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9613446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由于不论何种病因,老年慢性乙型肝炎(CHB)或肝硬化较多发生肝细胞癌(HCC)。然而,新近资料显示,仅19的CHB患者接受过抗病毒治疗,提示目前推荐的CHB治疗指征14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因此可能使部分HCC患者失去早期干预机会。为此,有学者提出对CHB后HCC的高危人群予较积极的抗病毒治疗和预防干预,以期减少和延缓HCC的发生,进而提高患者生存率。本文就CHB抗病毒治疗指征及其争议、预防干预策略方面作一综述。1 目前CHB的现状和治疗面临的问题11 高发病率 全球约35亿人感染了HBV5。我国总体人群HBV流行率5763%,HBV无症状携带者(ASC) 约 12亿,CHB患者约3 000万例。12 巨大病损 男性慢性HBV感染发生HCC的危险性为非HBV感染人群的102倍 6。因此对患者而言,HCC使患者因病失能并造成潜在寿命损失;对社会而言,HCC造成了潜在工作损失和巨大疾病负担。13 治疗现状 我国CHB患者中,病毒活跃与病情活动密切相关的人数巨大,而已经采用抗病毒治疗者还不到1/4。14 一级、二级预防干预缺陷 (1)指南要求对HBV DNA复制活跃(HBeAg阴性CHB患者的HBV DNA104 cp/ml、HBeAg阳性CHB患者HBV DNA105 cp/ml)但ALT2(倍)正常上限(ULN)者做肝活检5,这可能使拒绝肝活检或存在取样误差7,8者失去早期干预机会,提示CHB一级预防或许存在缺陷。(2)目前认为ALT5ULN者一般不需保肝、抗肝脏炎症治疗,这可能使部分患者失去干预CHB进展的机会,并因此进展为HCC,提示CHB二级预防或许存在缺陷。2 关于CHB治疗指征与原则的争议21 正方观点 以Lok为代表的学者认为 9,(1)对HBV DNA复制活跃者:无论是干扰素(IFN)或核苷类药物,均以ALT升高作为抗病毒治疗指征;若ALT持续正常或2ULN,现有的抗病毒治疗无明显效果,因此一般不将其作为抗病毒治疗对象,除非有明显组织学病变(肝组织学检查显示Knodell HAI 4,或G2炎症坏死者)4。(2)对HBV DNA复制不活跃者需医学监测 4。22 正方论据221 ALT升高反映肝细胞损伤,意味着体内发生免疫清除过程,提示患者对HBV存在一定的免疫,有可能对抗病毒治疗产生较好应答。因此ALT被用来筛选有可能从抗病毒治疗中获益的病例10。222 对HBV DNA复制活跃、ALT正常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无益 因为(1)此时HBV常不引起明显肝损害;(2)欧美1,2指南的观点是基于以下假设:只有当HBeAg阳性、HBV DNA105cp/ml和ALT2ULN时,病程才会(或较可能)进展;此时宿主对HBV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对IFN和核苷类似物应答很差,难以有效获得病毒抑制和HBeAg/HBeAb血清学转换。Perrillo等发现,ALT5ULN者治疗后HBeAg转阴或发生血清转换的比例最高11。223 对ASC进行抗病毒治疗的弊端 (1)ASC的肝脏一般无明显炎症,肝功能也多正常,HBV和肝脏“和平共处”。但应用抗病毒药后,可能打破该平衡,使ASC成为CHB患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可称为药物性肝损害。(2)长期应用核苷类药物后诱导HBV变异的后果有: 耐药; 机体对变异株的识别而激发免疫清除反应导致肝损伤; 所形成的HBeAg阴性CHB使治疗更困难。224 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与HBV DNA载量成正比10 HBV DNA103 cp/ml时肝硬化发生危险已经出现;与HBV DNA300 cp/ml者相比,HBV DNA为104105cp/ml者的肝硬化发生危险增加25倍,HBV DNA106cp/ml者的肝硬化发生危险增加近10倍。有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存在某种所谓“相对安全”的病毒血症水平,支持根据HBV DNA界值来甄别需要抗病毒治疗者9。23 反方观点231 指南14的瑕疵 (1)指南制订过程耗时长,其内容常不能及时更新;(2)指南并非总能获得足够证据以应对所有问题,即使能够设计相关研究,也需经数年才能获得数据。232 指南对抗病毒治疗的限制因素较多13 使那些有可能从最新抗病毒策略中获益者被拒绝治疗9,以致于专家呼吁不应受指南限制12。