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工业大学围绕卓越计划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891356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工业大学围绕卓越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天津工业大学围绕卓越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天津工业大学围绕卓越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工作进展报告天津工业大学教务处2013年1月天津工业大学坚持以培养满足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为已任。2011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将我校具体实施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总体概况按照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体工作要求,紧密结合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根据我校办学特色及优势,在工程教育领域积极构建国家级(个专业)天津市级(6个专业)校级(个专业)三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掌握扎实工程原理、工程技术和本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工程实践及相应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工程应用和设计领域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应用人才。具体见表1。表1.天津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试点专业、人数、级别等情况统计序号试点专业名称试点年级及班数学生数试点专业级别1纺织工程2011、2012级,各1个班60人国家级、天津市级2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2012级,各1个班60人国家级、天津市级3自动化2011、2012级,各1个班60人国家级、天津市级4环境工程2011、2012级,各1个班60人国家级、天津市级5机械工程及自动化2011、2012级,各1个班60人天津市级(拟报国家级)6软件工程2011、2012级,共2个班60人天津市级(拟报国家级)7电子信息工程2012级,1个班30人校级8非织造材料与工程2012级,1个班30人校级共计8个专业(分属7个二级学院)2个年级、14个班(每班30人)420人二、组织管理建立校院两级管理运行体系,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组织管理与指导评价机构。学校成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领导小组,校长担任组长,成员为教务处、试点专业所在学院、人事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学工部、国际交流处等相关部门领导,全面领导“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并负责研究相关配套政策等机制与体制的建设与改革。在教务处设专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科,设科长一名,科员名,负责试点专业的具体管理、运行及其它相关工作。组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指导评价委员会,成员由学校教学督导专家组与各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组成。制定针对试点专业的考评标准,建立“过程指导、内外结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三、政策措施1.学生遴选从新生中通过学生自主报名,综合考虑生源、兴趣、特长等因素,进行 “单独考试”(由各专业组织单独出题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数学、物理等基础及相关专业能力)和“面试”(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表达及英语口语能力等)进行选拔。2.学籍管理试点专业学生单独组班,每班30人,单独配备教室;实行校企“双导师”制,安排学院院长或资深教授担任班主任、有专业背景人员任辅导员;进入试点班的学生需签订学校、企业、学生人才培养的三方协议,明确在学校培养阶段,学籍由学校教务处负责,在企业培养阶段,由企业和学校联合管理;实行“学分制”,并建立优胜劣汰、可进可退的学籍管理机制,保证对经过学习考察不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的学生可以转入普通班继续完成学业。如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有2名学生退回普通班,另有2名学生从普通班中转入试点班继续学习,目前状态良好。3.经费支持除正常教学运行经费支出外,学校为试点班每生每年提供2000元教学补充经费,用于学生实习实训等补贴。第一二年的经费由教务处统筹管理,第三四年直接下拨至试点专业所属学院管理。试点班授课教师的工作量按普通班工作量酬金的1.5倍计算。学校采取多种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试点专业的相关投入。两年来天津市、学校持续增加试点专业的建设经费,4个国家级试点专业累计为1233万元;对支撑试点专业的相关基础实验室增加经费投入(包括工程教学实训中心、大学物理基础实验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等),两年来总计850万元。学校在常规教师培训经费中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教师工程化培训大力倾斜。4.学生激励学校多部门联合出台政策,提高试点班优秀学生奖学金覆盖面和额度提高试点班贫困学生扶持力度保证每一位试点班学生从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等研究、实践机会等。 四、培养模式培养方案由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订。新的培养方案突出工程实践对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作用,有机增加实践学时与学分;打破原有“基础课专业课工程实习实践”的分段隔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安排上实现理论学习与实验实践锻炼的有机结合、循序渐进,使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融为一体;并提供更多的课外实践的机会,使创新教育与工程教育相互促进,实现因材施教与个性化培养。(参见附件1、附件2)1.学分基本要求对试点专业学生要求“在学4年内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180学分,其中在企业学习时间累计不少于1年,学分不低于40学分;专业内选修课不低于20学分;通识类选修课不低于10学分,且必须选修不少于6学分的经济管理、人文社科和艺术类课程,课外实践活动学分不低于4学分;实际开设的任选课的学分数应达到学生修习分数的1.5倍以上;学生修满本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并满足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其它毕业条件者,准予毕业。满足国家及学校规定的其它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可获学士学位”。