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 (4首)(1).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9215760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 (4首)(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 (4首)(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校本课程教案 三年级下 (4首)(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主备课人穆德新教学内容劝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息O过程、能力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内容。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 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重点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教学难点初步理解诗意。预习要求搜集颜真卿的资料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主要知识呈现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一、创 设情境, 激趣导 入。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 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 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 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 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 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主备课人穆德新教学内容泊船瓜洲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 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过程、能力与 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内容。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思乡的感情。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预习要求搜集资料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主要知识呈现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一、导入二、揭题在上课之前,老师要考考大家,还记得我们学习过的描与 春天的古诗吗?(学生举手发言)今天这节课,我们再学一首首很有名的古诗,那就是宋朝 的大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师: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也是一首与月有关的诗,大家 首先一起来研究一下“泊”字。(教师板书课题。出示字典中“泊”字的两个音节(b(5 p6)及 其不同的意义,选择正确的读音。齐读课题。)师:谁能根据课前的资料搜集说说“瓜洲”在什么地方?师:“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说把船停靠在瓜洲岸边。课前 你们搜集了哪些关于这首诗的背景资料,我们来共同交流一 下。商定学习步骤和方法。师:我们已经学过好多古诗了,你打算怎样学习这首诗呢?三、解诗三、解诗四、体会 意境先要读熟,还要懂得意思。还要求默写。(教师归纳学生的发言,板书“读、议、背、写”)师:我们就按这顺序和方法学习。王安石,听说过吗?王安石是宋代的一个大政治家,知识 渊博的学者,还是一位著名的诗人。这首诗,是他坐着船沿着 长江行驶旅途中写的。那么,是在旅途的哪儿写的呢?瓜洲在长江的边上,如果这是长江(画长江),瓜洲呢? 就在长江的北岸(画“ ”标出瓜洲的位置),那“泊船瓜洲” 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泊”的意思?刚才,我们了解了诗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弄懂了诗题的意 思,这“知诗人,解诗题”,是学习古诗的前提。1、学生自由读诗,读通,读顺。2、指读。正音。讨论并读准以下字。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 jian),钟山只隔数(shu shu)重(zhong chong)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hdi huan)3、对照注释,小组合作解诗意。4、学生交流后汇报,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5、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诗的?自由读古诗,或同桌互 读。6、师生共同读。学生可以自由地站起来读给别人听,然后 师范读。师:同学们读得这么尽兴,老师也想读,行吗?师:(配音范读)老师读得好吗?师:谢谢同学们的鼓励,老师再读一遍!(再读,学生有激 情地高声朗读)小结: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 的大意,也就是(抓字眼,明诗意)1、在这明月之夜,诗人站在船头,都看到些什么,想到些 什么呢?我们听着音乐,看着图,对着诗来想象,(放春江 花月夜)2、明月之夜,诗人钻出船舱,立在船头,向南眺望。只见 对岸就是京口,由这诗人想现在已是春天,诗人的脑海中 不禁浮现出一幅幅美丽的图画:青山绿水田野江 岸最后,诗人望着明月,又想到了什么呢?(音乐停)诗 人看到想的情景,你们看到想到了吗?如果你是诗人,你能说 说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吗?先在下面说说看,一人说,其 他人补充。(学生相互议论,教师巡视指导)3、我请个同学做诗人,把自己看到想到的说出来。刚才, 我们扮演诗人想得非常好,想到了诗人脑海中浮现的许许多多 的美景。这么多的美景,诗人是用哪句话来概括的?4、交流收获,粗通诗意。师:通过表演,你一定读懂了不少的内容。四人一组交流, 再结合你手边的资料讨论讨论,看看你们弄懂了哪些字、词、 句的意思呢?还有哪些词句读不懂吗?在学习片上写下你的收 获和疑惑。