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汇总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77033444 上传时间:2022-04-19 格式:DOC 页数:134 大小: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34页
华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34页
华师学前教育心理学答案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幼儿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一 名词解释1 幼儿教育心理学 答:是研究幼儿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学习教育的心理现象极其基本规律的科学。2 发展性原则 答:把人的心理活动看成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原则。3 广义的学习 答:是人和动物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和训练引起的相对持久 的心理变化过程。4. 主观评定法 答:指由有关专家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创造性进 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5.幼儿社会性学习 答:幼儿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社会性经验并改变其行为 的过程。二、简单回答1.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相似性,原有的认识结构,学习的心向和定势。2. 游戏的准备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经验准备。3. 简述技能的种类。答:Dd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4. 就表征形式而言,游戏行为有哪几种?答: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宣泄行为。5.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哪些?答:知识经验;讲解与示范;练习。三、论述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幼儿具有更好的迁移能力答:(1)、教给幼儿基本的原理和概念,鼓励幼儿概括活动经验; (2)、引导幼儿在问题情景中寻找学习情境和真实生活问题的共同要素。2. 谈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答:(1)恰如其分的奖励和评价; (2)及时反馈使儿童获得成功感; (3)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4)让儿童体验创造的快乐,诱发学习需要。华师幼儿教育心理学离线作业一 名词解释1、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和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揭示幼儿如何学习,即幼儿学习的规律,水平,特征:研究如何更有效,科学,合理的促进幼儿学习,即如何开展适宜性教学,特别是要关注在教学环境和幼儿学习的交互作用下,幼儿是如何学习与发展的,以及研究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2、发展性原则答:指在遵循发展性原则,在发展中研究人的心理现象。这一原则要求在研究中不仅阐明一个人业已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要考虑一个人的历史状况,特别是揭示那些刚刚产生的新的心理特点,这对于预测一个人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具有特别的重要意义。3、广义的学习答:广义指在学习过程中,一切为达到学习目的、掌握学习内容而采取的手段、方法、途径,以及学习所应遵循的一些操作性原则、组织管理等环节。4. 主观评定法答:由有关专家或专门的研究者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幼儿的创造性进行评价的方法是主观评定法。5.幼儿社会性学习答:幼儿随机性和无意识性;长期性和反复性;实践性。二、简单回答1. 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气候:比如人都生活在气候比较好的地方。太冷的南北两极,太热的热带沙漠都没有人的足迹,而气候宜人的地方人口却极其稠密。地形:平原人口稠密,而山地,沙漠,丘陵人口稀少或无人居住。交通:交通便利的地方人口迁移较频繁。2. 游戏的准备包括哪几个方面?答:游戏准备包括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经验准备。3. 简述技能的种类答:动作技能也称运动技能、操作技能,是指由一系列外部动作所组成的系统。智力技能也称认知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进行的智力活动方式。按其性质分为感知技能和思维技能。4. 就表征形式而言,游戏行为有哪几种?答:认知行为;交往行为;喧泄行为5. 影响幼儿动作技能的因素有哪些?答;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教学中,特别是幼儿园体育活动存在着一部分教师将体育课上成纯粹的游戏课,只要是体育课就要上游戏。无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通过设置情景来组织教学,从而造成技术技能的学习如同蜻蜓点水。在设计的情景中教师们导演着每一活动,一个活动在热热闹闹中转眼过去,幼儿什么也没有掌握,更不要谈技能的提高了。殊不知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只能是延误了幼儿的动作技术、技能的掌握的时机,也就是错过了这些孩子的掌握技能的敏感期三、论述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让幼儿具有更好的迁移能力答:学习迁移是在某一种学科或情境中获行的技能、知识、理解或态度对在另一学科或情境中技能、知识、理解态度的获得的影响。简单地说,学习迁移就是指一种学习活动时另一种学习活动的影响;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机会来应用所学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迁移练习和经验。