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勤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67872335 上传时间:2022-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云勤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王云勤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王云勤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泰州市儿童教育实验中心王云勤 论文提要: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作为教师了解孩子认知现状,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各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性提问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关键词: 提问存在的问题 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的层次性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提问是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幼儿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方式,是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作为教师了解孩子认知现状,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各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性提问是指在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较多问题:(1)问题的类型比较单一。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封闭式问题多,开放式问题少;解释性问题多,操作性和示范性问题少。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较集中于封闭式问题,较少出现开放式问题。这其实也体现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的一个倾向,就是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忽视幼儿想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体验的获得。(2)对提问的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未能激发幼儿积极思考。设问过难可能导致幼儿要么答非所问,要么答之寥寥;设问过易又可能导致幼儿无须思考就能够直接回答出来,缺乏置疑和认知冲突,以简单的集体应答取代幼儿深入的思维活动,形成幼儿思维的虚假活跃。如“对不对,好不好,是不是”,看似问题很多,实则空洞乏味。(3)问题设计的针对性和指向性不强。所谓针对性和指向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应围绕教学目标来设计。然而,在当前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学问题必须因目标而异和因人而异的基本原则往往无法体现。问题设计缺乏针对性与指向性,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问题设计的针对性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很多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较少考虑幼儿的意愿。这样的问题难以引起幼儿的共鸣。(4)提问未能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 有时教师设计的问题没有真正站在幼儿的立场,脱离了幼儿的已有经验,从而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更不能投入在活动中。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在活动中,教师恰当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师幼互动,活跃活动气氛,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才能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一、提问应具有针对性 所提问题的内容应包括学习的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心中有目标,有培养孩子整体发展的目标和活动具体的目标。教师就要围绕这些目标、内容认真设计问题,巧妙提问,来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拓展幼儿的视野。只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才能提高活动效率,才能激发幼儿不同角度的思维,从而拓宽幼儿的知识面。如科学活动弹性,老师准备了若干有弹性的材料,一个劲的提问:“桌子上有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叫什么名字?” “可以怎样玩?”这些提问偏离了“弹性”的中心话题。在科学活动有趣的声音中,教师为启发幼儿说出各种有趣的声音,这样设计提问:“在大街上会听到什么声音?”,“在动物园会听到什么声音?”,“在家里和幼儿园里又有哪些声音呢?”提问设计有一定的在针对性和指向性,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思维方向和思考范围。二、多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教师要恰当的搭配封闭性问题与开放性问题,多提一些较高认知水平层次的问题,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例如,“假如你是一棵小草,你要到哪儿去?你要做什么呢?”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教师并不要求幼儿给出固定的答案,而是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独特的想法,同时激发幼儿对小草的认识。同时教师要多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好问题应该是有启发性的。所谓启发性,即能引起幼儿认识中的矛盾,使问题处在幼儿已知与未知的联系处,能促进幼儿积极探索与学习。三、提问应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其知识结构及思考能力的多种原因限制,他们不可能对一个问题有多方面、深层次的思考,不能做到很好的把握问题的内涵,因此教师的提问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性,问题的难度要适宜,提出的问题使幼儿能够接受,在幼儿理解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如在小班音乐活动“春天多么美”中,教师范唱一遍后可这样设计提问,以帮助幼儿理解歌词:“春天到了,什么花开了?树叶变成什么颜色了?什么动物醒来了?”到了大班,幼儿有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开始萌芽,教师应该设计一些难度适中、有思考价值的问题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四、提问应考虑幼儿的生活经验。幼儿教师在设计一节教育教学活动时,不仅仅要备教材、备内容、备问题,更要备孩子。在设计提问时要把教学内容和孩子有机地结合起来。要了解孩子的已有经验有哪些?哪些问题又能贴近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哪些问题对孩子有新的挑战?在这次活动中又能提升孩子的哪些新经验呢?老师不仅要对这些问题有充分的考虑,而且每次还要全面思考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本次活动中提问的策略,这样才可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游刃有余。如:在大班主题活动我们在春天里中,在进入春季不久,结合主题一位教师设计了一节活动“找春天”。在孩子们观察过自己家附近以后,教师问孩子们:“你从哪里找了春天,发现了春天?”这下孩子们兴趣被完全激发起来,都高高举起小手,争着想回答。有的孩子说:“我家门前的柳树发芽了。”那位教师又追问:“一根根柳条象什么?”孩子大胆的想象说:“象女孩的小辫子”,“象头发”。有的孩子说:“我发现我家路边的小草发芽、长大了。”教师继续追问:“小草怎么从泥土里出来的?”由于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经验,都能用动词“钻”、“伸”回答了。正是因为教师充分了解到他们对春天经验的掌握,因此设计的提问角度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切入点,既促进了思维,又增强了孩子表述的信心。五、提问应注意层次性。教师的提问通常面对的是全班所有的孩子,但每个孩子的能力不同、理解水平不同、个性不同,所以有些问题对于某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简单,而对另一些孩子来说可能过于复杂。因此,教师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结合不同孩子的不同特点,提出层次不同、难度不等的问题,使每个幼儿都乐于主动参与活动、积极回答问题。如在语言活动小青蛙卖泥塘教学活动中,我在正式活动之前提出了三个有层次的问题:“小青蛙卖泥塘的想法好不好,为什么?”“谁会来买泥塘,为什么?”“如果泥塘给你住,你会怎么办?”孩子们带着问题进行了讨论、思考、收集资料,活动中幼儿纷纷地举起了小手,争先恐后的表情中我感受到他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就连平时很少举手的孩子也举起了小手。六、提问要有系统性,不能杂乱无章教师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具体的目标,幼儿的思维特点,由主到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合理的安排问题的次序,一般以认知性问题在前,理解性问题次之,创造性问题最后。这样,既体现了活动中教师由浅入深的引导,又为幼儿积极主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提供了“脚手架”。七、提问反馈要及时,教师与幼儿共同探索“抛接球”。有的教师为了应付时间,尽快完成所设计的环节,对幼儿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幼儿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或者过早把答案告诉幼儿,代替幼儿思维。对幼儿的回答一律用不同程度的肯定给予回应,全是诸如“嗯,不错!”、“你回答的真棒!” 之类的回答,这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不恰当的反馈,是教师驾驭教学活动能力弱的表现。正确的做法应当是,在幼儿经过思考、回答后,给予客观的、鼓励性的评价或必要的指引。对幼儿偏离预设目标的回答,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启发性问题将之引导到预设目标上来;对幼儿符合预设目标的回答,教师在回应时或表扬赞赏或诱导追问或归纳提升或鼓励质疑,以使幼儿获得成功感,从而培养幼儿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因此,在提问的回应方式上,教师应加强有指导性地评价。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前提,是幼儿探索学习的出发点,是幼儿思维的起点。教师提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所以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多方面考虑问题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整个活动的有效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