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训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

上传人:zhan****gclb 文档编号:77611339 上传时间:2022-04-20 格式:DOC 页数:116 大小:2.8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训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_第1页
第1页 / 共116页
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训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_第2页
第2页 / 共116页
2015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 微专题训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_第3页
第3页 / 共1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微专题训练 自由落体和竖直上抛运动1(单选)从某高处释放一粒小石子,经过1 s从同一地点再释放另一粒小石子,则在它们落地之前,两粒石子间的距离将()A保持不变B不断增大C不断减小D有时增大,有时减小解析设第1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 s,则第2粒石子运动的时间为(t1)s,两粒石子间的距离为hgt2g(t1)2gtg,可见,两粒石子间的距离随t的增大而增大,故B正确答案B2(多选)从水平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物体在空中运动,到最后又落回地面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条件下,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相同B物体上升阶段的加速度与物体下落阶段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等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D物体上升过程经历的时间小于物体下落过程经历的时间解析物体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只受重力,则物体上升和下降阶段加速度相同,大小为g,方向向下,A正确,B错误;上升和下落阶段位移大小相等,加速度大小相等,所以上升和下落过程所经历的时间相等,C正确,D错误答案AC3(单选)取一根长2 m左右的细线,5个铁垫圈和一个金属盘在线的一端系上第一个垫圈,隔12 cm再系一个,以后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36 cm、60 cm、84 cm,如图1所示站在椅子上,向上提起线的另一端,让线自由垂下,且第一个垫圈紧靠放在地面上的金属盘内松手后开始计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则第2、3、4、5各垫圈()图1A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越来越大B落到盘上的声音时间间隔相等C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D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1)()(2)解析垫圈之间的距离分别为12 cm、36 cm、60 cm、84 cm,满足1357的关系,因此时间间隔相等,A项错误,B项正确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速率关系为1234,垫圈依次落到盘上的时间关系为1234,C、D项错误答案B4(单选)一物体自空中的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1 s后物体的速率变为10 m/s,则此时物体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 ()A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下B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C正在A点,速度方向向下D在A点下方,速度方向向下解析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要先后经过上升和下降两个阶段,若1 s后物体处在下降阶段,即速度方向向下,速度大小为10 m/s,那么抛出时的速度大小为0,这显然与题中“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不符,所以1 s后物体只能处在上升阶段,即此时物体正在A点上方,速度方向向上答案B5(单选)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的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之间的距离为()A.g(TT)B.g(TT)C.g(TT)D.g(TaTb)解析根据时间的对称性,物体从a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从b点到最高点的时间为,所以a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ag2,b点到最高点的距离hbg2,故a、b之间的距离为hahbg(TT),故选A.答案A6(2013淮阴模拟)(单选)如图2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2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2A位置“1”是小球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解析由题图可知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的位移差相等都为d,B对;由xaT2d可知C对;位置“3”是小球从位置“2”到位置“4”的中间时刻,据推论有v3,D对;位置“1”到位置“2”的距离与位置“2”到位置“3”的距离之比为23,位置“1”不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故选A.