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一、古诗名句一、古诗名句(一)记忆性默写(一)记忆性默写1.1.关关雎鸠,关关雎鸠,_。窈窕淑女,。窈窕淑女, _ _ 。(诗经(诗经关雎)关雎)2.2. _ _ ,寤寐思服。(诗经,寤寐思服。(诗经关雎)关雎)3.3.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_ _ 。(诗经(诗经关雎)关雎)4.4.参差荇菜,参差荇菜, _ _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经(诗经关雎)关雎) 在河之洲在河之洲君子好逑君子好逑求之不得求之不得琴瑟友之琴瑟友之左右芼之左右芼之5.5.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蒹葭苍苍,白露为霜。_,_。(诗经(诗经蒹葭)蒹葭)6.6.蒹葭萋萋,蒹葭萋萋,_。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所谓伊人,在水之湄。(诗经(诗经蒹葭)蒹葭)7.7.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 _ _ 。(诗经(诗经蒹葭)蒹葭)8.8.蒹葭采采,蒹葭采采, _ _ 。(诗经。(诗经蒹葭)蒹葭)9.9.溯洄从之,溯洄从之, _ 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诗经(诗经蒹葭)蒹葭) 所谓伊人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在水一方白露未晞白露未晞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坻白露未已白露未已道阻且右道阻且右10.10.牙璋辞凤阙,牙璋辞凤阙,_。 (杨炯从军行)(杨炯从军行)11.11. _ _ ,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12.12.宁为百夫长,宁为百夫长, _ _ 。(杨炯从军行)。(杨炯从军行)13.13. _ _ ,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14.14.我歌月徘徊,我歌月徘徊, _ _ 。(李白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15.15.永结无情游,永结无情游, _ _ 。(李白月下独酌。(李白月下独酌)16.16.手中各有携手中各有携, _ , _ 。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铁骑绕龙城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雪暗凋旗画胜作一书生胜作一书生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我舞影零乱我舞影零乱相期邈云汉相期邈云汉倾榼浊复清倾榼浊复清17.17._,四座泪纵横。四座泪纵横。 (杜甫羌村三首(之三)(杜甫羌村三首(之三) )18. 18. _ _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19.19._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锦江春色来天地,。(杜甫登楼)20.20._ _ ,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西山寇盗莫相侵。(杜甫登楼)21.21._,可怜后主还祠庙。可怜后主还祠庙。(杜甫登楼)(杜甫登楼)2222 . ._欲为圣明除弊事,!欲为圣明除弊事,!(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歌罢仰天叹歌罢仰天叹花近高楼伤客心花近高楼伤客心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浮云变古今北极朝廷终不改北极朝廷终不改日暮聊为梁甫吟日暮聊为梁甫吟肯将衰朽惜残年肯将衰朽惜残年23.23.云横秦岭家何在?云横秦岭家何在?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24.24. _ _ ,辞根散作九秋蓬。,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白居易望月有感)25.25.共看明月应垂泪,共看明月应垂泪, _ _ 。(白居易望月有感)(白居易望月有感)26.26.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压城城欲摧, _ _ 。(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雁门太守行) 雪拥蓝关马不前雪拥蓝关马不前吊影分为千里雁吊影分为千里雁一夜乡心五处同一夜乡心五处同甲光向日金鳞开甲光向日金鳞开27.27.角声满天秋色里,角声满天秋色里, _ _ 。(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雁门太守行)28.28. _ _ ,霜重鼓寒声不起。,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雁门太守行)29.29.报君黄金台上意,报君黄金台上意, _ _ 。(李贺雁门太守行)(李贺雁门太守行)30.30. _ _,山是眉峰聚。,山是眉峰聚。(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鲍浩然之浙东)塞上燕脂凝夜紫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半卷红旗临易水提携玉龙为君死提携玉龙为君死水是眼波横水是眼波横31.31.欲问行人去那边?欲问行人去那边? _ _ 。(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鲍浩然之浙东)32.32.若到江南赶上春,若到江南赶上春, _ _ 。(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送鲍浩然之浙东)33.33. _ _,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谁言天地宽。(夏完淳别云间)34.34.已知泉路近,已知泉路近, _。(夏完淳别云间。(夏完淳别云间)35.35.毅魄归来日,毅魄归来日, _。(夏完淳别云间。(夏完淳别云间) 眉眼盈盈处眉眼盈盈处千万和春住千万和春住无限山河泪无限山河泪欲别故乡难欲别故乡难灵旗空际看灵旗空际看(二)理解性默写(二)理解性默写1.1.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关雎中表达文静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配偶的句子是_,_ _ 。2.2.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蒹葭中展现一幅萧瑟冷清的秋景,起笔就给全诗笼罩了 一 层 凄 清 落 寞 的 情 调 的 诗 句 是了 一 层 凄 清 落 寞 的 情 调 的 诗 句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3.3.杨炯在从军行一诗中,表达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杨炯在从军行一诗中,表达自己投笔从戎,戍边卫国的 壮 志 豪 情 的 诗 句 是的 壮 志 豪 情 的 诗 句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窈窕淑女窈窕淑女 君子好君子好逑逑 蒹葭苍苍蒹葭苍苍 白露为白露为霜霜宁为百夫长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胜作一书生书生4.4.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内心孤独的李白在月下独酌中以明月和身影反衬诗人内心孤独的诗句是诗句是_ _ , _ _ 。5.5.杜甫羌村三首(之三)中表现时局艰困的诗句是杜甫羌村三首(之三)中表现时局艰困的诗句是_ _ , _ _ 。6.6.杜甫登楼中的杜甫登楼中的“_ _ , _ _ ”以浩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以浩大的气势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追怀。美,表达了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举杯邀明月举杯邀明月 对影对影成三人成三人兵戈既未息兵戈既未息 儿儿童尽东征童尽东征 锦江春色来天地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玉垒浮云变古今7.7.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大胆运用夸张来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中大胆运用夸张来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是表现边塞风大的句子是_ _ , _ _ 。8.8.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韩愈陈述自己因直言进谏而“朝奏夕贬朝奏夕贬”的诗句是的诗句是_ _ , _ _ 。9.9.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 决 心 的 诗 句 是和 决 心 的 诗 句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 一川碎石大如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随风满地石乱走 一封朝奏九重天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肯将衰朽惜残年残年10.10.白居易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揭示饱经战乱的零落白居易望月有感中运用比喻,揭示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表现孤独之感的诗句是之苦,表现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 _ , _ _ 。