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5 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74195424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5 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5 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2讲 走向现代化的改革 专题5 戊戌变法课件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走向高考走向高考 历史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岳麓岳麓版版 高考总复习高考总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考内容选考内容选修一选修一第第2讲走向现代化的改革讲走向现代化的改革专题五戊专题五戊 戌戌 变变 法法选修一选修一课课 标标 展展 示示1基基 础础 梳梳 理理2仿仿 真真 模模 拟拟3课课 标标 展展 示示 1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 2简述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物的政治主张和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 3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基基 础础 梳梳 理理 1.社会危机: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激发了民族意识,“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口号。 2经济阶级基础: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指导:早期维新派的产生和维新思潮的形成。历史根源历史根源 1.公车上书: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2变法宣传:康有为等创办报刊,组织学会,尤其是北京的强学会和上海的时务报影响较大,维新变法的新局面逐渐形成。 3施政纲领:1898年初,康有为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了比较具体的变法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进程进程 4组织机构:1898年成立保国会,以“保国、保种、保教”为宗旨,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5百日维新 (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2)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教、军事等方面。 (3)评价:新政得到了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地主的支持,但是变法措施没有涉及设议院、开国会和定宪法等内容。 6失败:新政危机四伏,遭到旧势力强烈反对。慈禧太后做好随时镇压的准备。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戊戌六君子。新政内容除设立的京师大学堂和中小学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 1.维新运动是一场救亡图存的爱国政治运动。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而奔走呼号,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2维新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一时期,具有维新意识的近代知识分子形成,他们的宣传和主张及其实践活动,起到了开阔眼界、解放思想的作用。评价评价 3维新运动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社会舆论和思想观念,这是它留给后人的最可贵的精神遗产。近代文化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近代传媒的影响从通商口岸拓展到内陆城市,人们的认知空间扩大。维新派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影响很大。仿仿 真真 模模 拟拟 材料二涩泽荣一(18401931)被誉为“日本实业之父”。他提倡“论语加算盘”,强调“要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帮助大家过好日子,就得有钱”,也就是说不能丢开经济来空谈政治。他又强调“孔子之教与富是一致的,为富不仁是不对的,实行仁义才能得到真富”。 涩泽子爵话论语 (1)就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概述材料一、二的观点,并指出其相似之处。 (2)有西方学者认为:“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请简要评述这一观点。 【答案】(1)材料一主张传统范围内的改革,认为对儒家文明进行改造,就可以满足现代化的需要。材料二主张发展经济的同时倡导儒家伦理,仁义与财富并重。相似点:传统文化可以和现代化并存。 (2)角度1:西方科学是近代文明的产物,儒家文化是农耕文明的反映,两者对立等。 角度2:西方科学与儒家文明可以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等。 【解析】本题考查中日近代的改革。第(1)问,“观点”从材料中寻找关键字句进行提炼即可;“相似之处”从材料一、二中找出共性,即传统与现代化并存。第(2)问是开放性题目,根据理解进行评判分析,但必须观点与论据统一。 材料二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能赶上西洋人吗?能利用科学和机械吗?能的话,我们民族的前途是光明的;不能的话,我们这个民族是没有前途的。因为在世界上,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则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 以上材料均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特征和“伟大的方案”的基本特点。 (2)与材料一“伟大的方案”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何进步之处?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作者为什么认为“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 【答案】(1)历史特征: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国传统文化落后于时代;先进中国人探索救国方案。 基本特点: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 (2)进步之处:提出越早越快接受近代文化才能实现国家富强。 说明:确立君主立宪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推行文明开化,实现文化转型;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国学习西方特点的分析理解能力。第(1)问,“历史特征”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外交等角度归纳,“方案的基本特点”可依据材料“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得出。第(2)问,从材料“一切的国家能接受近代文化则必致富强,不能者必遭惨败,毫无例外。并且接受得愈早愈速就愈好”可以提取出进步之处。“日本就是一个好例子”可以考虑日本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措施。 3(2014山东4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 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 材料二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 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 (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 【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 (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解析】(1)关于二人的在改革问题上的相同之处,重点强调二人都主张进行变革。(2)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首先要注意,光绪帝主张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不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与维新派的主张有本质的区别,故不可能实现。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认为“变法三年,可以自立”的历史背景。 (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根据上述材料,分析维新派在变法中的失误之处。 【答案】(1)西方和日本变法取得成功;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中国民族危机加深;康有为希望通过变法,独立自强,尽快摆脱被瓜分的命运。 (2)变法过程中急于求成;变法内容上贪大求全;触动了既得利益者,树敌太多;变法理论有偏激之处,内部意见有分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