答案A7(单选)小球从空中某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碰撞后上升到空中某一高度,此过程中小球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则()图3A在下落和上升两个过程中,小球的加速度不同B小球开始下落处离地面的高度为0.8 mC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1.0 mD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 m/s解析v t图象斜率相同,即加速度相同,A选项不正确;00.4 s内小球做自由落体过程,通过的位移即为高度0.8 m,B选项正确;前0.4 s小球自由下落0.8 m,后0.2 s反弹向上运动0.2 m,所以整个过程中小球的位移为0.6 m,C选项不正确;整个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大小为1m/s,D选项不正确答案B8李煜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从地面发射后,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火箭点火后可认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4 s到达离地面40 m高处时燃料恰好用完,若不计空气阻力,取g10 m/s2,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2)火箭离地面的最大高度;(3)火箭从发射到残骸落回地面过程的总时间解析(1)设火箭的速度为v则vth,所以v20 m/s(2)最大高度hm40 m60 m(3)t14 s,t22 s,t32stt1t2t3(62)s9.46 s答案(1)20 m/s(2)60 m(3)9.46 s微专题训练2汽车的“刹车”问题1(单选)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匀减速至零,需用时间1 s,按规定速率为8 m/s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超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拖行路程为8 m,符合规定B拖行路程为8 m,不符合规定C拖行路程为4 m,符合规定D拖行路程为4 m,不符合规定解析由xt可得:汽车刹车后的拖行路程为x1 m4 m5.9 m,所以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符合规定,C正确答案C2(单选)一辆公共汽车进站后开始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的第1 s内和第2 s内位移大小依次为9 m和7 m则刹车后6 s内的位移是()A20 mB24 mC25 mD75 m解析由xaT2得:a2 m/s2,由v0TaT2x1得:v010 m/s,汽车刹车时间t5 s6 s,故刹车后6 s内的位移为x25 m,C正确答案C3(多选)匀速运动的汽车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若测得刹车时间为t,刹车位移为x,根据这些测量结果,可以求出()A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B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C汽车刹车过程的平均速度D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解析因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有xat2t,可以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加速度a、平均速度,B、C正确;又vat,可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初速度,A正确;因不知道汽车的质量,无法求出汽车刹车过程的制动力,D错误答案ABC4(多选)一汽车在公路上以54 km/h的速度行驶,突然发现前方30 m处有一障碍物,为使汽车不撞上障碍物,驾驶员立刻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6 m/s2,则驾驶员允许的反应时间可以为()A0.5 sB0.7 sC0.8 sD0.9 s解析汽车在驾驶员的反应时间内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题意和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v0tl,代入数据解得t0.75 s.答案AB5某驾驶员以3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发现前方70 m处车辆突然停止,如果驾驶员看到前方车辆停止时的反应时间为0.5 s,该汽车是否会有安全问题?已知该车刹车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7.5 m/s2.解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为x1vt300.5 m15 m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2 m60 m汽车停下来的实际位移为:xx1x215 m60 m75 m由于前方距离只有70 m,所以会有安全问题答案有安全问题6一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90 km/h,刹车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10 m/s2,求:(1)汽车刹车开始后10 s内滑行的距离x0;(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 m时所经历的时间t;(3)汽车静止前1 s内滑行的距离x.解析(1)判断汽车刹车所经历的时间由0v0at0及a10 m/s2,v090 km/h25 m/s得:t0 s2.5 s2.5 s(舍去)(3)把汽车减速到速度为零的过程,看作反向的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求出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经过1 s的位移,即:x(a)t21012m5 m.答案(1)31.25 m(2)2 s(3)5 m7图是驾驶员守则中的安全距离图示和部分安全距离表格车速(km/h)反应距离(m)刹车距离(m)停车距离(m)40101020601522.537.580A()B()C()请根据该图表计算:(1)如果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一定,请在表格中填上A的数据;(2)如果路面情况相同,请在表格中填上B、C的数据;(3)如果路面情况相同,一名喝了酒的驾驶员发现前面50 m处有一队学生正在横穿马路,此时他的车速为72 km/h,而他的反应时间比正常时慢了0.1 s,请问他能在50 m内停下来吗?解析(1)反应时间为t0.9 s,Avt20 m.(2)加速度a m/s2,B40 m,所以C60 m.(3)司机的反应距离为x1vt20(0.90.1)m20 m司机的刹车距离为x2 m32.4 m,xx1x252.4 m50 m,故不能答案(1)20 m(2)40 m60 m(3)不能微专题训练3追及、相遇问题1(多选)如图1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个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图1A乙开始运动时,两物体相距20 mB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C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D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相遇解析在010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增大,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增大;在1025 s这段时间内,两物体纵坐标的差值逐渐减小,说明两物体间的距离逐渐变小,因此,两物体在10 s时相距最远;在25 