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第第20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讲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战后资本 主义的新变化主义的新变化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罗斯福新政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思考】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柯立芝的思想对美国历史造成的最大影响是什么? 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2)具体原因:资本主义固有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3)直接原因:股市投机活动猖獗,掩盖了生产和销售的矛盾。2.标志:1929年10月,美国纽约华尔街证券交易所股市的崩溃。3.表现:股价暴跌;工厂倒闭;生产下降;失业剧增。4.特点:(1)持续时间长;(2)波及范围广;(3)破坏性强。5.影响(1)经济破坏:资本主义世界损失严重。(2)国际关系:各国采取以邻为壑、转嫁危机的办法,提高关税,实行货币贬值,国际关系日益恶化。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3)政治危机: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思考】这是一幅20世纪30年代反映人物神态对比鲜明的漫画。漫画形象地刻画了胡佛、罗斯福二人的心意与神情,画中胡佛失意,愁眉苦脸,而罗斯福得意地大笑。面对经济危机,胡佛为何愁眉苦脸,而罗斯福却“得意”地笑了,罗斯福得意地笑的资本是什么?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他为何被美国人民奉为历史上最受尊敬的三位总统之一? 二、罗斯福新政1.背景(1)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打击。(2)胡佛反危机措施的失败,加剧了社会动荡。(3)美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采取措施摆脱经济危机。(4)罗斯福当选美国总统。2.内容(1)整顿金融:通过整顿银行等措施,恢复银行正常信贷活动。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复兴工业:通过工业复兴法。(3)调整农业: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政府补偿。(4)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通过社会保障法,兴办许多公共工程。3.特点: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4.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部调整。5.影响(1)意义新政的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美国逐渐摆脱了危机,生产力得到了恢复。新政开辟了新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后来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新政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局限: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三、凯恩斯主义1.背景(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之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占据主导地位,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2)经济大危机的爆发使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受到质疑。2.内容(1)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2)政府应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3.地位: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被称为“凯恩斯主义”。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四、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1.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1)原因: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普遍放弃自由放任的传统,接受凯恩斯主义。(2)方式: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整社会生产。(3)评价:积极方面:一定程度上避免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必要性。消极方面: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2.“人民资本主义”(1)原因: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含义: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3)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4)实质: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资本家手中。3.“经营者革命”(1)原因:企业生产科技含量的增加和生产过程的日益复杂。(2)含义:企业所有者退出生产第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即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3)影响:提高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4.福利国家的出现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前提:战后,发达国家在生产力提高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2)资金来源:由个人缴纳、企业缴纳、国家补贴三部分组成。(3)特点:从单纯的救济发展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覆盖面广,种类繁多;低收入阶层受惠多。(4)实质: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趋势。(5)评价积极方面: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消极方面:也使一些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5.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1)经过调整和改革,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黄金时代”。(2)1973年,发达国家出现经济“滞胀”现象,这些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细节1】只有美国政府对经济实行干预吗?其他国家情况如何?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下,并非只有美国实行了经济干预,实际上各国解决危机的方式是大致相同的,都是国家干预经济,只是干预的方式不同。美国是全面干预经济,而德国、日本则是将国民经济纳入军事轨道,走上法西斯道路。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细节2】罗斯福新政究竟调整了什么社会关系?改变了美国社会性质吗?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出的局部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细节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走向更高阶段的垄断吗?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既不是垄断资本家日益排挤中小企业,也不是指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而是指国家对经济的控制加强。【细节4】西方国家的福利政策覆盖面有多大?二战以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局部的社会保障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单个的社会救济发展成了一种公民的“权利”,甚至实施社会立法,形成“福利国家”政策。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图片:章鱼蔓延全球。【精析一】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的教训是什么?1.造成此次危机的原因之一是各国的自由放任政策恶性发展。这就说明政府要居安思危,要适时调整和干预经济。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造成此次危机持续时间长、危害程度深的原因之一是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采取了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导致矛盾尖锐。经济危机期间,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设置关税壁垒、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商品倾销战,因此,危机程度加深,形势恶化。