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

上传人:hs****5 文档编号:77681181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一、单选题1.史记殷本纪载:“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子谓之纣。”材料中影响王位继承的主要因素是( )A.家国同构体制的确立B.王位继承遵循长幼有序C.宗法制已达到完备的程度D.地位尊卑影响王位继承2.“商朝的外服主要是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可见,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A.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B.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C.构建了大一统的国家D.淡化了宗法血缘关系3.西周时,修建了从镐京到洛邑的“周道”(又称“王道”)和通往四方各国的大路“周行”,形成了以都城为中心、通达各地的交通网“周道”“周行”的修建( )A.便于中央有效统治地方B.适应了集权制度的需要C.壮大了各诸侯国的实力D.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形成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 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 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5.西周时期,鲁、齐釆取“启以商政,疆以周索”的方针,使得殷旧遗民具有“国人”身份。入晋国后 的側氏(属于戎狄)与姬姓毕氏贵族通婚,并受到其他封国贵族的重视。这说明西周的分封制( )A.实现了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B.利用宗法关系强化了地方秩序C.推动了族群之间的交流与融合D.促使政治中心由西向东的转移6.春秋晚期,贵族有超凡天赋、国家是一个家族等观念受到根本性挑战。不少胆大之士提出质询:作为大臣或君主,什么更重要,究竞是神性祖先呢,还是个人能力?这表明( )A.人们认为贵族天生能力超群B.血缘政治促使国家统治稳固C.贵族政治逐渐受到冲击D.各国纷纷进行富国强兵变法7.唐代确立了严格的官吏致仕(退休)制度,官吏致仕的法定年龄为七十岁,或“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五品以上的官致仕,直接奏皇帝批准,六品以下则由尚书省奏皇帝批准。这一制度( )A.有利于官员结构的调整B.打击了士族的垄断地位C.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D.强化了君主集权的制度8.宋朝建立后,为反唐朝之弊而加强了国家政治制度的建设,设立了“知州”“通判”等一批新的官职,其中“知州”的“知”是兼任、代理的意思,名义上是以中央官员的身份兼任地方长官。这说明宋朝( )A.中央权力进一步强化B.地方割据的现象严重C.中央与地方互相制衡D.地方官员的权力扩大9.有学者认为,仅就中枢机构而言,明朝经历了一个废丞相、置四辅、设内阁的历史阶段,而清朝则是置议政大臣、设四大臣、立军机处的历史轨迹。两朝最后都形成了兼职丞相制的体制。“兼职丞相制”的形成从本质上反映出明清时期( )A.官僚政治体系扭曲混乱B.君主专制统治效能空前提高C.贵族政治淡出历史舞台D.前朝宰相制度得以变相恢复10.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后名军机处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矣”。这一观点认为( )A分权才有利于加强皇权B皇权不断强化易导致权力中枢的变化C军机处与内阁相互制约D新机构的出现造成了专制皇权的分裂11.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属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这说明军机处的特点是( )A地处内廷位高权重B跪受笔录奉旨承办C机构简单有官无吏D参与政务职能单一12.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B虽掌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C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D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13.“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14.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15.有学者指出,从唐朝到宋朝,控制中国社会的中坚力量,由隋唐之初的世家大族,到北宋时期的科举文官,再到南宋时期的地方士人精英,这种转变历程不可谓不深刻。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世家大族丧失科举选官资格B.政治局面相对稳定C.科举创新影响社会力量变迁D.社会经济快速发展16.