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0086888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最后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目 录一、引言二、正文(一)摘要(二)第一章 产业链与产业价值链2.1 产业链2.1.1 产业链的概念2.1.2 产业链的分类2.1.3产业链的组织形式2.2 产业价值链2.2.1价值链2.2.2产业价值链2.2.2.1产业价值链概念2.2.2.2产业价值链特点(三)第二章(四)第三章三、文献引 言1.1 背景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中的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特征日益明显,对企业经营活动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随着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到来,企业的经营活动置身于更加复杂的空间,需求不确定、竞争不确定、技术发展不确定等导致的环境不确定,对企业经营所需要的资源在质量和数量、时间和空间等方面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企业经营风险剧增。另一方面,企业为了应对这种不确定性环境的挑战,有效地建立“核心资源3 核心能力4151 可持续竞争优势671”的发展逻辑与模式,创新了新的经营体系、组织结构,合同网络生产、模块化竞争191、体系结构竞争、微特尔(Wintel)模式以及战略外包(911141、大规模定制、OEM、技术整合(技术开发 产品设计 制造流程 用户需求的相互适应)、虚拟体系等新的竞争、经营模式不断涌现,企业之间的相互依存度增大。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链理论、价值链理论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整合等理论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全球化竞争和分工进一步细化的格局下,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产业竞争,不再是单个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整个产业链的整体竞争。1.2 探究问题及现状整条产业价值链共同创造价值,如何才能保证价值链中的各企业能恰当地获取其所创造的价值?这是产业价值链关系中各企业共同关心的一个核心问题。企业对自己在产业价值链创造价值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都可能夸大其词,在分配中往往会出现矛盾和冲突。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否存在普遍适用的标准、途径和理论方法?如何弄清产业价值链中价值创造同价值分配之间的关系?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对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诱使我们对产业价值链理论进行研究,从更独特的视角去发掘其中的奥秘。现有的产业链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从产业、产业链的概念、企业内部价值链、合作与战略联盟中的价值创造、企业以及供应链中的价值分配等特定的角度或者背景展开对产业链的研究和考察,没有深入到产业链的价值属性研究,缺乏对产业内部或者企业之间的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过程的完整深入研究,更缺乏对这种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的互动过程及其机理的研究,因而不仅难以对产业价值链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更无法对现实产业中广泛存在的模块化、业务外包等提供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指导,无法对企业如何在产业链中进行价值选择、挖掘和定位,建立竞争优势提供帮助,也难以对区域、核心企业建立产业链的长效、高效、稳定运行机制以及如何将产业链做大做强、做长做深提供指导。因此,需要我们对产业链的定义进行更有创造性的挖掘和认识。同时,也不应当仅仅局限于从企业内部的视野来定义价值链,应当将其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空间,从更大的价值系统寻求价值活动的整合。为了更为准确的识别、分析、定位企业竞争优势,有必要为一个特定产业的企业竞争来定义相关的产业价值链。1.3 创新本文在借鉴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一是从多种视野(如产业、价值链、产业链等)阐述、建立了产业价值链的概念、结构,深入价值链的内部。这一概念,把握了产业价值链的产业经济理论背景,揭示出产业价值链深刻的价值结构涵义,从而为论文、为研究主题的展开建立或者奠定了一个科学的基础;二是从产业价值链的核心 价值出发,研究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这两个产业价值链组成、运行的最重要、最复杂,同时又是两个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过程。这种研究思路不仅印证了财富创造与分配之间的关系过程这一经济关系的基本命题,同时也为产业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关于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和分配探究【摘要】本文从产业价值链的核心价值出发,以经济活动中的主客体为依据,分析研究产业价值链体系的整个经济活动过程,分别说明产业价值链上的各环节是如何创造价值的,即从在产业链上的企业的内部活动、外部活动、顾客等各环节研究分析价值是如何创造的。通过对产业价值链价值体系的分析,理解产业价值链中的经济活动是如何展开的,哪些活动能创造更多的价值以及各环节是如何创造价值的,为产业价值链理论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及产业价值链的实践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可以不断推动人们对价值的发现和价值的创造的认识。【关键词】产业链;产业价值链;价值创造;价值分配第一章 产业链和产业价值链1.1 产业链1.1.1 产业链的概念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并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和时空布局关系客观形成的链条式关联关系形态。产业链主要是基于各个地区客观存在的区域差异,着眼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借助区域市场协调地区间专业化分工和多维性需求的矛盾,以产业合作为实现形式和内容的区域合作载体。它包含四层含义:(1)产业链是产业层次的表达;(2)产业链是产业关联程度的表达;(3)产业链是资源加工深度的表达;(4)产业链是满足需求程度的表达。产业链的实质就是不同产业的企业之间的关联,而这种产业关联的实质则是各产业中的企业之间的供给与需求的关系。