这就说明各国在发展经济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国际合作,削减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3.20世纪20年代美国分期付款销售额过度膨胀,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加速了危机的到来。因此,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减少危机发生的概率,防止危机恶化、扩展和延续,确保经济持续发展。为了恢复公众对银行的信任,1933年3月12日,罗斯福通过无线电广播发表“炉边谈话”,向公众解释关闭银行的原因及联邦政府重振金融系统的措施,同时宣布从翌日起,将陆续使经过审查合格的银行重新开业。这种与公众“拉家常”式的炉边谈话,成为他向公众阐述政府政策的一种有效方式。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新政的特点全面创新新的经济理论:国家对经济直接干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经济运行机制调整为:市场自我调节+国家行政直接干预经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的历史起点:新政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新的视野:具有干预经济、关注民生、协调发展的特点,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全面对国家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但尽量避免国有化方式而保留资本主义自由企业制度。新的制度:罗斯福新政为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摸索出一条延长资本主义生命的唯一可行途径,即大力发展非法西斯式的、走所谓“福利国家”道路的国家【精析二】罗斯福新政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能成功?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垄断资本主义罗斯福“新政”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2.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2)美国有着世界经济霸主的地位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的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中,仅社会保障及教育开支就超过了60%。【精析三】福利政策的双重影响。1.积极方面: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之一。(1)在消除社会不公,保障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促进社会民主和公正方面,确实发挥了重要作用。(2)扩大了社会消费,刺激了社会需求和经济增长。2.消极方面:使发达国家出现新的问题。(1)巨额公共开支加重了财政负担,引起巨额财政赤字、通货膨胀。(2)劳动积极性下降,导致生产增长率降低,失业率上升。(3)沉重的税务负担,造成企业后劲不足,设备改造缓慢,经济效益下降。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根据美国2011年初公布的数据,在2010年美国政府财政开支的65320亿美元 凯恩斯主义和人民资本主义这两个历史概念(尤其是人民资本主义)在人教版的教材中没有系统的介绍,但又是世界经济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新课标高考中经常有所涉及,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其理解和掌握。【凯恩斯主义】凯恩斯主义,或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在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它认为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供需矛盾,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挥其重要作用,成为“看得见的手”。凯恩斯的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二战后,凯恩斯主义取代了过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去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成为西方各国制定经济政策的主要依据;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20世纪7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被其他学派所取代。【人民资本主义】人民资本主义是前美国商会会长约翰斯通为美化资本主义而提出的一种资本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股份公司的广泛发展和大量小额股票的发行,使小额股票广泛地分散在社会各阶层手中。资产阶级学者把工人持有少量股票的现象,粉饰为资本主义的“质变”,宣扬资本主义正在变成“人民资本主义”。其实质是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是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但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链接高考】(2010高考上海历史,24)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点评:凯恩斯经济理论出台后,成为资本主义政府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社会福利政策属于政府转移支出,根据凯恩斯理论,这有利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客观上也有利于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放任的经济政策,政府不进行干预,结果经济危机非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下述材料给出了相反的结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胡佛对经济的干预包括抬高工资率和物价、扩张信贷、扶持濒临破产的企业和增加政府开支(如对失业人口进行经济补贴,为公共工程融资等)。正是政府的过多干涉和对私营产值的掠夺,才导致经济危机形势愈益严重。他的新政是罗斯福新政的前导。他强调,“在一个崩溃的时代,仅仅亡羊补牢是不够的;我们必须彻底摆脱政府对经济的规划,使政府完全远离货币供给和经济领域,这样我们才能走进一个以企业为主导,真正自由而无阻碍的市场经济”。美默里罗斯巴德美国大萧条点评:当代美国新经济学派认为,胡佛政府对于经济危机的政策并非“自由放任”,而是强制干涉,给私营经济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教材指出,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大危机初期,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了自由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欧洲的债务主要是用作支付社会的巨额福利开支,由于社会福利开支易放难收,而欧洲各国也相继步入人口老龄化周期,经济增长又停滞不前,唯有继续以债养债,支付不断增加的福利开支,结果引发历来最大规模的一次债务危机。欧债危机之所以沉痾难治,更因在高福利政策主导下,各国的福利开支不断扩大,而各政党为了争取选票,又不断向选民开出各种福利支票,令债务问题如滚雪球愈滚愈大,其中法国的退休金开支更属于欧盟国家中前列。这次连法国也自身难保,说明高福利政策已经难以为继。2011年8月12日中国新闻网点评:材料认为欧债危机的根源是西欧高福利政策,高福利造成高开支,而高开支进一步加重了政府的经济负担,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债务危机,高福利政策已经难以为继。对此,你有何看法?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需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摘编自美阿瑟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步骤二:概括材料,结合所学,得出要点关键词概括材料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罗斯福新政取得成效的原因从金融措施的角度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得出【整顿银行,恢复信用】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回忆教材相关知识(紧扣材料要求的时间和内容范围,由材料未涉及处概括关键词)概括关键词从“金融措施”的角度分析新政的措施有:宣布美元贬值,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社会需求(材料未涉及)【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刺激社会需求】结合所学整理得出答案取得成效的原因: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第第21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讲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和 苏联经济改革苏联经济改革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斯大林模式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思考】苏联漫画家摩尔的作品救命,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初,一位农民的骷髅,其背后的“麦穗”已经干瘪萎缩。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这幅漫画意在表明什么?