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精品文档 第八讲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八讲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考点梳理 一、对应考点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理解我国法律是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2.懂得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规范人们的行为,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3.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4.了解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5.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二、知识网络图 我们身边的规则 走近法律 生活离不开法律 第七课谁都不能违法 做感受法律的尊严法不可违 知犯罪必受惩罚 法认清犯罪危害 守防患于未然 法加强自我防范 用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 法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的第八课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 人法律护我成长求助有路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敢打官司 善于斗争 三、常见考点问答 1.为什么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社会是由人集合而成的,社会活动是人的活动。人们活动的目的、动机各不相同。如果没有行为的规则,社会就会混乱不堪。无规矩不成方圆。 2.法律的含义、特征是什么?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以规定权利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力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2)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这是法律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法律与其他行为规范的最根本区别。(3)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津的作用及其表现是什么? 规范作用,具体表现在它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如果人们违反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和处理。保护作用,即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及为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区别:(1)对社会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违法行为的情节轻微,对社会危害不大。而犯罪的情节较重,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触犯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3)处罚的方法不同。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由行政机关给予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则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刑罚。 联系:一般违法和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都违反了法律、法规,都应受到法律制裁。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许多违法犯罪行为都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 启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纪守法,谨慎交友、远离各种不良诱惑,依法自律等。 5.维护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有哪些? 非诉讼手段(包括:投诉、调解、裁决、仲裁、复议、申诉等,这是常用的有效手段);诉讼手段(最有效的手段)。 6.诉讼的类型有哪些? 刑事诉讼(公诉、自诉)、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命题探究 命题趋势:未成年人的成长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但是未成年人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法制观念不高,容易受到各方面的侵害。因此学法用法,依法自护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考查内容与法律的基本知识及九年级国情中“发展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整合,多以选择题和背景材料题出现,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形式向开放性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如感受法律尊严的试题,主要内容如法律的特征、作用,违法与犯罪,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等,这部分内容多以选择题和背景材料题出现,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命题形式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所给材料中主人公的行为性质,对应的法律责任及相应的启示等,检验考生的是非立场,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明确法律的权威。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试题,考点内容侧重于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机关对于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以及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义务教育法”考查考生对法律规定的四种特殊保护的认识,明确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应承担的义务。通过案例、漫画、背景材料等形式,考查考生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在此基础上得出相应的自我保护对策。 学法用法、依法自护是历年来中考的重点,同样也是2010年中考的重点,这要我们在关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人受到侵害以及未成年人成功自护的典型事例,关注党和国家为保护未成年人出台的一些具体措施。 典例精析 1.