产业链的本质是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1.1.2 产业链的概念产业链分为接通产业链和延伸产业链。接通产业链是指将一定地域空间范围内的断续的产业部门(通常是产业链的断环和孤环形式)借助某种产业合作形式串联起来;延伸产业链则是将一条既已存在的产业链尽可能地向上下游拓深延展。产业链向上游延伸一般使得产业链进入到基础产业环节和技术研发环节,向下游拓深则进入到市场拓展环节。1.1.3产业链的组织形式产业链以一定的关联体形态表现出来。产业链的一定形态代表了纵向划分的发展过程中“序化”的结果,其反映产业链上各企业相互之间的组织结构。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次看,产业链中典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产业群聚、战略联盟和纵向一体化等。产业群聚 (IndustrialC luster)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公司和机构在地理位置上的高度集中,将一个价值链的大部分环节整合到一个相对狭小的区域,并展开充分的合作与竞争。群聚仿佛是一个在其所在的社区及环境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共生的生态系统(Ecology System)。群聚类似于一个地区性市场。在这个市场上,汇聚了大量的中小型公司,也可以包括少数几个大型公司。它们涵盖了产业链条中从上游原材料供应到下游销售的绝大多数环节。产业群聚中既包括同一产业横向企业之间的竞争,同时也包括纵向划分序化的跨产业企业之间的长期战略合作。战略联盟 (StrategyA lliance)114 5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为了一定的目的或实现战略目标通过一定方式组成的优势互补、风险共担、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的松散型网络组织(146),战略联盟是自发的,联盟各方保持着原有企业经营独立性,具有边界模糊、运作高效、机动灵活等特点。战略联盟改变了传统的以竞争对手消失为目标的对抗性竞争,联盟中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为竞争而合作,靠合作来竞争,以寻求企业竞争优势。当产业链上的企业是独立的企业,企业之间存在较低的交易成本,通过市场具有较高的效益的时候,产业链中企业采用战略联盟的形式。纵向一体化(VerticalIn tegration)1 471148,也称纵向兼并或垂直一体化,指的是在生产或销售工序上处于上下游关系的两个企业的合并,实践中像炼铁厂和炼钢厂的合并,煤矿和发电厂的合并等都是这样的例子(1491。纵向一体化一直是产业组织理论中的重要课题。它包括后向(上游)一体化和前向(下游)一体化。威廉姆森(Williamson )的资产专用性理论解释了纵向一体化的原因,如果整个产业链上各企业的资产专用性的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产业链的组织形式趋向纵向一体化。1.2产业价值链1.2.1价值链价值链概念是1985年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在竞争优势(Competitive Advantage)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每一个企业都是在设计、生产、销售、发送和辅助其产品的过程中进行种种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可以用一个价值链来表明。”企业的价值创造是通过一系列活动构成的,这些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基本活动包括内部后勤、生产作业、外部后勤、市场和销售、服务等;而辅助活动则包括采购、技术开发、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基础设施等。这些互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的生产经营活动,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价值链在经济活动中是无处不在的。上下游关联的企业与企业之间存在产业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的联系构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企业内部各业务单元之间也存在着价值链联结。价值链上的每一项价值活动都会对企业最终能够实现多大的价值造成影响。价值链构成了企业的生命链,是企业具有生命价值的基础。波特认为,企业的各种经营活动,一方面创造了价值,另一方面也需负担各项价值链活动所产生的成本。企业经营的目标,就是尽量增加增值作业,减少非增值作业,以获取较大的利润,形成竞争优势。1.2.2产业价值链1.2.2.1产业价值链概念随着产业内分工不断地向纵深发展,传统的产业内部不同类型的价值创造活动逐步由一个企业为主导分离为多个企业的活动,这些企业相互构成上下游关系,共同创造价值。潘承云(2001)认为,产业价值链是以某种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以提供能够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的效用系统为目标的、具有相互衔接关系的企业集合。他认为产业价值链的界定应把握两个基本点:一是产业价值链实际上是一种具有相互衔接关系企业价值活动的集合;二是这种企业价值活动集合并不是一种随意或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是以某一项核心技术或工艺为基础,提供能满足消费者某种需要,并以此效用系统为依据整合起来的。他对产业价值链的界定,强调某一项技术或工艺的核心作用,落脚于产业价值链是相互关联的企业的集合,而忽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活动的组织结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按照迈克尔.波特的逻辑,每个企业都处在产业链中的某一环节,一个企业要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不仅取决于其内部价值链,而且还取决于在一个大的价值系统(即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价值链同其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顾客价值链之间的联接。企业的这种关系所反映的产业结构的价值链体系,如图1所示。相应于波特对价值链的定义,产业链企业在竞争中所执行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仅从价值的角度来界定这些活动,称之为产业价值链(industrial value chain)。产业价值链是产业链背后所蕴藏的价值组织及创造的结构形式,产业价值链代表了产业链的价值属性,产业价值链反映了产业链更深层的价值含义,决定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和竞争优势。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有效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反映价值的转移和创造。