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1)国际:俄国十月革命后,英、法、美、日等资本主义国家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2)国内: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1)农业:实行余粮征集制。(2)工业: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商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原则。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3.特点: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种特点。4.评价(1)意义:最大限度地集中了全国的人力、财力、物力,为战胜国内外敌人,为捍卫苏维埃政权起了重要作用。(2)弊端: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超过了社会政治经济的限度。【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生活中排斥商品关系,用军事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运转,进而直接进入社会主义;新经济政策是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有什么好处?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会不会使苏俄重新走回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 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二、新经济政策1.背景(1)苏维埃政府亟须恢复遭到战争严重破坏的经济。(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频繁发生暴动。(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2.目的: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内容(1)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纳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粮食税的数额大大低于余粮征集制。(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仍归国家所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4.意义(1)找到了一条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途径。(2)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支持;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思考】毛泽东在评论苏联的工业化时说:“苏联片面地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因而造成市场上的货物不够,货币不稳定。”这说明苏联工业化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对日后的苏联造成了何种影响? 三、斯大林经济体制1.确立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途径:经过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实施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逐步取消新经济政策。(2)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2.特点(1)实行单一的公有制。(2)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3.评价(1)积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突出成就,形成了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日后战胜德国法西斯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2)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僵化执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四、赫鲁晓夫改革1.背景(1)战后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斯大林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农业问题尤为突出。(2)1953年斯大林逝世。不久,赫鲁晓夫出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2.措施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农业:用收购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将拖拉机等卖给集体农庄等。(2)工业: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结局:1964年赫鲁晓夫在党内斗争中失败,被迫退出政治舞台。4.评价(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取得了一定成效。(2)局限: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在维持原有经济体制的基础上进行局部改革;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盲目性;赫鲁晓夫个人作风也阻碍改革的进行。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环球时报以勃列日涅夫让苏联盛极而衰为题,对其进行了全面评解。文章说,在很多历史学家眼中,这位执掌苏联大权18年之久、坚持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的苏共总书记是苏联最终走向瓦解的罪魁祸首。勃列日涅夫改革为什么失败? 五、勃列日涅夫改革1.背景:勃列日涅夫上台后,纠正赫鲁晓夫时期造成的混乱。2.措施(1)工业:推行新经济体制,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2)农业: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等政策。3.结果【思考】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1)收到了一定成效,工业利润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提高,国民收入增加。(2)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入停滞。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全面滑坡。4.失败原因(1)改革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架,这是其失败的根本原因。(2)改革后期指导思想趋于保守。(3)与美国的军备竞赛日益加剧,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思考】斯大林去世后,后继的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改革,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最终导致1991年苏联解体。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戈尔巴乔夫是如何进行改革的?为什么会失败? 六、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1.背景:1985年,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戈尔巴乔夫出任苏共中央总书记。2.措施(1)经济: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政治:后期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改革。3.结果(1)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2)戈尔巴乔夫把重点转向政治改革,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细节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1)适应战时需要。它是以“一切为了前线”为口号的非常措施。(2)具备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配给制等措施,但实践证明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3)主观超前性。“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超越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凭主观意愿企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细节2】新经济政策究竟“新”在哪些地方?新经济政策“新”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发展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来巩固工农联盟,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造性的发展,是从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和与时俱进。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面的措施区别在哪里?