另外,学校规定“平均学分绩点超过70 分,大学英语四级成绩达到或超过425 分,并有能体现工程能力的标志性成果,可获得学校颁发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证书”。2.实践环节比例各专业在原有普通工科专业要求实践环节比例不低于25%的基础上,大大增加实践环节的比例。具体见表2。表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中各教学环节比例课程 类型通识课必修(A)学科基础课(B)专业基础课(C)专业课(Z)独立实践环节(D)课内实验专业选修课(E)通识选修课(F)总计 (A+B+C+D+E+F+Z)实践环节比例()学分专业纺织76257324340201021338.9材料78361395029201021636.6自动化762423124429201020934.9环境813318104037201021236.3机械673518135130201021437.9软件712517214433201020837.03教学方法改革较为突出的特色是对试点班学生授课大量采用“问题导向,案例驱动”的教学方式,按照“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实践提供感性认识、实践促进理论学习、实践检验学习成效”的思路,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并出台新的“天津工业大学本科生成绩考核与管理规定”(津工大2012108号),鼓励支持考核方式的多元化。以计算机语言类课程教学为例,教师不再局限于仅仅在课堂上讲授枯燥的语言,而是适时提出某种功能要求(问题导向,激发兴趣),让学生学习语言并编程应用,驱动硬件(如使小车按轨迹运行,所用小车为学生动手装配),使功能得到实现(提供感性认识并促进理论学习),并以功能实现效果检验学习成效。学时设计改革为课堂理论:课内实践:课外实践(学时)比例为1:1:1.5(至少)。图.试点班学生在制作硬件4课程改革学校规定英语、物理、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程由各专业结合培养要求,进行“分层次,模块化”教学;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式由校企共同研究确定,核心专业课程要注重按照工程问题、案例和项目设计和组织教学,鼓励校企业合作编写教材与讲义,并努力加大工程类课程学时、增开工程类选修课;为试点专业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1)公共基础课我校试点专业目前最高年级为大二,尚以公共基础课程为主。如大学英语,对试点班学生要求课内学分学时16个学分、272学时;提出“高起点、强能力”授课,其中“高起点”是指对试点专业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级别从二级开始,按“二级三级+英语拓展课程”递进,“强能力”是指结合不同专业要求,在大学二年级开始开展“英语拓展训练”,并积极引用外文教材、开设双语课程等。课外则为试点专业学生拓展英语沙龙、英语辩论会、各种大学生英语竞赛及国际交流等机会。大学物理与数学类(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等)课程按照“模块化、专业化、层次化”的改革思路,如大学物理课程按照不同专业分别设置为90学时、105学时、120学时三种。且对于不同专业,即使学时相同,讲授内容也要求根据不同专业的知识能力培养要求加以组合和优化。金工实习课程为增强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综合能力,结合试点班专业特点,将传统的单构件制作改革为机构设计加工装配实习项目,以“迷你台钳”代替传统“手锤”制作,学生45人为一小组,每组配备指导教师,要求学生在限定时间内, 团队合作,绘出设计图,按指标要求完成所有零部件的加工、制作和组装,并在项目实施期间适时组织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增强对企业实际生产实践的感性认识。图. 金工实习“迷你台钳”的设计要求图. 学生制作完成的“迷你台钳”(2)创业教育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必备的相关创业知识,学校为所有试点专业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突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具体见表3。表.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课程名称学时课程性质实现方式实现目标创业概论20必修独立设课实现通识教育创业实训10必修独立设课实现通识教育技术创业管理任选(课内外结合)将创业教育课程嵌入专业课程体系内课内课外(专题讲座)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突出技术发明、研究、成果的市场运作能力培养(3)专业课程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开新课、取消课、调课时、调课期、调课名、调内容、调属性(必修、选修、任选)”等多种方式,对专业课程整合优化,如在专业基础课程群中,新增“环境工程原理”、“环境工程基础实验”为双语课程,在专业任选课程群中取消“环境管理概论”,其内容整合为“环境系统优化”与“环境影响评价”,并新增“给水工程”等8门任选课,形成更加体现“膜科学与技术”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加大化纤工艺实验、大型纺丝综合实验等课时,将化纤厂设计与AUTOCAD挪至工厂开设,新增知识产权概论、质量管理与认证、化学纤维质量控制等必修课; 新增先进纤维成形技术、高分子材料助剂等选修课程,取消塑料及橡胶成型加工。自动化专业为突出纺织工业自动化特色,新增纺织工艺基础,并在专业课程中大量引入纺织自动化方面的工程案例内容。近两年,学校与企业合作编写了变频器技术应用(纺织行业)、液压与气压传动等多部教材。 五、师资队伍按照“培养、引进、外聘”三者结合的思路进行师资队伍建设,并出台系列保障政策。政策保障:出台天津工业大学教师实践能力提升计划实施办法等,规定“全校每年计划参加实践能力提升的教师名额约占在职教职工总数的5%,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专业教师优先选派”,“实践能力提升期间,学校全额给予岗位津贴”,并免除其当年教学任务要求;经费支持:设立师资队伍工程化建设专项经费。2011年学校安排6名试点专业教师赴德国培训并获相关证书;各专业分期分批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挂职实践, 参加相关培训并获得不同专业“工程师资格”,两年间4个专业共安排16名教师进入企业进行为期不少于三个月的工程实践活动,外聘企业技术人员17人,引入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16人。六、实践基地为有效推进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尽早、更多接触工程实际,培养工程概念和工程能力,学校下大力气,建设“国家级市级校外校内”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我校分别与福建鑫华股份有限公司(覆盖专业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廊坊中纺新元无纺材料有限公司(纺织工程、非织造);南开创元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工程);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公司(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天津天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纺织工程、自动化);天津市天塑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材料科学与工程);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共9家企业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批为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学校于2012年拨付专款90万支持共建工作。