如果说“产业链”描述了产业内各类企业的职能定位及其相互关系,说明产业市场的结构形态,那么,“产业价值链”的概念则更加突出了“创造价值”这一最终目标,描述了价值在产业链中的传递、转移和增值过程。产业价值链的形成正是在产业链的结构下遵循价值的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充分整合产业链中各企业的价值链,持续地对产业链价值系统进行设计和再设计。从现代工业的产业价值链环节来看,一个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包括原材料加工、中间产品生产、制成品组装、销售、服务等多个环节,不同环节上有不同的参与角色,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并获得相应的利益。产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的活动都直接影响整个产业的价值活动,而每个环节又包括众多类似的企业,它们的价值创造活动具有相似性。产业价值链正是由产业链内各个企业的价值链整合而成,各企业的价值链由联结点衔接。在产业链没有形成前,各企业的价值链是相互独立的,彼此之间的价值联结是松散的,甚至没有联系。通过产业整合,企业被捆绑到一个产业价值链系统,产业链上的产业价值链随之形成。顾 客价格链潜在进入者价者链替代品企业价者链竞争企业的价值链顾 客价格链销售通道价格链企 业价格链供应商价格链供应商价格链需求者供应商图1 产业价值链体系 1.2.2.2产业价值链特点产业价值链形态并不是相同的,针对具体的行业,由于产业的特性,其产业价值链构成往往存在差异性,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种变化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消费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企业集合的组成关系和结构发生变化,即企业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变,只不过是产业价值链各环节的企业数量或相互间地位发生了变化;二是由于消费需求发生了质变而导致产业价值链内企业的组成、结构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即企业集合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而且必然导致产业价值链发生根本变化。虽然产业链各不相同,并在不断的变化中,但他们有一些共同的特征:(1)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组成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联动、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每个环节都是由大量的同类企业构成,上游产业(环节)和下游产业(环节)之间存在着大量的信息、物质、资金方面的交换关系,是一个价值递增过程。同时产业价值链之间相互交织,往往呈现出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在新的竞争环境下,产业中的竞争不仅仅表现为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还表现为一条产业链同一条产业链的竞争,一个企业集群同一个集群之间的竞争,甚至是国与国企业之间的相互竞争。(2)增值性是产业价值链的一个主要特征。后面的价值增值环节在前面价值产品的基础上,进一步面向新的客户,生产出新的价值产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前面环节投入的价值量在后面都能够实现,如果存在价值增值瓶颈,价值链上一部分投入的价值将会损失掉,无法实现增值。(3)产业价值链具有循环性的特点。价值增值实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这一特点,对于参与价值链的、持续经营的企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企业长期化价值的最大实现比起短期价值的实现有更重要的意义。如果一条产业价值链无法实现有效的循环,那么这条产业价值链会面临“死亡”的境地。(4)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技术关联性强且在技术上具有层次性。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从系统角度看,存在着标准制定-设备开发-终端产品的技术层次,三个层次之间技术衔接要求严格。设备和终端产品都是在一定的标准之下进行开发的,每生产一台设备或产品都需要付给标准持有企业一定的标准使用费用。从环节角度看,存在着芯片-组件-整机组装的技术层次,芯片技术是产业链技术的核心,组件是根据芯片的性能和参数进行开发,其技术与芯片技术具有上下游关系,整机组装环节技术含量则较低,主要是解决器件的筛选和零组件的匹配问题。(5)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存在着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差异性。图2是PC行业的价值链,其增加值的分布是呈现“微笑曲线”。在PC行业的价值链不同环节上的增加值和利润空间是不一样的。(6)产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对要素条件的需求存在差异性,不同的环节,对于技术、人力、资本、规模等要求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区位偏好。如在半导体产业价值链中,设计环节是技术密集性环节,注重的是高层次科技、技术和工程人才,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等地;晶片制作环节是资本密集性环节,注重的是规模,并需要洁净的环境以及纯净水的供应等,往往也集中在美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地区;而装配和包装环节则是劳动密集性环节,需要的只是普通劳动力,主要集中在劳动力低廉而又丰富东南亚地区。 图2 价值链微笑曲线研究设计制造装备销售服务附加价值ODMEMSOEM在产业价值链中,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与其供商、销售商、终端用户的活动密切相关,它们之间存在着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运动和交换过程。企业要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不仅仅取决于对其自身价的认识和组织,而且取决于对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理解与适应。通过对产业价值链的分析,使企业正确认识自己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有利于企业通过利用上下游企业的整合降低成本,赢得竞争优势。第二章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创造体系2.1产业价值链的价值体系不管是劳动价值论还是效用价值论都不可能否认劳动创造价值这个事实,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也不能与之相悖。