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版】:现代篇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9912672 上传时间:2022-04-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版】:现代篇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版】:现代篇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历史二轮专题复习【通史版】:现代篇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师用书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板块13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对应学生用书第84页)阶段1978年至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特征政治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恢复、发展和完善,“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依法治国”写入宪法,实行基层民主选举经济实行改革开放,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范围不断扩大,层次不断加深,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思想文化社会主义建设思想指南的丰富和发展。科技、教育、文艺等全面繁荣;开放、时尚和竞争等意识成为人们精神面貌的主流外交积极调整外交战略。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致力于促进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对应学生用书第8485页)一、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政治与外交1.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1)平反冤假错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纠正指导思想上的“左”倾错误,平反冤假错案。(2)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恢复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等一系列民主政治制度。(3)法制建设:加强立法工作,修订宪法和颁布多部法律;1999年“依法治国”被正式写入宪法。(4)基层民主建设:加强基层政权和基层民主选举,实施村民自治,落实民主政治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2.“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1)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为实现祖国统一创造了条件。(2)香港、澳门的回归:1997年,根据中英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1999年,根据中葡联合声明,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3.新时期的外交(1)目的:为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2)原则:独立自主、和平、不结盟、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发挥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作用;发展和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二、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内容: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2)意义: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主要内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调整产业结构,实行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革购销体制,允许进入市场、自由买卖。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乡、镇政府和村民委员会。(2)影响:克服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方向发展,全国农业得到大发展;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3.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1)主要内容(措施)改革管理体制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为以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改革所有制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改革分配制度把分配中的平均主义改为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改革产权制度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2)影响:调动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1)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2)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4)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5.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内容到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全面与世界接轨。(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1.邓小平理论(1)形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人民开始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共十三大召开,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会议第一次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作了系统概括。(2)发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地位:1997年,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提出: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地位:2002年,在中共十六大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3)意义: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四、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1.科技和文化教育(1)科技: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文艺的春天:“双百”方针得到恢复并进一步贯彻执行。(3)教育: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制定义务教育法;实施“211工程”计划;启动“希望工程”;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等。2.社会生活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生活的改善,物质生活、交通运输、通讯事业、大众传媒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由短缺经济时代逐渐过渡到小康生活时代。(对应学生用书第8587页)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角度1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典例1】 (2018海南卷,13)20世纪5090年代,中国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由粮店按规定标准定期供应粮油。城镇间人口迁移和农业人口进城都要办理“粮油关系”。2001年国家正式取消这一做法,其目的是()A.消除城乡区域差别B.增加城乡居民收入C.完善市场经济体制D.开启农产品商品化解析:C据材料“城镇居民须与国营粮店建立供给和消费关系”,可得出计划经济控制“粮油关系”,2001年取消“粮油关系”目的是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C项正确。城乡差别指城乡收入、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材料体现不出,排除A项。