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 复习讲义

上传人:kfc****60 文档编号:68350194 上传时间:2022-04-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61.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 复习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 复习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新人教版 机械运动 复习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球教育学科教师辅导教案学员编号: 年 级: 八年级 课时数: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胡亚萍授课主题第一章 机械运动教学目的1. 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有区别;能通过日常经历、物品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时间,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开展变化的过程。2. 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会选择适当的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3. 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展简单的计算;知道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能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4. 能用刻度尺测出物体运动的路程,能用停表测出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能根据公式v=st 计算物体在这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速度;能写出简单的实验报告。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内容一: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 长度的单位重点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根本单位是米,符号是m。另外,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m、纳米nm。单位换算巧记方法: 例1:一名正常发育的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 A. 0.15 m B. 1.5 m C. 15 m D. 150 m例2:下表是国家标准鞋码及脚长对照表,表中“光脚长度的单位是 鞋的尺码3637383940光脚长度230235240245250A. m B. cm C. nm D. mm知识点2 长度的测量难点(1) 常见的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卷尺、三角尺等。如果测量要求更准确,那么需选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2) 测量长度最常用的根本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首先应明确下表中的三个问题。零刻度线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量程它的测量范围是多少分度值分度值是相邻两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它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3) 正确使用刻度尺,应该做到的“五会。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分度值和量程的刻度尺。例如:在安装门窗玻璃时进展的测量,准确程度要求较高,长度一般只有几十厘米,因此要选用分度值是毫米的米尺。如果测量教室的长和宽,准确程度要求不高,长度较大,选用分度值是厘米的且量程较大的卷尺较适宜。会放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贴被测物体;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可使用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用另一端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物体的实际长度了。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视刻度尺,即视线及刻度尺垂直,不能斜视。会读读数时,除准确读出分度值的数字准确值外,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字估计值。如中,是准确值,是估计值。会记除了正确无误的记下所读出的数值外,还要注上单位。刻度尺的使用口诀:观察零分度,即观察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根据需要选,即按测量要求需要量程、分度值选择刻度尺;紧贴平行放,即刻度尺紧贴被测物体,平行放置;估读带单位,即必须且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带上单位。例3: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下图。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1_;2_;3_。(4)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平移法如测小球、圆柱、硬币等直径、化曲为直如测曲线的长度、化直为曲用周长的滚轮在较长的线段上滚动,用滚轮的周长乘以圈数得出线段长度、 化整为零测一局部算全长、测多算少如测纸张厚度、硬币的厚度、铜丝直径等、化暗为明待测物体,不是明显的露在外边,而是隐含在物体的内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量,如玻璃管的内径、工件的裂缝等,可以选择大小适宜的钢针插入孔内,在管内处给钢针作上记号,然后再测钢针记号处的直径即可知识点3 时间的测量(1) 测量工具:日晷、沙漏,钟、表如:石英钟、电子手表、机械停表、电子停表等。(2) 单位:时间的国际单位是秒,符号是s。(3) 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物理量单位符号换算关系时间时h1 h = 60 min = 3600 s分min1 min = 60 s秒s毫秒ms1 ms = 0.001 s = 10-3 s微秒s1 s = 0.000001 s = 10-6 s 知识点4 误差重点(1) 概念: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异,这就是误差。(2) 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区别误差错误差生原因跟测量工具的准确程度有关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那么读数、记录结果时粗心是否可以防止不可防止,只能减小采用正确的测量方法,就可以防止减小的方法采用精细的测量工具改良测量方法采用屡次测量求平均值例4:以下关于误差和错误的区别,正确的选项是 A. 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可以减小误差 B. 错误是应该也是完全可以防止的,误差跟错误一样可以防止 C. 只要测量时态度认真仔细,工具精细,就不会有误差 D. 测量时误差不可防止二:课堂练习题型一 长度的测量 例1:.