可以说产业链中的价值创造更多的是关注于整个产业链中的价值活动所带来的价值的转移,也就是说,价值活动中价值的创造和增值使得在一定时间、地点内,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下,可以凭借产业链的优势和特点,使得价值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和企业间的转移更加的有利于位于产业链上的成员企业。此外,同一产业链上成员之间由于在价值活动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对于具体的成员价值的创造和转移也有很大的差异,因为并不是产业链上的每个环节都能创造价值。按照波特的价值链中的价值活动的过程,整个产业链上的价值创造过程可以分为三部分,企业内部活动的价值创造、企业外部活动的价值创造和顾客价值的创造,之所以区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价值创造活动是由价值创造的一般特点和产业链中价值活动的形式所决定的。企业作为一个生产者也是产业链的主要构成要素,企业除了自身生产过程中要创造价值外,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从而具有了非产业链上企业所没有的竞争优势,必然使得在不同产业,不同部门间的价值转移和分配更有利于产业链上的成员,即链上企业之间的价值创造过程。价值活动最终的目的是实现顾客的价值,即在交易中实现价值,否则创造的价值没有任何意义。(1)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企业内部的价值创造包括生产加工活动中的价值创造和非生产加工活动的价值创造。生产加工过程的价值创造主要是指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通过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和劳务产出,也就是一般意义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价值创造与增值的来源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非生产加工活动的价值创造是指价值链上的辅助活动带来的价值,包括协同效应、竟争效应等创造价值。(2)企业外部活动的价值创造。由于产业链是一条紧密联系的企业间的一系列价值活动,产业链上企业同非链上企业间的相比由于产业链的优势使得相互之间的竞争优势不对称,明显有利于产业链上的企业。在供应商价值链、销售渠道价值链和竞争企业价值链中,链上企业凭借其位置优势,占有更多的竞争优势,可以实现一定范围内的垄断优势,从而有效的降低其成本,更多的实现了价值的增值。但由于企业在企业外部的链上所处环节及位置不同,其价值创造和转移的多少也就存在差异。(3)顾客价值的创造。企业希望通过价值创新,提供与众不同的、能满足顾客价值需要的产品来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回报,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甚至远离竞争。为目标顾客设计、创造和交付其所需的价值已日渐成为企业经营的重心。本文主要从企业为顾客带来或者创造的价值、客户感知的价值和顾客自身创造的价值三个方面阐述产业链中价值活动的终点即价值让渡到顾客手中环节的价值创造。2.2产业价值链上企业内部活动的价值创造2.2.1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价值创造产业链上的成员企业作为价值创造者,首要的角色是一个生产者,这是由价值的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产业链上价值活动中价值创造的重要的环节。正如前面所说,生产加工过程的价值创造主要是指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通过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投入到产品和劳务产出,也就是一般意义的劳动创造价值的过程。其价值创造与增值的来源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的。本文是对对产业链上的企业的价值创造进行探究,就不进行深入探讨。2.2.2非生产加工过程的价值创造2.2.2.1分工与价值创造产业链上成员企业间分工细化带来了生产效率的提高。在同一条产业链上,企业间的分工,尤其是纵向分工是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途径,这是因为同一条产业链上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生产合作关系。这就为企业、市场和准一体化契约这三种分工制度的选择提供了优化的基础和条件。在交易成本不为零的世界,分工的存在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交易成本。但是,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带来的交易成本是有差异的。威廉姆森(1985)把科斯(1937)的“企业市场”两分法发展为“企业中间性组织市场”三分法,并提出了影响交易成本的三个维度: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具体到产业链而言,在企业、市场和准一体化契约这三种分工制度安排中,由这三个维度所引发的交易成本是不一样的。因为在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中,资产专用性、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是不同的。另一方面,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所产生的收益也不一样。正如迈克尔迪屈奇(1999)指出的,只考虑交易成本理论是一个半边理论,因为它忽略了资源配置产生的效益。要全面理解产业链中分工制度安排的多样性,必须考虑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的差异性。对于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而言,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提高了产业链的稳定性。但是,上下游企业间不管采取何种分工制度安排都要发生大量的交易,而不同的交易又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产生的交易成本也不同。同时,对产业链中的不同企业而言,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所产生的收益也不同。对已形成分工的上游环节A、中游环节B和下游环节C中的企业而言,A为B提供必须的投入品,B为C提供必须的投入品。由于存在多个环节,每一环节又存在多个企业,故各环节的差异以及某一环节中企业的差异会造成不同分工制度安排的交易成本与收益的截然不同。交易成本的变化按杨小凯和张永生(2003)的定义,交易成本可分为内生交易成本和外生交易成本。外生交易成本是指在交易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发生的费用,如购买某单位商品的谈判费用、运输成本、途中损耗、通信费用等,它不是由于决策者的利益冲突而导致的经济扭曲的结果。内生交易成本是指市场均衡同帕累托最优之间的差别,是由不同的参与者争夺分工好处的机会主义行为所致,指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争夺分工的利益,每个人都希望分得更多的利益而不惜减少别人从分工中得到的利益。