11.11.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写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含白居易望月有感中写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含不尽情思于望月之中的诗句是不尽情思于望月之中的诗句是_ _ , _ _ 。12.12.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夸张手法渲染战斗气氛的句子是是_ _ , _ _ 。 吊影分为千里雁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一夜乡心五处同黑云压城城欲摧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甲光向日金鳞开鳞开13.13.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_ “_ , _ ”_ ”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忠心。表明了誓死报国的忠心。14.14.王观卜算子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含惜春之意,亦含送鲍浩然之浙东中含惜春之意,亦含不 尽 祝 福 之 意 的 诗 句 是不 尽 祝 福 之 意 的 诗 句 是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15.15.夏完淳别云间中表达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夏完淳别云间中表达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闪烁着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是闪烁着爱国主义情感的诗句是_ _ , _ _ 。16.16.夏完淳别云间中表示诗人死后仍将抗清的决心的诗夏完淳别云间中表示诗人死后仍将抗清的决心的诗句是句是_ _ , _ _ 。 报君黄金台上意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提携玉龙为君死若到江南赶上春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千万和春住春住 无限山河泪无限山河泪 谁言天地宽谁言天地宽 毅魄归来日毅魄归来日 灵旗空灵旗空际看际看二二、文言文名句文言文名句(一)记忆性默写(一)记忆性默写1.1.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2 .2 . 夫 环 而 攻 之 , 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 然 而 不 胜 者 ,夫 环 而 攻 之 , 必 有 得 天 时 者 矣 , 然 而 不 胜 者 , _ _ 。 (得道多助,失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3.3.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_ _ ,威,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助,失道寡助)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是天时不如地利也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固国不以山溪之险4.4.得道者多助,得道者多助, 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5.寡助之至,寡助之至, _ _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6.6.所以动心忍性,所以动心忍性, _ 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7.7. _ _,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8.8. _ _ , _ _ ,国恒,国恒亡。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失道者寡助失道者寡助亲戚畔之亲戚畔之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人恒过然后能改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患者9.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_ _ 。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10.10.生亦我所欲,生亦我所欲, _ _ ,故不为苟得也。,故不为苟得也。(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11.11. _ _ ,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12.12._,_,行道之人弗受;行道之人弗受; _ _ ,乞人不,乞人不屑也。屑也。(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13.13. _ _ , _ _ ,必以情。(曹刿论战,必以情。(曹刿论战)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有甚于生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贤者有是心也呼尔而与之呼尔而与之 蹴尔蹴尔而与之而与之小大之狱小大之狱 虽不能虽不能察察14.14.夫战,勇气也夫战,勇气也,_,_, _ _ , _ _。(曹刿论战)(曹刿论战)15.15.夫大国,难测也,夫大国,难测也, _ _ 。 (曹刿(曹刿论战)论战)16.16.由此观之由此观之,_ _ 。 (邹忌讽齐王纳(邹忌讽齐王纳谏)谏)17.17. _ _ ,受上赏。,受上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18.18. _ _ ,受中赏。,受中赏。 (邹忌讽齐王纳(邹忌讽齐王纳谏)谏)19.19. _ _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一鼓作气一鼓作气 再而衰再而衰 三三而竭而竭惧有伏焉惧有伏焉王之蔽甚矣王之蔽甚矣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上书谏寡人者上书谏寡人者能谤讥于市朝能谤讥于市朝(二)理解性默写(二)理解性默写1.1.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表明人心归向、上下团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结是取得成功的关键的句子是_, _ _ 。2.2.美国挑起南海争端,遭到全世界热爱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美国挑起南海争端,遭到全世界热爱和平人士的一致反对,这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这正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所说“_, _, _”。 天时不如地利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道寡助3.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提到的安乐提到的“_ _ , _ _ , _ _ , _ _ ,”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增长才干。,增长才干。4.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分析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 _ _, _ 。5.5.古代的仁人志士在古代的仁人志士在“生生”与与“义义”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不能得兼时,总会以孟子 鱼 我 所 欲 也 中 的子 鱼 我 所 欲 也 中 的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_”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 必先苦其心志必先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空乏其身入则无法家拂士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出则无敌国外患二者不可得兼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舍生而取义者也也6.6.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曹刿论战中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_ _ , _ _ 。7.7.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在曹刿论战中,具体描写曹刿小心谨慎地观察敌情的语句是语句是_ _ , _ _ 。8.8.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中,邹忌分析齐王受蒙蔽原因的句子是句子是_ _ , _ _ 。 肉食者鄙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未能远谋下视其辙下视其辙 登轼而登轼而望之望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朝廷之臣莫不畏朝廷之臣莫不畏王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