余粮收集制是适应了当时战争的需要采取的非常措施,但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实行固定的粮食税,减轻了农民负担,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只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短期措施;农业集体化的实行,基本适应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但措施过当,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细节4】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吗?(1)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制度。(2)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只能说明斯大林模式的失败,而不能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细节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农业集体化在农业方中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阶级斗争观念。有些领导干部一再说,新经济政策实行后,在苏联经济中已没有留下什么社会主义因素了。”【精析一】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同点1.目的不同:前者是集中财力、物力和人力取得军事上的胜利;后者则是解决国内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实质不同: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手段和行政手段控制社会的运转,进而直接进入共产主义;而后者则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通过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3.经济效果不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新经济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它使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并建立起 “苏俄绝大多数老近卫军、干部和党员是因投身革命而走到领导岗位的,心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了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精析二】斯大林模式的特点和评价1.特征(1)经济方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2)政治方面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民主法制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个人崇拜之风盛行,党和国家的政治生活极不正常。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评价(1)这一模式在初期和战争时期曾发挥了巨大作用,使苏联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2)它建立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创新,对二战后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了深刻影响,促进了这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形成了同资本主义阵营相抗衡的社会主义阵营。(3)它没有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仍把政治斗争放在第一位。它忽视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影响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发挥。(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和中国照搬苏联模式,致使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斯大林模式成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国家资本主义,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些概念在教材上都没有展开阐述,备考复习时应予以关注。【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指国家能够直接控制、支配的资本主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和作用取决于国家的性质。资产阶级专政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是无产阶级政权能够加以限制、规定其活动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国家资本主义最早出现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曾有租让和租赁等形式,存在时间很短。在中国,它是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一种过渡形式,带有不同程度的社会主义性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国家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体现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管理和调节作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链接高考】(2011高考海南历史,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A.二月革命时期B.十月革命时期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点评:列宁的认识中包含着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其目的是利用国家资本主义恢复发展生产。据此,苏俄制定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么,是怎样实施的,没有给出评价。下述材料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它违背了列宁提出的改造农民的自愿和逐步原则,使千百万农民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牧民在这场变动中遭受许多本可以避免的苦难与死亡。苏联学者估计,集体化时期遭到迫害的有5001000万人。而19321933年乌克兰、北高加索地区的大饥荒使300400万人饿死。集体化运动中,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行政命令体制,把农民束缚在农庄里,使农民失去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甚至连迁徙自由也受到限制。政府忽视农民的物质利益,限制城乡间的商品货币关系,用超经济手段从农民身上拿走很多。所有这些使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问题重重,农民生产积极性低下,农牧业生产长期停滞落后,严重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人民版教材点评:在人教版的教材中只简单提到“为了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苏联政府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没有对其做任何评价。而人民 全盘集体化是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大措施,教材只叙述了它是什版教材则给出了“全盘集体化运动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和错误”的结论。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对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评价,学术界历来有不同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它超越了客观历史发展阶段,采取的办法是完全错误的,试图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分配。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超越了客观历史阶段,而是战时客观现实的需要,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动员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供应前线,保证了战争的胜利,从而保卫和巩固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点评:教材既承认这种政策(主要是余粮收集制)“成为扭转战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同时也客观地指出它“严重地损害了农民的利益”等。对此,你怎么看?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带着问题读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赫鲁晓夫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及其原因。赫鲁晓夫从美国种植玉米的成功看到了提高粮食产量和给畜牧业提供大量饲料的前景,于是大力推广种植玉米。他不顾苏联气候条件的具体特点和已形成的农作物播种格局,要求在全苏各地区,在每一个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都普遍种植玉米。