s时,两图线相交,两物体纵坐标相等,说明它们到达同一位置而相遇选项B、C、D正确答案BCD2(多选)a、b、c三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三个物体的x t图象如图2所示,图象c是一条抛物线,坐标原点是抛物线的顶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A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相同B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05 s内,当t5 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近D物体c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解析a、b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两个物体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A错、B正确;在05 s内,当t5 s时,a、b两个物体相距最远x20 m,C错;根据x t图象的斜率可判断D选项是正确的答案BD3(单选)A、B两物体相距s7 m,物体A在水平拉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正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在摩擦力作用下正以vB10 m/s的速度向右匀减速运动,加速度a2 m/s2,则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图3A7 sB8 sC9 sD10 s解析t5 s时,物体B的速度减为零,位移大小xBat225 m,此时A的位移xAvAt20 m,A、B两物体相距ssxBxA7 m25 m20 m12 m,再经过ts/vA3 s,A追上B,所以A追上B所经历的时间是5 s3 s8 s,选项B正确答案B4(2013商丘二模)(单选)甲、乙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 t图象如图4所示,则()图4A1 s时甲和乙相遇B06 s内甲乙相距最大距离为1 mC26 s内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D4 s时乙的加速度方向反向解析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t1 s之前乙的速度一直大于甲的速度,故两物体在t1 s时不会相遇,A错误;在06 s内,在t6 s时两物体间距最大,最大距离为8 m,B错误;因26 s内甲、乙两物体减速的加速度相同,故v甲v乙恒定不变,即甲相对乙做匀速直线运动,C正确,D错误答案C5(单选)汽车A在红灯前停住,绿灯亮时启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BA、B相遇时速度相同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D两车不可能相遇解析作出A、B两车运动的v t图象如图所示,v t图象所包围的“面积”表示位移,经过30 s时,两车运动图象所围面积并不相等,所以在A车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两车并未相遇,所以选项A错误;30 s后A车以12 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随着图象所围 “面积”越来越大,可以判断在30 s后某时刻两车图象所围面积会相等,即两车会相遇,此时A车的速度要大于B车的速度,所以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选项C正确,选项B、D错误答案C6现有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其速度vA10 m/s,B车速度vB30 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A车600 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此时B车立即刹车,但B车要减速1 800 m才能够停止(1)B车刹车后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多大?(2)若B车刹车8 s后,A车以加速度a10.5 m/s2加速前进,问能否避免事故?若能够避免则两车最近时相距多远?解析(1)设B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有0v2ax1,解得:a0.25 m/s2.(2)设B车减速t秒时两车的速度相同,有vBatvAa1(tt)代入数值解得t32 s,在此过程中B车前进的位移为xBvBt832 mA车前进的位移为xAvAtvA(tt)a1(tt)2464 m,因xAxxB,故不会发生撞车事故,此时xxAxxB232 m.答案(1)0.25 m/s2(2)可以避免事故232 m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比赛,某一时刻,乙车在甲车前方L111 m处,乙车速度v乙60 m/s,甲车速度v甲50 m/s,此时乙车离终点线尚有L2600 m,如图5所示若甲车加速运动,加速度a2 m/s2,乙车速度不变,不计车长求:图5(1)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间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2)到达终点时甲车能否超过乙车?解析(1)当甲、乙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距离最大,即v甲at1v乙,得t1 s5 s;甲车位移x甲v甲t1at275 m,乙车位移x乙v乙t1605 m300 m,此时两车间距离xx乙L1x甲36 m(2)甲车追上乙车时,位移关系x甲x乙L1甲车位移x甲v甲t2at,乙车位移x乙v乙t2,将x甲、x乙代入位移关系,得v甲t2atv乙t2L1,代入数值并整理得t10t2110,解得t21 s(舍去)或t211 s,此时乙车位移x乙v乙t2660 m,因x乙L2,故乙车已冲过终点线,即到达终点时甲车不能追上乙车答案(1)5 s36 m(2)不能微专题训练4“滑轮”模型和“死结”模型问题)1(单选)如图1所示,杆BC的B端用铰链接在竖直墙上,另一端C为一滑轮重物G上系一绳经过滑轮固定于墙上A点处,杆恰好平衡若将绳的A端沿墙缓慢向下移(BC杆、滑轮、绳的质量及摩擦均不计),则()图1A绳的拉力增大,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B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C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减小D绳的拉力不变,BC杆受绳的压力不变解析选取绳子与滑轮的接触点为研究对象,对其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绳中的弹力大小相等,即T1T2G,C点处于三力平衡状态,将三个力的示意图平移可以组成闭合三角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设AC段绳子与竖直墙壁间的夹角为,则根据几何知识可知F2Gsin ,当绳的A端沿墙缓慢向下移时,绳的拉力不变,增大,F也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BC杆受绳的压力增大,B正确答案B2(单选)如图2所示,一条细绳跨过定滑轮连接物体A、B,A悬挂起来,B穿在一根竖直杆上,两物体均保持静止,不计绳与滑轮、B与竖直杆间的摩擦,已知绳与竖直杆间的夹角,则物体A、B的质量之比mAmB等于()图2Acos 