如幼儿在学习2、3、4、5的相邻数后,理解了相邻数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找出6、7、8、9的相邻数。通过多数的类似的尝试练习,幼儿的迁移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提高。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应创设一些特定的情境,使幼儿在其中得到尽可能多的机会来应用所学的原则,这样可以使幼儿在实践中获得更多的迁移练习和经验。如幼儿在学习2、3、4、5的相邻数后,理解了相邻数的特点,我们可以让幼儿自己找出6、7、8、9的相邻数。通过多数的类似的尝试练习,幼儿的迁移意识和能力就会得到提高。2.谈谈应如何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答:学习动机主要是指人学习某种知识的自觉性和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当人对学习产生正确的认识和兴趣之后,就会产生学习的积极行动,从而使学习达到较高的水平。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培养幼儿的学习动机,就是要通过教师的教育活动,启发幼儿对音乐学习的直接兴趣,使幼儿能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良好的学习动机是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相对成熟的标志,这是幼儿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良好学习动机的影响下,幼儿能够自觉参与学习和游戏活动,积极探索问题,使教和学达到完美的统一。心理学研究的结果也证明,幼儿学习心理其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环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主动活动获得发展的。因而学习动机强的幼儿能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的反应,并能主动地在教育环境中获得预期的发展。单选题第1题 (2.0) 分 以下不属于幼儿心理研究的基本原则有:(D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公正性原则第2题 (2.0) 分 幼儿(A)所形成的新形象,不仅可以是过去未曾感知过的,还可以是现实中不存在甚至是不可能有的形象A、想象B、印象C、感觉D、知觉第3题 (2.0) 分 儿童形成亲社会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 )A、社会文化B、电视C、家庭D、幼儿园第4题 (2.0) 分 (D )是儿童亲社会行为产生的基础。A、自我意识B、态度C、认矢D、移情第5题 (2.0) 分 下面不属于情商内容的是( C)。A、同情B、独立C、智力D、关爱第6题 (2.0) 分 ( C)是发动、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动力机制A、需要B、诱因C、动机D、评价第7题 (2.0) 分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C)A、聚合思维B、直觉思维C、发散思维D、发散思维第8题 (2.0) 分 呈现一个厌恶刺激或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D )。A、正强化B、负强化C、代币奖励D、惩罚第9题 (2.0) 分 在母亲离开时无特别紧张或忧虑的表现,在母亲回来时,欢迎母亲的到来,但这只是短暂的,这种孩子可能属于( A)依恋类型。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第10题 (2.0) 分 儿童之间绝大多数的社会性交往是在( A)中发生的。A、游戏情境B、语言情境C、社会情境D、家庭情境第11题 (2.0) 分 儿童最初的创造想象是(A)A、无意的自由联想B、随意的自由联想C、愿望性想象D、情境性想象第12题 (2.0) 分 最早有关学习迁移的代表性理论是(A)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第13题 (2.0) 分 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这是(B )的观点。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C、概括说D、官能说第14题 (2.0) 分 儿童社会性的发展是(D )。A、与生俱来的B、由遗传素质决定的C、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而然就形成的D、在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实现的第15题 (2.0) 分 元元为了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二努力学习,他的动机属于(B)A、高级动机B、低级动机C、外部动机D、内部动机第16题 (2.0) 分 认知内驱力属于(C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成就动机D、间接动机第17题 (2.0) 分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观点强调的是人的(A )。A、社会性B、自然性C、共同性D、差异性第18题 (2.0) 分 以下不是真实性评价的是(C)A、给儿童提供有趣、积极及兴奋的经历B、创造环境,使每个儿童都有机会成功C、学习前评价D、评价具有连续性第19题 (2.0) 分 (A )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第20题 (2.0) 分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A)年。A、1903B、1904C、1905D、1906第21题 (2.0) 分 认为迁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迁移理论是(B)A、形式训练说B、相同要素说C、概括说D、关系转换说第22题 (2.0) 分 “清高孤傲,自命不凡”,最容易在(放任型 )亲子关系的家庭出现。A、民主型B、专制型C、独断型D、独断型第23题 (2.0) 分 下列哪一项是最好的依恋类型( B)。A、回避型B、安全型C、反抗型D、迟钝型第24题 (2.0) 分 (B )是能够激起个体的定向行为,并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A、需要B、诱因C、动机D、评价第25题 (2.0) 分 (A )认为儿童对刺激的加工水平程度不同,只有经过细致加工的信息才可能被完整保留下来 。