由于信息不对称引起的人们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机会主义行为是内生交易成本产生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降低了外生交易成本, 19世纪末纵向一体化的大型企业开始在美国出现,20世纪美国经济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兴起于重要产业部门的纵向一体化的现代企业(钱德勒,1977)。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交通、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快速推进,原来纵向一体化的企业更加注重核心能力和核心业务的构建,只负责产业链的一个或几个环节,而把其他环节外包给其他企业,即由市场来组织分工。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和销售,研发总部和销售总部设在母国,生产制造则由发展中国家来进行。近年我国长三角地区也出现了按产业链不同环节和阶段进行分工的趋势(魏后凯,2007)。技术创新通过降低外生交易成本,使原来由一个企业掌控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变成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由多个企业分别负责,即由企业分工变成市场分工,从而更有利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专业化生产。在外生交易成本给定的情况下,专业化生产会带来生产效率提高和内生交易成本增加的两难冲突。因为市场分工与企业分工相比,内生交易成本大大增加。企业分工是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基于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基础上通过权威对分工进行组织和协调,内生交易成本较低;而市场分工则是双方仅就一次交易所达成的契约基础上通过价格对分工进行协调,内生交易成本较高。可见,交易成本和收益决定了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的选择,而由交易成本和收益所决定的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绝不是静态的。对于一条产业链而言,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利润逐渐向产业链的研发和销售两端转移,而中间制造环节的利润则受到层层的纵向控制与压榨。“微笑曲线”就是对这一现象生动的说明,这也是中国目前众多产业发展所遇到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制造业为例,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3.8万元/人年,是美国和日本的4%,德国的5.5%,即人均劳动生产率低,主要从事低端产业。在这种情况下,产业链中的企业如果仍然采取市场分工的制度安排,就会永远被锁定在利润的低端环节,从而使得本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失去基础和动力。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产业链可采取不同的分工制度安排:企业通过市场向下游农户订购农产品,这是采取市场分工;企业通过纵向一体化使下游农户变成工人,则是采取企业分工;企业也可以和下游农户签订纵向契约,采取准一体化契约分工。在产业链分工制度安排选择与整合的过程中,由于农户经营的分散性等原因使得企业分工和市场分工都很难获得分工制度安排的最大收益,所以,实践中最终筛选的结果大多是采取了准一体化契约分工的制度安排,即“龙头企业+农户”的模式。2.2.2.2协同效应与价值创造协同效应是指两个事物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出超过两个事物简单总和的联合效果。企业之间或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通过发挥协同作用,可以挖掘企业总体获利能力,实现1+12的效果。产业链是大量专业化分工的独立企业结成的紧密协作的生产体系,因而具有很强的协同效应。产业链通过专业化分工,上下游企业间可以在生产品种、批量、进度等方面进行协调,避免积压或浪费;通过人员间的交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可以得到迅速传播,避免企业进行重复技术开发,节约企业资源;在技术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可以联合进行技术研发,减少单个企业新产品研制费用,分散企业投资风险,实现上下游企业生产上的无缝衔接;在管理上,成功的管理经验能够很迅速地在产业链内扩散,改善企业的管理效率;成功的企业还可以受托对其他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增加本企业利润的同时,降低其他企业的管理成本;在销售上,产业链内企业可以共同组建营销队伍,或是委托其他企业的营销部门代为销售;共同建设分销渠道,或者租用其他企业的分销网络;联合进行品牌宣传、产品推广或促销;共同利用仓储设施和运输资源;建立共同的售后服务网络等,降低企业销售成本。2.2.2.3学习效应与价值创造组织学习是组织内部个体成员基于共享规则和程序,在寻求解决问题的协调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知识积累过程。(林山、黄培伦, 2004)产业链的学习效应是指产业链这个组织具有学习功能,并通过学习,实现了产业链内部各企业之间的知识共享和文化传播,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了产业链的整体创新能力。不同类型的产业链学习模式是不一样的。对高新技术产业链,成员大都是富有创新性的知识创造者和外溢提供者,彼此在产业链学习过程中都是对称的主体,它们的学习模式是群体学习模式;传统产业链,龙头企业和技术型企业创造了产业链中的大部分知识流,而与之相对应的上下游企业则从龙头企业和技术型企业外溢的知识流中获得补给,开展后续性的学习,也就是龙头企业和技术型企业在学习的活跃程度和学习绩效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企业,它们充当了产业链的学习代理人,这种模式可称之为学习代理人模式(魏江、叶波, 2003)。产业链学习的本质是培养实现产业链联盟持续的竞争优势和创新能力,产生一种可以从自身和别人的经验中学习的动力,并能不断生产、储存和搜索知识,以保证产业链联盟科学、稳定有效的运行,是一种无形的价值。此外产业链具有明显的极化效应与涓滴效应,一方面,它能吸引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产业链所在地流动,从而推动产业链所在地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增长;另一方面,产业链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又具有明显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产业链具有显著的极化效应,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首先,由于产业链内企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劳动力的收入也相对较高,吸引低收入地区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劳动力前来寻找就业机会,同时产业链内大量企业的集聚,也对劳动力产生了庞大的需求,这样就在产业链所在地形成了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其次,由于产业链内下游企业规模一般较小,进入门槛较低,使得大量社会闲散资金有机会投入相关产业,产业集聚优势已经超越低成本优势,成为吸引外资投向的主导力量。