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化学复习 第31课 水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873873 上传时间:2022-04-05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9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化学复习 第31课 水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化学复习 第31课 水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云顶学校中考化学复习 第31课 水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1课水 考点扫描考试内容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要求1.1.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知道水电解后的产物,描述水的组成a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描述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水能电解、水与氧水能电解、水与氧 化物的反应等化物的反应等) )a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知道水是良好的溶剂,并能列举其他常见的溶剂a2.2.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说明溶液的特点说明溶液的特点b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别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b3.3.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说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意义b应用公式应用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质量) ) 100%100%进行简单计算进行简单计算c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按要求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说明有关配制 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方案、步骤与操作方法b4.4.水污染水污染知道水污染知道水污染a列举水的净化方法列举水的净化方法( (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 )a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体会水是生命之源的观点,树立节约用水和防止水污 染的意识染的意识c知识结构要点梳理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1水的电解电极电极气体的量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结论阳极阳极气体体积是阴极的气体体积是阴极的1/21/2气体能气体能使带火星的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氧气阴极阴极气体体积是阳极的气体体积是阳极的2 2倍倍气体能气体能在空气中燃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氢气实验结论:水实验结论:水 氢气氧气,氢气氧气, 说明水是由说明水是由 组成的。组成的。氢和氧两种元素氢和氧两种元素2水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水的物理性质:颜色颜色无色无色沸点沸点( (标准状况下标准状况下) )100气味气味无味无味凝固点凝固点0状态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时密度最大(2)(2)水的化学性质水的化学性质 在通电时能发生在通电时能发生 反应。化学方程式:反应。化学方程式: 2H2H2 2O 2HO 2H2 2O O2 2。 常温下与某些常温下与某些 反应。例:反应。例:SOSO3 3H H2 2O OH H2 2SOSO4 4。分解分解氧化物氧化物3 3水是良好的溶剂水是良好的溶剂 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水是最常用的溶剂,日常生活中除水外,常用的溶剂还 有有 等。等。酒精、汽油酒精、汽油 二、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 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如泥水、 石灰浆等。悬浊液又称 。 2乳浊液: 分散到 里形成的混合物,如石油 的原油、牛奶等。 3溶液:一种或几种以上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 的混合物。固体小颗粒固体小颗粒悬浮液悬浮液液体小液滴液体小液滴液体液体均一、稳定均一、稳定辩一辩 辨认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名称名称特征特征溶液溶液悬浊液悬浊液乳浊液乳浊液形成过程形成过程固、液、气固、液、气溶溶 解在液体里解在液体里固体颗粒固体颗粒分散在液分散在液体里体里小液滴小液滴分散在液体分散在液体里里稳定性稳定性稳定稳定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不稳定长期放置长期放置均一、稳定均一、稳定分层分层分层分层举例举例糖水、汽水、糖水、汽水、饮料等饮料等石灰水、泥水、血石灰水、泥水、血液等液等牛奶、肥皂水等牛奶、肥皂水等 三、溶质质量分数 1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质量与 质量之比,是溶液 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表示方法: 溶质的质量分数 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1) (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 (固体:用 称取;液体:用 量取) (3) (装瓶贴上标签) 溶质溶质溶液溶液(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溶液质量) )100%100%溶质溶质质量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质质量) )100%100%计算计算称量称量天平天平量筒量筒溶解溶解 四、水污染 1水污染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的“ ”排放; 的任意 排放;农业生产中 的滥用等。 2水的净化方法 (1) 法:加入凝聚剂,如 等。 (2) 法:把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方 法。 (3) 法:利用液体里各成分的 不同而进行分离的方 法。三废三废生活污水生活污水农药、化肥农药、化肥沉淀沉淀明矾、活性炭明矾、活性炭过滤过滤蒸馏蒸馏沸点沸点热点聚焦 深度剖析 要点提示: 电解水实验:阳极得到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它是氧气;阴极得到的气体能够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它是氢气,它们的体积比为1 2,质量比为8 1。