A、加工水平理论B、双重编码理论C、联结主义模型D、发现学习第26题 (2.0) 分 根据迁移的性质不同,即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而进行分类,则迁移可以分为( A)。A、正迁移和负迁移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C、一般迁移D、特殊迁移第27题 (2.0) 分 (C )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第28题 (2.0) 分 如果一名7岁儿童不仅通过了7岁组的所有题目,而且通过了8岁组的题目,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就是7。则该儿童IQ=(A )。A、114B、80C、150D、140第29题 (2.0) 分 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B)。A、斯滕伯格B、柯尔伯格C、埃里克森D、皮亚杰第30题 (2.0) 分 受( D)理论的影响,为培养幼儿正确的语言习惯,教师进行反复的口头语言练习。A、行为主义B、人本主义C、乔姆斯基先天论观点D、维果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第31题 (2.0) 分 (B )是教师在完成常规管理及其他管理任务后所剩的用于教学的时间。A、分配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第32题 (2.0) 分 (C )是幼儿真正用于学习的时间。A、分配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第33题 (2.0) 分 (D )是幼儿以高度成功率完成学习活动所花费的时间。A、分配时间B、教学时间C、投入时间D、学业学习时间第34题 (2.0) 分 (B )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之一。A、动机理论B、学习理论C、问题解决D、知识学习第35题 (2.0) 分 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叫(B )。A、正强化B、负强化C、代币奖励D、惩罚第36题 (2.0) 分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A、独立的心理过程B、认识风格C、心理现象D、心理现象第37题 (2.0) 分 重视( D)教育这一主题,已成为现代教育观念转变的一个主要标志。A、思维B、智力C、认知D、社会性第38题 (2.0) 分 近20年来,关于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不接受下列(C )结论。A、独生子女发展中,存在某些生活环境上的特殊性B、相当一部分独生子女表现出个性和社会性发展的问题C、作为一个群体,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差异D、家长的错误教养方式是独生子女个性和社会性问题产生的原因第39题 (2.0) 分 ( C)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性阶段D、公正阶段第40题 (2.0) 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第41题 (2.0) 分 (C )认为心理学不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而应该以人和动物的行为为研究对象,行为的基本要素是刺激与反应A、班杜拉B、瓦拉斯C、华生D、马斯洛第42题 (2.0) 分 贾德的概括说所依据的主要是他在1908年所做的( B)实验,这个实验被看作是概括化理论的经典实验。A、记忆实验B、水下击靶C、肯定性训练D、猫开笼取食的实验第43题 (2.0) 分 (A)是人类特有的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心理交流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与个体的认知发展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重要作用。A、语言B、握手C、拥抱D、微笑第44题 (2.0) 分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在儿童的安慰、帮助和同情等能力形成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父亲B、同龄人C、母亲D、教师第45题 (2.0) 分 关于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下列说法( D)项不正确。A、攻击型儿童受惩罚时其攻击性行为加剧B、惩罚对于非攻击型的儿童能抑制攻击性C、父母的惩罚本身就给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榜样D、惩罚是抑制儿童攻击性行为的有效手段第46题 (2.0) 分 动机作为促进活动的一种动力机制,其主要有激活作用、指向作用、和什么作用?(B)A、进作用B、维持作用C、驱动作用D、激励第47题 (2.0) 分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这一概念最早是由( A)提出的。A、班杜拉B、瓦拉斯C、韦纳D、马斯洛第48题 (2.0) 分 马斯洛认为,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其中不属于缺失需要的有(A )。A、自我实现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尊重的需要第49题 (2.0) 分 物体触及婴儿脚掌心,幼儿五个脚趾成扇形,这是( B)。A、迈步反射B、巴宾斯基反射C、抓握反射D、游泳反射第50题 (2.0) 分 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儿童向着社会要求的方向不断发展并逐渐达到这种要求的过程,称之为(D )。A、平衡B、发展C、促进D、社会化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所得材料自然、真实的一种研究方法是()。A问卷法B谈话法C观察法D实验法23岁幼儿一般能集中注意约()。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3视觉发展的敏感期为()。AO4周B48周CO3个月DO6个月4眼手协调动作发生于()。