再次,外来企业的进驻不仅带来了资金,而且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促使当地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加速提高。同时由于投资的乘数效应,外来投资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提高。2.3产业价值链上企业外部活动的价值创造2.3.1供应商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在产业链的研究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定价是一个重要问题。考虑中间产品的供应厂商和生产最终产品的龙头企业组成一条基本的纵向关联的产业链,供应厂商只向龙头企业提供中间产品,龙头企业从供应商购买中间产品。龙头企业的产品直接销售到市场中去。产业链中的企业都是独立企业,各企业之间是一种长期战略联盟关系。本文分析无外部市场条件下,如何实现一个公司各分厂的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但对于独立企业之间如何确定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没有研究。产业链中各企业关注中间产品的定价问题,因为定价是决定其利润分配的重要方式。对于供应厂商总是希望提高中间产品的价格,从而使其利润增加。而对于龙头企业,其利润等于总利润减去其他厂商的利润,所以中间产品的定价越高,其利润损失越大。所以,产业链的中间产品转移定价是产业链各企业间利益分配的矛盾体。在中间产品的定价过程中往往不能准确地确定最优和均衡的转移价格,如果我们能够确定价格存在的区间,就能确定双方讨价还价的范围,有效地促进双方在价格上达成一致,以实现产业链的利益分配。因此,如何确定产业链的中间产品的的转移价格或价格范围是关系到产业链稳定运行的重要问题。从研究分析中发现,对于产能匹配的产业链:(1)供应厂商最低可接受的价格同产业链的经营形势相关,产业链形势越差的时候,供应商可接受的最低价格越低;(2)供应厂商最低可接受的价格同产业链的产量呈负相关关系,产业链的产量越高,供应厂商最低可接受价格越低。(3)对于龙头企业来说,如果它在市场中的赢利能力越强,它对中间产品的转移定价的容忍程度就越强。如果市场中最终产品的价格上涨,龙头企业对中间产品的最高容忍价格也会上升。(4)产业链产量对龙头企业在价格上的容忍程度也有影响,产量越大,龙头企业越愿意在价格上作出让步。故要提高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必须提高产业链的竟争力,竟争力提高了,龙头企业的产量就多,价格相对就高,那中间产品的价格相对就提高,整条链上的企业都有钱可挣。2.3.2销售渠道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 营销渠道视角的提出是由于技术的进步、竞争的加剧,产品同质化程度越来越高。同样的产品,相似的价格,怎样提供给顾客更大的价值呢?答案就是渠道。如果消费者购买的产品的质量和价格差异不大,那么顾客只能在购买渠道中感知到价值差异。所以,管理人员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渠道,提升渠道视角的顾客价值,从而获取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如何建立一条高效率的营销渠道呢,通过价值链共享。企业创造的价值产生于一系列的活动之中,如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以及产品开发等等。这些活动的有机联系,就形成了企业的价值链。价值链体现了:(1)企业各项活动之间都有密切联系;(2)每项活动都能给企业创造有形的或无形的价值,如“与顾客之间的关系”,如果密切注意顾客所需或做好售后服务,就可以提高企业的信誉从而带来无形价值;(3)它不仅包括企业内部的活动,还包括企业的外部活动,如营销策略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与顾客之间的联系等。由于价值链并不是一些独立活动的集合,而是相互依存的活动构成的一个系统。价值活动是由价值链的内部联系联结起来的,可以通过最优化和协调一致带来竞争优势,因而,共享价值链可以带来渠道优势。作为家电产业来说,这实际上是一个产业价值链,其最终的服务对象是最终的用户,没有一个企业能够完成整个价值链中的全部工作。在整个价值链中,零部件供应商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扮演不同的角色。制造商的重点在于新产品的开发,生产经营;批发商的重点在于区域内的配送和售后服务;而零售商主要负责向客户展示产品,以最合适的产品满足客户的需求;而营销活动则贯穿于整个过程中。家电产品营销渠道设计应以价值分享为基础,制造商批发商和零售商只有通过共同分析成本和分销战略设计形成一个完整的价值链才能共同占领市场。要实现这一目的,家电企业必须对原有的营销渠道进行整合。并注意整合过程中,营销渠道整合的有效性、整体效率最大化、渠道的增值性和分工协调性,从而提高营销领域的竞争优势。2.3.3竞争企业价值链中的价值创造曼哈尼和潘汀通过区分“竞争性协同”和“特殊性协同”,证明了组织在将不同能力紧密结合起来的时候,能够创造价值,这种特殊性协同中心促进了对联合的需要。企业培育能力基础之上的竞争优势是为了获得理查德租金或垄断租金,并且通过建立不可模仿的能力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从而长期占有这些租金。但是当基础性知识广为传播时,能力的传播非常迅速,甚至一些只可意会的知识也能被复制,基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竞争优势削弱,当这一现象发生时,特殊性协同会转化为竞争性协同,交易成本与先前领域的联系发生变化,企业纵向分离的可能性增强。租金耗散的可能性伴随着知识的扩散而提高,因而企业就必须不断追求新的能力,不断更新企业的竞争优势机制。研究认为,当技术发生变迁的时候,企业有效率的边界是动态变化的,企业在技术变化的早期阶段进行后向整合是有利的,这可以使企业尽快吸取新技术;但是当技术已经发生不连续的变迁,可能使得原有能力过时的时候,非一体化是一个更好的选择。这就是说,企业过整合“绑定”新技术,尽可能不要“绑定”旧技术。2.4 顾客价值的创造在过去的研究中,学者们提出了众多从顾客角度定义顾客价值的方法,其中以Woodruff(1997)给出的顾客价值定义最受学术界的广泛认可。该定义认为顾客价值是顾客在一定的使用情景中对产品属性、产品功效以及使用结果达成(或阻碍)其目的和意图的感知的偏好和评价。关于顾客价值理论,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从目前关于顾客价值基本特性的研究成果来看,顾客价值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性,即层次性、动态性和关系性。2.4.1企业为顾客带来或者创造的价值科特勒的可让渡价值理论:科特勒是从顾客让渡价值和顾客满意的角度来阐述顾客价值的。所谓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livered value)是指总顾客价值与总顾客成本之差。