以Dieterich为代表的学者认为9,12:(1)抗病毒治疗最大的生物学收益是HBV完全抑制后对肝损害及HCC的预防效应,因此只要HBsAg(+)、有HBV DNA复制,不论HBV DNA及ALT水平如何,均倾向于抗病毒治疗,尽早完全抑制HBV,而不是消极等待病毒滴度升高、肝功能损害甚至失代偿、HCC发生后再给予治疗;(2)ALT水平升高的程度并不总能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不能预测患者对治疗的应答情况。因此,医师不能因患者的ATL正常而不对其进行治疗1315。24 反方论据241 将ALT升高作为评估是否抗病毒治疗的指标有其限制性 (1)HBeAg自动消失过程中、脂肪性肝炎、自身免疫、某些遗传代谢性疾病、合并其他病毒感染、酒精、药物及尚不清楚的生物和理化因素均可致ALT升高5,10。(2)目前ALT的ULN是1955年启用的10,许多专家对此存有异议,因该ULN的参照人群中含丙肝、脂肪肝等患者5,10。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认为5,应将ALT 30 U/L(男)、19 U/L(女)定为健康临界值。因此,观察到的少数“ALT长期正常,抗病毒治疗有效”者,实质上可能有一部分属于ALT异常者。(3)ALT水平与肝病进展程度有时并不一致,如 约20%30%的ASC其肝脏存在中度甚至重度坏死性炎症; CHB患者的ALT升高率常不超过70%16,多数亚洲HBV感染者ALT正常,其中1/3以上为CHB10; ALT正常者发生HCC不罕见,已发生HCC者在病史中不一定有ALT升高16。显然,如果单纯以ALT升高作为治疗指征,这部分病例会失去治疗机会16。(4)对ASC进行抗病毒治疗,可能打破其免疫耐受并伴随不彻底的免疫清除17。(5)更强效抗病毒药物在ALT正常患者中有很好疗效10。(6)REVEAL研究表明10,HBV DNA水平高与HCC发生危险增高密切相关,无论ALT正常与否。HCC的发生一方面是经过肝组织学改变(炎症、坏死、纤维化直至肝硬化),最终导致肝衰竭死亡或发生HCC;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病毒基因向宿主染色体整合、病毒变异、HBxAg的反式激活等激活癌基因和/或抑制抑癌基因表达,使患者不经肝炎活动或肝硬化而直接发生HCC,即HBV可以在肝脏长期保持“沉默”的情况下引起HCC。这就提示我们,必须高度重视HBV在体内持续复制直接影响预后的问题,任何抑制病毒复制,即使不能完全清除病毒但可以降低其载量的治疗措施,就可能使患者受益。242 将HBV DNA复制水平作为评估是否抗病毒治疗指标的局限性 (1)Dieterich认为12,目前并无一种指标能可靠预测哪类HBV感染者会出现HCC,也不能判断何时发生这些后果。更直接地说,不能认为HBV DNA低水平(小于104105 ml-1)者一定不会出现HBV相关的HCC。只要体内能检测到HBV DNA,尽管其水平较低、ALT正常,也应给予适当的抗病毒治疗,以使发生HCC的可能性减至最小。(2)免疫逃避期患者的HBV DNA平均水平较低(104105cp/ml),但存在ALT持续波动。这类病人往往由于前C区或核心启动子区突变导致病毒不分泌HBeAg,称为HBeAg阴性CHB。这类疾病的自发缓解率低,肝病进展更加严重9。3 结论 目前推荐的CHB的治疗指征有其局限性,使HBV相关HCC高危人群因未获得早期干预机会而增加了其寿命损失。4 对策41 预防干预原则 对HCC的高危人群及早识别,并对其采取抗病毒治疗(一级预防),以期预防或延缓HCC的发生。42 及早识别HCC的风险因素和高危人群421 HCC的风险因素 单变量分析中,男性、年龄40岁、嗜酒、黄曲霉毒素、有肝癌家族史(在同样遗传背景下,HBV 病毒载量更为重要4,18、失代偿性肝硬化、持续肝脏炎症、持续HBeAg 阳性、HBV DNA 持续105cp/ml、曾有e抗体向e抗原转换史、C区启动子突变、感染的HBV基因型为C型、合并HCV 或HDV 感染等均与HCC相关1,2,4,19;多变量分析中,临床肝硬化是HCC最强的预测因子20。422 HCC的高危人群。4221 感染HBV C基因型的患者 (1)感染了HBV C基因型的患者发展为HCC的风险比感染了HBV B基因型的患者更大,这可能与区启动子突变率增加、肝病更有侵袭性和HBeAg血清转阴延迟等多因素有关21;(2)台湾一项研究表明20,B型病毒感染和50岁患者较早发生肝癌显著相关,而C型病毒感染则和50岁患者肝癌的发病显著相关。4222 HBsAg和HBeAg同时阳性者 其HCC发生率显著高于单纯HBsAg阳性者4,22,HBeAg本身可使HCC的发生危险升高60倍22。4223 HBV DNA高负荷患者 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0,(1)HBV DNA104cp/ml者,发生HCC的危险已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即使低水平的HBV DNA也能增加HCC的发生危险;(2)基线HBV DNA水平越高,HCC累积发生率就越高;(3)HBV DNA持续处于高水平的患者,发生HCC的危险更高。