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异标新求突破老枝新芽贵创意

上传人:he****18 文档编号:70463409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领异标新求突破老枝新芽贵创意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领异标新求突破老枝新芽贵创意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领异标新求突破老枝新芽贵创意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领异标新求突破 老枝新芽贵创意曹刿论战是一篇传统的中学语文教材,这篇记事散文文字简短明快、内蕴丰富,作者取材精到,构思落笔立意高远,既于叙事中撮取历史经验,又于行文中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笔者认为像这样的传统名篇,教者不能仅局限于教好它,而应力求老树发新芽,教出新意,教出特色,而且,这种“新”不只是靠新的教学手段,还应在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艺术处理,在教学设计中设计安排一个两个或几个比较有趣的“点”:一、以“主客对话”的方式处理文意理解这一环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之一,传统的文意理解处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学生先结合注释或工具书,自主译意,有疑难不能独立解决的带到课堂当堂提问,同学合作解决或由老师释疑。笔者认为此方式体现了新课程字面上的要求,但透过轰轰烈烈的课堂表象,我们不难看出这种方式依然存在就字译字,理解孤立的弊病。因此,笔者在文言释义环节,注重引导学生在准确理解虚实词文意的基础上,结合文本的写作意图加以艺术处理。在曹刿论战文意理解环节,笔者设计了“主客问答”的方式,要求学生以曹刿和鲁庄公对话的方式,创设的具体情境,为双方设计问题和答案,从而使学生能全面理解文意,感知文旨。示例如下:曹刿:陛下,请问对齐国咄咄逼人的攻势,您凭什么条件迎战?庄公: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有,一定把它分给宠臣。曹刿:陛下,这只是小恩小惠,且没有遍及民众,老百姓是不会听从你的。庄公:祭祀用的祭品,我不敢以少报多,一定如实禀告神。曹刿:这是小信用,未能使神信用,神不会保佑你的。庄公: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一定按实情处理。曹刿:这是尽了本职的一类事情。可以凭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 我跟随着去。 庄公:请教一下,为什么在齐人击了三次鼓之后才命令我军击鼓进军,并取得胜利?曹刿:道理很简单。打战是靠勇气的。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兵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减弱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对方士气已耗尽,而我方士气正旺盛,所以战胜了齐军。庄公:噢,原来如此。那么,在齐军溃逃时你为什么不同意立即乘胜追击,而是在下车看看车辙,又登上车前横木向远处眺望之后才允许追逐呢?曹刿:陛下想想看,像齐国这样的大国,难以推测,我害怕齐军诈败,而在前方有埋伏。所以我通过观察,发现齐军后退时车辙印痕混乱,军旗纷纷倒下,慌不择路,所以才应允驱车追赶。很显然,通过“主客问答”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要准确理解重点虚实词的含义,更要透过字面揣摩曹刿和鲁庄公的心理活动、表达语言等,真正将文意理解情境化、个性化。二、以“添加语气词”的方式处理文本朗读这一环节。朗读是朗读者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音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情感的再创造过程。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做到“出声、出情、出味”。不仅要把字音读准,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而且要求学生在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情感根源等的基础上,读出文章所含有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感情。曹刿论战中,人物对话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语境不同则人物语言所流露的语气不同。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者一般在研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揣摩朗读的语调语气,然后要求声情并茂地朗读出来。但不少同学因为理解层次的高下和朗读能力的差异,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朗读效果。对此,笔者创设了“添加语气词”的朗读方式,即要求学生根据语境揣摩人物语言的语调语气,在人物语言前加一个语气助词,学生在加上该语气词联句朗读,示例如下: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嗤 (读出 鄙薄 的语气)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 唉 (读出 叹息 的语气)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啊() (读出 疑惑 的语气)何以战?”公曰:“ 噢() (读出 应答的语气),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欸(i)“(读出 否定 的语气)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 噢() (读出 应答 的语气),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欸(i) (读出 否定 的语气)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噢() (读出 否定 的语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 嗯 (读出 肯定 的语气)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唵(n) (读出 解说 的语气)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实践证明,通过语气词的助力,学生的朗读不仅有情有味,而且趣味盎然。三、以“数学证明”的方式处理主题思想这一环节。 曹刿论战全文只有200多字,但却能清晰地写出齐鲁长勺之战的全过程,语约义丰,既塑造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又艺术地总结了这场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的原因,给后人以启迪和借鉴。对文章主旨(取胜原因)的分析,传统的教学处理方式往往通过连锁发问的启发形式“请君入瓮”,但不少学生由于文本解读不透,疲于应付。结果教师导得很神气,学生听得没底细。笔者以“数学证明”的方式处理主题思想这一环节,列举“已知”条件,明确“求证”方向,要求学生通过个体解读寻求小组合作,通过已知条件求证长勺之战以弱胜强的原因,示例如下:已知:如曹刿论战原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求证: + +以弱胜强证明: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鲁庄公办理公务不徇私情、恪尽职守。 鲁庄公在政治上取信于民,军事上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政治上取信于民属于主政者的战略思想 战略上取信于民是长勺之战完胜的原因之一曹刿认为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在齐人三鼓后指挥进攻。彼竭我盈之时则是进攻的最佳时机鲁军战胜齐军。曹刿知道大国多诈,害怕前方有埋伏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 齐军辙乱旗靡,辙乱旗靡则是乘胜追击的有利时机鲁军全歼敌人,大获全胜。彼竭我盈的攻击时机和辙乱旗靡的追击时机属于指挥官的战术运用战术上把握战机是长勺之战完胜的原因之一打仗是靠战士的勇气的鲁军战士在齐人三鼓中磨拳搽掌,群情激奋,在听到击鼓后士气振作,英勇杀敌一鼓作气、英勇杀敌属于战士的战斗精神战斗的士气精神是长勺之战完胜的原因之一。 战略上取信于民 + 战术上把握战机 +战斗的士气精神以弱胜强由于借助了数学学科的表现形式,学生耳目一新,探究热情高涨,小组争论激烈,充分调动了学生求知的主观能动性,文本解读新颖透彻,主旨把握切中肯棨,学习效果明显。教学艺术是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取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在语文教学中,只要肯钻研、巧用心,以智慧建设鲜活课堂,就能化平淡为神奇,变无味为有味,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