总顾客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是指顾客为了购买一件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科特勒指出,顾客是价值最大化的追求者,因此顾客在选购产品时,往往从价值与成本两个面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价值最高、成本最低,即以顾客让渡价值最大的产品作为优先选购的对象。顾客购买某种商品的目的是希望通过消费该商品获得某种效用,也即价值。这种价值的大小以及为此所付出的代价的多少就成为顾客决策的主要依据。按照经济学原理,效用是一定时间内对商品的消费得到的满足程度,完全是一种主观感受,因而不可能作出客观的衡量。但为获得这种效用所付出的代价却是可以准确地衡量的,这种代价也就是本文所指的顾客成本。更通俗地讲也就是指顾客在购买消费品后为实现或维持对其消费所必须发生的支出或代价。顾客成本可以包括消费动机产生、搜索寻找、了解比较、购买使用、损坏报废等各方面费用的总和。顾客成本可以表现为两种形式,即货币形式,或称为货币成本;非货币形式,或称为非货币成本。顾客成本中的货币成本,是指顾客在消费过程中以货币形式来计量和表现的成本支出。其一,包括顾客在获得所需商品的交易中所直接付给供给方的货币支出;其二,包括顾客在搜索寻找、谈判交涉、运输安装等过程中所付出的购买成本,可称之为消费购买成本;其三,包括顾客在使用过程所需要再投入的费用,以及因维修、保养等需要再投入的费用,可称之为消费的使用成本。换言之,顾客成本的货币是由消费价格成本、消费购买成本、消费使用成本来组成的。顾客成本中的非货币成本,是指消费方在消费形成的过程中不能用货币来计量的成本支出。其一,包括顾客为完成消费过程的时间支出,可称之为消费时间成本;其二,包括顾客为完成消费过程的体力支出,可称之为消费体力成本;其三,包括顾客为完成消费过程的精神上的付出,在心理上所承受的负担,可称之为消费精神成本(或消费心理成本)。换言之,顾客成本中的非货币成本是由消费时间成本、消费体力成本、消费精神成本来组成的。举例说明如下:期初,生产成本10000元,销售价格为14000元,但总使用成本为30000元,则顾客成本为44000元,(假设不考虑其他相关顾客成本)。(1)生产成本提高,但顾客成本降低。经过顾客成本管理,企业改进产品质量,生产成本有所提高,为15000元,按照相同的利润率,销售价格为21000元,但相应的能耗以及维修费用减低,总使用成本为22000元,则该顾客成本为43000元。(2)生产成本和顾客成本同时减低。经过企业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市场的调研,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使成本降低,其他各项指标没有发生变化,也就是使用成本保持不变。这时,由于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功能使生产成本降低,为8000元,销售价格为11200元,其他的使用费用不变,为30000元,则该顾客成本为41200元。(3)生产成本不变,顾客成本下降或提高。企业的生产没有作任何变化,但企业通过销售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缩短了营销路线,建立广泛的营销网络,使产品到达顾客时的销售价格进一步降低,也就是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来降低其购买成本,最后降低顾客的顾客成本。如,企业生产成本不变,仍为10000元,但购买价格为12000元,总使用成本为30000元,则该顾客成本为42000元。(4)生产成本降低,但顾客成本提高。企业经过技术改进,减少浪费,使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为8000元,销售价格仍未11200元,但由于费用的大幅度增加,变为总使用成本35000元,则该顾客成本为46200元。(5)生产成本和顾客成本同时提高。由于原材料价格和燃油价格的飞涨,使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变为12000元,销售价格变为16800元,总的使用成本变为40000元,此时,该顾客成本为56800元。2.4.2客户感知的价值如果顾客所得的经济品是用于直接性消费,则其得利表现为其主观评价的“效用”。这种效用表现为其欲望得以满足或其特定目的得以实现的程度,可表述为:顾客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适当的环境,以适当的条件与方式享有了适当的物品或服务,并适当地满足了内在需求。由此,顾客的效用主要是5个组成部分叠加作用的结果。顾客感知成本是指顾客在获得感知利益的过程中衡量其付出代价的多寡的评价。包括付出的货币成本,如买价和使用成本的付出;以及感知的非货币成本,如心理成本、精神成本、体力成本、时间成本等。Zaithaml的可感知价值理论认为:在企业为顾客设计、创造、提供价值时应该从顾客导向出发,把顾客对价值的感知作为决定因素。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供应企业决定的,顾客价值实际上是顾客感知价值(Customer Perceived Value,CPV)。Ravald和Gronroo(s1996)的全情境价值理论:Gronroos是从关系营销的角度阐述顾客价值的。他们认为,将顾客感知价值定义为顾客根据付出了什么和得到了什么的感知而对产品的效用做出总的评价,这种看法并没有考虑到提供物的关系方面,实际上关系本身对总的感知价值可能有重要影响。在紧密的关系中,顾客可能会将重点从独立的提供物转向评价作为整体的关系。如果关系被认为有足够价值的话,即使产品或服务不是最好的,参与交换的各方可能仍然会达成协议。顾客在感知价值的过程中,不仅关注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也关注其与企业的持续关系所创造的价值,这就是关系价值(Relationship Value)。以往的顾客价值理念只关注企业与顾客交易的一个片断,称为“情境片断(Episode)”,但由于关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顾客价值将在一个长时间内出现,也就是在价值过程中存在着“全情景价值(TotalEpisode Value,TEV)”。关系范畴中的顾客感知价值可以表述为下面的公式:(1)全情景价值=(情景利得+关系利得)/(情景利失+关系利失)(2)顾客感知价值=(核心解决方案+附加服务)/(价格+关系成本)(3)顾客感知价值=核心价值+/一增益价值2.4.3顾客自身创造的价值Anderson和Narus(1995),在科特勒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顾客价值是顾客从购买的产品中获得价值与所要付出的所有成本的“净利益”。当顾客从本企业的产品中获得“净利益”比从竞争企业的产品中获得的“净利益”大的时候,顾客就会购买企业的产品并从中获得满意。顾客之所以能够通过感知价值来选择他们满意的产品或服务,是由于竞争者的存在。将竞争对手创造的顾客价值引入顾客价值理论,将本企业提供的顾客价值与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相比较,即强调顾客价值是个相对概念。“竞争”导向的顾客价值理论将本企业提供的顾客价值与竞争对手的顾客价值相比较,从而更加完善了顾客感知价值的理论,并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思考的角度。Blackwell认为顾客价值是由顾客而不是由供应企业决定的,它实际上是顾客感知的价值。顾客感知价值的核心是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之间的权衡。感知利得包括物态因素、服务因素、产品技术支持等质量因素,感知利失则包括顾客在购买时所付出的所有成本。