4224 宿主因素 (1)6岁以前受感染的人群中,约25% 在成年时将发展成肝硬化和HCC4,23;(2)同是HBV DNA高水平,一名年轻女性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并且病情持续缓和发生HCC的危险性显然不同于一名中年男性肝炎反复发作而HBeAg仍为阳性9。从理论和经验看,后者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远远高于前者。43 对HCC高危人群给予一级预防干预431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HCC标志物,如血清AFP、L岩藻糖苷酶、异常凝血酶原、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等。每6个月筛查一次,所发现的肝癌3/4以上为亚临床肝癌24。432 一级预防干预 (1)对50岁B型病毒感染患者和50岁C型病毒感染患者,一旦出现HBV DNA持续104cp/ml,尤其是有肝癌家族史的40岁的男性,和/或HBsAg和HBeAg均阳性者,无论ALT升高与否,应考虑予抗病毒治疗。参考文献: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 4 张随学 ,谭正辉 ,孙叶梅 ,李梅 ,俞玉芳 ,韩峰;3003例痤疮患者特征分析与控制对策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 5 刘勇,王冬梅;痤疮的药物治疗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3年09期 6 高宜云;痤疮从肝论治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年03期 7 欧其平,林维山;中西医结合治疗痤疮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年09期 8 陈五一;痤疮辨治体会J;世界中医药;http:/www.xtd- 9 雷放;中药热敷治疗痤疮有效J;新中医; 10 李东华;异维生素A酸治疗痤疮J;新医学 11 黄灿奇;针刺联合中药内服外敷治疗青少年痤疮临床观察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2 陈志彬;中医综合疗法对女性痤疮患者皮肤生理指标影响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3 陈传伟;针刺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及作用机理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4 Hamid Abdi;针刺对伊朗肥胖者的体重及抗热休克蛋白27、60、65、70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 15 陈玉骐;背俞穴刺络放血治疗痤疮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16 张随学;电针镇痛的脑功能磁共振初步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17 庞莹;痤疮的流行病学及与雄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的相关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8 申鹏飞;“醒脑开窍”针刺方法治疗卒中后抑郁症基础与临床疗效及治疗机制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 19 姜文;针刺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海马神经细胞Ca(2+)i变化的信号传导机制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20 李秀玉;张随学教授治疗痤疮研究及学术思想概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6佚名.孟永洁 HBV相关肝癌高危人群的治疗指征及其意义.中医药期刊学会友情提示:部分文档来自网络整理,供您参考!文档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5 /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