唐朝时期,为加强对地方监察,曾设立十道按察区(后增至十五道),由于部分按察使由驻在州刺史担任,故而监察事务与地方事务融为一体,“道”逐渐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材料表明( ) A加强对地方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监察官不能由地方行政官员兼任C监察制度变革推动了地方机构的调整 D行政官员兼任监察官成历史趋势17.“一般古希腊城邦的行政官员都是义务职,他们也并不组成为某个行政首脑统一领导之下的政府,乃至也不形成对有关首脑的依属关系。”这是由于古希腊( )A.建立了完整的权力监督机制B.公民大会拥有最高决策权力C.行政官员内部矛盾冲突频繁D.实行了行政机关权力平衡制18.“horoi”是雅典土地上立着的标识宗教祭坛的石碑,它是土地税征税的依据。雅典贵族因掌握祭祀权得以通过“ horoi”占有土地税。梭伦颁布解负令,消除了土地上的“ horoi”。梭伦的这做法( )A.剥夺了贵族阶级的土地B.铲除了贵族的政治特权C.稳定了雅典的公民集体D.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19.公元前594年,梭伦出任雅典第一执政官,针对当时谷物价格过高的情况,通过限制谷物出口,鼓励谷物进口,从而降低了谷价。这一措施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化解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B.推动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C.壮大了雅典民主派的力量D.导致了雅典农业走向衰落20.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这反映了雅典( )A.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B.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C.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D.集体决策成为战败根源21.阿里斯托芬的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记载,有一位妇女问昔拉克萨戈拉:“你是在哪儿学会如此健谈的本领的”。她回答道:“当所有人都涌向雅典时,我和丈夫就坐在普奈克斯山上,在那里聆听演说。”材料说明 ( )A.雅典妇女被赋予较为完整的公民权利 B.演说是雅典居民参与民生的主要形式C.雅典政治生活中具有的口述特征 D.雅典公民须参加所有政治的活动22.在雅典,公民大会每隔一段时间召开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以讨论国家重大问题。学者研究发现,由于公民大会历时短,每次能讨论的问题数量和能进行辩论的人数极其有限,这与雅典“重大问题要获得充分讨论之后才付诸投票表决”的初衷是相违背的。这反映出公民大会的决策方式( ) A没有真正体现主权在民原则 B未将轮番而治落实在实践中 C不利于民主政治的良性发展 D使辩论成为重大决策的关键23.伯利克里时代,雅典确立了不法申诉制度,即公民大会或五百人议事会的决议,如有违反现行法律或不合立法程序者,任何公民皆可提出申诉,由抽签选出的公民陪审法庭负责审理。这一制度( )A导致了公民大会的权力被削弱 B维护了奴隶主贵族既得利益C一定程度弥补了直接民主缺陷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基本原则24.在伯利克里时代,向公民提供观剧津贴也被制度化;演员和剧组会得到来自政府的补贴和私人的赞助;公民大会专门选出执政官来监督戏剧公演的组织和统筹等相关事宜。这些现象( )A.表明雅典的文化高度繁荣B.重在提高戏剧的教化功能C.体现了执政者的民本理念D.利于城邦民主政治的发展25.罗马法学家将罗马法区分为公法和私法,但其最发达完备的是私法,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也是私法。这表明罗马法( )A. 忽视了对国家事务的管理B. 有利于尊重个人的权利C. 对罗马帝国统治产生阻碍D. 表达资产阶级利益诉求2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鞅认为:“法者,君臣之所共操也。”诸子集成材料二:在梭伦的法律体系中,立法权属于全体雅典公民组成的公民大会从执法及其监督体制看,他采取的措施是,公民陪审法庭(陪审员从各个等级的公民中抽签产生)有权撤销或修改执政官的判决。商鞅与梭伦法制思想之比较材料三:商鞅设立了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新法规定,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凡在战争中斩敌首一个,可赏爵一级,田一顷,住宅九亩;要做官的,可做五十石俸禄的官;斩敌首两个,可做百石的官,以此类推。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材料四: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手工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1)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梭伦的法制思想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当时生活在秦国的平民和雅典的公民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并分析两则材料所体现的制度的共同性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古代重视司法,进而也重视对司法官的培养与选任。既重视司法知识与能力,更重视品格与德性。