用A、B两把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木块,就分度值而言, 刻度尺更准确些,你能读出测量值吗?A:_;B_题型二 测量数据分析例2: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本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是:1 = 18.82 cm、2=18.83 cm、3=17.28 cm、4=18.81 cm、5=18.80 cm、6=18.805 cm。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错误的选项是 。3一位同学测量结果不合理的是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 。题型三 特殊的测量方法例3:如下图的方法常用于测量圆柱体直径,那么图中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cm。一根细铜丝如图缠绕在铅笔上,该铜丝直径为 mm.例4: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以下方法中最正确的选项是 ( )来:Z。xx。k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mB用刻度尺屡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第二节 运动的描述一 知识点总结知识点1 机械运动(1) 定义: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如鸟儿在飞翔、河水在流动、汽车在奔驰、轮船在航行等。(2) 判断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的方法关键: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3) 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不动的物体。知识点2 参照物重点(1) 定义: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2) 参照物的选取原那么任意性原那么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方便性原那么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且可以不必说明。假设选取其他物体作为参照物来研究机械运动时,那么必须作出说明。注意:参照物一旦被选定,就假定它是静止的。(3) 物体运动及静止的判断方法先假定参照物是静止的,观察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假设位置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是运动的;假设位置不变化,那么被研究物体是静止的。同一物体以不同的参照物进展判断,其结论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例1: 202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无人飞船及“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对接。对接时二者的速度相等,这时以“神州八号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知识点3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难点(1) 对于同一个物体,选取的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情况也往往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如:路边的房屋,选地面为参照物,它在地面上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但如果选择路上的行人为参照物,它相对于行人的位置在不断变化,房屋就是运动的。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包括三层含义。运动时绝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们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作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对运动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准确的描述,说这个物体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3) 相对静止。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一样,运动的方向一样,它们的相对位置没有变化,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例如,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同样快慢,同一方向前进,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个是静止的,属于相对静止。(4) 参照物的判断方法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定所选取的参照物,关键是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选择的物体即为参照物。例2: 坐在长途汽车上的乘客,看见前面的卡车及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自行车离他越来越远。假设以卡车为参照物,自行车是_的,长途汽车是_的。二:课堂练习题型一 参照物的选取例1:“红色摇篮、绿色家园,是井冈山展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五一期间,小明乘坐的汽车刚刚进入井冈山景区,便有一种“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的感觉,实在是令人心旷神怡。“车行绿色中,风景扑面来所选取的参照物分别是 和 。例2:小红在路上骑自行车,假设说她是静止的,那么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A迎面走来的行人 B路旁的树木 C小红骑的自行车 D从身边超越的汽车题型二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例3:位于市中心的商业大楼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随电梯竖直上升的过程中,可透过玻璃欣赏到楼外美丽的城市风光。分析这一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电梯是静止的 D.以乘客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例4: 以下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嫦娥二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二号是静止的B.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C. 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是静止的D. 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第三节 运动的快慢知识点1 速度重点(1) 常用的比拟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一是运动一样的路程,比拟物体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二是运动一样的时间,比拟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通过的路程越长,说明物体运动的越快。