时间10分钟。(10分钟后全班交流学习收获) 师:汇报一下你的读书收获,好吗?5、“春风又绿江南岸”七个字就概括了这春天的美景,那 么,这句诗中哪个字用得特别好?(1)据说王安石在选用这个“绿”字之前,曾经换了十多 个字。有“到”、“过”、“入”、“满”等等,最后选定了 这个“绿,字。这个“绿”字好在哪里呢?我想诗人在吟这个“绿”字的时候,一定翻来覆去吟诵,比较。让我们也来用“到” 呀,“过”呀吟诵吟诵,比较比较,好不好?(2)那“绿”字好在哪里呢?6、齐读后两句。这里还有个“又”字。说明了时间过得一一?“何时”呢?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学到这儿,我们想到了另一首写诗人在明月之夜思念家乡 的诗,是哪一首?7、小结学法“想意境,悟到了诗情”。(示幻灯)五、总结8、下面我们来听这首诗的朗读,大家再体会体会,看哪些 同学想到了意境,悟到了诗情,我就看你们的表情。(放配乐 朗读)9、指导背诵:这么好的诗,我们应该能够背下来。会背 吗?(同桌互背)师: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 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 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 水。由此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 了。板 书 设 计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课 后 反 思介绍一下?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 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 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 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二、朗读人留下劝学这首诗。古诗,初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步体会诗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2、教师领读。意。3、学生自由读诗。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5、学生齐读古诗。三、再读6、学生自由读诗。7、理解诗意: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古诗,感鸡叫就要起订读书。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情诗意。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四、背诵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古诗。先自己试背,再指名背。板劝学书(唐)颜真卿设三更灯火五更鸡,这是男儿读书时。计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课后反思首先,我想就要加进自己对诗意的想象和联想一一想象诗中主备课人穆德新教学内容山居秋暝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准确、深入体会诗中蕴含的作者情感。过程、能力与方法品味诗歌的语言,鉴赏诗歌的优美意境。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美、发现美、欣赏美。教学重点欣赏王维诗中的“画”,鉴赏诗歌的优美意境。教学难点更深层体会诗人的情感。预习要求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主要知识呈现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一、导入二、诵读唐代是我国诗歌的鼎盛时代,涌现了一大批诗人及诗歌流 派,山水田园诗派就是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流派之一,它的代表 人物是王维和孟浩然。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王维的一首著名的 山水诗一一山居秋暝。1.请学生读,强调要读出“诗味儿”。2.我们学校的李老师的朗读很不错,我们来听听他是如何读 的(多媒体范读)1.设问:老师为什么会读得好呢? 一一 读熟;把握了诗歌的情感。2.那么,怎样把握诗歌的情感 呢?所出现的场景,联想我们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果换成通俗一点 的说法,就是“猜”,猜出当时的景物与画面。3.学生自由三 分析一诵读,想象诗中的画面(可以就某一句诗想象,也可以就全诗鉴赏展开想象)。(猜)学生各抒己见,大致会有两个方面:“清新幽美的风景画”和“纯朴自然的风俗画”。引出苏轼对王维的评价一一“诗中 有画”。学生在自由想象的过程中,会出现对诗意的不同理解,这 就需要注意第二个问题一一揣摩品味诗歌中具体的语言、炼字 的效果,它到底都可能有哪些含义,你认为哪一个比较好,为 什么。如果也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品”。在这里,可 以仔细“品”的词有:“空”:树木遮住了人的活动,显得空旷。幽静。可以 联系“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等诗句。心灵的净化。可以联系“仙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等诗 句。这是一种对世俗的无欲无望。“晚天气晚了;归来的晚;到了晚秋。(到了 “晚 秋”似乎不够合适,“晚秋”是萧瑟的,而且山中的溪水是很 凉的,“浣女”还在洗衣就不符合生活逻辑了。而且有资料谈 到这首诗,说是写于初秋。)“秋”:从中可以看出季节;还可以感觉到天气的情况 一一秋高气爽,空气清凉。“明”、“照”:一 “明”、一 “照”,实际上就是在告 诉我们,天上是一轮圆月,而不是一弯新月,而且非常澄澈。“流”:这里表面上是在写水的动,而且发出响声;实际上 是在“以动衬静”,有“鸟鸣山更幽”之效。“喧”:这里不应该解释成“喧闹”,也不应是一个浣女, 实际上是一群洗衣归来的姑娘的欢歌与嬉戏。“下”莲在渔舟下;渔舟晚归;渔民出去打鱼; 渔舟顺流而下(从律诗的对仗要求来看,我个人以为以第三种 解释为好,但学生可以保留意见,更欢迎形成文字)这些词 不必逐一都讲,要看学生自己理解的程度,主要是为了提示学 生对诗歌的深入理解。4. 同学们在想象的过程中,己经加入了自己对诗歌感情的体 验与感悟,而且你也认为自己加进去的这个感情,就是作者当 时的感情。这实际上就是你已经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了诗人的 感情之中,己分不清到底是谁的感情。这里,就是感情的融合 融。说到这里,我想起了在家里发木耳。