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课资料2]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70088728 上传时间:2022-04-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课资料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课资料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备课资料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立足“制度”巧过渡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教学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已经教学完毕。在备课组的相互听课交流活动中,笔者发现各位教师对教材第一目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的处理方法各有千秋,可谓见仁见智,也听到有些教师对教学效果不太理想的抱怨。综合反思,自己对这部分内容的处理与思考有一定独到之处,现将个人心得献与方家,权作引玉之砖。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它虽然时间短暂,二世而亡,但在历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并极具开创性。从单元教学的角度分析,秦朝创立并形成的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旧有的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次极为重要的创新,讲好这一问题,将为后面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从单课教学的角度分析,本课内容丰富,充实而课时紧张。因此在整体设计本课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上,都应该突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这一中心,由此可以确定至高无上的皇权和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为教学重点。但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又在本课十分关键,能使学生在历史知识和学习思维的衔接上自然过渡。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这一部分内容的处理存在三个误区:一是省略不讲,直接进入制度创新主题。二是给少量时间让学生自学,然后进入主题。三是花大量时间展开重点讲,突出秦的统一问题。前两种处理没有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习心理上缺乏连贯性,显得有点突然,不利于学生对后面知识的学习把握。最后一种处理展开讲“秦朝的统一”,虽然在衔接过渡上比较自然,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者与本课中心相冲突,容易造成教学重点不突出,削弱“制度”这一中心主题,二者造成教学时间不足,影响整体教学进度。在这个问题上,我主要是从本课以及本单元教学重心“制度”入手,立足“制度”巧过渡,使整个教学流程一气呵成。首先,在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解读上,我把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一目定义为旧有制度“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这样以来,全文就形成“宗法制、分封制破坏君主专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形成”(即:旧制破坏新制创立)的教学思路和流程。在教学三维目标确立上,“知识与能力”方面就把“宗法制、分封制的破坏”、“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等作为“识记、理解”的基本内容。其次,在教学步骤中,着重引导学生分析“宗法制、分封制破坏的原因、表现、影响”,突出历史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例如: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结合所学知识,用因果分析法分析“宗法制、分封制破坏的原因”。通过学习,学生理解了“周王室衰微天子大权旁落制度破坏”的内在因果联系。又如:在分析“宗法制、分封制破坏的表现和影响”时,我通过“说文解字”的方法,告诉学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王”乃土地上的第一人,故天子称“王”,就是“土”字上加一横。“王”的辅臣叫做“相”或者“尹”(如前面讲过的伊尹),若是要分封土地和人口给他们,以建立诸侯国,“尹”字加人口的“口”即为“君”,故诸侯国的统治者一般称“君”。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国君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进行战争,同时称霸天下。这里战争的主要目的侧重于“土地和人口”,即经济利益,其次才是政治利益。而在过去,这一经济利益是通过分封制实现的。这种战争也体现了分封制、宗法制的破坏情况。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国君不满足于“君”的封号,纷纷改称“王”,体现了这一时期战争的主要目的侧重于政治利益的追求,战争的次数、规模、残酷程度都更胜从前。通过讲述“君”与“王”的含义,让学生区别“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从而理解“宗法制、分封制破坏的表现和影响”。最后,在讲述秦统一六国时,着重点不是统一的原因、过程,而是通过借助课文导入框庭辩“统一王朝建立后需要实行什么样的制度”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当旧有的制度(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后,必须要创立一种新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制度,以维护刚建立起来的统一王朝。因此,进行政治制度创新的历史使命,也就历史地落到秦王朝统治者的身上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学思路清晰明了,学生理解掌握到位,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比较高的。反思自己的备课和教学环节,我认为最大的成功是始终要抓住“政治制度”做文章,如果为了讲战争和统一而费耗时间,不仅与初中教学有重复之嫌,而且容易讲成军事课、人物评价课等。至于课本与统一相关的内容,如:秦统一六国的原因、经过、秦朝疆域图、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则作为学生自己学习的资料,课堂不一定面面俱到地讲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