A23个月B34个月C45个月D56个月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婴儿主要依靠与具体事物和事件联系进行时间定向B4岁以后,儿童开始能够学习对持续时间进行估计C儿童时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时间知觉与时间概念结合起来D5岁以后儿童能够以行动作为估计时间的参照物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一般认为,婴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是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B人工条件反射是在实验中经过专门提供的刺激反复作用而建立的条件反射C最初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晚于自然条件反射D新生儿的习惯化是不学而能的7下列哪种活动体现了幼儿的再造想象?()A有些孩子经常会生造一些词语B在绘画时,有的幼儿把太阳画成绿色C有的幼儿在看图说话时,能说出许多图上没有但与主题相关的内容D幼儿把音阶想象成“走楼梯”,从而来理解音阶8标志着儿童思维真正发生的是()。A语词概括的出现B真观概括的出现C动作概括的出现D感知概括的出现9某幼儿给“鱼”下定义时说:“鱼是一种会游的动物”。该幼儿的概括水平为()。A初步概念水平B依据具体特征下定义C不会下定义D同义反复10情境言语和连贯言语的主要区别在于()。A是否完整连贯B是否反映了完整的思想内容C是否为双方所共同了解D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11不但关心自己在行动中是否符合道德标准,而且开始关心别人的行为是否符合道德标准,由此产生相应的情绪,这是()幼儿道德感发展的表现。A小班B中班C大班D小学低年级12下列哪一条符合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A从局部动作发展到整体动作B从边缘部分到中央部分C从粗大动作发展到精细动作D从下部动作发展到上部动作13对黏液质的孩子,应着重()。A防止粗枝大叶,虎头蛇尾B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C培养积极探索精神及踏实、认真的特点D防止任性、粗暴14()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A亲子关系的发展B性别角色的发展C亲社会行为的发展D社交技能的发展15()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形式。A游戏B学习C劳动D交往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36岁幼儿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17简述感觉和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8如何理解“36岁幼儿的无意记忆占优势”?19简述幼儿再造想象的主要特点。20学前儿童语句结构变化的一般特点是什么?21什么是依恋?依恋有哪几种类型?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举例说明学前儿童前概念阶段的主要思维特点。23试论述幼儿自我评价发展的趋势和主要特点。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宝宝的爸爸妈妈都是大学教授。在宝宝4岁的时候,有人说,遗传了这么优秀的基因,宝宝以后一定也会非常优秀;也有人说,宝宝以后的发展关键还是看父母的教育以及后天环境的影响,和遗传没有什么关系。听到这些说法,宝宝的爸爸妈妈私下里嘀咕,环境和遗传对于宝宝大约是一半对一半吧。请根据所学理论简要评析这些观点。一、单项选择题1C【解析】观察法是在自然情景中对人的行为进行有目的的、有计划的、系统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所做记录进行分析,发现心理活动和发展的规律的方法。2B【解析】23岁婴儿能集中注意10分钟左右。3D【解析】06个月是婴儿视觉发育的敏感期。4D【解析】6个月左右的新生儿会出现眼手协调。5C【解析】幼J1It寸间知觉发展的方向是思维参与时间的知觉,即把时间知觉和时间概念结合起来。6D【解析】新生儿的习惯化也是学习得到的。 7C【解析】根据语言的表述或非语言的描绘(图样、图解、模型、符号记录等)在头脑中形成有关事物的形象的想象,就是再造想象。8A【解析】最初的语词概括的形成,是儿童思维的标志。9B【解析】题干中体现出儿童的概括水平还处于根据具体特征下定义的水平。10D【解析】情境语言和连贯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直接依靠具体事物作支柱。11B【解析】小班儿童还不了解和熟悉行为规则,到中班开始对自己和别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和体验。12C【解析】每个儿童动作发展的顺序大致相同,时间也大致相近。其规律是:(1)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动作;(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3)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4)从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13B【解析】黏液质的心理特点:稳重,考虑问题全面;安静,沉默,善于克制自己;善于忍耐;情绪不易外露;注意力稳定而不容易转移,外部动作少而缓慢。因此,应着重培养他们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 14C【解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是幼儿道德发展的核心问题。15A【解析】游戏是促进幼儿心理发展的最好的活动方式。二、简答题16【答案要点】(1)受大脑发育水平的局限,幼儿的有意注意开始发展,但不能充分发展;(2)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3)幼儿逐渐学习一些注意的方法;(4)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17【答案要点】感知觉是认识活动的开端。在感知觉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形成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才能更进一步地认识客观事物。儿童的情绪情感也常受感知觉的影响而变化。因感知觉的返回作用,即通过感知的纠正这个中间机制,感知觉的发展也能促进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控制。18【答案要点】36岁儿童无意记忆占优势体现在:(1)无意识记效果优于有意识记;(2)由于记忆加工能力的发展,无意识记的效果随年龄增长而提高;(3)幼儿无意识记是积极认知活动的副产物。19【答案要点】(1)幼儿的想象常常依赖于成人的言语描述;(2)幼儿的想象常常根据外界情景的变化而变化;(3)幼儿想象中的形象多是记忆表象的极简单加工,缺乏新异性。