秦汉时,已设有专门传授法律知识、培养司法官吏的官署,称作“律学”。由魏晋至唐宋设律博士为讲授法律之官,以培训司法人才。唐朝建立科举制度以后,设明法,开科取士。明朝大明律首列“讲读律令”:“百司官吏务要熟读,讲明律意,剖决事务。”清朝建立后,仿大明律制定大清律集解附例,仍首列“讲读律令”条。摘编自张晋藩古代官吏的“普法教育”材料二十二表法颁布之后,罗马社会习法成风。公元前1世纪到3世纪是罗马帝国的兴盛时期,也是罗马法律和法学的昌明时期,这一时期罗马法学家活动日益加强和活跃,法学家的活动主要表现为:对于官方和私人提出的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指导辩护人办案及指导当事人诉讼;为订立契约的当事人撰写合法文书;法学家从事法学研究并著书立说。法学家在被授予公开解答法律权的同时也被赋予了举办法学教育的权利。后来罗马实行法律学校教育,除讲授法律知识外,许多罗马法学家还编写法学教材,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摘编自陈宝勤浅谈古罗马法学家的贡献(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封建王朝重视“普法教育”采取了哪些措施,并分析其原因。(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罗马法学家的主要贡献,并简评其作用。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淸末,其持续了两千余年,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根本性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社会经济学家、史学家Wittfogel在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別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欧洲在专制官僚政治的历史阶段,曾经发生过两大运动,其一是启蒙运动,又其一是加尔文主义运动,这两种运动,就它们反封建的立场来说,虽然有某些场合是站在专制官僚统治方面的,但它们在大体上,却是主张自由、强调人权、反对专制主义反对官僚政治的,换言之,即欧洲专制时代的学术、思想与教育并不与政治结合在一起,与中国整个长期专制时代不同,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程度。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高三历史第一次周末练1-5DBADC 6-10CAABB1115BBACC 1620CBCCA 2125CCCDB26.答案:(1)不同:商鞅:君臣司法。梭伦:公民参与立法和司法。 (2)秦国:立军功;雅典:努力发展农业和工商业(努力增加收入)。共同作用:打破贵族垄断官职的局面。27.答案:1.措施:设置专门的“律学”官署;设律博士为讲授法律之官,以培训司法人才;设明法科纳人科举考试;以法律形式规定官吏必须能“讲读律令 原因:确保官僚机构的备效运作,防治官吏的滥权行为,提髙官吏法律意识;维持民间社会的礼法秩序,巩同封建统治;2.贡献:解答法律问题;指导办案,撰写合法文书;为研究法律著书立说;举办法学教育培养法律人才。 作用:促进了法律知识的普及;培养了法律人才;传承了法律思想;奋利于罗马法的不断完善和体系的形成。28.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持续时间长并不断强化。论述:秦代官僚政治是在战国时代的贵族政治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而随后的各个朝代都是在前代的官僚政治的基础上加以发展从而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的。一方面,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表现为各个王朝的更替;另一方面,为巩固统治,新王朝建立之后都在强化官僚政治,如汉朝推行察举制和刺史制,通过察举来选拔官员,削弱了贵族对政治的影响,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君主专制,宋代二府三司制度亦是如此。综上所述,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长期存在并不断强化是中国国情发展的需要,有力维护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包容性和专制性。论述:中国古代官僚政治不仅包括官僚政洽活动,还与中国社会的伦理、宗教、法律、财产、艺术等有着密切而协调的关系。首先,中国以父系为中心的家族制和宗法组织在官僚政治建立之后被强化,国与家相通,君权与父权相互为用。其次,法律和政治的关系密切,中国古代法律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官僚政治的工具。最后,在思想文化上,社会主流思想是维护官僚政治的工具,如汉代董仲舒宣传的“天人感应”“天人合一”思想以及宋明理学。综上所述,中国古代的家族制度、法律、思想等与官僚政治联系密切,共同构成了丰富灿烂的中华文明。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古代官僚政治的理解,关键是要能够提取材料信息。学生可从材料中得出“中国古代官僚政治持续时间长并不断强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具有包容性和专制性”等观点。然后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