(2) 速度的公式及单位速度的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定义路程及时间之比速度公式v=st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v表示速度变形公式:s = vt, t = sv速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路程s的单位是m,时间t的单位是s,所以速度的单位是m/sms-1;在交通运输中速度的单位常用km/hkmh-1考前须知 v、s、t 三个物理量必须对应于同一个物体 运算中单位要统一,且单位参及计算过程(3) 速度单位换算速度单位是一个组合单位,是由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共同决定的,要注意明确它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如1m/s读作1米每秒,物理含义为物体1秒内通过的路程为1米在进展速度单位换算时,只要把“原单位中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用“目标单位中的路程单位和时间单位进展相应的等量代换即可。例如:15 m/s = km/h15 m/s =15 1 m1 s = 15 11000km13600h = 54 km/h 单位换算关系:1 m/s = 3.6 km/h ,1 km/h = 13.6 m/s例1:水中游得快的旗鱼,速度可达108 km/h ;陆地上跑得最快的猎豹,每秒可跑40 m ;空中飞行的褐海燕,每分钟能飞行5 km ,比拟它们速度的大小 A. 猎豹最大 B. 旗鱼最大 C. 褐海燕最大 D. 三者一样大知识点2 匀速直线运动难点1定义: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a. 匀速,即快慢不变速度保持不变;b. 直线,即运动路线是直的,也可以理解为运动的方向不变 注:匀速直线运动时一种理情况,绝对的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中不多见,只是为了简化问题,便于研究,才将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例2:由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可知,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速度及路程成正比 B. 速度及路程成正比,及时间成反比C. 速度及时间成反比 D. 速度及路程、时间无关例3: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前4 s 通过的路程是8 m 。以下对该物体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选项是 A. 该物体前2 s 通过的路程是8 mB. 该物体通过前10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6 sC. 该物体的速度是0.5 m/sD. 该物体前1 s 内的平均速度是2 m/s解析: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始终不变,路程及时间成正比。 v=st=8 m 4 s=2 m/s由此可以计算物体前2 s 通过的路程是 s1=vt1=2m/s 2s=4m物体通过10 m 的路程所用的时间是t2=s2v=10 m2 m/s=5 s 答案:D3变速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运动。4变速运动快慢的描述方法:变速运动中常用平均速度来粗略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只作粗略研究时,也可以用 v=st 求平均速度,但由于变速运动的速度是不断变化的,即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内所对应的平均速度不一样,所以在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进展计算时,要注意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对应性。变速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v=st 。 注意:全程的平均速度绝对不能认为是各段路程的速度的平均值,应该根据公式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去求得。(5) 物体运动的图像常见的描述物体运动的图像有s t 图像和v t 图像。 s 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且直线的倾斜度越大,表示物体的速度越大。甲图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图表示物体静止。 v t 图像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图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下图中甲图象是一条水平直线,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不是一条直线,那么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乙图表示物体在做加速运动。例4: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及时间的关系如下图,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 Av甲 大于 v乙 Bv甲 小于v乙 Cv甲 等于 v乙 D条件缺乏,无法确定解析:斜直线越倾斜,速度越大。(6) 速度、路程、时间的计算 常见的运动类问题的计算主要有一下几种a. 交通标志牌的含义:交通标志牌上的“20 km表示距某地还有20 km的路程,“80 km/h表示限速80 km/h。我们可以根据交通标志牌上的路程和速度计算出到达某地所用的最短时间。b. 过桥问题:一列火车要完全通过一座大桥,所通过的路程等于桥长加火车长。c. 列车运行时刻表问题:正确计算出列车运行的路程和时间是解题的关键。d. 船的速度:假设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5 m/s ,水的流速是1 m/s ;那么船顺水行驶的速度是6 m/s静水中船速+水的流速,船逆水行驶的速度是4 m/s静水中船速 - 水的流速解计算题的根本步骤。a. 认真审题,找出各运动阶段的条件、待求的物理量,用准确的字母符号及角标表示。b. 统一单位。c. 根据物理概念选用物理公式,并进展公式变换,同时应有必要的文字说明。d. 代入数据进展计算,求出答案。数字后面要写上正确的单位。二、 课堂练习题型一 运动快慢的比拟例1: 甲、乙两图分别表示比拟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图甲说明: 图乙说明: 答案:一样时间内,摩托车比自行车通过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得快些 通过一样的路程,摩托车比自行车所用的时间短,所以摩托车运动得快些题型二 平均速度的计算例2:小丁的家距学校600 m,某天他上学时,以 1 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路程,他上学的平均速度为 m/s C. 2 m/s解析: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t1=s1v1=300 m1m/s=300 s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是 t2=s2v2=300 m1.5 m/s=200 s走完全程所用的时间是 t = t1 + t2 = 300 s + 200 s = 500 s上学的平均速度为v=st=600 m500 s=1.2 m/s 答案:A题型三 图像法在运动路程、速度和时间中的应用例3: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及一个跑步者在平直路面上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下图,分析图像可知,跑步者在做 匀速直线运动,跑步者的速度为 m/s ,他的速度比骑车者的 。