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上传人:202****8-1 文档编号:71719422 上传时间:2022-04-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滨水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 摘要:滨水园林是居民最向往的旅游和生活的场所之一,就滨水园林景观设计这一话题,首先分析了水体、绿地与城市的关系,介绍了目前滨水园林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了滨水园林园林景观的规划原则,制定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一般方法,为滨水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滨水;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滨水园林是城市滨水区域内的绿化空间,它不仅是城市中最迷人的地方,为市民提供各种休闲、娱乐、观光的活动场所;还作为城市的一种环境资源,在调节生态平衡、丰富地域风貌、延续历史文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滨水区规划设计中,滨水绿地的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滨水空间不可缺少的组成要素。 1.滨水景观设计的特殊性 1.1 滨水地区的生态交错性 两种不同类型的自然环境的交界地区被生态学家称为生态交错带(Ecotong),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态环境。由于物质和能量流动性高,滨水地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高效的生产力。 1.2 滨水地区的生态脆弱性 与物种多样性和高效的生产力相对应的是滨水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当受到自然或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生态系统。特别是城市中的滨水区域,整个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源流动都是不连续的,只有依赖人为输入输出。一旦人类活动失调,就很容易导致城市滨水景观生态功能的衰退,总体持续性和宜人性下降。 1.3 滨水地区的空间开敞性 作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滨水区域承担着城市绿心,以及供市民亲近自然的功能,并对城市通风以及布局产生影响。 2.滨水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2.1 生态优先原则 在进行规划时,首先要遵循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原则,根据城市具体的水文、地质、地貌特征以及其气候、生态方面的特点,最大限度的保障水系资源的持续利用,实现水系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2 城水协调原则 在进行规划时,不仅要协调好城市与水体的关系,还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工程系统的关系,将这些关系都处理好。 2.3 资源共享原则 滨水空间对于城市来说是十分珍贵的,因此在进行滨水园林景观规划时,我们要保证水系空间在地权属性、功能特性等的公共性。 2.4 地方特色原则 滨水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还应体现地方特色,应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园林景观。 3.滨水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3.1分区设计 滨水园林景观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方面组成的。在滨水景观的众多构成要素中,水域景观是最基本的,从滨水空间的特殊物质实体这一角度来讲,它具有与其他城市空间具有差异的特殊性,比如它具有可塑性、生态效应的作用,还具有心理调节等作用。其中,塑造水体形态的工具是水际线,而城市滨水空间的界面是堤岸,对于防洪、旅游安全也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自然状态水体的角度来讲,河床的延伸出来的地方就是堤岸,根据水文状况的不同而发生变化。从城市水体的角度来讲,不仅能够用于运输、防洪等,还要具有人们亲水功能。通常设有步道和亲水平台,不管四季水面涨涨落落,人们总能触水、戏水、玩水。陆域景观是滨水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带。除绿化覆盖的部分之外,主要景观设施还有道路、广场等。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小中见大,咫尺山水”,即“人在画外以观画”,但滨水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成果是供城市内所有居民和外来游客共同休闲、欣赏、使用的。