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串讲 串讲十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件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5519154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串讲 串讲十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串讲 串讲十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安徽省中考语文 第二部分 文言文阅读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串讲 串讲十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查年份考查篇目考查知识点词语解释句子翻译划分节奏文意理解及表现手法把握情感谈启示20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5.举、其、曾、喻、出(5分)16.(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人恒过然后能改。(4分)17.用文中词语概括原因(4分)18找体现中心的句子(2分)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句段全解 字词全解【结构图解】【主题归纳【主题归纳】本文通过陈述六个发迹于民间而被举荐的名人的事例,阐述了逆境成才的道理,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中心论点。【写作特色【写作特色】 1多样的论证方式。 作者先论证“生于忧患”,后论证“死于安乐”。论证“生于忧患”是全文的重点,方法是先举同类事例,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观点,然后从理论上加以说明。“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一句,是对历史上大量亡国事实的高度概括。 2语言简练,善用排比,骈散结合,有节奏感。 短文开头一连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运用排比句式,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成绩的人都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了一番艰苦的磨炼,才有所成就,从而间接地证明了“生于忧患”这个论点。【问题探究】学了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人生教益? 探究一:我认识到人的才能是在艰难困苦的磨炼中形成和增长的。担当“大任”者,必须先经历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炼,方能增长才干。所以,我们不要抱怨条件的艰苦,而是要努力奋斗,把磨难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探究二:孟子指出拥有贤臣、广开言路、保持警觉、居安思危对一个国家极其重要,这关系到国之存亡。孟子的这一思想具有深远的意义。试想,一个国家如果奸邪当道,佞臣弄权,君臣沉湎安乐,丧失警觉,那么其前途命运可想而知。【读后感悟】逆境造就人才,人要能够经受住挫折困顿的考验,在挫折困顿中奋起,这样才会有所作为。在挫折面前振奋精神,在困顿面前努力奋斗,发挥主观能动性,方能克服困难,别开生面;若颓然丧志,一蹶不振,自然也就消沉下去。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发:起,被任用(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举:被举用士:狱官(4)百里奚举于市 市:市场故:所以 任:责任,使命(3)管夷吾举于士 (1)舜发于畎亩之中(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动:使惊动 忍:使坚韧(6)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痛苦(7)劳其筋骨劳:使劳累行:行为 拂:违背 (10)曾益其所不能 曾:通“增”,增加(8)行拂乱其所为 (9)所以动心忍性(14)入则无法家拂士入:指在国内 拂:同“弼”,辅佐(11)人恒过然后能攻 过:犯错误困:忧困 衡:同“横”,梗塞,不顺(1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征:表现出来 喻:明白,了解(16)国恒亡恒:常常(1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指在国外(1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上天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的身体肌肤经受饥饿之苦,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不顺。(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内心困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憔悴枯槁,表现在脸色上,吟咏叹息之气发于声音,(看到他的颜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2翻译下列句子。(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如果国内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等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国家时时都有灭亡的危险。(4)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样以后人们就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3概括层次主要内容。(1)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一段“舜发于畎亩之中曾益其所不能”的内容。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的事例,说明成就大业者都曾经过一番艰苦磨炼。接着论述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业,必须先在思想、生活和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的磨炼。(2)概括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第二段“人恒过然后能改而死于安乐也”的内容。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4)概括岳阳楼记第四段“至若春和景明其喜洋洋者矣”的内容。写湖上春光明丽的欢快景象以及“迁客骚人”登楼览之的喜悦心情。(5)概概括岳阳楼记第五段“嗟夫吾谁与归”的内容。点明文章主旨,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与抱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4理解文言文的基本内容。(1)文章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中心论点?运用了什么写法?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论述的。运用了正反对比的写法。(2)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这篇短论采用了类比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论证方法。如把造就人才与治理国家类比,如六位逆境中成才的人物事例罗列,如把成就伟人与国家灭亡对比,如先分析论证,后归纳观点等。(3)本文一开头为什么要先列举出古代圣君贤相的事例?这样写有什么表达作用?文中一开头列举六人的事例,意在以事实来证明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必定先经受一番艰难困苦的磨砺。表达作用:这些事实直接为中心论点服务。(4)作者认为成才条件源于主客观两种,你是怎样看待这两个条件的?成才离不开个人的主观努力和客观条件,但主观条件起决定性作用。它可以改变不利的客观条件,化不利为有利。客观条件也不可忽视,有时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5)文章以“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一句作结在表达上有何作用?这是全文的警策之语。作者在前文充分的论证说理之后,水到渠成地推出这个结论。既深化了主题,又更鲜明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5请用“ / ”给下列句子标出停顿。(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2)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4)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6领悟古诗文内涵,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1)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但今天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对此,你如何看待?请举例谈谈。我认为“逆境”和“顺境”是否成才,关键是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可以成才;“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难免一“死”。因为,“逆境”和“顺境”都只是外界条件,关键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一个人主观上有理想、有毅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无论是处在逆境或顺境都能求得生存与发展。(2)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有人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已经过时了,你认为它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联系现实简要谈谈你的认识。示例:忧患能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因此磨难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现在物质生活优裕了,但我们仍需要有忧患意识。因为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能力素养就无法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所以要不断地磨炼自己的意志,增长自身的才干。(3)选文的观点对你的成长有何启示?只有经受住艰苦磨炼,才能有所作为,否则将一事无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