20【答案要点】(1)从混沌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松散到逐步严谨;(3)句子的结构由压缩、呆板到逐步扩展和灵活。21【答案要点】依恋是对特定的人持久的感情联系,从婴儿的角度看,与安全的需要有关。新生儿和婴幼儿早期处于一种无助状态,生存的本能让他们寻找保护者。依恋是他们天生的行为,为的是唤起注意,使一个依恋对象能留在身边,在危险和不安全情境下提供保护作用。依恋的种类有安全型依恋、焦虑一反抗型依恋、焦虑一回避型依恋三种。三、论述题22【答案要点】前概念思维是中心化的思维,或称自我中心思维。(1)这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维开始运用象征性符号进行,出现表征现象。如幼儿看到山上有雾就说“雾爸爸抽烟”,后来看到洗澡时的水蒸气说“雾爸爸”等。(2)还没有形成一般的类的关系,只有“半个别、半一般”的关系。如幼儿认为比自己小的女孩都是妹妹,她们将来长大都会变成她自己;还表现在认为个别成分并不是在整体之中。(3)由于不掌握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只有部分与部分的直接等同,因而他们常常运用的是“转导推理”。比如,看到湖边小浪把沙土推前推后,幼儿喊道:“这像是给小姑娘梳头!”23【答案要点】自我评价大约从23岁开始。幼儿自我评价的发展和幼儿认知及情感的发展密切联系着。其特点如下:(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是靠成人对他的评价。例如,她们评价自己是好孩子,因为“老师说我是好孩子”。(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3)自我评价受认知水平的限制。此阶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的局限表现在笼统性、局部性、外部行为、没有评价的论据等方面。四、案例分析题 24【答案要点】儿童的发展必须具备的客观条件是:人脑和周围现实。一方面,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是影响儿童心理的生物因素。遗传提供人类心理发展的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也奠定儿童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的程度或水平,即生理发展。在遗传的基础上,儿童从受精卵开始要经历十多年的生理成熟过程。虽然遗传素质和遗传程序制约着儿童的生理成熟,但成熟并不由遗传绝对决定。二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另一方面,环境和教育是影响儿童发展的社会因素。社会环境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的重要因素。可见遗传和环境的影响缺一不可。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二)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认为遗传对心理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到遗传限度的制约,这种理论是()。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二因素论D相互作用论2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年龄范围内的儿童心理的发展规律。A03岁BO6岁CO12岁D018岁3儿童最初对世界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的集中。A触摸觉和视觉B知觉发生和视觉、听觉C口腔触觉和视觉D动觉和机体觉4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是()。A手眼协调动作B独立性的出现C坚持性的出现D分离焦虑的出现5关于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正确的说法是()。A定向性注意随年龄的增长而占据越来越大的地位B有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无意注意的发展C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D选择性注意的范围扩大,定向性注意的范围缩小6儿童注意开始受到表象影响的年龄是()。A1岁以前B13岁C34岁半D4岁半6岁7眼手(视触)协调的出现的主要标志是()。A抓握反射B伸手能够抓到东西C手的无意性抚摸D无意的触觉活动8成人习惯于说:“你如果不多加衣服就会感冒。”孩子则不能接受这种预见的后果,她看到小布裙子好看,她要穿。这说明这个小孩的思维还处在()阶段。A直观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前概念思维D抽象逻辑思维9幼儿形成数概念的关键是()。A掌握数的顺序B知道数的实际意义C掌握数的组成D能辨数10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A听故事B练习打字C弹琴D练声11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是()的出现。A有差别的微笑B出声的笑C诱发性的笑D自发性的笑12(),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A6个月左右B8个月左右C10个月左右D11个月左右13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防止任性、粗暴,这些教育措施主要是针对()。A胆汁质的孩子B多血质的孩子C黏液质的孩子D抑郁质的孩子14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A父母的惩罚B榜样C强化D挫折15幼儿在教室里边听音乐边做动作,这种现象属于()。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稳定性D注意的转移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16简述34岁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17幼儿观察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8简述36岁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19学前儿童的无意想象有哪些特点?20儿童句型的发展有哪些主要特点?21简述幼儿期攻击性行为的特点。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22请论述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的趋势。