木耳在炒之前 都要先加水,把它泡开。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教授谢冕 老先生也曾在他给一位诗歌爱好者的信中谈到了这个内容。他 认为,诗人把繁复的生活现象浓缩成精约的典型的诗歌形象, 欣赏诗歌就要把它“泡”开来,还原到繁复的生活现象中。5. 学生再读(配乐),教师点评。引出:诗人在前三联中描绘出了如此优美的画面,它与尾联是什 么关系?前三联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优美的风景画,也勾勒出 了一幅纯朴、和谐、幸福的生活画面,引人向往,它也是诗人 对自己生活理想的寄托,因而,诗人在尾联自然而然的化用典 故,并反其义而用之,这里的“王孙”,是对“王孙”的呼唤, 更是作者的自比,他在这里直抒胸臆,表达对山居幸福生活的 向往和追求。诗人在政治上早年追随张九龄,有进步倾向,后历经战乱, 宦海沉浮,再加对佛学、禅宗的研究(他被后人称作“诗佛”), 他一直徘徊在仕与隐之间,晚年隐居蓝天辎川,过着半官半隐、 亦官亦隐的生活,他实际上是在“以物芳明志洁,以人和望政 通”。(联系他所选取的意象一一松、竹、明月、流水,都是四、作业高洁、纯美的东西)当然这种感悟不是唯一的。这也像泡木 耳一样,有人加冷水,有人加热水,还有人加温水;鉴赏诗歌 也是这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完全可以 见仁见智。6.请同学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课文(配乐),并尝试背诵。 请结合本节课所归纳的鉴赏诗歌的几个字,鉴赏卜血一首 诗。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静,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板书设计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课 后 反 思主备课人穆德新教学内容雪梅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过程、能力与 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古诗的内容。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有关雪梅的古诗词,学习梅花的精神。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本诗。教学难点了解诗的大意,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预习要求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主要知识呈现 教师教学行为 学生学习活动一、看图 片、赏雪 梅二、读古 诗、诵雪 梅师: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 欣赏。(放图片)师:美吗?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 生回答。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 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 可是,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 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2.板书课题。“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1. 借助拼音,把这首诗读正确。评:看到你们读书的认真样,真为你们高兴。2. 认读标拼音的字。3. 同桌互读,有读得不正确的请告诉他。4. 指名读,请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注意读得怎么样。5. 去掉拼音指名读。6. 当小老师领读。7. 听老师读,注意节奏。8. 自己读,读出节奏。评: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 来了。9. 男女生接读。10. 男女生合作读。男生读,女生做回音壁。三、品诗 句,悟道 理。齐读。12. 背读。13. 领背。14. 同桌互背。15. 齐背。师: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1. 借助注释,自己说一说诗的意思。2. 提出不懂的问题,一起解决。四、谈雪 梅、拓诗 词。3. 和同桌说一说诗的意思。4. 一起说诗意。师: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这可 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 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5. 悟道理。指名说。师:1.从后两句中,我们可以知道雪和梅的特点是:雪白梅 香。这首诗借雪梅的争春,告诉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 我们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正如千字文中所读到的;“罔 谈彼短,靡恃己长。”6. 带着理解再读本诗。1. 简介诗人。师: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梅坡,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 “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 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 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 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2. 师读诗,简介诗意。3. 生齐读。4. 谈雪梅的关系。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 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 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 诗。5. 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卜 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板 书 设 计雪梅雪白梅香各有所长课 后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