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水的物理性质:纯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和没有味道的无色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水的化学性质:水通电或高温时会分解:2H2O 2H2O2(证明水由氢和氧二种元素组成);与某些氧化物反应,如 SO3H2O=H2SO4,CaOH2O=Ca(OH)2。热点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热点一水的组成和主要性质 典例分析 1 (2011河北)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推断物质的组成,是认识物质的一种方法。研究水的组成就是利用了这种方法。电解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1)(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_组成组成 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_。(2)(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21,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推求出水分子组成中 _为为2121,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经进一步科学确认,得出水的化学式为H H2 2O O。 (3)写出此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答案: :(1)(1)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氢元素和氧元素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 ( (或质量守恒定律或质量守恒定律) (2) (2)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 (3)2H(3)2H2 2O 2HO 2H2 2O O2 2解析解析: :(1)(1)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氢根据实验中只生成氢气和氧气,确定了水是由氢 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 (2)(2)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已知相同状况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 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分子。通过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21,说明反应生成,说明反应生成 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氢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是2121,又因为它们都是双原子分,又因为它们都是双原子分 子,所以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也应该是子,所以氢原子与氧原子个数比也应该是2121。(3)(3)此实验中此实验中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H2H2 2O 2HO 2H2 2O O2 2对点训练 1(2010楚雄)用右图装置电解水,一段时间后的现象如图所示。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A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是 一种可燃性气体一种可燃性气体B B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C C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 能增强水的导电性能增强水的导电性D D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 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8181 解析: 甲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大,是氢气,氢气具有可燃性,A描述正确;该实验能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描述正确;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能增强水的导电性,C描述正确;甲、乙两试管内收集到的气体的质量比约为1 8,不是8 1,D描述错误。故选D。 答案:D热点二悬浊液、溶液和乳浊液 要点提示: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于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固液混合物,不稳定,易分层。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特点:液液混合物,不稳定,易分层。如:植物油滴入水中经振荡后而形成的水油混合物。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特点:一种可长期稳定存在的分散体系。它不一定是无色,但一般透明。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典例分析 2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混合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碘晶体与酒精 B硫酸钡与水 C煤油与水 D氢氧化铁与水 解析: 煤油和水互不相溶则形成乳浊液;BaSO4和Fe(OH)3不溶于水,则形成悬浊液;碘晶体溶于酒精,即得碘酒。 答案:A对点训练 2(2010苏州)下列操作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的是() A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 B将蔗糖溶于水 C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 D加热高锰酸钾 解析: 在研钵里用杵研磨粒状胆矾使胆矾变为粉末状,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将蔗糖溶于水是溶解,水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把植物油滴入水中用力振荡形成乳浊液,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加热高锰酸钾是化学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不能将物质完全分散成分子。故选B。 答案:B 热点三溶质质量分数 要点提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溶液的配置包括计算、称量和溶解三个步骤。 典例分析 3 (2011佛山)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品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 (2)要配制15%的蔗糖溶液80g,需要蔗糖的质量为_g。 (3)要把(2)配得的溶液稀释为5%,需要添加水的质量为 _g。 解析: 该题考查化学式的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本题的关键是抓住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答案:(1)12 22 11(2)12(3)160对点训练3现有24%的KNO3溶液、2%的KNO3溶液、KNO3固体和H2O。