还要满足湿地生态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维持、调整、平衡的需要,所以陆域景观还要以超常规的大尺度概念来规划设计。 3.2生态地方性设计 生态地方性设计包含了尊重当地文化,尊重场所以及运用当地材料三个部分。当地文化包含了长久以来当地居民对于场所经验的有机衍生和积淀,能够凸现滨水景观的特色。同时设计应结合滨水地区的自然特征,及乡土建材和当地植物的运用,这样不但可以维护场所健康,更可以降低维护植物的成本。 3.2.1充分尊重了当地的文化 如需在景观区的中心区建有鸟类、鱼类、昆虫类“博物馆”等构筑物,其组合式的建筑形式,正是受当地渔船在海上集体抛锚使船在风浪中保持稳定的景象的启发。这种形式让自然和建筑内部互相通透,景观被引入建筑内部,同时降低了建筑的能耗。又如小品设计方面,可用把?壳垒砌,钢丝网固定成需要的造型,来突出南方水乡文化特色。可通过以上手段从侧面结合当地文化特色来设计。 3.2.2设计方案要体现对河岸线自然环境的尊重。 方案设计者拆掉了原先的水泥堤岸,在不影响过往船只航道的情况下,用环境友好的碎石取而代之,改变城市河道沟渠化带来的冷漠感;同时可设计一条沿海岸线的木栈道,这条木栈道将各个植物群落连接在一起,作为一种土壤保护设施,木栈道运用了生态友好的玻璃纤维作为基础,能“漂浮”在沙丘和湿地之上,从而保护海岸线免受海风、海浪的侵蚀。 3.2.3当地植物种植于整个景区中,并为鸟类提供了繁衍栖息之处。方案结合运用了生态学原理和创新技术,有效保护了海岸线的土壤,动植物,并体现出了当地滨水景观的特色,为人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亲水游览空间。 3.3生态显露性设计 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生态显露性设计“即显露和解释生态现象、过程和关系的景观设计”。它包括显示出隐藏的系统和过程,显示出人类曾有的历史和足迹。设计不应只是设计景观的形式、功能,更应该通过生态景观的设计拉近人们与自然的距离,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引导人们生态保护的行为。 如某滨水公园在面对水质污染,地形狭长,处于旧的工业基地等诸多不利条件的基础上,保留了场地内原有的江滩湿地,种植乡土植物,供鸟类栖息,并设计了一个人工内河湿地系统,延绵 1.7km, 形成了一个富有生命的水质净化系统,该系统向游人展示了水质净化的过程,并创造了丰富的溪谷景观,为游人提供了一条与水亲近的绿色走廊。项目同时改造了原有的工业厂房,成为休闲设施和观景平台,向游人展示了这块滨江场地曾有的历史。 3.4滨水绿地生态设计 城市滨水绿地的生态设计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含义:首先是生态,城市滨水绿地是整个生态系统(包括自然和人工两个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其他子系统之间是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其生态设计应从整体出发,充分考虑各子系统间的关系,保持着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其次城市滨水绿地作为一种公共绿地,设计时应考虑城市风貌、历史文化特征、经济效益以及使用者的需求等,营造出具有深厚文化内涵、明显地域特征的绿地景观,提供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场所。 3.5滨水园林路个性设计 3.5.1以植物绿化来表现个性 植物(行道树、花木、绿篱、草坪等) 是道路环境中的重要景观元素, 其形态及空间层次的不同可以创造不同风格不同景观的道路个性, 滨水道路的行道树及花卉多半是水生或是耐阴寒、耐潮湿树种,常见的有水杉、菖蒲、鸢尾等等。水旁的乔木可以遮荫、护岸、成景, 或构成画框。灌木、草木和地被植物可以起到挡景、固水土、护驳岸、丰富水旁色彩的作用。 3.5.2以小品来表现个性 在形成道路景观的过程中, 应该积极运用当地的材料和产业制品: 除了运用当地的特产材料之外, 还可以变废为宝滨水城市特别是滨江城市的水边因历史的原因、水运的便利, 工矿企业、码头文化应运而生, 但已不适应现如今景观发展的需要, 于是在迁移过程中遗留下不少“废铜烂铁”这就为个性化的道路景观设计提供了素材。 3.5.3以道路的形与色来表现个性 “形”指道路的方向和形状, 近水和跨水道路( 桥梁、栈道等) 更多地是强调亲水关系,“形”便贴近于水体, 因水体而变。远水道路则形状多样, 关键节点可与近水道路整体设计;“色”则指道路的颜色和肌理效果, 一般通过铺地的材料、质感和色彩来表现。 4.结语 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基于尊重场地现状,尊重当地历史文化,保护恢复滨水自然环境的设计,滨水景观设计应结合生态自组织性、生态地方性、生态恢复性、生态显露性的方法,让生态自己做功,创造宜居环境,体现城市特色风貌。 参考文献: 1胡清坡,杨永涛等.论现代园林规划中水景设计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0,(20). 2丁金华.传统水网城市滨水景观生态优化研究以苏州古城为例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3). 3张耐红.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研究J.安徽建筑,2009,(05).-最新【精品】范文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