他强调了顾客价值来源于顾客感知、偏好和评价,还把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顾客价值在总体上是感知利益(利得)与感知成本(付出)之间的差额。感知利益是顾客从所取得的经济品中得到的利益或效用,它既可从对消费品中的享受中获得,也可以从对生产投入品的使用中获得。kotler(1998)认为,感知利益包括四部分: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产品价值是由产品的功能、特征、品质、品种、式样等属性中产生的价值。服务价值是指伴随经济品的出售或让渡,企业向顾客提供的各种附加服务,如产品介绍、送货、安装、调试、维修、技术培训、产品保证等活动所产生的价值。人员价值是由企业员工的经营思想、知识水平、业务能力、工作效率与质量、经营作用、应变能力等素质中的产生的价值。形象价值是企业及其产品在社会公众中形成的总体形象所产生价值。即一方面顾客成本是一种客观存在,但另一方面它又与顾客的精神、心理等因素直接相关。如对同样对象的消费,不同的人感受、评价不同,愿意再付出的货币及其它代价不同。顾客价值的构成可表示为:客户决定产品的服务,成功的战略就是要找到更新的、更有效的方法去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欲望,因为战略的本质就是向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满意,这正是载瑟摩尔和科特勒的理论所倡导的。但是,每个求、欲望、购买和能力差异很大的个体,他们对企业的价值是不相同的,依照企业80%的利润来自20%客户的一般规律,卖方不应对每个顾客都同等对待,应将各项投资与支出花在“刀刃上”,也就是高价值客户身上。我们将顾客价值链分成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顾客获得价值的过程是顾客购前、购买、使用、购后的一系列交易活动和企业为维持顾客而进行的关系活动的整体。交易活动和关系活动共同缔造了顾客价值。交易价值,是指顾客对整个交易过程(顾客的整个消费过程)中的每个交易片段的感知价值的总和,关系价值是指顾客对企业维系其长期关系过程中所作的各种努力感知价值的总和。总顾客价值(total customer value)就是顾客从某一特定产品或服务中获得的一系列利益,它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total customer cost)是指顾客为了购买一件产品或服务所耗费的时间、精神、体力以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Kotler(1984)以客户让渡价值(customer delivered value,CDV)来表示客户感知(customer perceived value, CPV)到的价值,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差距越大,顾客就能获得更大的让渡价值,从而获得较高的感知价值,顾客对产品或服务价值感知是在产品或服务的使用或消费的整个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核心是感知利得(如质量、利益、效用等)与感知利失的权衡,这点得到了众多学者的认同(Ravald and Gronroos, 1996; Christopher, 1997; Parasuraman, 1997)。基于这一点,笔者从顾客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角度来看待和测度顾客价值:当顾客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实际价值超过所支付的顾客成本,顾客感知利得,客户价值得到提升,而客户价值的提升有助于促进客户满意度的提高,这一点已经为许多相关研究所证实;同时,服务管理的有关文献也指出,顾客满意是顾客感知价值的结果,另一方面,有关于品牌忠诚的研究也表明,客户满意对品牌忠诚会产生显著的驱动作用,品牌忠诚带来持续购买行为,进而提升企业的客户资产,带来客户价值最大化。当顾客从产品和服务中获得的实际价值低于或略等于所支付的顾客成本,顾客感知利失,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带来客户满意,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市场前景黯淡,企业可能会面临亏损。因此,提高顾客获得的实际价值是很有必要的,也就是提高顾客的让渡价值。第三章 产业链中的价值分配产业价值链以一定的关联体形态表现出来,常常表现为企业群的长期战略合作。产业链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它跨越已成形产业或相对独立成形的产业单元,是以价值整合和创造驱动的价值链结构。在上、下游企业组成的产业价值链的价值利润分配过程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中间产品(或服务)的价格决定了企业间价值利润分配。但价值分配过程中,上、下游企业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对于上游企业总是希望提高中间产品的价格,从而使其收入增加;而对于下游企业,其成本支出包括上游的收入,中间产品的定价越高,其支出越大,对于下游企业是尽量压低中间产品的价格。中间产品的定价成为产业价值链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对于中间产品的价格问题,国内的研究更多是研究集团内部各分厂(或子公司)内部转移定价79811811821。文献79针对一个公司具有任意有限多个分厂的情形下,系统地分析中间产品最优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79。但是,各分厂是“半独立”的,文献81举出反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不能保证各分厂“积极生产”,分析了公司关于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决策的动态一致性问题,利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对中间产品转移价格的确定问题分析研究,证明了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同时不能使具有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决定权的各分厂实现利润最大1811。文献1831在企业组织内各经济体之间建立了一种契约组织关系,企业内不同经济个体根据自身利益的不同,在企业内部按契约的形式进行交易,用博弈论的Nash谈判解确定各部门的内部转移价格的方法,此为基础建立了企业内部的利润定价法。但是,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由企业最高决策人以“权威”的身份进行指导和操作,离开“权威”,企业市场也不复存在,也就无法确定内部的转移价格。而产业价值链中间产品价格的研究主要针对独立企业之间中间产品的转移定价问题。文献184从产业价值链中企业产品定价的基本实践研究得出,合理的中间产品的转移价格水平是一个区间,而不是等于外部市场价格的那一个点,是在一定范围内定价。上述文献的讨论给我们启发,如果我们能够确定价格存在的区间,就能确定双方讨价还价的范围及其影响因素,从而有效地促进双方在价格上达成一致。本节从产业价值链上、下游企业不同方向的博弈顺序进行研究,得到在完全信息下中间产品价格存在的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