请 选用上述不同物质配制10%的KNO3溶液,将用量的最简整数比 填入下表中相应的位置。示例示例24%KNO3溶液溶液2%KNO3溶液溶液KNO3固体固体H2O方案一方案一4 47 7方案二方案二方案三方案三答案答案: :方案一:溶质加水,设溶质为方案一:溶质加水,设溶质为1 1克,则水需要克,则水需要9 9克。克。 方案二:浓溶液加水稀释,设浓溶液有方案二:浓溶液加水稀释,设浓溶液有100100克,加水为克,加水为x克,克, 则则10010024%24%(100(100 x) )10%10%,得,得x140140克,浓溶液质量与克,浓溶液质量与 水质量的最简比为水质量的最简比为5757。 方案三:稀溶液加溶质,设稀溶液质量为方案三:稀溶液加溶质,设稀溶液质量为100100克,则克,则1001002%2% x(100(100 x) )10%10%,得,得x80/980/9,稀溶液质量与所加溶质,稀溶液质量与所加溶质 质量比为质量比为454454。其他方法,只要合理都正确。其他方法,只要合理都正确。4如图是小梅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 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1)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上图中的玻璃仪器分别是广口瓶、量筒、烧杯和_。 (2)(2)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指出图中的一处错误操作:_。 (3)(3)配制时应选择配制时应选择_(_(填填“10”10”、“50”50”或或“100”)100”)毫升的毫升的 量筒取所需的水。量筒取所需的水。 (4)(4)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用上述图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_。答案答案: :(1)(1)玻璃棒玻璃棒(2)(2)用天平称量用天平称量NaClNaCl时,将时,将NaClNaCl放在右盘放在右盘 (3)100(3)100(4)(4)热点四水污染和水的净化 要点提示: 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生产中的“三废”;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流失。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 典例分析 4 在野外和灾区可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化学沉降(用明矾);消毒杀菌(用漂白粉);自然沉降;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 B C D 解析: 此题主要是考查水的净化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要获得可饮用的水,可采用物理、化学、生物的方法来清除水中的固体粒子和有毒有害物质。实际中采用相应的沉淀法、过滤法和蒸馏法;前两种方法较为方便、有利开展,可采用逐级沉淀和过滤,清除不溶性物质;但同时还必须经灭菌处理,未经过消毒灭菌还是不能饮用的。 答案:B 5我们饮用的水是由原水净化所得,原水中含有泥沙、悬 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家庭的饮用水可经过如下的净化步 骤: 则:(1)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质的步骤是_。 (2)能消毒杀菌的步骤是_。 答案:(1)C(2)D对点训练对点训练实验探究典例分析 5 (2010湛江)某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用NaCl固体(含有的杂质CaO)来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实验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 (1)写出适量HCl加入到溶液B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2)操作2的名称是_,在溶液A中加入过量碳酸钠的 目的是_。 (3)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除了用到天 平、烧杯、量筒外,还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 其作用是_。 解析: 该题目是根据实验流程图来分析问题,所以做这类题的关键是理清实验流程图。除某溶液中的杂质时所加除杂试剂一定要过量,以便把溶液中的杂质除完,但最后还需要把所加试剂也要除完,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第(1)问根据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原理分析,Na2CO3会与盐酸反应,故答案为:Na2CO32HCl2NaClH2OCO2。第(2)问根据过滤操作的适用范围及除杂时所加试剂的原则分析,把碳酸钠加入A溶液中后,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要把碳酸钙除去,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所加碳酸钠一定要足量,以便把A中的氢氧化钙除完。第(3)问根据玻璃棒的作用分析,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到的仪器有: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故答案为;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 答案:(1)Na2CO32HCl=2NaClH2OCO2 NaOHHCl=NaClH2O(2)过滤充分除尽溶液中的氢氧化钙(3)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对点训练 6去年冬天至今年春天,我国西南地区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测定地下水的酸碱度可用 _。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水作生活用水。有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_。如果将石英砂与小卵石的位置颠倒是否可以,为什么?_ (3)许多地方以液氮或干冰作增雨剂实施大面积人工降雨。液氮或干冰增雨的原理是_。 (4)身处旱区之外的我们能做些什么?_ 答案:(1)pH试纸(或pH计)(2)过滤不可以,降低净水效率(或过滤速度减慢等)(3)液氮汽化(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水蒸气凝结成小雨滴(4)节约用水等合理(举一做法)易错警示 典例分析 6 小兰通过查资料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 1,但实验所得数据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 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中不可取的是()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查找装置是否漏气 C大胆提出假设:氧气比氢气易溶于水 D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误解:此题易错选C 解析:此题易错的原因是不能正确处理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误以为只能针对问题查找原因,而不能提出进一步的猜想和假设。正确答案选D。 答案:D完成考点跟踪训练 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