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说课稿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4188255 上传时间:2022-04-1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第三课时)说课稿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3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七年级下册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八年级、九年级的几何证明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本节课内容对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动手能力、理解几何语言的精妙也有很好的作用。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用“SSS”、“ASA”、“AA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本节课主要研究“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是否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通过让学生动手画三角形,体会并发现两个结论:“两边与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SAS”、“两边与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2、重点难点本节课的重点:(1)探索“两边一角对应相等是否能够证明三角形全等” (2)利用“SAS”来证明三角形全等本节课的难点:理解并能写出证明三角形全等的过程二、教材处理1、学生情况初一的学生活跃好动,容易接受直观的现象,但推理逻辑能力很差。对刚开始接触几何证明的学生来说,正确表达几何证明过程的难度很大。因此必须有针对性的通过探索与模仿环节来培养他们的推理、几何表达能力。2、教材内容的适当调整初一的教材中只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判定定理,并能够应用推理的形式来判定三角形全等即可,但并没有要求学生按正规的几何证明过程来表达。通过以往的经验发现,到初二、初三之后再要求学生来写完整的证明过程,已经为时太晚。学生的那种“先入为主”的推理表达方式让学生很难再转到正规的几何证明过程。所以在这里我就大胆的从初一开始来培养他们写出几何的证明过程,可能有点难,但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发现大多数学生都可以接受并且写出正确的几何过程,因此这节课我会仍然培养学生来学习写出几何证明过程,为初二初三的几何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3、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设计模式:探索环节(15分钟)快速练习环节(5分钟)学习与模仿环节(10分钟)拓展与延伸环节(10分钟)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当然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程度、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完成练习的情况,及时调控教学进程。三、目标分析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三个角度考虑,本节课确定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探索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SAS”2. 会利用“SAS”来证明简单的三角形全等能力目标:通过画三角形观察对比而总结归纳出“SAS”判定定理,培养学生用准确的几何语言表达,再通过学习与模仿培养学生的几何证明表达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总结归纳让学生体会几何语言的精妙之处,再通过学习与模仿让学生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四、教学过程说明结合学生特点与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我尽量让学生“动静结合”,既有动手与合作交流,也有独立思考与练习,使各个阶层的学生都能有所受益。下边是我将从每一个环节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方面加以说明。教学设计过程: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探索环 节:15分钟|画三角形(1)画一个三角形,两个边分别是2.5cm和3.5cm,它们所夹的角为600(2)画一个三角形,两个边分别是2.5cm和3.5cm,长度为2.5cm所对的角为6001.画三角形2.同小组的同学观察所画三角形是否全等3.总计归纳结论1、通过画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发现判定定理,更容易理解和接受2、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语言表达能力 “动”有所获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快速练习5分钟|1、如图1,O点为AB和CD的中点,则可根据 ,判断 AOCBOD2、如图2, ABAC,ADAE,则可根据 ,判断 ABE EDBC图1图2学生独立完成这两题1、 让学生应用“SAS”来判断三角形全等2、 感受学有所用“静”有所悟三、学习与模仿10分钟|如图3,已知AB=CD、ABCD,则(1)ABC与DAC全等吗?并证明 (2)AD与BC平行吗?说明理由 图31、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2、不会的可以小组合作讨论3、请写得好的学生讲过程写在黑板,最好是两个1、 先独立思考,会的自己做,不会可以小组内相互讨论2、 两学生上黑板板书,老师点评。一是为了让学生知道几何证明可以殊途同归。二又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成功,增加学习兴趣。三是有的放矢,发现书写过程中的易出错误。动静结合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拓展与延伸10分钟|如图4, ABAC,AD为BAC的角平分线,请问图中有几组全等三角形?并说明理由 图41、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答2、 再与同伴交流有几组全等三角形,找出原因3、 写出证明过程1、 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2、 思维要严密,说理要有依据动静结合五、课堂小结3分钟1.可以用哪些方法判断三角形全等? 2.哪些条件不能判断三角形全等学生集体回答通过本节课学习,绝大多数同学可以回答这两个问题布置作业完成讲学稿作业部分(分层布置)记录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 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我觉得首先要考虑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按照设计意图完成。其次课堂中采用口答、小组讨论、板书等方式来让老师能够准确了解学生学习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最后通过作业来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之后如何查漏补缺。另外,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作单独辅导,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实效。第4页,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 > 营销创新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