(09河南)2009年1月22日,备受社会关注的三鹿系列刑事案件在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张玉军、耿金平、田文华等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启示我们 公民一定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法不可违,违法必究 违法行为必将受到刑罚处罚 违法必究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A.B.c.D. 答案:A (09太原)2.朱某因无法忍受李某不断用手机给自己发送侮辱性短信,将李某告上法庭。法院作出判决,要求李某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对这一案例,认识正确的是 A.发送短信会造成社会危害B.李某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c.诉讼是唯一的维权方式D.我国法律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答案:D 3.(2009潼南)中学生小刚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到本班同学小江被几个身强力壮的社会青年拦住搜身。小刚未加思索,立即上前替小江打抱不平,结果两人都被打成重伤,住进了医院。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见义勇为,就要敢于硬拼 B面对歹徒行凶,及时拨打“110”报警 c凡是遇到违法犯罪分子,都要避而远之 D要有保护他人的胆识和勇气,更要善于智斗 答案:BD 4.右图中网吧老板的行为违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关于的规定,他的行为属于。 A家庭保护一般违法行为 B社会保护犯罪行为 c司法保护一般违法行为 D社会保护一般违法行为 答案:D 【解析】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了家庭、社会、学校、司法保护,营业性的网吧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属于没有履行社会保护之责,违反的是未成年人保护法,所以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5.某酒店的经理罗某招用了一名年仅14岁的男孩从事打杂工作,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了解此事后,依法处理了这件事,同时责令罗某立即停止使用童工。劳动监察部门的行为是对未成年人实施 A家庭保护的体现B学校保护的体现 c司法保护的体现D社会保护的体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未成年人的四个保护的内容的理解,注意审题,题目中提及到劳动监察部门的行为,这是社会保护的体现。 模拟精练 一、请你选择 1.一曲朋友红遍大江南北的著名歌手臧天朔,于08年11月6日被曝涉嫌斗殴命案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据悉,臧天朔被捕与5年前一起发生在廊坊引发命案的斗殴事件及多起其他恶性事件有关。犯罪作为法律打击的重点,是因为 A.犯罪是违法行为 B.犯罪危害他人 c.犯罪危害社会 D.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2.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有 机智求助他人抓住歹徒记住不法分子的特征和行为,及时拨打“110”报警不畏强暴,以死相拼巧妙周旋,趁机逃脱后及时报警 A.B. c.D. 4.维护我们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也是保护我们最好的屏障是 A.通过诉讼的方式来维护权益 B.通过有关部门调解、仲裁解决争议 c.通过德高望重的人来调解 D.向政府部门寻求帮助以求解决 5.“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的诗句给我们的启示是 A.社会是复杂的,要谨慎交友 B.经常犯错误必然会跌入犯罪的深渊 c.预防违法犯罪,要从矫治不良行为做起 D.一般违法与犯罪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6.2008年1月15日凌晨,阿强等3名中学生酒后驾驶摩托来到路口,恰遇一男青年,他们3人以恐吓、搜身等方法,抢劫了男青年李某身上的50元钱。此后,3人仍不罢休,继续用砖头击打李某的头部,造成该男青年昏迷。之后3名少年被警方逮捕归案。要判断这3名学生是否构成犯罪的标准是他们的行为 是否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是否违反校纪和社会道德规范 是否应受刑罚处罚是否触犯刑法 A.B.c.D. 7.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2条规定:“公安机关应当采取有力措施,依法维护校园周边的治安和交通秩序,预防和制止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这一规定内容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A.家庭保护B学校保护c社会保护D司法保护 8.下列选项的做法,违反了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是 A.小王在家里抽烟,被爸爸发现,香烟被没收 B.小张想到家里附近的网吧上网聊天,结果被工作人员拒绝 c.13岁的小李因为没有考出好成绩而被妈妈赶出家门,露宿街头 D.小陈因为课堂上和同桌讲闲话,被老师批评 9.某市有关部门联合举办了“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示牌发放仪式,要求全市酒类经营者必须遵守“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的法律规定,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放置“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标示牌。此举体现了对未成年人 A.家庭保护的要求B.社会保护的要求 c.学校保护的要求D.司法保护的要求 10.“青少年经验少,自我保护少不了。自尊自爱做防护,公共场所不露宿。遇到侵害莫惊慌,灵活机智巧周旋。法律武器保平安,保平安”这首小诗说明 青少年要学好本领练好武术,敢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 青少年要用智慧保护自己,善于同违法犯罪的行为作斗争 青少年要有警惕性,要具备保护自己的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青少年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A.B.c.D. 二、请你概括 11.某建筑公司在居民区内昼夜施工,严重扰民,为此,市环保局对其做出了罚款3000元的决定,但该经理拒不交付罚款且态度极为强硬。几天后,市环保局以一纸诉状将该建筑公司推上被告席。在法律的强大威慑下,该公司不仅按期交付了罚款,而且做出了不再扰民的承诺。 12.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 三、请你简答 13.某校九年级学生小鹏从小就是爸爸妈妈的乖乖崽,可是进入中学后迷上了电游,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有时甚至整夜泡在网吧里,父母的苦口婆心,老师的谆谆教诲都无济于事。因为缺钱上网,他多次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后因与人结伙持刀抢劫致人死亡,受到刑罚处罚。 分析上面的案例,联系所学知识,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小鹏的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哪些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我们从小鹏的事例中应吸取哪些深刻教训? 四、请你进行观察与思考 14.