1B1cos Ctan 1D1sin 解析由物体A平衡可知,绳中张力FmAg,物体B平衡,竖直方向合力为零,则有Fcos mBg,故得:mAmB1cos ,B正确答案B图33(2013扬州调研)(单选)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3所示,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m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绳OA对M的拉力大小大于绳OB对M的拉力B绳OA对M的拉力大小等于绳OB对M的拉力C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大小为零Dm受到水平面的静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解析设绳OA对M的拉力为FA,绳OB对M的拉力为FB,由O点合力为零可得:FAcos 30FBcos 60即FAFB.故A、B均错误;因FBFA,物体m有向右滑动的趋势,m受到水平面的摩擦力的方向水平向左,D正确,C错误答案D4(单选)在如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AB、BC均为轻质杆,各图中杆的A、C端都通过铰链与墙连接,两杆都在B处由铰链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4A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乙B图中的AB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甲、丙、丁C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丙D图中的BC杆可以用与之等长的轻绳代替的有乙、丁解析如果杆端受拉力作用,则可用等长的轻绳代替,若杆端受到沿杆的压力作用,则杆不可用等长的轻绳代替,如图甲、丙、丁中的AB杆受拉力作用,而甲、乙、丁中的BC杆均受沿杆的压力作用,故A、C、D均错误,只有B正确答案B5如图5所示,轻绳AD跨过固定在水平横梁BC右端的定滑轮挂住一个质量为10 kg的物体,ACB30,g取10 m/s2,求:图5(1)轻绳AC段的张力FAC的大小;(2)横梁BC对C端的支持力大小及方向解析物体M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轻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C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图中轻绳AD跨过定滑轮拉住质量为M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AC段的拉力大小为:FACFCDMg1010 N100 N(2)由几何关系得:FCFACMg100 N方向和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答案(1)100 N(2)100 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6若上题中横梁BC换为水平轻杆,且B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如图6所示,轻绳AD拴接在C端,求:图6(1)轻绳AC段的张力FAC的大小;(2)轻杆BC对C端的支持力解析物体M处于平衡状态,与物体相连的轻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C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1)由FACsin 30FCDMg得;FAC2Mg21010 N200 N(2)由平衡方程得:FACcos 30FC0解得:FC2Mgcos 30Mg173 N方向水平向右答案(1)200 N(2)173 N,方向水平向右微专题训练5平衡中的临界、极值问题1(单选)如图1所示,在绳下端挂一物体,用力F拉物体使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且保持其平衡保持不变,当拉力F有最小值时,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应是()图1A0B.CD2解析由题图可知当F与倾斜绳子垂直时具有最小值,所以.答案C2(多选)如图2甲所示,一物块在粗糙斜面上,在平行斜面向上的外力F作用下,斜面和物块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按照图乙所示规律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减小B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逐渐增大C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增大D物块对斜面的摩擦力可能一直减小解析设斜面的倾角为,物块和斜面均处于平衡状态,以物块和斜面作为整体研究,在水平方向上有FfFcos ,外力不断减小,故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不断减小,故A正确、B错误对于物块m,沿斜面方向:(1)若F0mgsin ,随外力F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先沿斜面向下减小为零,再沿斜面向上逐渐增大;(2)若F0mgsin ,随外力F不断减小,斜面对物块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不断增大,故C正确、D错误答案AC3(单选)如图3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A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A的质量为m,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时,A、B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B的质量为()图3A.mB.mCmD2m解析先以A为研究对象,由A物块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FTmgsin 30.再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mBg2FTcos 45FT,解得mBm,A正确答案A4(单选)如图4所示,质量为m的球放在倾角为的光滑斜面上,用挡板AO将球挡住,使球处于静止状态,若挡板与斜面间的夹角为,则()图4A当3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mgsin B当6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mgcos C当6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mgsin D当9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值为mgsin 解析以球为研究对象,球所受重力产生的效果有两个:对斜面产生的压力FN1、对挡板产生的压力FN2,根据重力产生的效果将重力分解,如图所示当挡板与斜面的夹角由图示位置变化时,FN1大小改变但方向不变,始终与斜面垂直,FN2的大小和方向均改变,由图可看出当挡板AO与斜面垂直,即90时,挡板AO所受压力最小,最小压力FN2minmgsin ,D项正确答案D5(单选)如图5所示,三根长度均为l的轻绳分别连接于C、D两点,A、B两端被悬挂在水平天花板上,相距为2l.