合作企业对该项工作给予极大重视与支持,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按计划进行。图.天津工大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图.天津工大飞思卡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揭牌2.市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天津市大力支持市属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其纳入“十二五”综合投资建设项目范畴,予以重点支持。学校建设天津市级“纺织工艺与装备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获得天津市资助2500万元,目前到位1700万元。该中心以整合现有资源和购置新设备结合的方式,按照“以现代纺织新技术新工艺为主线,以纺织装备设计制造和纺织综合自动化为支撑”的建设思路,集纺、织、染、针织服装设计与制造、纺织品质量检测于一体,服务于纺织类、机械类、电气类、自动化类与电子信息类等各相关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3.校外签约工程实践基地建设为充分满足试点专业在企业学习与实践的需求,每个试点专业与合作企业建立5个以上的正式签约工程实践基地,4个国家级试点专业共25家,其中材料专业7家(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长芦海晶集团有限公司、天津泰达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膜天膜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杭州益邦氨纶有限公司、山东永盛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古纤道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动化5家( 天纺投资控股公司、天津市纺织工程研究院、经纬纺机集团、天津赛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飞思卡尔半导体中国公司),环境6家(天津膜天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欧纳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天津恩纳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方源汇科技有限公司、天津晨浩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天津市兴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纺织7家(河北宏利佳针织公司、常熟金龙机械公司、江苏金辰针纺织有限公司、吉林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发展有限公司、际华三五四三针织服装有限公司、泉州金天梭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廊坊中纺新元无纺材料有限公司)。4.校内特色工程实践平台建设图6.环境工程专业“膜技术”特色校内工程实践平台整合资源,通过“学科与专业协同、教学与科研协同、校内与校外协同”积极构建校内特色工程实践平台。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利用学校在膜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产业优势,近几年,累计投资数千万元,已基本建成集水质分析检测、水处理、膜应用于一体的“水处理工程实践平台”。利用该平台,分层次设置训练模块,基础层次为“水质分析与监测”、“现代仪器分析”模块, 综合层次为“饮用水”、“污水”、“再生水”处理模快, 创新层次为“膜分离组合技术”“CMF系列”“MBR系列”模块。目前我校环境工程试点专业学生已经在该平台上完成了校内的部分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如飞思卡尔半导体有限公司加大与我校合作与投入力度,通过新建“天津工业大学飞思卡尔MCU/DSP及应用实验室”,加强嵌入式实验室、智能车创新实验室建设,在校内搭建集产品研发、设计、制作、测试、应用于一体的校内工程实践平台,服务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等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进一步加强与杭州益邦氨纶、荣盛石化、天津石化等企业校内联合实验室建设,在原有的“维尼纶湿法纺丝机”基础上,利用天津市的“十二五”综投资金购置了PET /PA仿真聚合装置、PET/PA双组份纺丝机、干湿法纺丝实验机、PP纺丝-牵伸一步法实验装置。七、其它特色工作1.教学研究在20112012年期间,学校通过专门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设立校级重点、普通教改课题,积极组织相关人员申报各种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或市教委教改课题,系统组织大家进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面的教改研究与实践。经统计,全校两年内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方面共立项53项,资助经费87.8万元。(详见附件3)2.积极影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一个新型的教学改革项目,对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学校于20112012年分别启动“国际交流开放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优秀经济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管理者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多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计划项目。上述项目在我校2011年工作要点、2012年工作要点、2013年工作要点均作为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加以落实和推进。八、下一步工作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于工科专业人才回归工程,培养其工程素养、工程意识和工程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我校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年级最高为大二,更多的专业课程改革还没有深入触及,今后的工作任重道远。下一步工作重点是:进一步落实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课程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适应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校内、外工程教育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创新机制体制,并加大投入力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