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应求同存异

上传人:彩*** 文档编号:72380364 上传时间:2022-04-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隔代教育应求同存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隔代教育应求同存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隔代教育应求同存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隔代教育应求同存异教育培训:不要太累vs 尽快早教听闻各式各样的早教信息,华宇决定也早早带 2 岁的宝宝欣欣去学一下。可欣欣的外婆觉得, 社会上那些早教都是骗人的, 花钱费力不说,还折腾孩子, 何苦呢,拦着不让去。不仅如此,对于欣欣的所有要求,外婆基本是 “来者不拒 ”,可华宇和妻子就觉得, 应该学会对孩子 “Sayno。”专家释疑:在教育孩子方面, 年轻的父母容易倾向于 “管理派 ”,而爷爷奶奶们则更容易倾向于 “放任派 ”。事实上,在是否需要早教的问题上,专家已经形成了肯定的结论,因为孩子的大脑发育在 3 岁前的确非常重要。不过,年轻的父母也要注意选择早教班,最好选择品牌比较可信的机构,而且一定要亲自带孩子去参加学习。对于小孩子来说, “管太严 ”和“放太松 ”都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如果很小就要受到很多束缚,容易影响孩子的心境,不易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反之,如果放太松的话,孩子则比较容易娇纵, 难以适应今后 “并非都是粉红色 ”的社会环境。专家支招调解矛盾求同存异两代人由于生活背景、受教育情况等方面的不同,对待很多问题往往不能形成完全一致的看法,这是很正常的。在育儿观念上,以上的例子也许并不能概括所有的分歧,但是专家的解释给年轻的父母和他们的上辈人的启示在于:不要单纯地固执己见,简单地否定对方,而应该一起找到一个最为科学的方法。清华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临床督导刘丹建议,初为人父母的家长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以思考:晚辈应尊重理解老人首先,应该理解双方的父母。不管孩子的祖父母、外祖父母采取了怎样的育儿方式, 其出发点总是好的, “可怜天下父母心 ”,家家父母视子女为掌上明珠,是谓天性,而隔辈人对孙儿外孙的爱护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像当初自己的成长一样,父母伟大的慈爱应该得到感激,要尊重理解老人的用心良苦。从这一点出发,怀揣着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所有的矛盾便有了得以调和的出发点。双方尽量相互包容应求同存异,量体裁衣。两代人由于各自经历不同,在教育第三代的方法上必然也有所不同。如对胎教早期教育的认识,年轻父母与时俱进,热衷网上搜索指导;爷爷奶奶可能凭老经验,而老经验的确是经过验证并行之有效的。这其中就要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看看宝宝兴趣在哪里?天赋在哪里?两类方法不要轻易互相否定,争取相互包容。只要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就允许百花齐放;孩子沿着两代人精心铺就的阶梯,就能蒸蒸日上。老人要给年轻人一定空间这点是讲给爷爷奶奶们听的。老年人要多给年轻的一代自由空间,毕竟时代不同了,两代人的生活工作学习环境都大相径庭,对问题认识的分歧在所难免,尤其在教育第三代上要多听听年轻一代的意见,避免越俎代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件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