现在C点上悬挂一个质量为m的重物,为使CD绳保持水平,在D点上可施加的力的最小值为()图5AmgB.mgC.mgD.mg解析如图所示,对C点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知,绳CD对C点的拉力FCDmgtan 30;对D点进行受力分析,绳CD对D点的拉力F2FCDmgtan 30,F1方向一定,则当F3垂直于绳BD时,F3最小,由几何关系可知,F3F2sin 60mg.答案C6如图6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球,重力大小均为G,两球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为,且假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一根轻绳两端固结在两个球上,在绳的中点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当绳被拉直后,两段绳间的夹角为.问当F至少为多大时,两球将会发生滑动?图6解析对结点O受力分析如图(a)所示,由平衡条件得:F1F2对任一球(如右球)受力分析如图(b)所示,球发生滑动的临界条件是:F2sin FN.又F2cos FNG.F2F2联立解得:F.答案微专题训练6含弹簧的平衡问题1(单选)如图1所示,完全相同的、质量为m的A、B两球,用两根等长的细线悬挂在O点,两球之间夹着一根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静止不动时,弹簧处于水平方向,两根细线之间的夹角为,则弹簧的长度被压缩了()图1A.B.C.D.解析对A受力分析可知,A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沿着细线方向的拉力FT以及水平向左的弹簧弹力F,由正交分解法可得水平方向FTsin Fkx,竖直方向FTcos mg,解得x,C正确答案C2(多选)如图2所示,A、B、C、D是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在图甲中,水平力F作用于B上,A、B处于静止状态,图乙中,竖直弹簧作用于D上,C、D处于静止状态,则关于A、B、C、D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A图甲中A受五个力,图乙中C受三个力B图乙中墙对C可能有摩擦力C图甲中墙对A一定没有摩擦力D图乙中D对C一定有向右上方的摩擦力解析在图甲中,A受重力、墙的支持力、B的支持力、墙的摩擦力(向上),B的摩擦力(左下方),共五个力,而图乙中,墙对C没有摩擦力和支持力,A正确,B错误;选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图甲中,墙对A一定有向上的摩擦力,C错误;而图乙中,C处于静止状态,一定受到D对其向右上方的摩擦力,D正确答案AD3(单选)如图3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的木块1、2、3,1和2及2和3间分别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现用水平细绳将木块1固定在左边的墙上,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动,当三个木块达到平衡后,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是()图3A2LB2LC2LD2L解析先以2、3为整体分析,设1、2间弹簧的伸长量为x1,有kx1(m2m3)g;再以3为研究对象,设2、3间弹簧伸长量为x2.有kx2m3g,所以1、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为2Lx1x2,故选B.答案B4(单选)如图4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物体质量m20 kg,B物体质量M30 kg.处于水平位置的轻弹簧一端固定于墙壁,另一端与A物体相连,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其劲度系数为250 N/m,A与B之间、B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现有一水平推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地向墙壁移动,当移动0.2 m时,水平推力F的大小为(g取10 m/s2)()图4A350 NB300 NC250 ND200 N解析由题意可知fAmaxmg100 N当A向左移动0.2 m时,F弹kx50 N,F弹ta,c球做自由落体运动tc ;所以,有tctatb.C、D正确答案CD3(单选)如图3所示,AB和CD为两条光滑斜槽,它们各自的两个端点均分别位于半径为R和r的两个相切的圆上,且斜槽都通过切点P.设有一重物先后沿两个斜槽,从静止出发,由A滑到B和由C滑到D,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则t1与t2之比为()图3A21B11C.1D1解析由“等时圆”模型结论有:tAPtCP 2,tPBtPD2 ,所以t1tAPtPB,t2tCPtPD,知t1t2,B项正确答案B4(单选)如图4所示,在倾角为的斜面上方的A点处放置一光滑的木板AB,B端刚好在斜面上木板与竖直方向AC所成角度为,一小物块自A端沿木板由静止滑下,要使物块滑到斜面的时间最短,则与角的大小关系应为()图4ABCD2解析如图所示,在竖直线AC上选取一点O,以适当的长度为半径画圆,使该圆过A点,且与斜面相切于D点由等时圆知识可知,由A沿斜面滑到D所用时间比由A到达斜面上其他各点所用时间都短将木板下端与D点重合即可,而COD,则.答案B5(单选)如图5甲是某景点的山坡滑道图片,为了探究滑行者在滑道直线部分AE滑行的时间,技术人员通过测量绘制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AC是滑道的竖直高度,D点是AC竖直线上的一点,且有ADDE10 m,滑道AE可视为光滑,滑行者从坡顶A点由静止开始沿滑道AE向下做直线滑动,g取10 m/s2,则滑行者在滑道AE上滑行的时间为() 甲乙图5A. sB2 sC. sD2 s解析A、E两点在以D为圆心半径为R10 m的圆上,在AE上的滑行时间与沿AD所在的直径自由下落的时间相同,t 2 s,选B.答案B6如图6所示,圆弧AB是半径为R的圆弧,在AB上放置一光滑木板BD,一质量为m的小物体在BD板的D端由静止下滑,然后冲向水平面BC,在BC上滑行L后停下不计小物体在B点的能量损失,已知小物体与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小物体在BD上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图6解析由动能定理可知小物体从D到C有WGmgL0,所以WGmgL由等时圆知识可知小物体从D到B的时间等于物体从圆周的最高点下落到B点的时间,即为t,所以小物体在木板BD上下滑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P.答案微专题训练10“传送带”模型1(单选)物块M在静止的传送带上匀速下滑时,传送带突然转动,传送带转动的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则传送带转动后()图1A物块将减速下滑B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