在运动过程中,假设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那么骑车者是 的。解析: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跑步者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跑步者的时间为50 s 时,对应的路程是200 m ,那么跑步者的速度:v=s跑t跑=200 m50 s=4 m/s 从图象中可以看出,当骑车者骑完200m时,所用的时间是30s,而跑步者跑完200m所用的时间是50s,由于骑车者骑完一样的路程所用时间少,所以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大,那么以跑步者为参照物,骑车者是运动的答案:匀速; 4;小;运动题型四 速度公式应用题例4:在一次爆破中,用一根1 m 长的导火线引爆炸药,导火线以0.5 cm/s 的速度燃烧,点火者点着导火线以后,以4 m/s 的速度跑开,他能不能在爆炸前跑到爆炸地点600 m 以外的平安地区?解析: 此题的研究对象有两个:导火线和点火者,研究的是点火者离开危险区及导火线燃烧完引爆炸药之间的相互关系。此题有多种解法。 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导火线和点火者相对于地面的速度和前进的距离都是的。要求点火者点燃导火线跑到平安地区后,炸药才能炸,求时间是解此题的关键。解:s1 = 1 m = 100 cm,s2 = 600 m ,v1 = 0.5 cm/s ,v2 = 4 m/s方法一:求出导火线从开场燃烧到燃烧完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跑开的距离,把这个距离及平安距离相比拟。设导火线燃烧完所需的时间为t1。t1=s1v1=100c m0.5 cm/s=200 s那么在t1这段时间内,点火者能跑开的距离为 s = v2 t1 = 4 m/s200 s =800 m因为800 m 600 m,所以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平安区。方法二:把导火线燃烧完所需要的时间和点火者跑到平安区所需要的时间相比拟。 t1=s1v1=100c m0.5 cm/s=200 s 设点火者跑到平安区所需要的时间为 t2 。 t2=s2v2=600 m4 m/s=150 s因为150 s 200 s ,所以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平安区。方法三:求出点火者跑到平安区所需要的时间,再算出这段时间内可燃烧多长的导火线,把这个长度及1 m 相比拟。设点火者跑到平安区所需要的时间为 t2 。 t2=s2v2=600 m4 m/s=150 s那么在t2这段时间内,导火线烧掉的长度是s = v1 t2 = 0.5 c m/s150 s = 75 cm因为75 cm 1 m ,所以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平安区答:点火者能在爆炸前跑到平安区。第四节 测量平均速度知识点 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重点 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滑下,用刻度尺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 s ,用停表测出小车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然后用 v=st 求出小车的速度。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st实验器材:长木块、木块、小车、金属片、停表和刻度尺。实验步骤:(1)如下图,将长木板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很小的坡度;2把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斜面的距离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路程(cm)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s2=t2=v2=(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 ,利用公式v1=s1/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用停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分析及论证: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v1 v2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分析下半段路程的速度,下半段路程s3 = s1 s2 ,下半段所用时间t3 = t1 - t2 ,进一步可求出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3=s3t3=s1-s2t1-t2 ,三次平均速度的大小依次是 v3v1v2 。实验结论: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实验注意的问题: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测时间。小车开场运动的同时开场计时,小车撞金属片的同时停顿计时。正式实验之前应该多练习几次,熟练之后会使测量数据更准确。 斜面支起不要太高,也不要太低过高会使小车速度过大,不易记录时间,过低会造成测出的平均速度太接近。 要保证每次测量都从同一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小车。 为防止实验的偶然性,实验中应该多测量几次。 测小车通过的路程时,应从开场计时的车头量到计时完毕的车头,不是斜面的长度。二: 课堂练习例1:两名同学做“测速度的实验,以下图是小车下滑过程的示意图,下表是他们未完成的实验记录。路程(cm)时间(s)平均速度(m/s)s1=t1=v1 s2=t2=v2=s3=s1 s2 = t2= t1 t2v3=1请你把表补充完整;2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小车 速度变化的特点是 。解析:有实验记录数据可得:v3=s3t3=40.00 cm0.8 s=50.0 cm/s ,因 v3v2 ,所以可知小车下滑的速度逐渐增大。答案:150.0 2小车下滑的速度逐渐增大三:课后作业1如下图的物体A的长度是 cm,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 2以下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地球同步卫星围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 B月亮在云中穿行时,以云为参照物,月亮是运动的。 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以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 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3.看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3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我们既可以取 一样时,比拟 的长短;也可以取 一样时,比拟 的长短。在田径运动会中,看台上的观众采用的是第 种方法来判断运发动的快慢的,而终点裁判采用的是第 种方法来判断运发动的快慢的。4.一名同学骑自行车从家路过书店到学校上学,家到书店的路程为1800m,书店到学校的路程为3600m。当他从家出发骑到书店用时5min,在书店等同学用了1min,然后二人一起再经过了12min到达学校。求:(1)骑车从家到达书店这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这位同学从家出发到学校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