23试举例论述学前儿童个性开始形成的主要标志。四、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24试从社会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角度,剖析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可能受到消极影响的原因。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相互作用论认为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导致发展。2B【解析】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3B【解析】儿童出生后就开始认识世界,最初的认知活动突出表现在知觉发生和视、听觉的集中。4B【解析】独立性的出现是儿童心理发展非常重要的一步,是人生头两三年心理发展成就的集中表现,也标志着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出现。5C【解析】学前儿童的注意发展的一般趋势是:定向性注意的发生先于选择性注意的发生;无意注意的发展早于有意注意的发展。6B【解析】1.52岁,儿童表象开始发生,从此儿童的表象和注意密切联系起来。7B【解析】眼手协调动作的主要标志是伸手能拿到东西。8A【解析】幼儿的判断往往受情绪情感的影响,做事只凭直觉、只凭喜好,属直观行动思维。9B【解析】明白数的实际意义是形成数概念的关键。10A【解析】言语是利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行为和结果,可见只有A选项中使用了语言。11A【解析】有差别的微笑是最初社会性微笑发生的标志。12B【解析】4个月左右,儿童行为出现了最初的有意性和目的性。8个月左右,幼儿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大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13A【解析】对胆汁质类型的儿童进行教育时,既要触动思想,又要避免触怒他们;在着重培养勇于进取、豪放的品质时,又要防止任性、粗暴。14D【解析】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挫折。15B【解析】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不同的对象上是注意的分配。二、简答题16【答案要点】34岁是幼儿园小班年龄。这时期的主要特征是:(1)活动范围扩大;(2)认识活动往往依靠动作和行动来执行;(3)情绪作用大;(4)模仿性很强,模仿是他们最主要的学习方式。17【答案要点】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比较持久的知觉过程,是知觉的高级形式。幼儿已初步形成水平不高的观察力。幼儿的观察具有如下特点:(1)观察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幼儿初期还不能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观察,观察常受无关事物或细节的吸引或干扰。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幼儿开始能按教师的要求进行较系统的观察。(2)观察缺乏持久性。幼儿初期集中观察的时间较短,容易转移注意的对象。到了幼儿园中班、大班,观察持续的时间逐渐增长。(3)观察不够细致。幼儿园小班儿童观察事物只注意事物表面的、明显的、有趣的部分,到了中班、大班,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注意事物比较隐蔽的、细微的特征。18【答案要点】36岁儿童的记忆发展的特点:(1)无意记忆为主,有意记忆正在发展;(2)形象记忆为主,词语逻辑记忆正在发展;(3)意义记忆效果优于机械记忆。19【答案要点】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的;在一定刺激作用下,自然而然产生的想象。其特点有:(1)想象无预定目的,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2)想象的主题不稳定;(3)想象内容零散、无系统;(4)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5)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20【答案要点IJ1童句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2)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完整。(3)从无修饰句到修饰句。(4)从陈述句到非陈述句。21【答案要点】(1)幼儿攻击性行为频繁,主要表现为为了玩具和其他物品而争吵、吵架;(2)幼儿更多依靠身体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3)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多地怂恿和更多地卷入攻击性事件。三、论述题22【答案要点】理解就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理解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前提下,用这些已有的知识去认识新的事物、发现新的联系。学前儿童理解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征:(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发展到主要依靠词的说明来理解;(3)从对事物比较简单、表面的评价发展到复杂、深刻的评价;(4)从自我中心的理解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23【答案要点】学前期是儿童个性初步形成的时期。因为幼儿期儿童心理活动的完整性、独特性和稳定性都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同时作为个性组成部分的两大方面都已有了明显的表现。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幼儿期儿童的各种心理现象开始表现齐全,儿童心理的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开始形成一个完整的主观世界。(2)心理独特性形成,儿童间的个别差异日益明显,并渐趋稳定;(3)心理活动的积极能动性开始形成。自我意识是个性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制约着个性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个性的发展水平。