在伴有行政命令式的要求之下,玉米的种植面积迅猛扩大,1953年为580万公顷,1956年达1640万公顷,1962年增至3710万公顷,许多原来种植传统粮食作物小麦和黑麦的耕地也种上了玉米。这些被“排挤”的农作物比玉米更适合当地的土壤和气候条件;玉米在很多地方因生长条件欠佳和管理不善,产量并不理想,作为饲料的青玉米营养价值也没有预期的那样高。 摘编自赫鲁晓夫执政史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步骤一:整理设问,理清目标与途径目标限制性条件途径1.大力推广玉米种植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赫鲁晓夫时期根据材料;结合所学2.推广玉米种植给苏联农业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原因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划分材料层次概括关键词由得出【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由得出【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由得出(材料已涉及)【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由得出(材料已涉及)【生产管理不善】步骤二:概括材料,结合所学,得出要点关键词概括材料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结合所学整理得出答案后果:玉米种植挤占了耕地,导致其他粮食作物减产;玉米产量和质量未达到预期目标。原因:凭主观意志办事,不顾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用行政命令强制推广,生产管理不善;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回忆教材相关知识(紧扣材料要求的时间和内容范围,由材料未涉及处概括关键词)概括关键词由当时的背景可知:赫鲁晓夫上台后,逐渐走上了与美国争霸的道路,为取得争霸的物质条件,大力改革,发展经济,为此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赶超美国的经济指标(材料未涉及)【急于实现不切实际的赶超目标】【追求霸权地位】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单单 元元 整整 合合 一、世界历史上三大发展模式的比较类型斯大林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西方模式(英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生产资料私有制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农业制度集体化农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资本主义大农场经济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政治制度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二、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马克思设想。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其主要特征是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2.列宁认为在生产力相对落后的俄国,也能建成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探索。新经济政策使苏俄恢复了经济,巩固了工农联盟。3.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只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尤其是发展重工业;政治上建立社会主义的高度集中的体制。斯大林时期推行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方针,并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这种体制带有严重的缺点和弊端,严重阻碍了苏俄国民经济的发展。4.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了改革,但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改革都没有取得成功,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5.戈尔巴乔夫对社会主义提出了新的看法。以“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提倡“民主化”和“公开性”,对苏联的历史全盘否定。他所进行的改革不但没有解决苏联长期存在的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6.新中国建立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走上了社会主义的道路,经历了曲折与探索,取得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七)比较型选择题【题型特征】 比较型选择题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或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作为对象进行比较分析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的选择题。从形式上看,比较型选择题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比较型选择题在题干中一般有“相同点”“不同点”“共同之处”“相似之处”“最大的不同点”“最根本的不同”“本质上的相似之处”等词语出现;隐性比较型选择题则没有明确的提示语。从内容上看,这类选择题既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表面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也有对历史事件或历史现象的本质问题进行分析比较的,而后一种更常见。【解题技巧】 一审,仔细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注意题干考查的角度,看题干是考查两者的区别,还是考查两者的联系,或者是考查两者的所有关系即包括区别与联系。二联,联系教材中相关的知识,抽取、储备与题意相关的知识,并进行对比。三比,把备选项和题干进行联系比较,先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错误,再看备选项观点是否符合题干考查的角度。四审,审查备选项,只有本身是正确的且符合题干要求的备选项,才能最后入选。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示例】 (2011高考江苏历史,11)下列图片可以反映建国后土地制度的变迁,在这一过程中,最主要的改变是( )A.土地的使用权B.土地的用途C.土地的所有权 D.土地的规模【命题分析】 注意区别土地性质、所有权、使用权等概念解答。建国以来,农业合作社下,土地的使用权属于合作社;人民公社体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的使用权归属于农民,故A项符合题意。在这三种制度下,土地的用途主要是农业生产,故B项是二者的共同点;土地的所有权都属于集体,故C项也是二者的共同点;土地的规模也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排除D项。【答案】 A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八)评价型选择题【题型特征】 评价型选择题的常见命题形式有:一是主体+评价类,即题干给出被评价的主体,选项提供对该主体的评价,从中选择最合适的评价。经常呈现的形式是“关于某某(可以是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概念)的评价(或者说法、解释、表述、分析)正确(或错误)的是”。二是评价+主体类,即题干给出对某事物的评价,选项提供与评价相关的主体,从中选择最合适的主体。【解题技巧】 (1)理论法。这是解答此类题目最常用的方法。对历史的评价离不开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支撑,许多题目命制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因此学生应该掌握一些基本的历史理论(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辩证关系原理)。(2)史论结合法。弄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根据题干给出的结论,分析其与选项中的史实的关系,然后进行综合分析。(3)直选法等方法有时也会用到,如解答非组合型否定式评价型选择题时常用此法。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示例】 (2010高考浙江文综,16)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下列各项中,确切反映唐朝科举制情况的是( )A.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B.采用八股考试方式C.分进士等科目考试D.要求应试士人熟读四书五经【命题分析】 抓住时间信息“唐朝”和关键词“科举制”。“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指的是九品中正制,人才由有名望的推荐官荐举,排除A项。“采用八股考试方式”是在明清时期,与限制时间“唐朝”不符,排除B项。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故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学子的必读之书,与限制时间“唐朝”不符,排除D项。唐朝科举制的含义就是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故正确答案为C项。【答案】 C第第20讲讲第第21讲讲单元整合单元整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