B项“居民收入”也体现不出。D项“开启”与材料时间“2001年”不符。角度2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探索【典例2】 (2013全国卷,35)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属于新版的苏俄新经济政策。这一认识的依据是两者都()A.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B.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C.巩固了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经济D.促进了社会主义工业化解析:B新经济政策是苏俄在1921年3月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工业上把部分工业租借或借让给本国或外国的资本家,在流通上恢复商品货币关系。据此判断,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被认为是新版的新经济政策,其依据在于二者同样面临着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故选B项。角度3市场经济改革成为共识【典例3】 (2012全国课标卷,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 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解析:A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瓶颈期,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1978年农村率先进行了改革,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并突破了单一所有制,企业此时已经在根据市场变化进行转型,谋求自身发展。但在当时,什么是社会主义经济?到底是要坚持计划经济还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成为一个制约经济发展和改革进一步深入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提出“社会主义也有市场”。同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C、D所述内容早已在20世纪80年代出现,故可被排除。所谓“下海”就是放弃原有的计划经济下的个人的身份和工作,自谋生计和出路。大量人员在1992年集中下海则反映出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故正确答案为A。【思维深化】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1.计划与市场:单一的计划经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市场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所有制:单一的公有制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3.分配方式:单一的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4.改革空间: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走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5.改革目标: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发展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6.市场经济深入: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等来不断深化改革。7.市场经济配套:为经济体制改革提供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体制改革配套。科技、教育发展对社会的影响角度1新中国扫盲教育【典例1】 (2017全国卷,31)如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解析:C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54年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是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的体现,具有现实主义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A项传统文人画重写意;B项同期西方画派流行现代主义反传统、反理性;D项绘画注重写实而非想象。角度2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典例2】 (2017全国卷,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此可知()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解析:C材料反映了1977年后,除了恢复高考制度,各大专院校恢复录取新生外,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也出现和发展,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才,故C项正确;A项本身叙述绝对化,是错误的;材料没有反映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容,故B项错误;D项高等教育的普及这一说法不符合史实,是错误的。角度3新中国初期教育的转型【典例3】 (2013全国卷,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C.用科学文化知识破除封建迷信思想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解析:A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成功地从列强手中收回教育事业的自主权,教育真正回到人民手中,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材料中强调全国高校遵照中央政府的要求开设公共必修课,文化部举办大型展览会等,均为国家政府行为,其目的就是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培养社会主义的革命接班人,所以正确选项是A。C、D两项都只是片面地反映出教育的某个方面,所以是错误项。B项明显错误,加以排除。【思维深化】新中国教育的四次转折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实现从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向新民主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性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定了在全国范围内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文化教育政策。教育建设的重点是,接收、接办原国民党统治区的公立学校、外资津贴学校和私立学校;建立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并在各级各类学校里建立共产党、青年团、教育工会、学生会、少先队组织;贯彻团结、教育、改造知识分子政策,发展师范教育,建立新型人民教师队伍;坚持教育向工农开门,确保了工农干部和工农群众及其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建立新型大学,调整高等学校院系、专业结构和布局;颁布新学制,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有计划地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大力扶持和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使许多少数民族结束了没有学校教育的历史。2.改革开放后实现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转变。在1985年以前,教育战线以全面恢复和调整为中心,其重点是普及小学教育;改革中等教育单一结构;完善高等教育内部层次结构,建立学位制度;建立高、中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等。为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1985年,党中央着力解决教育体制与教育制度的深层变革问题。其任务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3.中共十四大后实现教育为计划经济服务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转变。深入改革以往那种适应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教育体制,进一步增强了教育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依法治教进程,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法制保障;实施素质教育,推动课程、教学及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到20世纪末,我国如期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高等教育实现了从精英教育到大众化教育阶段的飞跃;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迅速发展。