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表现在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外部行为和内心活动,并且能够恰当地评价和支配自己的认识活动、情感态度和动作行为,由此逐渐形成自我满足、自尊心、自信心等性格特征。四、案例分析题24【答案要点】社会环境是指儿童的社会生活条件,包括教育社会的生产发展水平、社会制度、家庭状况、周围的社会气氛,等等。其中,教育是儿童社会环境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最有目的性、方向性最强、最有组织地具体引导儿童发展的环境。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儿童。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亲子关系的疏离和家庭教育力量的薄弱。家庭教育的“缺位”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诸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学校因素表现为:学校教育缺乏针对性;学校教育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开放社会结构带来的价值体系混乱;处于“真空”状态的社区教育。这些因素都对留守儿童的发展具有不良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与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相联系的需要是()。A社会性需要B爱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生理需要2幼儿记忆的特点之一是()。A形象记忆占优势B语词记忆占优势C意义记忆用的多D机械记忆效果好3幼儿在听老师讲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头脑中会浮现出小女孩的生动形象,这种心理活动属于()。A创造想象B无意想象C再造想象D幻想4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是()。A直觉行动思维B具体形象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辩证思维5幼儿园老师上课时,一边弹琴,一边组织孩子们按音乐节奏做各种动作,老师的这种注意品质是()。A注意的稳定性B注意的广度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6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A电报句B单词句c联合复合句D判断句7新生儿的心理,可以说一周一个样,满月之后,是一月一个样,可是周岁以后发展速度就缓慢下来,两三岁以后的儿童,相隔一周,前后变化就不那么明显了,这表明了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程的一个基本特点是()。A发展的连续性B发展的整体性c发展的不平衡性D发展的高速度8通过分析儿童的绘画、日记等了解儿童心理的方法是()。A实验法B测验法C观察法D作品分析法9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一般是指()。AO6、7岁BO12岁CO15岁D018岁10儿童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称为()。A转折期B敏感期C危机期D最佳发展期11大约610周后,人脸可以引发婴儿微笑,这种微笑被称为()。A社会性微笑B愉快C交往D高兴12现在的幼儿与几十年前的幼儿的某些心理特点,如:思维的具体形象性、活泼、好动等特点基本相同,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A可变性B整体性C阶段性D稳定性13到3岁时,儿童脑的重量大约是()9。A390B900C125D100014出生()个月以内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A1B3C6D915问一个3岁的儿童“你有姐姐吗?”,他说“有”,再问“你姐姐有弟弟吗?”,他却说“没有”,这说明学前儿童的思维具有()特点。A片面性B经验性C自我中心性D不可逆性影响。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空1分,共25分)1._是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操纵和控制一定的变量以观察个体反应,进而揭示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2_是脑的基本活动,是大脑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3儿童神经可塑性表现为三个层次:_、_和_。4视觉适应包括_和_。5研究表明,56岁的幼儿可以集中注意到_分钟左右。6_反射就是对新异刺激作出反应的倾向。_反射就是主体对条件刺激作出的反应。7心理学家_用无意义音节对记忆进行研究。8根据想象的创新程度,可把想象分为_和_。9直观思维,又叫感知运动思维,它的主要作用是_。10儿童根据自己看到了什么,认为别人也看到了什么,这体现儿童思维具有_。11林崇德通过实验研究认为儿童形成数的概念经历了_、_、_、_的四个阶段。12儿童最初的推理是_。13普拉奇克根据情绪的_、_和_,把基本的情绪分为8种,即伤心、害怕、好奇、接受、狂喜、狂怒、警惕和憎恨。14_技术常用来对依恋进行研究,是在一系列标准事件的进程中实施的综合测量方法。15儿童情感体验产生在_岁左右。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有意注意2记忆恢复现象3道德判断4概念5社会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学前儿童移情能力如何?2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有哪些?3如何培养幼儿的注意力?4试说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5简述学前儿童记忆策略的发展。6如何理解儿童自我意识情绪和成人指导与评价间的关系?五、论述题(本大题共10分)影响怖幼关系的因素有哪些?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0分)兰兰是个幼儿园中班的孩子,一天,她拿起纸和笔画画,画之前她自言自语地说:“我想画小猫咪。”先画了猫头、猫耳朵,再画猫眼。然后画了条线,说这是草地,在上面画了绿草小花,接着又画了只兔子,边画边说:“哎呀,不像不像,像什么呀,像小火车。”这时,她又突然想起来:“小猫还没嘴呢!也没画胡子!”