观察右边漫画,回答下列问题: (1)漫画中的未成年人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是从沾染不良习气开始的。在你身边的未成年人中还存在哪些不良习气? (2)漫画给你哪些启示? 15.2006年4月21日晚上10点左右,24岁的小伙子许某在自动柜员取款机用自己的工资卡取钱,无意中将100元按成了1000元,取款机竟然真的吐出了1000元钱,卡中余额只有170多元的许某十分奇怪,马上查询自己的余额,他吃惊地发现,自己的余额竟然只扣了1元钱!许某将此事告诉同伴郭某,觉得就像天上掉馅饼一样,不拿白不拿,两人再次来到该取款机前取款。许某先后取款171笔取走了17.5万元,之后两人各自潜逃。2007年6月4日,许某被刑事拘留。11月20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许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伙同同案人采用秘密手段,盗窃金融机构,数额特别巨大,行为已构成盗窃罪,遂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2008年2月22日,该案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重审,并于3月31日宣判:许某犯盗窃罪,鉴于犯罪情节相对较轻,故改判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2万元。不管最后的判决结果如何,大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许某做错了。生活中难免有诱惑,别人的东西即便无人看管也不能拿,不义之财不可取。在发现柜员机出错后,许某选择了错误的行为,就不能不对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 结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一审判决中,适用了哪一部法律?这部法律是哪一个机关制定的? 结合材料谈谈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的关系。 作为青少年,应如何防患于未然,做守法的好公民? 五、请你参加活动与探索 16.2009年2月21日,全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会议强调,以净化网络、网吧、荧屏声频、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坚决遏制淫秽色情等违法有害信息的传播,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文化环境和氛围。 为此,冀丰中学组织了“净化环境,从我做起”的系列活动。 【时政链接】党和政府为什么高度重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 【献计献策】就如何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任意三个方面提出你的建议。(所提建议要合情、合理、合法。) 【自我反思】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 1.D2.c3.A4.A5.c6.c7.c8.c9.B10.B 11.法律具有强制性。 12.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制观念;我们要防微杜渐,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患于未然;认清犯罪危害,加强自我防范。 13.(1)小鹏的不良行为有:整夜泡在网吧;无心读书经常迟到旷课;向小学生索要零花钱。他的犯罪行为有:持刀抢劫致人死亡。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要学会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青少年要学法、知法、守法,做到依法自律,学会依法保护自己。要正确听取父母和老师教育。要结交有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朋友等等。 14.(1)例答: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所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观看、收听色情、议会的影像制品、读物等;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等。 (2)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增强法制观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避免沾染不良习气,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面对取款机出错吐出的钱,如果主动举报,可能获得“好市民”、“拾金不昧”的赞赏。材料中许某抱着“不拿白不拿”的贪婪思想,用只有170多元的卡取走17.5万元,最终坠入违法犯罪的泥潭。这说明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高低,与违法犯罪具有必然的关系。道德水平高、法制观念强,就会追求上进,不犯或少犯错误,行为上就不会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道德水平低、法纪观念淡薄,就会追求低级趣味,难免违反纪律的错误,发展下去就可能违法犯罪。 学会拒绝(抵制)不良诱惑。重视道德修养,防微杜渐,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认真学习法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通则、刑法),树立法律意识,自觉依法自律。 16.(1)学校周边环境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因素(生活中存在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消极文化或不健康文化的传播不利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或腐蚀毒害未成年人的心灵);青少年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影响;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等。 (2)国家:完善立法;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技术和经济等多种手段实现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社会环境,特别是要加强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如:关闭非法网吧、学校附近不得开设营业性录像厅、清理不健康的书摊、创作更多适合未成年人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为青少年创设开放适合的娱乐活动场所等。家庭:家庭要尽到对未成年人教育和监护的职责。学校:学校要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引导,使其远离不良诱惑。 (3)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依法自律,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明辨是非,自觉抵制消极文化;应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克服盲从众心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等。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6 / 1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