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5 第18单元 第69课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8664690 上传时间:2022-04-03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5 第18单元 第69课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5 第18单元 第69课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东省高三地理复习 模块5 第18单元 第69课 环境与环境问题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环境问题成因、分类和危害 二、当前主要的环境问题 近三百年来,人类经历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工业化给人类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全球环境变化等问题。表现成因资源短缺人口总量和人均资源需求量的增长,形成了一种需求无限增长的态势,而地球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无限的需求和有限的供应的矛盾,使当前世界普遍面临着资源短缺的问题表现成因环境污染近几十年来,随着生产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弃置到环境中的废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而且有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几乎不能降解,造成了较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植被是生态系统的基础和核心,生态破坏主要是植被的破坏。植被破坏不仅损害一个地区的景观,而且引起生物多样性受损害、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土地荒漠化等全球环境变化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最近50年来,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遍及全球各个角落。人类的某些行动,使全球环境趋于恶化,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乃至人类的生存【方法技巧】如何区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主要包括:大气污染(如酸雨、光化学烟雾等)、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土壤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污染、太空污染等;生态破坏是人类在从事生活和生产活动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和资源的破坏,主要包括森林资源锐减、淡水资源短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物种减少等。三、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由此可见,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主要表现在: (1)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人类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 (2)人类通过生产生活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时环境反过来作用于人类。 四、传统的环境观和新的环境观环境观0核心思想行为表现行为后果传统的环境观征服论环境观,是一种人地对立的环境观,人类试图成为自然界的主宰者和征服者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加强,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等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公害病频发新的环境观“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的环境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尊重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认真研究、谨慎而合理地利用资源,保护环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协调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方法技巧】图示环境观的历史演变 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也不同。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人们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发展史,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环境观也不断发展。【例题1】(2010北京)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直到18世纪初,人类主要使用水力和木材等可再生能源,但这时英国一些冶铁炉因为木炭短缺而不得不停产。工业革命初期,水力比煤炭更为廉价,许多英国纺织厂仍然依靠水力;由于煤炭运输成本较高,一些新工业企业不得不建在煤田附近。 英国煤产量增长图 (1)结合材料和所学,指出1830年后英国煤产量增长趋势与此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下图是21世纪初某年世界部分国家碳排放状况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第(2)题。 (2)在美国、俄罗斯、法国、印度四国中任选一个国家,指出该国相对于中国的碳排放特点。【解析】该题结合环境保护的社会热点碳排放问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文字、图表信息的读取和分析能力。第(1)题,从坐标图中明显可以看出:1830年之后,英国煤炭产量迅速增长,其原因可结合文字材料从木材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增、交通改善等方面去分析;第(2)题,是比较开放性的题目,可以任选一个国家,与中国碳排放特点进行对比,做题时要注意看清图例的含义。答案:(1)变化:英国煤炭产量在1830年之后加速增长。原因:英国木材等传统能源供应日趋紧张;工业革命的发展加大了能源的需求;铁路等现代化运输条件的改善降低了运煤成本,使得煤在工业中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2)美国碳排放总量和人均排放均较多;或俄罗斯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法国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较多;或印度碳排放总量较少,人均排放量接近。(四选其一)【例题2】(2009海南)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解析】该题考查考生读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涉及人类活动对环境问题产生的影响。读懂示意图是做题的关键,在未读懂题干和已知图的情况下易错误判断该环境问题为荒漠化,导致答题方向发生偏离。答案:(1)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问题:次生盐碱(渍)化。原因:常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以及该区域地表蒸发旺盛。(2)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风沙危害(风力的侵扰)。原因:风力搬运堆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