变法和商鞅个人的结局。这种结局分别说明了什么?答案(1)主张:用严刑峻法治理国家或实行法治。(2)实践: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刑公族以立威;用流放边境的刑罚来压制舆论。(3)结局:变法使秦国富强;但商鞅本人身败名裂。说明:改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做保证;但改革者要法、德并用,不能施行严刑峻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理解的能力。第(1)问应注意材料中的关键字词“威”“刑”等;第(2)问通过材料二总结变法的具体内容;第(3)问商鞅的“结局”通过教材及材料可知,说明的道理要言之有据。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作为一支独立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在这场伟大而深刻的变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二是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三是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材料二图一商鞅舌战图图二梭伦改革前的激烈辩论材料三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全国划为31县,县级官吏通由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材料四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有所不同。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一切公职人员,决定宣战等一切国家大事。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以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知识分子阶层登上历史舞台的原因。请列举材料一中三个观点的代表人物(如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2)根据材料二,指出图一商鞅“舌战”的是哪部分人。假设当时雅典的主要政治派别都参加了图二的激烈辩论,他们各自有何主张?(3)概括材料三、四两次改革内容所涉及的共同问题。答案(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生产力显著提高,社会经济发展;士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的重用;私学出现,学术环境宽松。代表人物:充当了变革的舆论制造者和鼓吹者孔子、孟子提出“德治”“仁政”等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充当了变革的设计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加强君主集权,厉行赏罚,为社会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充当了变革的实践者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井田制;奖励耕战;加强中央集权;秦国实力逐渐强大。(2)图一:守旧的奴隶主贵族。图二:平原派:主张维护贵族寡头政治;山地派:主张实行激进的民主政治;海岸派:主张实行温和的改革。(3)共同之处:等级的划分;官吏的任免;对工商业的态度。解析第(1)问原因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工具的改进、百家争鸣思想、社会处于大变革角度认识;变革鼓吹者联系课本中儒家学说,变革的设计者联系法家思想,变革实践者联系商鞅变法;第(2)问“舌战图”从商鞅变法的对象角度分析;图二从梭伦改革的对象角度分析;第(3)问从商鞅变法和梭伦改革内容相同点所涉及的共同问题角度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