于是,又画了起来。请认真阅读,分析上述案例,并回答下列问题。(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什么特点,为什么?(2)说明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一、单项选择题1D【解析】儿童最初的情绪反应与生理需要紧密相关。2A【解析】幼儿记忆的特点是形象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的效果优于机械记忆。3C【解析】根据语言或图画等非语言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的想象是再造想象。4B【解析】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为具体形象思维。5D【解析】略。6B【解析】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最早出现的句型是单词句。7C【解析】题干中体的是发展速度的不平衡性。8D【解析】略。 9A【解析】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中的儿童指的是0岁至6、7岁的儿童。10B【解析】敏感期又称为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某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11A【解析】略。12D【解析】略。13B【解析】新生儿脑重量大约350克,到3岁的时候,大脑大约能增长到900克。14C【解析】出生后6个月是视觉发展的敏感期,6个月后儿童的视觉发展接近成人。15D【解析】题干中提到的是儿童思维的不可逆性。二、填空题1实验法2反射 3宏观脑结构的功能重组细胞层次神经可塑性神经可塑性的分子、基因机制 4明适应暗适应5156定向条件7艾宾浩斯 8再造想象创造想象 9协调感知和动作 10自我中心性 11口头数数给物数数 按数取物掌握数概念12传导推理13强度相似性两极性14陌生情境 154三、名词解释1有意注意:是自觉的、有预定目的的注意,是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的,即能够借助于词语而实现。2记忆恢复现象:即学习后过几天测得的保持量要比学习后立即测得的保持量更高的记忆现象。3道德判断:是个体应用道德观念或道德知识对行为的是非、好坏和善恶进行评价的过程。4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属性和特征的反映。5社会性:是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体为适应社会生活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和行为特征。四、简答题1【答案要点】移情能力的发展是从个体一自我觉知和自我敏感这一水平开始的。处于个体水平的儿童,随着自我意识的发展而逐渐能区分自我与他人不同的需要和情感,能感到他人的情绪状态并唤起自己的相关经验,从而产生情感共鸣。社会水平的儿童,能从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他人的思想情绪情感,并逐渐能在特定情境中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2【答案要点】儿童动作的发展是在神经中枢的作用下进行的,其规律可归纳为:(1)从上到下,即先会抬头、然后坐、站立、走路。(2)由近及远,即先从靠近躯干的动作开始,然后出现离躯干远的动作。 (3)从粗到细,即先学会躯体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然后逐渐学会手的小动作。(4)整体到分化,即从全身性的、笼统的、弥散性的手舞足蹈,逐渐分化为局部的、精确的、专门化的动作。(5)从无意到有意,先出现无意动作然后逐渐出现有意动作。3【答案要点】培养儿童的注意力应注意: (1)刺激丰富化原则。(2)注意训练与注意发展匹配原则。(3)形式立体化原则。(4)空间渗透式原则。 4【答案要点】(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3)幼儿的心理活动以无意识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4)幼儿的情感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5【答案要点】记忆策略在幼儿阶段就已经产生了。学前儿童开始使用复述策略,但是他们表现的复述过程的持续性是有限的,他们的复述行为要到6岁以后才会对他们的记忆产生影响。复述策略的使用同样可以在很小的儿童身上发现,不过学前儿童还不能进行语义组织,这是因为他们还没建立高度概括的、逻辑意义的概念网络。精细加工策略出现较晚,一般出现在11岁以后。6【答案要点】自我意识情绪是指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根据他人对自身或自身行为的评价所产生的情绪,包括对自己的肯定和对自己的否定。自我意识的发展和自我意识情绪的发展都离不开成人的指导,受成人评价的影响。如果父母不断给孩子价值和表现上的反馈,幼儿倾向于失败时感到羞愧。如果父母关注如何改进儿童的表现,幼儿则更多地体验到一种适度的、更具有适应性的羞愧和内疚。五、论述题【答案要点】影响师幼关系的因素主要有:(1)儿童自身特征,包括性别、外貌、气质特征、认知水平、人际经验、行为表现等都直接影响师幼和谐关系。(2)教师自身特征,如教师关于儿童和教育的知识观念、沟通交流的敏感度、教师的压力感、教学效能感、自我认识、期望、班级管理风格、受教育程度、教龄等多方面直接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发展。(3)儿童特征与教师特征的结合影响师幼关系的和谐与否。(4)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对师幼关系也产生重要的影响。(5)客观环境,如幼儿园的规模、教师与幼儿人数的比例等也影响师幼关系。(6)文化性因素,如师生关系的宗法关系等也影响师幼关系的发展。六、案例分析题【答案要点】(1)兰兰的画画行为,说明了幼儿想象的无意性的特点,表现出无目的性、无稳定主题、内容零乱无系统性并以想象过程为满足等特点。(2) 促进幼儿想象的发展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儿童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幼儿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的一个组成部分或分支,而且是内容最充实的分支。A发展心理学B普通心理学C学前教育学D儿童解剖生理学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施工组织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