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整合串讲3 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793589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整合串讲3 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整合串讲3 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 第2部分 核心知识突破 模块整合串讲3 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块整合串讲模块整合串讲(三三)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 区域问题的综合探究 区域地理试题中,具体的区域只是作为背景、提供问题的素材和知识载体,不是考查区域具体地理事实知识,而是考查区域地理事实、现象背后所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其中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规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是贯穿始终的方法主线与思想核心。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和比较是区域地理的核心,也是考查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重要体现,每年在高考中都有涉及,并且分值较大,因此首先必须重视区域特征的分析;继而结合区域特征,分析探究区域的开发与整治问题。 一、区域综合探究的思路 分析各区域的地理特征,应从区位入手,从整体上把握,具体思路和程序如下所示: 整合串讲 一个区域内的地理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正确掌握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知识间的联系线索,有助于从整体上掌握区域地理特征。其中区域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域地理特征分析的突破口,如下所示: 具体案例分析如下: (1)日本的主要地理特征及相互间的联系可用下图示意。 (2)我国西北地区主要地理特征及相互间关系可用下图示意: 在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其综合开发的合理条件(优势),找出制约其发展的不利条件(劣势)或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探讨区位综合开发与治理的对策措施,以区域环境与发展问题为例: 一个区域的环境与发展,常与该区域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的形成和发展就与不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草地资源等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只有通过分析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以及资源利用中的不合理问题,把造成环境问题的各方面因素联系起来,才能发现其症结所在,从而找到环境综合整治的有效对策。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一般思路与方法如下所示: 二、掌握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 区域特征就是指某特定区域内各种自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和人文地理(经济、人口、城市等)要素综合作用形成的特征,既有对区域内地理事象的描述,也有对其成因的解释。掌握区域特征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综合分析法和比较法两种。 1综合分析法: 从整体上认识和分析某地区的区域特征。区域特征是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形成的,需通过全面、系统的分析,从整体上来认识。在分析过程中要善于抓主导因素,例如气候酷寒是南极洲区域特征的主导因素,它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其他自然特征(地势高、烈风、淡水资源和风能资源丰富等)和人文特征(无常住居民)。 2比较法: 不同区域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人们生产、生活的特点有许多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也存在较大差异。 区域差异比较的线索: (1)依据区域的整体性特点,层层推理自然环境差异:位置气候(结合地形)水文土壤、植被等; (2)按照“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分析自然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从产业活动(农业、工业等)、交通运输、城市化水平、人口状况等方面比较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特征或区域差异的比较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或差异,也包括人文地理要素的特征或差异,通常要从两方面构建答题思路: (1)自然地理要素 地理位置: 【关键词】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答题思路】位于半球;位于纬度(或带);距海较远(近);位于大陆部、大洋岸。 气候: 【关键词】气候类型气温降水 【答题思路】属于气候;夏季,冬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光照;易受灾害影响。 地形: 【关键词】地形类型地形特征地势 【答题思路】以地形为主,地形;地势高低;多地貌,地质。 水文: 【关键词】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水文特征 【答题思路】为内(或外)流河;径流量、季节变化;汛期、含沙量、结冰期;有凌汛。 植被: 【关键词】覆盖率植被类型 【答题思路】以林为主;植被覆盖率高(低)。 (2)人文地理 人口: 【关键词】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 【答题思路】劳动力丰富(不足);人口素质;老龄化问题严重;人口就业压力大。 城市: 【关键词】城市数量城市规模城市布局城市化 【答题思路】城市数量;城市规模,辐射带动作用;多沿分布;城市化水平。 产业、交通、科技: 【关键词】类型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科技 【答题思路】以产业为主;农业地域类型为;工业类型为型;有利(不利)条件是;自然(社会经济)条件:。以(交通运输方式)为主,交通便利(不便);科技水平高(低)。 1(2015厦门一模)下图示意某区域1月份0 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0 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大气降水 C沿岸洋流 D曲折海岸 (2)图示地区() A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 C峭壁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 解析:第(1)题,图中1月份0 气温等温线向北凸出,表明该处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结合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可判断答案。第(2)题,依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欧,西部有山脉、且多峡湾海岸;受西风和地形影响,降水西多东少,总体气候湿润,森林广布;图中河流长度较短,从山峰海拔可判断河流落差大,故水力资源丰富。 答案:(1)C(2)A 2(2015陕西联考)下图为我国西北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形成草原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A热量充足B水源充足 C降水丰富 D光照充足 (2)仅考虑降水量,该地治理沙漠化措施可行的是() A全部种树 B种草、种树 C种树、种草 D种树、种草 解析:第(1)题,草原景观出现在降水量相对较多的地区,而地降水量在100 mm以下,则可能该地有较充足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水源。第(2)题,降水量在400 mm以上的半湿润地区可以种树,而半干旱的由于降水少而适宜种草。 答案:(1)B(2)C 3(2015潍坊期末)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图。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新兴重工业城市,位于叶尼塞河和西伯利亚铁路的交会点,市西南有俄罗斯规模较大的水电站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水电站。 材料二下图为某时段鄂毕河河段水温变化情况示意图。 (1)归纳图中北部地区河流的共同特点。 (2)据材料二说明此时段河段哪段最易发生凌汛,并分析其原因。 (3)说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发展炼铝业的有利条件。 解析:第(1)题,可以从流向、冰期、含沙量等方面回答。第(2)题,首先判断出发生凌汛的河段,然后从不同河段的冰冻差异、水位暴涨等方面回答原因。第(3)题,该地发展炼铝业的有利条件可以从原料、能源、交通、水源等方面回答。 答案:(1)自南向北流;为外流河,注入北冰洋;结冰期长;含沙量小;有春汛和凌汛。(答出其中4点即可) (2)河段最易发生凌汛。河段水温低于0 ,已经结冰,冰块阻塞河道;河段河水下泄,导致河段水位暴涨,易产生凌汛。 (3)水能丰富;煤炭资源丰富;靠近铝土矿产地;铁路运输便利;水资源充足。(答出4点即可) 4(2015福州模拟)运城盐湖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市南郊区,是山西省最大的湖泊,自古以产盐著名。盐湖处于盆地内最低处,南、东、北三面是巍峨的中条山和吕梁山,西面是黄土台塬丘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从地形、水文、气候方面分析运城盐湖湖水盐度高的原因。 (3)指出该区域主要的生态问题,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解析:第(1)题,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可判断该区域以高原地形为主;根据经纬度可知,该高原为黄土高原,由于流水侵蚀作用,地表支离破碎;根据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可以判断,该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高南低)。第(2)题,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来看,该湖位于南部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蒸发旺盛;该湖周围地势高,湖水无法外泄,主要靠蒸发消耗水量,所以盐分不断积累。第(3)题,黄土高原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为水土流失,可从气候(降水特点)、地形(坡度)、土质、植被覆盖率等方面分析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答案:(1)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势大致由西北向东南(由北向南)倾斜;黄土地貌广布,地表破碎,千沟万壑。 (2)四周地势高,径流由四周汇集到盆地最低的盐湖处、且无法外泄;径流溶解地层中的盐类,向湖泊输送;该地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盐分长期积累,湖水盐度升高。 (3)水土流失。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黄土土质疏松,地表破碎,坡度大,地表径流侵蚀力强;植被覆盖率低。谢谢观看!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