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75416887 上传时间:2022-04-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修版高考历史 强化提能专训: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提能专训二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13北京东城区统检)宋史专家邓广铭认为:“宋代物质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工商业市镇在全国大量出现商品经济发达,“市”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在纺织业发达地区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自由劳动力市场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三大发明有划时代的发展ABCD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情况。和均出现在明清时期,不符合时间信息,故选B项。2(2013山西省高三诊断考)下图是甘肃敦煌莫高窟壁画农作图中的一幅,这反映出()A唐代在西北率先实现了生产工具的革新B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已影响到了西北地区C中国农业开始了铁犁牛耕的生产模式D土地的日益集中导致人民生活困苦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情况。图片只能显示出铁犁牛耕的使用情况,不能推断出该图片是否发生在唐代,排除A项;铁犁牛耕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C项错误;从图文信息无法解读出土地是否集中,农民是否贫困,排除D项。答案为B项。3(2013湖南十二校联考)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记载:“同州以二月二日与八日为市,四方村民毕集,应蚕桑所用,以至车檐、椽木、果树、器用杂物皆至,其值千缗至万缗者。”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有()集市交易中的商品种类繁多在乡村出现定期的集市市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被打破商品贸易以服务农耕为主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由“四方村民毕集”可知,材料说的是乡村的集市,而说的是城市中的市,与题意不符,排除。4(2013衡阳市联考)史学家胡三省(12301302年)在注资治通鉴时感叹道:“呜呼!自隋以后,名称扬于时者,代北(今山西、河北北部地区)之子孙十居六七矣,氏族之辨,果何益哉!”此段材料反映了()A少数民族内迁冲击了中原固有的统治秩序B隋朝以后少数民族人才辈出C民族融合的加强冲击了传统的华夷观念D中国经济政治中心转移至黄河中下游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影响。由材料可知,从姓氏来源看隋唐时期重要的政治人物固然很多源自山西、河北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但从文化的归属上来看他们却已经属于汉族士人了,事实上要辨别他们的氏族已没有任何意义,即传统的华夷界限不再明显。5(2013金考卷原创卷)隋唐时期,“天下之盛,扬为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宋元时期,“苏湖熟,天下足”。这些流行语反映的主题是()A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B江浙逐渐成为全国经济重心C长江三角洲城市快速发展D江浙人民的美好生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情况。三句流行语反映了江浙地区在唐宋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由此可以看出,这一地区逐渐成为经济重心,故B项正确。6飞钱又称“便换”,既不会“飞”,也不是“钱”。元和七年,唐宪宗下令,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即每贯(一贯一千文)付费一百文。由此可见“飞钱”()A可以免去商人诸多麻烦与劳顿B可以保障商人钱财安全稳妥C可以减少商人长途携带货币的忧虑D可以适当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情况,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题干材料信息“飞钱业务由朝廷的户部、度支、盐铁三司统一经营,收取手续费10%”可知,这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故选D项。A、B、C三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7(2013辽宁五校联考)下表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秦朝至唐末地方行政建制简表秦朝以郡辖县,地方行政为两级制两汉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东汉形成“州郡县”三级制隋朝废郡,地方行政回到两级制唐末形成了道、州、县三级制A.古代中国政治诡秘多变,反复无常B地方行政分层决策中充满矛盾与困难C古代王朝的执政能力和效率不断提高D从秦到唐末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从秦到唐末的地方行政制度始终在两级制和三级制之间徘徊,说明中央在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困难。8(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世祖即位,登用老成,大新制作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上述材料反映出()元代官职较宋代有一些变化元朝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元朝在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元朝推行的民族政策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元朝的政治制度。依据材料信息“大新制作”“行省”“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可知,都正确。9(2013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联考)唐代州县政府,修筑的城郭必皆宽广,街道必皆正直,官署也多基址弘敞。而宋代以降,州县政府所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则相对简陋,且有越来越简陋的趋势。材料反映出()A唐代国力强盛,宋代以降国力渐趋衰弱B唐代建筑技术已达巅峰,后代难以超越C宋以后坊市制度崩溃,政府无力维修城郭街道D宋代以降财权集于中央,地方财政窘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北宋在地方设转运使,把财权收归中央,造成地方财政收入减少,经费困难,故修筑的城郭、街道和官署越来越简陋。10(2013北京东城区统检)“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出()A唐代传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B话本是宋代小说的主要形式C元朝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D京剧艺术进入第一个繁盛期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元杂剧兴盛的原因。元朝前期,曾一度停止科举考试,致使文人没有出路,进取无望,心情压抑,故创作杂剧,抒发愁闷情怀,由此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元杂剧。11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籍物理学家丁肇中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中认为,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不过了。由此可知朱熹所倡导的“格物致知”()A强调探讨人类认识的现象与结构B突出体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C充分探求事物外在联系及其规律性D强调人们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旨在考查考生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探察事物从而得到知识”可知,这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12(2013江西省重点中学联考)食货的编辑指出:“史学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但是如不经一番史料的搜求,特殊问题的提出和解决,那进一步的理论争斗,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这表明()A史学研究即是史料学 B史料学可以取代理论C理论无益于史学研究 D理论建构离不开史料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史学研究方法的认识。材料“史学却离不开史料。理论虽不是史料的单纯排列可以产生断断是不能出现的”表明D项正确。A、B、C三项明显与材料不符。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分)认识历史要从多角度观察、全方位思考,中国历史是不可多得的范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历史横断面材料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先生文集第2卷(1)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方面指出宋朝“造极”的表现。(6分)历史纵剖面材料二4 000多年来中国人在欧亚大陆的最东端发展起了一个独特而自成体系的社会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打破了中国人的闭关自守和骄傲自满:第一次是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了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傲慢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你认为整个近代时期(18401949)最严重的侵华战争是哪一次?概括说明判断的理由。(6分)历史面面观材料三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道路,中国经验已上升为中国模式,其中包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模式。(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模式、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内容。(8分)答案:(1)解决地方势力的威胁;中央机构的有效运转;科举制的大力推行。(2)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原因:日本的侵华战争旨在全面灭亡中国,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占据大半个中国,进行长达十多年的殖民统治;与国际法西斯势力相呼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组成部分;进行南京大屠杀等事件,在中华民族心里留下阴影;有关战犯未得到有效惩罚,造成一系列国际问题。(3)政治模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市场经济模式: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14(2013北京东城区统检)(20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采取过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历史证明,主动融入世界,才是中华民族的振兴之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材料三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李维清上海乡土志(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型的主要表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上海社会生活较早转型的原因。(8分)(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6分)措施典型代表意义深圳、珠海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青岛、大连有力地增强了中国国民经济的活力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答案:(1)政府重视(或政府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管理);范围广(或交易国家多);贸易税收(市舶收入)成为南宋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敌对势力利用大海继续与中央对抗;倭寇侵扰;统治者(朱元璋)轻视海外诸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条件下缺乏经济交流的需求。(3)表现:出现西式建筑;近代邮电事业发展;外来宗教的传播。原因:上海是鸦片战争后第一批开放的通商口岸,大量西方官员、传教士、商人来此;上海是近代工业最早的诞生地和集中地;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逐渐传入。(4)建立经济特区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开放区、上海浦东(任答两点即可)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主动融入世界,与世界全面接轨解析:本题考查中国不同时期的对外政策。第(1)问,从贸易政策、范围和税收三个角度思考即可。第(2)问,从政治、经济、对外关系和统治者的政策等角度分析概括。第(3)问,主要从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分析归纳其表现;“原因”主要考虑内外因素。第(4)问,主要从中国对外开放的格局方面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