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题型四题型四: :依据和意义类主观题依据和意义类主观题-2-典型例题2016天津卷,1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国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海外并购已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方式。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2016年伊始,中资企业的几笔海外并购令人瞩目,并购的领域侧重于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购的对象是拥有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的企业。并购既可以使中资企业迅速切入高端市场,也可以使被并购企业借助中国企业的关联渠道,特别是依托“一带一路”,进一步扩展销售渠道和全球影响力。依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明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意义。-3-答题指导该题以“海外并购”为背景,考查我国对外开放以及企业发展的有关知识,属于意义类题目,主要应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第一个角度是对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倾向于“科技的引进和国际市场的拓展”;第二个角度是对于全球经济发展的意义,主要倾向于“促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促进经济全球化实现合作共赢”。答案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促进经济合作,实现互利共赢。-4-技巧归纳意义类试题一般以“意义”“作用”“积极影响”等作为设问的切入角度要求。关于意义类试题的解答需要注意:1.认真审题,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解答意义类非选择题,首先要认真审读设问,明确答题的知识范围,即运用什么知识分析问题,这是正确答题的前提。2.读懂题意,找出意义的主体。意义的主体是指意义作用的对象或措施实施的对象,即对谁的意义。解答意义类非选择题,明确意义的主体非常重要,它直接决定了答题的具体知识和答题的要点。3.研读背景材料,联系课本知识,梳理答题要点。有的试题背景材料分几个层次,对背景材料的归纳总结,再融入课本知识可能就是这道意义类非选择题的答案要点;有的背景材料是围绕一个主题、一个中心进行阐述的,答题时就要围绕材料主题,运用发散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组织答案。4.回答“影响”类因果题更需辩证思维,从正反两个方面入手。-5-依据类试题往往以“为什么”“必要性”“正确性”“合理性”“原因”“理由”“依据”等为设问要求。关于依据类试题的解答需要注意:1.注意原因或依据的主体,要弄清是从整体上进行全面分析,还是从国家、公民、企业中的某个角度进行分析。2.注意原因或依据的指向,即做什么事的原因、什么做法的依据等。3.坚持教材理论体系和题干内容相结合的原则。并不是教材中的每个具体原因都可以作为题目的答案,也不能把原因只局限于教材内容,可以从材料反映的问题中找出教材以外的原因。4.在组织答案时,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有次序、有条理地分层说明。-6-对应训练2016浙江卷,40(2)利用外媒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的一种新的有效方式。当国际上有人“唱衰中国”“抹黑中国”时,英国BBC2电视频道却于猴年春节播出了中英联合摄制的纪录片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引发收视热潮,进一步激发了国际社会探求中国、理解中国的兴趣。该片通过独特的叙事方式、结构处理,将春节的个人记忆与集体表达有机结合,增强了视觉效果、亲近性与趣味性,表现了中国人“归根”的家国观和团圆喜庆的文化精神,成为继超级中国鸟瞰中国美丽中国等纪录片之后又一个“借船出海”的成功事例。结合材料,运用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说明讲好中国故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7-答案: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既有探求、理解中国的兴趣,也有“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面对这一矛盾现象,如果不讲或讲不好中国故事,对负面论调“无语”或“失语”,就会被动挨骂,中国的国家形象将会受损;反之,主动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一个真实、全面的中国,让正确的声音盖过种种负面舆论和奇谈怪论,促使矛盾向有利于我的方向转化,国家形象将得到提升。-8-解析:本题以文化“借船出海”的事例为背景考查矛盾双方相互转化的知识,旨在考查解读和分析问题、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知识范围是矛盾双方相互转化,题型为原因类。根据知识范围,阐述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的原理,然后结合材料进行分析:塑造国家形象与“抹黑中国”之间存在矛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有利于反击“唱衰抹黑中国”的论调,塑造国家形象;反之,针对负面论调,不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反驳,就会损害国家形象。回答本题应注意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切忌“两张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