4.中共十六大后实现教育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不断完善。这个转变仍在继续进行之中。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和提高的新阶段,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目标如期实现;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现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职业教育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增强了大规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能力。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深化以增强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角度1清末发式的变化【典例1】 (2018海南卷,8)1903年,上海一些新式学堂学生剪发辫,江浙许多城市青年加以效仿,他们在发辫四围留短发,覆于额头,与道教人物刘海蟾的发式相似,故得名“前刘海”。“前刘海”并没有剪掉发辫,官府仍视为大害,严令禁止。这表明当时江浙地区()A.道教的地位被否认B.扫除封建陋习成为潮流C.官府反对政治革新D.革命思潮影响社会习俗解析:D1903年随着革命思潮的发展,发式的变化被赋予政治意义,带来“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官府出于政治目的否定与传统清廷发辫不同的任何发式,与道教的地位是否被否认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新式学堂学生”“城市青年”发式的变化,并不能代表社会潮流,故B项错误;发式改变体现政治色彩,但其本身并非政治革新,故C项错误。角度2广告宣传中的社会风尚【典例2】 (2017全国卷,29)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这反映出当时()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进文明的工具解析:B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故A项错误;广告内容“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契合了当时辛亥革命后追求新思想、新生活的时代风尚,所以广告才取得了成功,故B项正确;C项“成为国民共识”本身不符合史实;由于广告成功,产品一上市就十分畅销,说明广告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故D项错误。角度3近代婚俗变化特点【典例3】 (2017全国卷,29)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解析:B材料的核心信息是20世纪30年代,上海的集体婚礼把中国文化的“喜字纱灯引导”“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与西方音乐、头披白纱、鲜花等相结合,故答案为中西习俗的融合,B项正确;A项中“实现了婚姻自主”不符合史实;C项与材料没有关系;D项集体婚礼虽由政府主持,但是不能说明社会习俗的演变由政府主导,思想观念支配人们的行动。角度4现代中国物质生活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出境游【典例4】 (2018海南卷,12)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A.进出口贸易增长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解析:B材料反映改革开放后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与进出口贸易无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体现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经济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对外开放的扩大,成效显著,故B项正确;据材料中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不能推断出公务出境人数的减少,故C项错误;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只是中国出境旅游发展的原因之一,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效显著,故D项错误。【思维深化】一、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原因及特点1.原因(1)变迁之根源社会的变异性: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进入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呈现冲突与融合之势、新旧事物的摒弃与吸收之势。(2)变迁之趋向政治的导向性:一方面政治导向和政府政策直接引导社会习俗的变迁,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以风俗改良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应时而出,它们的宣传与政府的政策遥相呼应,促进社会习俗的变迁。(3)变迁之催化商业发展的趋利性:鸦片战争以后, “重商”政策开始推行,世人重商一度成为引领潮流的时尚,出现唯利是图、讲排场、比豪华、及时行乐和攀比等现象。(4)变迁之前奏思想的革新性:西方文明中新的文化价值观成为中国近代社会习俗嬗变的至关重要的思想基础;在资产阶级的这些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浸润下,一种崭新的社会风俗开始出现。(5)变迁之诱发传教士的引导性:教会和教堂不仅成为传教士宣传宗教的圣地,也成为他们传播近代科学文化知识的殿堂。他们往往通过出版书刊、开办学堂、育婴堂、孤儿院、救济院和鸦片吸食者收容所等机构,来引导人们反对迷信、宣传科学,并对各种陋习加以批评,鼓励人们劝诫鸦片、提倡天足,并反对纳妾。除此之外,洋货输入、传教灌输、租界展示、出洋考察以及民众的接受和传播,都在不同程度、不同层次中推动着近代民俗的变迁。2.特点(1)地域差异大:由于受到列强侵略的影响,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最早出现于各通商口岸和沿海城市,并逐渐向内地渗透;最早开始于革命党人和社会的开明上层人物,并逐渐向一般的平民百姓转移。表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2)过程缓慢:由西方引进。具有较强的殖民色彩,中西方社会习俗经历了由冲突到相互融合的过程,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新旧文化并存、相互影响和渗透。 (3)水平不尽相同:断发易服运动较为迅速和彻底,不缠足运动起步早,但进展缓慢,沿海地区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较快,但广大农村仍处于封闭、落后的状态,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4)动力多种多样:每一次社会习俗的变化都与当时社会运动的影响息息相关,部分上层人物的倡导也起到了一定的社会示范作用,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西方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和向中国的渗透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二、近代民俗变迁的符号象征意义就近代民俗象征符号而言,多样性与融合性、近代性与古代传承性、世界共同性与民族性,构成了转型时期民俗象征符号体系的时代特征。1.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多样性、融合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开放性和多元性。多样性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样式的多样性,不仅有中国传统民俗的象征符号,而且又有西方民俗的象征符号;融合性则指近代民俗象征符号中的中西融合、传统与近代共生的特征。这典型地反映了近代社会转型期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等特点。2.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近代性、世界共同性特征体现着近代转型期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由封闭走向开放。二是西方近代工业文明逐渐在中国生根发芽。三是近代市民社会崛起,近代市民群落大规模出现。3.近代民俗象征符号的民族性特征,体现了近代社会转型期民族文化传统的顽强延续性。民族性特征,指的是民俗象征符号的内容、式样都是中华民族所固有的、从先辈那里传承的那部分内容。中国传统文化适应了近代世界环境,而且其核心内容并没有因为适应而被丢掉,反而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世界化”、世界文化的“中国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